文章插图
【唐宋时期风水流行 闽中派与江西派的不同】导读:风水学是一门学问,也是我国的传统文化 , 风水可以看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联系之处,是中国传统生态环境智慧学 。每个朝代都很重视风水,唐宋时期风水最是流行,其中闽中派与江西派更是著名 , 那么闽中派与江西派的不同在哪里呢?和小编一起去瞧瞧吧 。
唐宋时期风水流行
唐宋时期风水日益流行 , 尤其在东南地区有了较大的发展 , 主要形成江西与福建两派 。
江西派,又称形势派,以注重形势为特点 。《陈余丛考》卷34《葬术》说:“江西之法,肇于赣州杨筠松、曾文迪、赖大有、谢子逸,其说主于形势 , 原其所起,以定位向,专指龙、穴、砂、水相配 。”后流传于大江南北 。
杨筠松,又叫杨救贫,名益,唐代窦州人 。掌灵台地理官,至金紫光禄大夫,广明(880年)中,遇黄巢犯阙,窃禁中玉函秘术以逃,后往来于虔州(今江西赣州) 。
福建派,又称屋宅派 。其法重宅法原理,故名 。义乌王讳《青岩丛录》说,“屋宇之法,始于闽中,至宋代王假乃大行,其为说主于星卦,阳山阳向,阴山阴向,不相乖错 。纯取五星八卦,以定生克之理 。”
王假,即王赵卿 , 大约为南宋之人 。该派还提到天门、地户、鬼门、人门等名 。西北为天门 , 地户为东南 。天门、地户 , 后世风水者多用来指水口 。《吴越春秋·勾践归国外传》载:“西北立龙飞冀之楼,以象天门,东南伏漏石窦,以象地门 。”“是古以西北为天门 , 东南为地户,西南为人门,东北为鬼门 。”此派后传入浙江,十分流行 。
明清时期,东南地区的风水更为盛行,风水著作大为增多,清人吴元音《葬经笺注》说:“地理之说以伪乱真,甚于他书十倍 。《地理大全》、《山法全书》等集者不下百十种,而别刻单传,为各集之所未载 , 又不啻千百余家 。”
闽中派与江西派的不同
风水理论也日臻完整,闽中(福建)派与江西派对“气”都作了更为详尽的阐述,指出凡看地“总以气为主” 。“凡地气,从下荫人 , 力深而缓,天气熙育人身,力浮而速” 。“顺阴阳之气以尊民居” 。“四正四隅,八方之中,各有其气,气之阳者,从风而行;气之阴者,从水而行” 。风水者尤忌死气、煞气、泄气、漏气等 。此外,各派则各有侧重 。
(1)形法派,即江西派继承者 , 以风水中形法理论为主,又细分为山川形与宅形格式两类 。主要内容是地理五诀:龙、穴、砂、水、向 。具体为:
觅龙脉 。《阴阳二宅全书》卷1《龙说》载:“龙者何?山之脉也……土乃龙之肉 , 石乃龙之骨,草乃龙之毛 。”古人认为山离天最近,是神灵的住所,是沟通天人关系的渠道 。因此古代风水家认为山形能决定人的祸福,山脉发源出处为祖宗山,入首处为父母山 , 他们寻地脉必须注意“九龙五势”之分,最好入首处要山碧水环,左右盘旋以形成曲折入口,有避风之宜,《青鸟子相冢书》说:“山望之如邵月形,或如覆舟,葬之出富贵 。山望之如鸡栖 , 葬之灭门 。山有
重叠 , 望之如鼓吹楼,葬之连州二千石 。”
察砂 。砂即指墓穴四周小山,山形好坏,关系到人的吉凶 。主脉龙山的四周有小山,称为“帐幕” , 使“真龙隐居其中” 。风水者认为:山厚人肥,山瘦人饥;山清人贵,山破入悲;山长入勇,山缩人低;山明人达,山暗人迷;山顺人孝 , 等等,因此,选山要形成“托多,送多,护多,缠多,龙神大贵” 。因此形法派认为上砂要高大,而下砂一里内则低平为宜,忌高大弯环 。砂脚有流水,更是吉地 。这主要出于避风、通风与回风的考虑 。
观水 。“山随水而行,山界水而止” 。“入山首观水口” 。清人《入山眼图记》记载:“入山寻水口,凡水来处谓天门 , 若来下见源流谓之天门开 。水去处谓为地户,不见水去谓之地户闭 。夫水本主财,门开则财来,户闭则用不竭 。”至于水的流向,则以西向东流为最妙 。古代风水者认为,气凝而为山,气融而为水,山水都是气;又认为水源深长则龙气旺 , 水源短浅则福下远;如是溪涧,以其悠泽平缓为吉;如是臭污水则会导致男子痔瘘、女子崩漏、门户衰落 。
点穴 。包括阳穴与阴穴 。清人林枚撰《阳宅会心集》卷上《阳宅总论》认为:阳基“喜地势宽平 , 局面阔大,前不破碎,坐得方正,枕山襟水,或左山右水” 。《地理五诀》也说“后枕靠,前朝对,左龙砂,右虎砂,正中曰明堂” 。因此,一般风水者认为阳基以扁矩形为宜,而忌纵深方向的狭长形,住穴正处于“龙首当镇,龙尾当避”处 。故中国山林阳基大多建立在山腰的中心位置 。阴穴,即墓地 。古代风水者认为“欲其高而不危,欲其低而下没,欲其显而不彰扬暴露”等,故有三年寻龙脉、十年点穴一说 , “点穴无他法,只是取得气出,收得气来,便是妙手” 。
向吉 。风水者望山川所升之气 , 以辨其龙之结作也 。他们认为“气清奇者贵,肥浊者富,端正者出文,偏斜者出武” 。善观气者还辨气之色,以赤黄色为上,青白黑色次之 。
(2)理法派 , 或称理气派,则承袭福建派的传统 。他们认为“地径是山川 , 原有形迹之可见;天纪是气候 , 未有形迹之可窥,故必罗经测之 , 定其位而察其气” 。又说:“阅岗峦而审龙定气 , 验地中之形类,鉴砂水之吉凶 。”他们主要依据八卦,十二地支、天星、五行等四大纲为其理论 。古人还特制罗盘以定方向,占凶吉,选择位置 。
一般说来,他们有阳宅三要、阴宅六事说 。
阳宅三要:指主、门、灶 。
阴宅六事:指门、灶、井、路、厕、碓磨 。
对于三要六事的位置的考虑,起初是根据现实生活经验而来的,但终因杂以阴阳五行等迷信观念,使这些源自现实的因素都成了命理之术的附庸 。
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唐宋时期风水流行,闽中派与江西派的不同”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唐宋时期风水流行 闽中派与江西派的不同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春秋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七大强国
- 唐代儒学复兴的原因
- 宝宝嗓子为什么化脓
- 南洋是哪里
- 尧舜禹是什么时期
- 厕所门对着客厅风水好吗
- 冰箱风水学中五行属什么
- 春秋战国是什么朝代
- 3岁儿童记忆力锻炼方法
- 战国时期四大君子是什么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