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章插图
流行性腮腺炎的概述
1、定义
流行性腮腺炎简称流腮,俗称痄腮 。四季均有流行,以冬、春季常见 。是儿童和青少年期常见的呼吸道传染病 。它是由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全身性感染,以腮腺肿痛为主要特征,有时亦可累及其他唾液腺 。常见的幷发症为病毒脑炎、睾丸炎、胰腺炎及卵巢炎 。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 。病人是传染源,通过直接接触、飞沫、唾液的吸入为主要传播途径 。接触病人后2~3周发病 。流行性腮腺炎前驱症状较轻,主要表现为一侧或两侧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肿大,肿大的腮腺常呈半球形边缘不清,表面发热,有触痛 。7至10天消退 。本病为自限性疾病,目前尚缺乏特效药物,抗生素治疗无效 。一般预后良好 。
2、别称
痄腮、流腮
3、发病部位
耳垂
4、传染性
有传染性
5、高发人群
儿童、青少年期
6、科室
儿科、感染科
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
1、流行性腮腺炎的典型症状
潜伏期8~30天,平均18天 。起病大多较急,无前驱症状 。有发热、畏寒、头痛、肌痛、咽痛、食欲不佳、恶心、呕吐、全身不适等,数小时腮腺肿痛,逐渐明显,体温可达39℃以上 。
腮腺肿痛最具特征性 。一般以耳垂为中心,向前、后、下发展,状如梨形,边缘不清;局部皮肤紧张,发亮但不发红,触之坚韧有弹性,有轻触痛,张口、咀嚼(尤其进酸性饮食)时刺激唾液分泌,导致疼痛加剧;通常一侧腮腺肿胀后1~4天累及对侧,双侧肿胀者约占75% 。颌下腺或舌下腺也可同时被累及 。10%~15%的患儿仅有颌下腺重大,舌下腺感染最少见 。重症者腮腺周围组织高度水肿,使容貌变形,并可出现吞咽困难 。腮腺管开口处早期可有红肿,挤压腮腺始终无脓性分泌物自开口处溢出 。咽及软腭可有肿胀,扁桃体向中线移动 。腮腺肿胀大多于3~5天到达高峰,7~10天逐渐消退而回复正常 。腮腺肿大时体温升高多为中度发热,5天左右降至正常 。病程10~14天 。
2、流行性腮腺炎的分类
无分类 。
流行性腮腺炎的病因病机
【流行性腮腺炎】腮腺炎病毒属副黏液病毒科 。病毒呈球形直径为100~200微米,孢膜上有神经氨酸酶血凝素及具有细胞融合作用的F蛋白 。该病毒仅有一个血清型,因与副流感病毒有共同抗原,故有轻度交差反应 。从患儿唾液、脑脊液、血、尿、脑组织及其他组织中均可分离出病毒 。
流行性腮腺炎的检查诊断鉴别方法
临床诊断:临床上根据疾病的流行情况及患者的接触史、典型急性发作的腮腺肿痛特征,多可早期作出诊断 。如遇不典型的可疑病例,可通过下述实验室检查方法进一步明确诊断 。
实验室诊断:对于症状不明显,如无腮腺肿痛或再发病例及可疑病例,确诊有赖于血清学及病毒方法 。补体结合试验:双份血清的效价4倍及其以上者可确诊,或一次血清效价达1:64者有诊断意义 。必要时可同时测定S抗体和V抗体 。S抗体增高表明新近感染,V抗体增高而S抗体不增高时表示以往曾受过感染血凝抑制试验:恢复期病人血清能抑制腮腺炎病毒对鸡的红细胞凝集作用,而早期血清的抑制作用较弱,如抑制效价递增4倍或以上即属阳性 。病毒分离:必要时可取病人唾液、血液、脑脊液或尿,接种人胚肾或猴肾细胞培养管培养,以便鉴定 。由于手续繁杂,一般甚少采用 。
流行性腮腺炎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