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圆坟和巡山是什么?对于圆坟,从传统文化来看,圆形象征着圆满、完整,进而寓意生命的圆满和完美 。从民俗习惯角度来看 , 是丧葬以上来看,是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那么各地圆坟的风俗是怎样的呢?和小编一起去查询了解下吧 。
圆坟和巡山是什么
在灵柩下葬以后,过了几天,丧家都要到墓地上巡视与祭祀一下,看看坟墓修筑得如何,坟墓的情况是否正常,亡者是否确实已入土为安,而不是一葬了之,不闻不问 。这种举动 , 有的地方称圆坟、验坟、添坟,有的地方谓暖墓、暖坟,有的地方曰复山、复三、服三 , 有的地方称巡山 。名称虽然不一,但都体现了丧家对亡者负责与尽孝的情怀 。
东北绝大多数地方的丧家都是在葬后第三日诣墓哭奠 , 培土于冢圆坟 。如黑龙江宁安一带,葬后三日,丧家复往墓地,以土培坟,曰“圆坟” 。望奎人也在葬后第三日圆坟 , 重新添土 , 并用秫秸三根,两端折曲 , 插于坟上,以铜钱一文,红线穿之,系于当中之秫秸上,谓之“上梁” 。吉林各地的习俗相同,如梨树等地,在葬后三日,子孙诣墓哭奠,培土于墓,谓之圆坟 。辽宁也一样,如铁岭人在安葬三日后,诣墓培土 , 曰圆坟 。同时,他们也要在坟上插“秫秸者三,中缀五色线、铜钱、红布,曰上梁” , 即给坟墓这种亡者居住的阴宅象征性地上大梁,以表示阴宅建筑的完成 。庄河一带把圆坟称作“验坟” 。安东一带在葬后有较多仪式,下葬后当天傍晚,子孙置柴薪于墓前 , 以火焚之 , 名曰“送火” , 陆续送至三夕乃止 。
葬后三日,举室至墓所绕行,左右各三周,添土及撒种粮于坟上,焚楮致哀,谓之圆坟 。凤城人将圆坟称之为“栏坟” , 下葬后也要“送火三夕,及三日添土” 。而兴城人旧时是在下葬三日后诣坟填新土 , 但到了20世纪30年代,则多改在下葬时就从事圆坟的仪式 。
各地圆坟的风俗
北京也有相似的习俗 。北京人葬后的第三天,孝子们要到墓地致祭、培土,此俗谓“暖墓”或圆坟 。上坟地时,一般要供奉烧饼、酱肉等,并用秫秸或幡杆做一个门形的架子,称为墓门,插在坟前,说是让亡魂好从此出入 。所有琐事结束后 , 还要将下葬时留在坟地上的引魂幡和纸活等一起焚化 。至此,丧礼才算告一段落 。京郊的大兴、宛平、通县一带也称此为暖墓,并认为这种暖墓仪式是虞祭之遗俗 。天津一带的习惯相同,丧家在葬后三日祭墓,曰暖墓 , 俗谓之圆坟 。河北各地的习俗相类,如张北、万全等地 , 葬后三日,孝子等携带香点纸扎齐赴茔地,为坟墓添土,焚香化纸,痛哭而返,谓之圆坟 。望都人称圆坟为“圆三” 。新河人比较特别,他们是在葬后次日去坟地,增筑新土,谓之“添坟” 。“嗣后 , 非逾三年,不得增筑之 。”
山东也一样,葬后三日 , 丧家要为新坟添土、圆坟 。在临朐等地,圆坟时,孝子等带着铁锹和麦秸等到坟地,先添土,再点燃麦秸,大家围着坟头正反各转三圈,同时喊:“爷(娘),你出来救火,金银财宝交给我!”黄县等地的孝属则带着斗或升和擀面杖、发面饼去圆坟 。到了坟地 , 用斗给坟墓添土,接着结队围着坟墓正反各转三圈 , 然后用擀面杖拍实坟堆上的新土,说是为死者的房屋挂瓦 。然后每人分一块发面饼,据称吃了此饼以后,胆子就会变大 。在过去,黄县等地圆坟时还有“送衣坟”的习惯,即丧家在圆坟之后,把装麻、镜子、蜡烛和菜的白柳条篓子赠送给出嫁女 。闺女带回婆家后 , 应把早已准备好的供菜、包子和面鱼等送回娘家 。据说姐妹之间谁先把东西送到娘家,谁就能过上好日子 。在泰安一带,葬后第三天也要举行俗称“三日祭”的圆坟仪式 。届时,丧家老小第一次上坟,亡人的直系亲属先用衣兜土绕坟正反各转三圈为坟墓添土 。然后摆上祭品哭奠一番,这才返回家中 。
山西阳曲的丧家称圆坟为“复三”,其新封的墓堆 。必俟三年后清明祭扫时搁添土 。陵川人谓之“服三”,并在此时脱麻绖,去素冠 。内蒙古汉人也称“服三”,如清水河一带的汉人,在殡后第三日黎明时 , 以纸糊锡瓮等器送至墓所焚化,谓之“安锅灶” 。戚友亦往助祭,名曰服三 。丰镇等地的丧家,在葬后三日,要祭扫于墓 , 奠荐庶馐,名曰“安灶”,又曰复三;并亲自封土修墓,名曰圆坟 。在安葬后的第二天,陕西霞县一带的丧家就得到墓地环绕号哭,尽哀而罢,但也称“复三” 。在葬后的第一二天晚上,同官的丧家要在往墓所之道旁由近而远地焚麦秸,曰“打怕怕”;而第三天,丧家需一同前往墓地祭献,去时,由长妇提着馄饨等祭品;先将墓整理完密“全山”后 , 再祭视焚纸 。米脂、横山等地的丧家把葬后三日内,每夜聚哭于大门外由近及远焚香的行为称之“送火”,并把葬后三日诣墓哀哭的仪式名曰复三 。
【圆坟和巡山是什么 各地圆坟的风俗】在葬后的第三天,河南孟县等地的孝子等服孝之人都需“至坟蹇汤”,哭奠毕,用木桶盛水饺 , 向坟上周围泼之 。又用内包五谷种子的四大生饺埋于坟地四角,以能生发为有后福 。此外,去圆坟时,还需将引魂草沿路抛弃,孝子且走且呼其亲,至坟而止;回时必改由他道,惟恐亡魂复返 。在灵宝等地,葬后三日内,每至日落,孝子必提灯至坟上烧纸,也谓之“打怕怕” 。既葬之第二日,必须上坟烧纸,谓之“奠汤”,亦谓之“踩院” 。安徽凤阳一带通常是在葬后第三日,孝眷备具香楮、牲品,咸集墓前 , 焚化致祭,俗名圆坟 。江苏阜宁等地则是在葬后的次日,孝子率家属撮土于坟,谓之“复山” 。在安葬后的第三天,浙江浦江人应“展祭新阡,为之覆坟” 。宣平人除此外,还要在葬后三日内,每日送火于坟前 , 谓之“送火种” 。江西南昌人在葬后三日内的每个晚上,除了送火于墓外,还要以粉米为饼,用死者生年之数为多寡,岁一枚,祝于墓,曰“关山”,以安土神 。
圆坟和巡山是什么 各地圆坟的风俗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白糖和洋葱可以一起吃吗
- 干银鱼不能和什么一起吃
- 离子镀和离子溅射沉积的新发展及其应用 表面涂层技术有哪些
- 射手男和射手女配吗 射手男和射手女匹配指数
- 象棋规则和玩法
- 车厘子施肥时间和方法
- 亲淘和旺旺有什么区别
- 附和的反义词或近义词是什么
- 酸奶蛋糕做法
- 智控中心怎么和创维电视匹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