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插图
导读:在古代的时候也是要交税的,那时候的税收对比现在来说也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因为很多老百姓因为各种各样的税收都过不下去了 。那么,税收是怎么回事?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呢?想知道就来瞧瞧小编的介绍吧 。
“税收”是怎么回事
在我国,税收在夏朝就已出现 。《孟子·滕文公》说“夏后氏五十而贡” , 说的就是夏代的租税制度 。贡者,“下之所纳于上”也 , 就是地方官吏把从民间收交上来的生产物进献给天子 。
到了春秋初期,出现了“征”和“敛”的收税方法 。“征”是诸侯或大夫向自己管辖的农民,根据其土地好坏征收一定数量的实物;“敛”是国家向农民随时任意征派杂税 。
公元前594年,鲁国实行了按土地亩数征税的“初税亩” 。其后,普及至各国 。后来,捐税的种类随着手工业和商业的进一步发展而日益增多,征税的方式也不断改变 。以唐朝为例 , 先后实行过均田制、租庸调制和两税法 。不管哪种方式,都是剥削民众的苛征暴敛 。
明代后期,实行了“一条鞭”的新税法 。它是以州县为单位 , 把所有的田赋、劳役以及多种杂捐,统统折合成银两,归并成一个总数 , 然后按本州县田亩分摊,向土地所有者征收 。清初,继续沿用“一条鞭法” 。
1713年,清政府下令,依照康熙五十年各地所报人丁数字,作为丁银的固定税额,后来又演变为将丁银并入田赋征收,丁银和田赋都按田亩征收 。这种“地丁合一”是我国古代封建赋税制度的最后形式 。
“赋”是税收制度的另一种形式 。最初,赋是国家在战争时期征收的车马和军需 , 称作军赋 。
后来,赋与税逐渐合二为一,赋的含义也就扩大了 。汉代对成年人和未成年人所征的人头税分别称作“算赋”“口赋” 。明代中后期,赋税主要指田赋 。除了赋税外,地方官吏还要把当地的土特产进献朝廷,俗称“进贡” 。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
行会是旧时城市商品经济中的工商业组织,有手工业行会、商业行会 。在商品经济有了一定的发展时,为了调整同业关系,解决同业矛盾,保护同行利益,协调与政府的关系,同业或相关行业联合起来组成行会,这种行会带有地域和行业两重性 。
行会产生于隋唐 。唐代工商业组织大都称“行”,源于街巷上的贩卖摊商,往往一条街上开设的都是同类的店铺,故称“行”,如“织锦行”“金银行”等 。到了宋代,行会组织得到了发展 。北宋汴京、南宋临安行会多达数十家 , 入行者上千人 。
明清以后,行会进一步发展到会馆、公所,组织也更为严密,定有行规、业规、帮规等制度,形成一种垄断势力 。清末期日益衰落 。
【税收是怎么回事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税收是怎么回事,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内容 , 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
税收是怎么回事 行会是个什么样的组织的详细内容就为您分享到这里,【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 vvs是什么意思
- 题目的意思是什么
- 数学上n mile是什么单位
- 算盘是怎么来的 什么是货币
- 参是指什么 北斗七星是哪七颗星
- 股票净流入是什么意思
- 8月26日这一天装修开工好吗2024 2024年8月26日是装修开工的好日子吗
- 2024年8月26日这天装修好吗 2024年8月26日是装修最佳吉日吗
- 2024年8月26日能装修屋顶吗 2024年8月26日是装修屋顶的好日子吗
- 吃饭时最好先喝酒再吃菜还是先吃菜再喝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