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期吃什么好排除瘀血

很多女性因体内寒气凝滞或肝郁气滞,体内血行不畅,常在经期时伴有血块、血瘀,这时可以通过食疗方式来缓解,那在月经期吃什么排淤血呢?

经期吃什么好排除瘀血

文章插图

经期排瘀血饮食原则
1
一宜清淡和营养之物,忌烟酒和辛辣刺激之品 。
因为女性这个阶段盆腔已经充血,如果再受食物刺激,血管扩张,盆腔充血会更严重,从而造成经血量多,经期延长,痛经等疾病 。

二宜新鲜容易消化之物,忌生冷和坚硬之品 。
生冷的食物损伤脾阳,体内生寒,导致气机运行不畅,坚硬的食物也会阻碍气机,使气血运行缓慢,可以引起经量减少、痛经、闭经等,也不利于排瘀血 。

三宜润肠通便之物 。
如新鲜蔬菜、水果、花生、核桃仁、芝麻、植物油及蜂蜜等,同时多喝些水,帮助消化,使大便通畅 。忌杨梅、醋等酸涩之品 。祖国医学认为,酸涩食品具有收敛的作用,又损伤气血,不利于排瘀血,还容易导致大便不畅,加重盆腔充血 。

四宜含铁丰富食物,忌可乐、汽水等饮料 。
因为铁是合成血液的重要元素,女性从经血中每天流失的铁约为18毫克,需从饮食中补充,如果铁供应不足,会出现缺铁性贫血 。所以月经期间要多吃动物内脏,瘦肉,豆制品,蛋黄,花生等含铁丰富的食物 。少喝饮料是因为饮料中多含有碘酸盐,能与人体的铁发生反应,将有用的铁变成无用的废物 。


经期吃什么好排除瘀血
2
红糖姜水
生姜药性辛温,有发散特性,能祛风散寒、暖宫;而红糖温补,可以活络气血,加快血液循环,两者结合有利于让经血通畅,排除血瘀 。

具体做法是:将生姜切丝,加水和2勺红糖,入锅煮沸即可饮用 。可于早晨饮用一杯 。对于经量多的女性,可于经前3-5天内开始饮用,经期停用,以免经量更多,而经量少的,则无妨 。

玫瑰花茶
中医学认为,玫瑰花性温,有行气、解郁、活血、化淤、调经止痛的作用,且玫瑰花含有多种维生素及单宁酸,有助于改善血液循环,调节内分泌,抗衰老 。所以经期有血块及血瘀者,可以饮用玫瑰花茶,有助于排除淤血 。

具体做法是:挑取6~8朵干玫瑰,用80℃的水冲泡饮用 。每日2杯,经期及经后都可饮用 。

益母草粥
益母草从古至今一直是用来治疗妇科病症的中草药,具有活血、祛瘀、收缩子宫、调经利水等功效,主治月经不调、瘀血腹痛等症,适合于经血瘀滞,月经不畅者,痛经,闭经者 。

具体做法是:益母草10克,煎水后备用;待粥熟时,倒入益母草汤汁,稍熬片刻即可,煮粥是也可加入几枚红枣 。在月经前7天服用,每天服用一次,到月经来潮停用 。

山楂粥
山楂味酸,性温,除了有开胃消积食的功效外,还可活血、行气、化瘀,对于瘀血经闭者疗效甚佳,山楂加些红糖一起熬粥适用于体虚,痛经,经血不畅者 。

具体做法是:山楂30克,洗净去核切片后,与大米一起熬成粥即可,加少许红糖调味,每日2次 。


经期排瘀血:粥类推荐
3
赤豆薏苡仁粥
用料:赤小豆、薏苡仁各30克,粳米50克 。

做法:同洗净,放入砂锅中,加水煮粥 。
【经期吃什么好排除瘀血】
功能:有健脾、清热、化湿、排瘀血的功效,适用于痛经湿热郁结症 。

茉莉玫瑰粥
用料:茉莉花10克,玫瑰花15克,粳米100克,红糖适量 。

做法:将茉莉花、玫瑰花分别处去枝梗,洗净焙干,共研磨成细末 。将粳米洗净入锅,加入清水煮粥,加入茉莉花和玫瑰花末,再加红糖,熬溶即可 。

功能:活血化瘀、理气解郁 。

羊肉粥
用料:羊肉100克,大米150克 。

做法:羊肉切末备用 。大米加水煮成半熟时,加入牛肉熬熟即可 。

功能:温补肾阳、补血调经、排瘀血 。适用于肾阳亏虚而致月经不调、血虚痛经者 。


经期排瘀血:茶饮推荐
4
桂皮山楂糖水
用料:桂皮6克,山楂肉9克,红糖50克 。

做法:月经来潮前,水煎温饮 。

功能:活血化瘀、通经 。

韭菜汁红糖饮
用料:韭菜250克,红糖60克 。

做法:韭菜洗净,捣烂取汁,加水把红糖煮沸,兑入韭菜汁饮用 。

功能:活血化瘀,适合痛经者 。

姜椒枣红糖水
用料:生姜25克,花椒9克,红糖30克,大枣10个 。

做法:上述材料一并煮成水 。

功能:排瘀血,通经,活血 。


很多女性因体内寒气凝滞或肝郁气滞,体内血行不畅,常在经期时伴有血块、血瘀,这时可以通过食疗方式来缓解,那在月经期吃什么排淤血呢?

经期排瘀血:汤类推荐
5
鸽蛋阿胶汤
用料:鸽蛋5个,阿胶粥30克 。

做法:将阿胶放在碗中,加入清水适量,煮化,趁热加入鸽蛋,和匀即成,每日1剂,早、晚各1次 。

功能:养阴清热调经,适合月经提前7日以上,月经色鲜红者排瘀血 。

乌鸡四物汤
用料:乌鸡500克,当归10克,熟地10克,白芍10克,知母10克,地骨皮10克,食盐、料酒、葱姜、味精适量 。

做法:将乌鸡宰杀后去毛、内脏,剁去鸡爪 。洗净;将药料放入鸡腹,加清水适量及佐料,先用武火烧沸,去泡沫,改文火炖至烂熟,服肉饮汤,可经常服食 。

功能:补血调经,除烦退虚热 。

桃仁猪血汤
用料:桃仁10-15克,鲜猪血(血已凝固)200克 。

做法:将猪血切块,与桃仁加清水适量煲汤,食用时加盐少许调味 。

功能:破瘀、行血、通经 。特别适宜经闭或经量少者,有利于排瘀血 。


民间特效食疗排瘀血
6
对于有经量少、痛经的女性,更要注重暖宫及排瘀血,只有经血通畅,才能缓解小腹酸胀,排除身体毒素,下述的四款民间食疗偏方非常有效,可以试试 。

益母草艾叶茴香茶--暖宫活血
材料:益母草30克(中药店有售),炒艾叶10克,小茴香6克 。

做法:上述药材一起煎取汁液,共熬煮两次,将两次汤汁混合 。

用法:代茶饮 。

功效解析:温中活血、暖宫调经、排除瘀血 。特别适用于经量少、经期延迟、腹痛、经血色黑有块者 。

专家叮咛: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以免经量增多,出血多 。

来源:民间验方 。

核桃仁月季汤--活血调经
材料:月季花9克,核桃仁30克,红糖、甜酒各60克 。

做法:将月季花、红糖、核桃仁加水500毫升煮汤 。

用法:冲甜酒饮用,连服5-7天,建议在经期前几天开始服用 。

功效解析:疏肝解郁、活血调经 。用于治疗月经先后无定期、经量少、腹痛者、经血淤积者 。

专家叮咛:经前注意调节情绪,月经量多者不宜多饮 。

来源:民间偏方 。

马齿苋鸡蛋--解毒排瘀
材料:马齿苋60克,鸡蛋3个 。

做法:鸡蛋去壳煮熟,加马齿苋一并熬煮即可 。

用法:每日1剂,和汤吃蛋 。

功效解析:清热解毒、止血、适用于热毒内结、月经过多、经色深有块以及盆腔炎病症 。

专家叮咛:脾胃虚寒、肠滑作泄者忌服 。

来源:民间偏方 。

益母草茶--活血祛瘀
材料:益母草20克,绿茶1克 。

做法:上述两味一同放入杯内,以适量的沸水冲泡,加盖闷5分钟即可 。

用法:代茶饮 。

功效解析:活血排瘀、调经利尿 。用于治疗月经量少以及月经推迟 。

专家叮咛:无瘀滞及阴虚血少者忌用 。

来源:民间验方 。


什么样的月经才算正常
7
月经常常会受体内外多种因素的影响而不断地发生变化,但是只要月经具有下面一些特征,我们都可以认为它是正常的 。

月经周期
出血的第一天为月经周期的开始,相邻2次月经的间隔时间就是1个月经周期 。大多数女子的月经周期是28-30天,约有29%的女性月经周期会长些或短些,只要是在22-35天之间,临床也属于正常 。即使有人月经周期为40天或更长,但如果有规律,而且生殖功能不受影响,自己不觉得有什么不舒服,也可以算是正常 。

月经天数
指经血来潮的持续时间,又称经期 。正常月经一般3-7天干净,多数是4-5天干净,少于3天或多于7天都不太正常 。

月经血量
指经期排出的血量,也叫经量 。经量很难统计,临床上通常以更换月经垫或卫生巾的次数来粗略计算,大多数女子一次月经量为50-80毫升(相当于每天换卫生巾3-5次),个别女子月经量可超过100毫升 。有人主张每月失血量多于80毫升是月经病 。一般来说,月经的量在第2-3天比较多,刚来和快结束时比较少 。

经血颜色
又称经色 。正常经血一般为红色稍暗,开始颜色较浅,以后逐渐加深,最后转为淡红色而干净 。

经血性质
月经血除了血液外,还有子宫内膜碎片、宫颈粘液和阴道脱落上皮细胞 。在月经期,子宫分泌一种抗凝物质和溶凝血物质,使月经血呈不凝状态 。因而经血的主要特点是比较粘稠,不凝固,无异味 。但正常情况下由于月经量多和流血过快,经血不能及时排出,偶尔也会有些小血块 。

伴随症状
一般无特殊症状,有些女性可能有下腹及腰骶部下坠感,轻度神经系统不稳定症状,但一般较轻微,不至于影响工作或学习 。


小贴士
8
除了上述的食疗方法外,下列食品也有利于经血通行,如牛肉、鸡肉、红枣、豆腐皮、苹果、薏苡仁、牛奶、当归、丹参等 。若是某些器质性病变导致的大量出血伴随血块,建议及时就医确诊,以免延误病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