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何沉没110年至今没有打捞 泰坦尼克号真实事件

1912年4月14日23时40分 , 排水量在46000吨以上的泰坦尼克号 , 以每小时22海里左右的速度 , 在北大西洋海域快速航行着 。

为何沉没110年至今没有打捞 泰坦尼克号真实事件

文章插图
风平浪静的夜晚 , 即便到了四月 , 北大西洋海域的水温也仅仅在零度以上 , 而逐渐回升的气温 , 也让冰山活动不断增多 。在泰坦尼克号前方 , 一座大冰山突然出现了 。
已经来不及转向的泰坦尼克号 , 随着头部哐当一声巨响 , 重重地撞了上去 。
撞上冰山两个小时四十分钟后 , 1912年4月15日凌晨2点20分 , 这艘奥林匹克级别的世界豪华游轮 , 完全消失在了北大西洋海域 。
后人对于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 进行了不断的论证 , 沉船的原因也是众说纷纭 。科考队其实早就在北大西洋海域进行了相关的考察 。
但为何相关的专家却给出建议 , 泰坦尼克号上的东西现在连碰都不要碰呢?一艘当时世界上体积最大、设备最完善的顶级游轮 , 又是为何会在它的处女航就惨遭意外呢?
一切还得从当初建造泰坦尼克号开始说起 。
作为白星航运公司旗下的顶级游轮 , 泰坦尼克号从最初设计开始 , 便是想要让人耳目一新 。
它被誉为“永不沉没”的世界第一大型游轮 , 董事长伊斯梅计划着 , 将使用包括泰坦尼克号在内的三艘大型游轮 , 成为大西洋航线上的霸主 。
白星航运邀请了世界上最负盛名的设计师 , 小托马斯安德鲁参与整个工作 。
1909年的3月31日 , 这场声势浩荡的造船工程可谓是史无前例 , 15000多名工人参与其中 。
1912年2月3日 , 泰坦尼克号才彻底完成了豪华的装潢 。
这艘奥林匹克级别的游轮 , 总排水量已经达到了50000吨以上 , 长度在270米左右 , 宽约9米 。
为了建造泰坦尼克号 , 9人在建造过程中突发意外死亡 , 受伤的工人更是数以百计 。
泰坦尼克号的处女航原本是在1912年3月20日 , 但之后又发生了一件大事 , 白星航运公司旗下的另外一艘顶级游轮 , 奥林匹克号与皇家海军的巡洋舰相撞 。
由于需要耗费大量的精力以及时间对奥林匹克号进行休整 , 白星航运不得不延期泰坦尼克号的下水航行时间 。
若是当时就按照既定的计划 , 在3月20日就开始航行 , 或许冰山活动还没那么频繁 , 泰坦尼克号也就不会发生意外了 。
在4月2日 , 泰坦尼克号才到达了南安普顿港 , 等待10号开始自己的处女航 。
在经过煤炭工人罢工过后 , 白星航运决定尽快实施计划 , 搜刮完了当时港口所有游轮上仅有的煤炭 。
就这样 , 一波三折的处女航终于顺利进行 , 4月10号中午 , 泰坦尼克号正式从南安普顿驶向纽约 。
除了不断延期 , 正好撞上了当时冰山活动频繁的时间之外 , 泰坦尼克号上配备的一些硬件设施 , 在着急忙慌开始处女航的过程中 , 也没有充分发挥作用 。
在大西洋海域一帆风顺地航行了一天之后 , 按照当时白星航运公司的指令 , 船长史密斯命令船员把泰坦尼克号地航行速度提升到了每小时45千米 。
当时气温不断回升 , 白星航运公司已经收到过旗下游轮报备在航线上出现冰山的讯息 。
史密斯船长也让船员们多加注意 , 仔细观察海面是否有着冰山活动的迹象 。
但在当时的泰坦尼克号上 , 虽然配备着精良的双筒望远镜 , 但是持有双筒望远镜保险柜钥匙的那名船员 , 居然没有登上泰坦尼克号 。
负责观察的船员不得不凭借着肉眼 , 仔细盯着远处海面上出现的一切事物 。
电影剧照
到了4月14日晚上23点40分左右 , 风平浪静的海面上 , 没有泛起一丝波浪 。
若是能有些许浪花拍打在不远的冰山上 , 或许船员们还会看到一些星星点点的白光闪烁 。
但是一切都是如此的偶然 , 在漆黑一片的海面上 , 当冰山进入负责瞭望的船员视线时 , 情况已经极其危急 。
虽然船员弗雷德里克立马告诉了史密斯船长 , 船长也随即下令开始转向 , 但仅仅只过去半分钟 , 冰上和泰坦尼克号之间的距离就只有400米 。
从刚开始在海平面出现的一个小黑点 , 到眼前的庞然大物 , l相向而行的二者连一分钟的时间都不到 。
驾驶泰坦尼克号的大副 , 开始向左把舵拉满 , 同时又开始了紧急制动 , 企图争取更多的时间 。
但就在执行这样的指令半分钟过后 , 航行速度太快的泰坦尼克号 , 根本来不及做出相应的动作 , 右舷朝着冰山狠狠地撞去了 。
排水量在52310吨的泰坦尼克号 , 想必是非常牢靠的 , 冰山的冲击力真的可以让泰坦尼克号船体断裂吗 , 到底是天灾还是人祸?
在后来的科考探究中 , 科考人员才发现 , 船头右弦的铆钉经过撞击后变得松动 , 开始裂开 , 防水隔板也开始产生裂痕 。
相关人员对泰坦尼克号的金属样本进行了采集 , 分析过后发现了沉船的重要原因 。
【为何沉没110年至今没有打捞 泰坦尼克号真实事件】建造这艘世界顶级游轮时 , 工程师只考虑到了船体钢结构的强度 , 并没有考虑到钢的韧性 。
在当时的接近零度的水温下 , 如果使用现代钢材造船遇到冰山撞击 , 最多只会让钢材产生变形 。
而泰坦尼克上使用的钢材 , 因为韧性不够 , 直接被折断了 。
科考人员们这才发现了钢材的冷脆性 , 在零下四十度到零度的环境下 , 采用当时的冶炼技术 , 铸造而成的钢材会变得极其脆弱 。
而当代技术冶炼铸造的钢铁 , 在零下七十度才会发生相应的变化 , 当时的工程师为了增加钢材的硬度 , 往其中添加了硫化物 。
硫化物则是让钢材更加经受不起低温的侵袭 , 这才让被誉为”永不沉没“的泰坦尼克号在冰山面前不堪一击 。
但这也并不意味着 , 工程师就是罪魁祸首 。由于受到当时技术水平的限制 , 这才导致了泰坦尼克号的悲剧 。
海洋法医专家小组也印证了这一观点的真实性 , 从被采集的铆钉样本进行分析时 , 专家小组也从样品中得到了相同的结论 。
英国历史学家蒂姆马尔丁 , 对于泰坦尼克号上的瞭望员为什么没有及时发现眼前的巨大冰山 , 也有着自己的看法 。
根据当时的航海日志和天气情况 , 马尔丁推测当时可能出现了海市蜃楼 。
附近海域的另外几艘游船的航海记录里 , 印证了马尔丁的观点 , 高纬度的大气状况 , 让光线产生了折射 , 形成了远处风平浪静的场景 。
而没有借助双筒望远镜的瞭望员 , 单凭肉眼自然无法区分出海市蜃楼的幻象和远处冰山的实体 。
电影剧照
当瞭望员意识到正前方出现冰山时 , 此次冰山与泰坦尼克号的距离已经十分接近 。
而当时泰坦尼克号上 , 一共乘坐了2224名乘客 , 靠着救生艇生还了710人 , 其余所有人都葬身在了北大西洋 。
泰坦尼克号在撞上冰山后不久 , 20分钟内就发射了求救火箭 。
但是距离最近的加州人号上的船员 , 由于海市蜃楼的影响 , 认为泰坦尼克号无事发生 。
加州人号当时距离泰坦尼克号只有20海里 , 错过了最佳救援时机的泰坦尼克号 , 最终酿成了无数人死亡的惨剧 。
牛顿甚至对于此次事件还提出了相关的阴谋论 , 他认为是白星航运公司为了建造三艘大型邮轮已经入不敷出 , 之前奥林匹克号又与皇家舰队相撞 , 更让该公司雪上加霜 。
所以牛顿提出了一个大胆的假设 , 白星航运是故意让这艘假扮成泰坦尼克号的游轮 , 撞上冰山 , 来骗取保险公司的天价赔偿 。
之前奥林匹克号被撞 , 保险公司拒绝赔付 , 认为是白星航运自己的责任 。
白星航运为了挺过当时的危机 , 便让已经被撞击的奥林匹克号 , 佯装成了和它极其相似的泰坦尼克号 。
更让人值得怀疑的是 , 白星航运的董事长伊梅斯 , 原本也是搭乘这艘游轮 , 但是他却临时改变了自己的行程 。
在沉船事件发生两天之后 , 他甚至没有在处理大大小小的事务 , 而是选择和自己的情妇在公园的长椅上约会 。
而且从沉船上采集的一些样本 , 完完全全没有”泰坦尼克号“的标记 。
船上2000多条人命 , 原本是想靠着距离泰坦尼克号最近的加利福尼亚号前来救援 , 但是由于加利福尼亚号竟然弄错了位置 , 才导致了悲剧发生 。
然而以上的都是经过推理得出的结论 , 对于牛顿的阴谋论 , 支持者也是寥寥无几 。
想要真正获得沉船的切实原因 , 免不了对泰坦尼克号进行打捞 。
但是 , 相关的专家却呼吁 , 尽量不要再前去进行科考 。
1985年 , 在北大西洋坐标经纬度为41°43'55.66"N  ,  49°56'45.02"W区域 , 科考人员发现了泰坦尼克号沉船 。
沉船地点处在北大西洋海域的中心区域 , 距离陆地加拿大纽芬兰岛有着足足640多公里 。
而这样一艘举世闻名的世界顶级游轮 , 沉入深海之中 , 进行打捞的难度可想而知 。
潜入3800米的深海 , 科考队员们需要借助专业的潜水设备 , 以及过硬的身体素质 。
深海探险家首次来到泰坦尼克号沉船时 , 时隔多年 , 海洋生物早就把这里当成了赖以生存的乐土 。
暗流汹涌的冲击 , 高盐度环境的腐蚀 , 也让这艘曾辉煌一时的奥林匹克级别游轮破败不堪 。
泰坦尼克号的躯体还能保存完整 , 虽然残骸状况良好 , 但是其中的一些装潢和陈设在海水的服饰下 , 再也没有了原本金碧辉煌的色彩 。
专家还预计 , 根据现阶段海水腐蚀的进度来看 , 最迟在2030年 , 泰坦尼克号将会完完全全消失在北大西洋的海底 。
斯蒂芬森是一位历史学家 , 他也曾经来到了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进行考察 。
在摇摇欲坠的甲板和会议室里 , 每一次进行样品采集都得小心翼翼的 。
他还发现 , 当时史密斯船长最喜欢的浴缸 , 如今已不见了踪影 , 湮没在了历史的尘埃里 。
船尾的休息室 , 在海水以及微生物的作用下 , 已经产生了一定程度上的倾斜 。
现在泰坦尼克号已经属于东北大西洋海底生物链其中的一个环节了 , 无数微生物在它身上安家落户 , 它也为一些贝类、鱼类提供着庇护所 。
2021年 , 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还对泰坦尼克号的残骸进行了官方报道:
”泰坦尼克号残骸现况不佳:船体到处都是孔洞 , 瞭望台已经完全消失 , 影视作品中极具代表性的船首栏杆也会随时倒塌 。深海洋流和细菌对船体的破坏显著 , 每天都有大量的铁流失 。“
沉睡在3800米深海的泰坦尼克号 , 早已经没有了之前的神采奕奕 , 现在再去进行科考 , 潜在着巨大的风险 。
已经逐渐归属于海洋自然环境中的一环 , 贸然对泰坦尼克号进行大规模的活动 , 对海底的生态环境 , 不可避免地会造成不小的破坏 。
而且泰坦尼克号沉船至今 , 已经过去了100多个年岁 , 对于罹难者 , 我们深表惋惜 。
但时至今日 , 再去进行探究事件的真相 , 对后世是否有着隐藏的价值也有待商榷 。
而且在那次灾难中的幸存者 , 也无一例外地相继离世 。
格林威治国家海事博物馆的工作人员罗伯特表示 , 现存的遗骸是唯一的沉船事件见证人了 , 有关泰坦尼克号的每一个画面都极其珍贵 , 它传达着很多含义 。
受到海底洋流和细菌侵蚀的沉船遗骸 , 也将注定退出历史舞台 , 化为尘埃重新回归自然 。
这次事件也警示着人们 , 要对大自然抱有敬畏之心 , 人类若想更好地在世界上生存、发展 , 就必须学会尊重自然、敬畏自然 。
-完-
编辑丨书书
参考资料 人民网:《泰坦尼克号残骸破损腐蚀逐渐消失 专家称不可避免》
环球网:《“泰坦尼克”号残骸正逐渐消失 船首栏杆随时会倒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