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板有眼的板是强拍还是弱拍

有板有眼的板是强拍还是弱拍?是强拍 。

有板有眼的板是强拍还是弱拍

文章插图
板在音乐中表示强拍 , 而且是主要强拍 , 在中国民族或者戏曲音乐中用鼓或者竹板敲击而发出响亮的声响 , 其余用鼓签或者手敲击鼓边而发出的声音较为弱小 , 暗淡 , 称为眼 。有一种乐器必不可少的那就是板鼓 , 他是整个音乐的灵魂 , 更像是一个无形的指挥 , 他的板预示了音乐的开始 。
音乐节拍
音乐节拍是指强拍和弱拍的组合规律 , 具体是指在乐谱中每一小节的音符总长度 , 常见的1/4,2/4 , 3/4 , 4/4 , 3/8,6/8,7/8,9/8 , 12/8拍等等 , 每小节的长度是固定的 。一首乐曲的节拍是作曲时就固定的 , 不会改变 。一首乐曲可以是由若干种节拍相结合组成的 。
在音乐中 , 时间被分成均等的基本单位 , 每个单位叫做一个“拍子”或 称一拍 。拍子的时值是以音符的时值来表示的 , 一拍的时值可以是四分音符(即以四分音符为一拍) , 也可以是二分音符(以二分音符为一拍)或八分音符(以八分音符为一拍) 。
以上内容参考:——音乐节拍
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哪一种“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强拍 。
传统唱曲时 , 常以鼓板按节拍 , 凡强拍均击板 , 故称该拍为板 。次强拍和弱拍则以鼓签敲鼓或用手指按拍 , 分别称为中眼、小眼(在四拍子中前一弱拍称头眼或初眼 , 后一弱拍称末眼) , 合称板眼 。





扩展资料
音乐中 , 音的强弱变化虽然复杂 , 却都是由两种基本强弱关系组合而成 , 这种关系就是强弱、强弱弱 。如一小节有两个单位拍时 , 就是一强一弱;一小节有三个单位拍时 , 就是一强两弱 。
这种节拍的强弱关系同样体现在一个单位拍之中 。当两个一强一弱结合在一起时 , 第一个强音需要更重些 , 因些形成强、弱、次强、弱;当两个一强两弱相结合时 , 便成了强、弱、弱、次强、弱、弱 。
也可以一强一弱和一强两弱和一强两弱相结合 , 于是便产生了强、弱、次强、弱、弱 , 或者是强、弱、弱、次强、弱等 。
在我国传统音乐中,称节拍为“板眼”,“板”相当于弱拍,“眼”相当于强拍?你说的正好相反 , 板是重拍 , 眼是轻拍 , 如果是1/4节奏 , 板是前半拍 , 眼是后半拍 。我们常说唱得有板有眼 , 有两重意思 , 宏观的讲板眼就是节奏 , 微观的讲就是掌握好前后半拍 , 比如:各种戏剧、大鼓书等 , 有些乐句说要眼上起 , 就是后半拍起唱 , 也管这种唱法叫闪板起 , 板上起就是前半拍起唱也就顶板起 。
有板有眼的板是我国传统音乐节奏中的什么?强拍 。
板眼指民族音乐和戏曲中的节拍 , 每小节中最强的拍子叫板 , 其余的拍子叫眼 。每一小节中的强拍 , 多以鼓板敲击按拍 , 称“板”;次强拍及弱拍 , 则以鼓签或手指按拍 , 称“眼” 。合称“板眼” 。
其它形式:

1、慢板 , 京韵大鼓中最常用的板式 , 贯穿唱段的始终 。慢板的节奏为“一板三眼” 。采用慢板演唱时 , 每句的第一个字可以从任意位置起唱 , 但最后一个字都是落在板上的 。
【有板有眼的板是强拍还是弱拍】2、紧板 , 顾名思义就是节奏紧凑 , 在节拍上是“有板无眼” 。记谱就是1/4拍 。使用紧板的唱法 , 在京韵大鼓表演中俗称为“上板” 。紧板通常使用在全篇唱段的最后部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