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限强度fu

钢筋屈服强度值和抗拉极限值分别是多少?分别1234级钢的Q235的屈服强度就是235MPa,也就是抗拉强度标准值,/1.087就是抗拉强度设计值(拉、压、弯都是一个),规范取为215,Q345是 345/1.111=310 。
【极限强度fu】

极限强度fu

文章插图
抗拉强度设计值y及抗压强度设计值ˊy是由表4.2.2-1中屈服强度标准值yk除以材料分项系数γs所得:
HPB300的270(N/mm2),是300÷1.10=272.7=270(N/mm2);
HRB335的300(N/mm2),是335÷1.10=304.5=300(N/mm2);
HRB400的360(N/mm2),是400÷1.10=363.6=360(N/mm2);
HRB500的435(N/mm2),是500÷1.15=434.7=435(N/mm2) 。
见 钢结构设计规范GB 50017━2003 条文说明
需要注意:还有一个抗拉强度fu,这时是指极限抗拉的能力,对钢材讲是指其最小值,Q345的fu=470MPa=1.36fy=1.52f
扩展资料 一级钢筋的屈服强度特征值是335,三级钢筋的屈服强度特征值是500 。
其中335表示屈服强度是“不小于335MPa”,500表示屈服强度是“不小于500MPa” 。二者的抗拉强度不同 。一级钢筋的抗拉强度是“不小于455MPa”,三级钢筋的抗拉强度是“不小于630MPa” 。
二者的断后伸长率不同 。一级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是“不小于17%”,三级钢筋的断后伸长率是“不小于15%” 。二者的标志方法不同 。
一级钢筋的标志代码是数字“3”,三级钢筋的标志代码是数字“5” 。比例极限应力-应变曲线上符合线性关系的最高应力,国际上常采用σp表示,超过σp时即认为材料开始屈服 。弹性极限试样加载后再卸载,以不出现残留的永久变形为标准,材料能够完全弹性恢复的最高应力 。
因为钢材经过屈服强度后将进入塑性变形阶段,虽然不会破坏,但其变形是不可逆的 。在工程设计中,需要的不只是不破坏,关键是能正常使用 。发生塑性变形后会影响构件及结构的正常使用,因此材料强度不能取抗拉强度,只能取屈服强度 。
衡量钢材力学性能的四大指标是什么钢材常见的力学性能通俗解释归为四项,即:强度、硬度、塑性、韧性 。
1.屈服点(σs)
钢材或试样在拉伸时,当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即使应力不再增加,而钢材或试样仍继续发生明显的塑性变形,称此现象为屈服,而产生屈服现象时的最小应力值即为屈服点 。设Ps为屈服点s处的外力,Fo为试样断面积,则屈服点σs =Ps/Fo(MPa)
2.屈服强度(σ0.2)
有的金属材料的屈服点极不明显,在测量上有困难,因此为了衡量材料的屈服特性,规定产生永久残余塑性变形等于一定值(一般为原长度的0.2%)时的应力,称为条件屈服强度或简称屈服强度σ0.2 。
3.抗拉强度(σb)
材料在拉伸过程中,从开始到发生断裂时所达到的最大应力值 。它表示钢材抵抗断裂的能力大小 。与抗拉强度相应的还有抗压强度、抗弯强度等 。设Pb为材料被拉断前达到的最大拉力,Fo为试样截面面积,则抗拉强度σb= Pb/Fo(MPa) 。
4.伸长率(δs)
材料在拉断后,其塑性伸长的长度与原试样长度的百分比叫伸长率或延伸率 。
5.屈强比(σs/σb)
钢材的屈服点(屈服强度)与抗拉强度的比值,称为屈强比 。屈强比越大,结构零件的可靠性越高,一般碳素钢屈强比为0.6-0.65,低合金结构钢为0.65-0.75合金结构钢为0.84-0.86 。
6.硬度
硬度表示材料抵抗硬物体压入其表面的能力 。它是金属材料的重要性能指标之一 。一般硬度越高,耐磨性越好 。常用的硬度指标有布氏硬度、洛氏硬度和维氏硬度 。
拓展资料:
材料的力学性能是指材料在不同环境(温度、介质、湿度)下,承受各种外加载荷(拉伸、压缩、弯曲、扭转、冲击、交变应力等)时所表现出的力学特征。
一般来说金属的力学性能分为十种:
1.脆性 脆性是指材料在损坏之前没有发生塑性变形的一种特性 。它与韧性和塑性相反 。脆性材料没有屈服点,有断裂强度和极限强度,并且二者几乎一样 。铸铁、陶瓷、混凝土及石头都是脆性材料 。与其他许多工程材料相比,脆性材料在拉伸方面的性能较弱,对脆性材料通常采用压缩试验进行评定 。
2.强度:金属材料在静载荷作用下抵抗永久变形或断裂的能力.同时,它也可以定义为比例极限、屈服强度、断裂强度或极限强度 。没有一个确切的单一参数能够准确定义这个特性 。因为金属的行为随着应力种类的变化和它应用形式的变化而变化 。强度是一个很常用的术语 。
3.塑性:金属材料在载荷作用下产生永久变形而不破坏的能力.塑性变形发生在金属材料承受的应力超过弹性极限并且载荷去除之后,此时材料保留了一部分或全部载荷时的变形.
4.硬度:金属材料表面抵抗比他更硬的物体压入的能力
5.韧性:金属材料抵抗冲击载荷而不被破坏的能力. 韧性是指金属材料在拉应力的作用下,在发生断裂前有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 。金、铝、铜是韧性材料,它们很容易被拉成导线 。
6.疲劳强度:材料零件和结构零件对疲劳破坏的抗力
7.弹性 弹性是指金属材料在外力消失时,能使材料恢复原先尺寸的一种特性 。钢材在到达弹性极限前是弹性的 。
8.延展性 延展性是指材料在拉应力或压应力的作用下,材料断裂前承受一定塑性变形的特性 。塑性材料一般使用轧制和锻造工艺 。钢材既是塑性的也是具有延展性的 。
9. 刚性 刚性是金属材料承受较高应力而没有发生很大应变的特性 。刚性的大小通过测量材料的弹性模量E来评价 。
10.屈服点或屈服应力 屈服点或屈服应力是金属的应力水平,用MPa度量 。在屈服点以上,当外来载荷撤除后,金属的变形仍然存在,金属材料发生了塑性变形 。
参考资料:词条 力学性能

螺丝的强度等级是什么?普通螺栓又分A级、B级(精制螺栓)和C级(粗制螺栓)两种A、B级螺栓采用5.6级和8.8级钢材,C级螺栓采用4.6级和4.8级钢材 。
高强度螺栓采用8.8级和10.9级钢材 。10.9级中10表示钢材抗拉极限强度为fu=1000N/mm2,0.9表示钢材屈服强度fy=0.9fu,其他型号以此类推 。
锚栓采用Q235或Q345钢材 。A级、B级螺栓(精制螺栓)由毛坯经轧制而成,螺栓杆表面光滑,尺寸较准确,螺孔需用钻模钻成,或在单个零件上先冲成较小的孔,然后在装配好的构件上再扩钻至设计孔径(称I类孔) 。螺杆的直径与孔径间的空隙甚小,只容许0.3mm左右,安装时需轻轻击人孔,既可受剪又可受拉 。
但A级、B级螺栓(精制螺栓)制造和安装都较费工,价格昂贵,在钢结构中只用于重要的安装节点处,或承受动力荷载的既受剪又受拉的螺栓连接中 。C级螺栓(粗制螺栓)用圆钢辊压而成,表面较粗糙,尺寸不很精确,其螺孔制作是一次冲成或不用钻模钻成(称Ⅱ类孔),孔径比螺杆直径大1--2mm,故在剪力作用下剪切变形很大,并有可能个别螺栓先与孔壁接触,承受超额内力而先遭破坏 。
由于c级螺栓(粗制螺栓)制造简单,价格便宜,安装方便,常用于各种钢结构工程中,特别适宜于承受沿螺杆轴线方向受拉的连接、可拆卸的连接和临时固定构件用安装连接中 。
如在连接中有较大的剪力作用时,考虑到这种螺栓的缺点而改用支托等构造措施以承受剪力,让它只受拉力以发扬它的优点 。C级螺栓亦可用于承受静力荷载或间接动力荷载的次要连接中作为受剪连接 。
拓展资料:
高强度螺栓镍磷镀的工艺流程由三部分组成:
第一部分是前处理工序,包括高强度螺栓镀前的精度和外观检查、手工除油、浸泡除油、酸洗、电活化和闪镀镍等工序;
第二部分化学镀镍处理工序;
第三部分是后处理工序,包括驱氢热处理、抛光和成品检查等工序 。如下:
螺栓化学成分检查→螺栓镀前精度、外观检查→手工除油→外观检查→浸泡除油→热水洗→冷水洗→酸洗→冷水洗→电活化→冷水洗→闪镀镍→冷水洗→去离子水洗→化学镀镍→去离子水洗→冷水洗→驱氢→抛光→成品检查 。
关键工序
前处理工艺是决定高强度螺栓镍磷镀质量的关键工序,此工序的目的是去除螺栓表面钝化层并阻止钝化膜的再生 。该工序的执行状况直接决定了基体与镀层结合的好坏程度 。针对生产中出现的质量事故大部分是由于螺栓前处理不良造成 。
在施镀前必须认真地除尽螺栓表面附着的油污、锈迹和氧化皮;与电镀的区别是应更仔细检验,对处理不净的螺栓绝对不允许镀覆 。
①螺栓的检查;目测检查螺栓表面质量,要求任何加工留下的毛刺必须去除,尖锐的棱角边缘须倒圆 。
②手工除油;保证基体表面无油渍 。
③浸泡除油;将螺栓放入碱水煮以去除表面油污 。
④酸洗;为防止碱性除油溶液污染闪镀镍镀槽,在闪镀镍前用酸洗液进行电活化处理 。
⑤电活化;用酸溶液进行电活化处理 。
⑥闪镀镍;对低合金钢都应该采用闪镀镍,以增加镀层与基体之间的结合强度 。
后工序
镍磷镀后处理包括驱氢、抛光两个主要工序 。
①驱氢;按有关标准的规定,镀后驱氢温度为200±10℃,处理时间2h 。200℃有利于消除氢脆,松弛内应力,提高镀层与基体的结合力,改善镀层的耐腐蚀性能 。②抛光;抛光的螺栓外观光亮,但为更好地提高镀层质量,平整微小的痕迹,得到光亮似镜面的表面,需用抛光机抛光镀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