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广州生意人偷带红薯回国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明朝的衰弱由多方面原因引起 , 其中一个主要原因就是人口太多 。

一广州生意人偷带红薯回国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文章插图
明末时期中国人口差不多在6000万左右 , 这个人口放到唐、宋等时期绝对不算多 , 但恰巧明朝遇到了小冰河期 , 粮食大量减产 , 养不活这么多人 。于是大量人口成为游民 , 变成了社会不稳定因素 。
然而到清朝时期 , 中国的人口却进一步增长 , 到康熙末年暴涨到1.5亿 , 到乾隆年间更是直接到了3亿 。
这个数字在中国实现工业化之前 , 是历朝历代都不敢想象的 。所以在清朝时期 , 中国人口进一步膨胀 。
那么为何没有出现明朝末年那样的社会动荡呢?答案是番薯 。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 说到番薯 , 就不得不提到一个广州生意人 , 他的名字叫做陈益 , 曾被誉为中国引进番薯第一人 。
据传在万历年间 , 陈益和朋友坐船到越南做生意 , 吃到了一道非常好吃的菜 , 其原料就是番薯 。
陈益随即开始留意这种新奇的食物 , 在之后商贸时询问了番薯的习性和种植方法 , 想要把番薯带回明朝 。
而番薯这东西最早起源于美洲 , 后来是在大航海中被葡萄牙人和西班牙人逐渐传播到东南亚的 。当时的东南亚人对于番薯也很上心 , 一直严禁这东西流传出去 , 违反者会被处死 。
所以陈益要带番薯种子回国非常危险 , 搞不好就得掉脑袋 。
不过陈益也是下定了决心 , 他花重金一路打通关卡 , 并将一些薯种藏在一面铜做的鼓中 , 成功坐船将薯种带回了中国 。
后来陈益将番薯种在金门地区 , 这种作物就慢慢流传开来了 。而陈益死后 , 他的墓周围就年年种着番薯 。
当然在民间 , 关于谁是第一个将番薯带回中国的人 , 还是有一定争议的 。
毕竟番薯是明朝时期到达中国的 , 一直到清朝时才大面积传播开来 , 在这期间肯定不止陈益一个人这么做 。
但不管是谁第一个将番薯带回中国 , 他们的行为都深刻影响了中国此后数百年的历史 , 奠定了现在14亿中国人的基础 。
番薯这种作物根系发达 , 耐旱碱 , 产量还高 , 于是迅速导致了中国的人口膨胀 。
康熙在任时 , 经常称他治理的是盛世 , 底层人民人人都能吃饱饭 。
但所谓的康熙盛世不过是红薯盛世 , 如果没有红薯 , 康熙年间的社会情况绝对比明朝中后期好不了多少 。
到了乾隆年间 , 红薯更是能直接养活中国3亿人 , 可见番薯这东西的潜力有多强了 。
在现代工业化和水利工程的保证下 , 红薯的正常亩产量能达到2000公斤 , 种得好甚至能达到5000公斤 。
而中国人的传统主食水稻 , 正常亩产在600到800公斤 , 目前的最高记录为1326.77公斤 。番薯的产量是水稻的3~4倍 , 能非常直观的看出二者的差距 。
不过看到这很多人可能会问 , 既然番薯的产量比水稻强这么多 , 为啥番薯没代替水稻成为主粮呢?
这是因为番薯除了产量高的优势外 , 还有另外两大缺点 。
第一是膳食纤维含量高 。番薯的膳食纤维含量远超一般蔬菜 , 能极大地促进肠道运动 , 加快人的排泄速度 。
所以对于番薯 , 中国人素来有“一斤红薯三斤矢 , 回头看看还不止”的说法 。
想变瘦的姑娘或便秘的老人多半会喜欢番薯 , 但正常人多半受不了番薯带来的润肠通便效果 。要是习惯了现代饮食的人天天吃番薯 , 会拉得虚脱的 。
番薯的第二个缺点是不耐储存 。
一种作物要想成为主粮 , 储存时间必须得长 , 至少得等到第二年收获 。所以主粮的储存时间 , 至少不能低于一年 , 但是番薯在没有冻库的情况下根本储存不到一年时间 。
番薯含水量很高 , 很容易滋生微生物 , 所以番薯放到窖中7~8个月就会开始发酵腐烂 。如果储存条件不好 , 番薯甚至储存不到半年 。
而水稻虽然产量低 , 但储存时间却比番薯长很多 , 在正常情况下 , 水稻只要晒干脱水 , 基本能储存两年以上 。
储存条件如果够好 , 能时不时拿出来晒一晒 , 甚至能储存4~5年时间 。所以在这一点上 , 番薯是无论如何也比不过水稻的 。
当然 , 番薯虽然没成为中国人的主粮 , 但其对于中国的人口发展做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 。
对此我们还是应该感谢它的 , 没有番薯 , 今天的中国至少会少一多半人口 , 就会有至少7亿人中国不会出生了 。
【一广州生意人偷带红薯回国 红薯是什么时候传入中国】而在中国完成工业化后 , 番薯在工业化中再次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番薯巨大的产量 , 让其为中国的饲料、酒精、淀粉等工业产物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原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