楷书和行书,是我们日常常用的两种书写字体,行书在一定意义上是楷书的快速写法,它们之间的区别,主要有书体来源、笔画风格、章法结构和运笔笔法四个方面 。

文章插图
一、书体来源不同 。楷书和行书,都脱胎于隶书,从隶书演化而来,两者既有关联,又有形同 。隶书的产生始于秦代,汉魏风行,为楷书奠定了基础 。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所云:“秦烧灭经书,涤除旧典,大发隶率兴役戍,官狱职务繁,初有隶书,以趣约易,而古文由此绝关 。”
随着时代进步,人们交往频繁,隶书不能适应快捷要求,于是出现了所谓的“急就章”的章草,进而是真书、行书、草书 。
1楷书 。始于东汉,也叫真书、正书、正楷,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是我国发展时间最长的一种书体 。楷书形体方正,笔画平直,练习容易 。
一般作为入门书体,其上可追篆隶,下可及行草,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楷书四大家颜真卿、柳公权、赵孟頫和欧阳询的作品最为著名,是很多人临摹的范本 。如柳公权作品《玄秘塔》 。
2.行书 。始于汉末,是介于楷书、草书之间,最常用和最实用的书体,是为了弥补楷书速度太慢和草书的难以辨认而产生 。所谓“不真不草”,就是“行书” 。
行书以宋代最为著名,行书又分行楷和行草,行楷多用楷意楷法,行草多偏草意草法 。如书圣王羲之的行楷作品《兰亭序》为书界千古名篇 。
【正楷和行楷哪个好练 正楷和行楷的区别】
二、笔画风格不同 。1楷书笔画是静态的 。楷书的笔画,按照均衡、平实、工整等基本结字要求摆放,笔画线条讲究粗细一致、直来直去,笔画本身要求坚劲有力度感 。
一幅字必须保持统一笔调,或肥劲或瘦硬或方或圆或向或背 。在表面上看,楷书的笔画是静止的,笔画之间的呼应感不强 。如颜真卿作品《多宝塔》 。
2.行书笔画是动态的 。行书的笔画可以千变万化、粗细不一、长短不同,犹如流水般无所拘束,随势而走 。行书除了要求笔画有质感,坚韧遒劲之外,更要求笔画之间相互呼应,彼此意连而形不连 。
欣赏行书作品,可以顺着一个字的起始笔画依次运动,能感受到贯穿于笔画之间的那种强烈流动感 。
如苏轼作品《归安丘园贴》 。
三、章法结构不同 。1.楷书结构严谨 。楷书章法和谐,篇幅中的字体风格统一,字体大小相同 。在单字结构上,讲究横平竖直、分布均匀、错让呼应、主次有序、轻重平衡 。书写时,必须严格遵守间架结构和分布规律,不能随意改变笔画之间的距离、留白等 。如欧阳询作品《心经》 。
2.行书形态散漫 。行书的篇幅字体风格各异,大小不同,不但笔画摆放自由随意,而且形态也千差万别,就像人的面孔,找不到两个完全相同的风格 。
四、运笔方法不同 。1.楷书笔法固定 。楷书中所有的笔画都是孤立的,一个笔画完成后才开始另一个笔画,笔画与笔画之间没有任何连带关系,要求用笔起、提、按、转、收必须干净 。主要特点是笔画齐备,有点、横、竖、撇、捺、挑、折和钩等八种 。
如赵孟頫作品《湖州妙严寺记》 。
2.行书笔法随意 。行书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连带笔法,强调呼应关系,行书笔画可以随意相连,也叫连笔 。
行书的特点是连写带拖写出来的,更进一步说,行书相对于楷书来讲,笔画夸张,使字的个性特点更明显,有的笔画可能会一笔带过或省略 。如赵孟頫作品《吴兴赋》 。
- 250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 高考250分能上什么大专学校
- 我的仨妈俩爸白鸽的扮演者是谁 我的仨妈俩爸白鸽
- 新化一日游最佳去处
- 沈阳到铁岭火车时刻表
- 药士士什么条件 药士需要考的科目有哪些
- 什么是637药学综合
- 三个冬枣等于一碗米饭吗 一斤冬枣卡路里是多少
- 艾草用开水煮好还用温水泡好 艾草煮水治疗湿疹吗
- 齐木楠雄的灾难第5季什么时候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