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月二习俗,二月二称为龙头节,以各种与龙相关的民俗活动来祈求平安和丰收就成为全国各地的一种习俗 。龙抬头又被称为春耕节、农事节、春龙节,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龙”是指二十八宿中的东方苍龙七宿星象,每到仲春卯月之初,黄昏时“龙角星”(即角宿一星和角宿二星)就从东方地平线上出现,故称“龙抬头” 。传说龙能行云布雨、消灾降福,象征祥瑞 。自古以来,人们在仲春“龙抬头”这天庆祝,以示敬龙赐福、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
【2022龙抬头是几月几日】

文章插图
二月初二为什么又叫龙抬头节
农历二月初二,之所以称为龙抬头节,其实与古代天象有关 。旧时人们将黄道附近的星象划分为二十八组,表示日月星辰在天空中的位置,俗称“二十八宿”,以此作为天象观测的参照 。“二十八宿”按照东西南北四个方向划分为四大组,产生“四象” 。
龙抬头节形成于何时
据考证,早在唐代,农历二月初二就已经具有了令节的性质 。这一天,人们相邀结伴,至野外踏青,谓之“迎富”;顺便再挖些野菜,带回家尝鲜儿,叫做“挑菜” 。到宋代,二月二逐渐演变为正式的令节,称为挑菜节、踏青节 。这在当时的一些诗词和文献中都有反映和记载,如,北宋张耒就题有《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一诗,南宋陈元靓所撰《岁时广记》引《壶中赘录》亦云:“蜀中风俗,旧以二月二为踏青节 。”
元末熊梦祥撰写的《析津志》一书在描述京畿地区的风俗时提到:“二月二日,谓之龙抬头 。五更时,各家以石灰于井畔周遭糁引白道直入家中房内,男子妇人不用扫地,恐惊了龙眼睛 。” 迄今为止,这是我们能够见到的最早记录“二月二,龙抬头”的文字材料,根据这条材料,可以断定,龙抬头节形成于元代 。
龙抬头节日习俗是什么
1、龙抬头节祭龙
在过去,龙抬头节是祭祀龙神的日子,每年的这一天,人们都要到龙神庙或水畔焚香上供祭祀龙神,祈求龙神兴云化雨,保佑一年五谷丰登 。不过,在很多地区,特别是南方,人们也把二月初二作为“土地公生日”,举行社祭,祭祀土地神 。
2、龙抬头节撒灰
这一节俗,由来已久,直到今天,许多乡村地区仍然流行 。撒灰所用之灰,一般是柴灰,也有用石灰或用糠的 。具体做法,各地不同,大致为:将灰撒在门前,谓之“拦门辟灾”;将灰撒在墙角,意在“辟除百虫”;将灰撒在院中,作大小不等的圆圈,并象征性地放置一些五谷杂粮,称做“围仓”或“打灰囤”,以祝丰年 。
- 屯昌县微信人工投票刷票价格 屯昌县微信人工投票刷票价格表
- 虾在冰箱里放久了为什么会变黑 虾为什么会变黑
- 2022年浙江380分能上什么大学?
- 辽宁队主教练杨鸣
- 开头的是什么快递
- 世界名车排行榜
- 个税综合所得税率表
- 求问:隶属安徽省蚌埠市的县城有哪几个?相对属于各个县城的乡镇有哪些呢? 蚌埠有几个县几个区
- 洗衣机怎么拆下来清洗 波轮洗衣机怎么拆开清洗内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