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瓦格博雪山在哪里云南德钦县与西藏察隅yú县之间 。

文章插图
卡瓦格博峰,太子雪山主峰,藏区八大神山之首,处于世界闻名“三江并流”地区,海拔6740米,是云南省的第一高峰,是全世界公认为最美丽的雪山,被誉为“雪山之神” 。
从云南省德钦县城沿滇藏公路北上,行至10公里处的飞来寺,只见澜沧江对岸数百里冰峰接踵绵亘,势如刀劈斧削,气势非凡 。这就是声名遐迩的以卡瓦格博峰为中心的太子雪山 。太子雪山有13峰,卡瓦格博峰是最高的一座,海拔6740米,为云南第一峰 。
名称含义:
藏文经典中称其为“绒赞卡瓦格博”,汉语意为“河谷地带险峻雄伟的白雪山峰” 。在藏族语意里,所谓卡瓦格博,不单指最高的山峰,而是统指耸立的数座雪峰 。在藏传佛教里,卡瓦格博赞神传说是噶举派的保护神,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 。
卡瓦格博峰是云南省六个国家级重点风景区内“三江并流”景观之一 。十世班禅曾在峰前举行隆重法事,今已刻石立碑留下胜迹,供游人瞻仰 。《德钦县地名志》内写的是“这列南北走向的巨大山系是由梅里雪山和紧紧相连的太子雪山组成” 。
卡瓦格博并不是梅里雪山的主峰,而是太子雪山的主峰,梅里雪山的主峰是海拔5229米的说拉曾归面布峰 。《云南省志~地理志》内明确写明了梅里雪山和太子雪山的范围 。
叫错名字70年,卡瓦格博,世界上第一座拒绝人类攀登的雪山在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有一个南北走向的庞大雪山群,北段:梅里雪山,中段:太子雪山,南段:碧罗雪山 。在中段太子雪山中有一座海拔6740米绝世独立的主峰:卡瓦格博 。20世纪30年代,美国学者洛克博士,称卡瓦格博峰是“世界上最美之山” 。100多年来,地球上14座8000米以上及几十座7000米以上的山峰,都被印上登山者的足迹 。而卡瓦博格峰却是一座不打折扣的处女峰,至今无人登顶,也是世界上第一座政府立法拒绝人类攀登的雪山 。
说到卡瓦格博峰,就一定要谈及梅里雪山,因为两者关系让大多数人至今混淆不清!1987年,日本登山组织向中国国家体委申请攀登卡瓦格博,云南体委的人问国家体委:卡瓦格博在哪里?早在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戴维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了“梅里雪山”的称呼 。但实际上,梅里雪山所指并不是卡瓦格博峰所在的太子雪山,而是指在太子雪山群峰北邻的一条小山脉 。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说拉赞归面布”,海拔5229米 。
使用“梅里雪山”一词来指称卡瓦格博雪山,是20世纪50年代才出现的事情 。据迪庆藏学家王晓松考察,解放军由德钦经梅里石和说拉垭口进藏时,在德钦当地百姓那里最先认识的山峰不是卡瓦格博,而是梅里雪山,所以在军用地图上标出了“梅里雪山” 。1957年,云南省交通厅修筑从德钦到西藏盐井的公路,下属的测绘大队在制作大比例尺地图时,便以军用地图为据,将德钦境内澜沧江西岸的怒山山脉均标为“梅里雪山” 。甚至把卡瓦格博峰也标为“梅里雪山”,而把旁边较矮的“神女峰”(缅茨姆)称作“太子雪山” 。从此,太子雪山群被大家以梅里雪山所传开,以至于梅里雪山的名声埋没了太子雪山最高峰卡瓦格博,甚至成为了卡瓦格博峰代名词 。而中日联合登山队使用的地形图,延续了1957年的标识,也把卡瓦格博叫做“梅里雪山” 。
在《德钦县地名志》的描述中梅里雪山和太子十三峰的说法为“这列南北走向的巨大山系是由梅里雪山和紧紧相连的太子雪山组成”,卡瓦格博在其中作为太子雪山的主峰,梅里雪山的主峰是海拔5229米的拉赞归面布峰 。《云南省志—地理志》也明确了梅里雪山和太子雪山的范围 。
从1902至1996年,先后有英、美、日、中等登山者对卡瓦格博峰及周围的雪山进行过10次攀登,都以失败告终 。1991年1月,17名中日联合登山队员联合发起大规模攀登卡瓦格博峰遭遇雪崩不幸全部遇难,震惊中外,成为世界登山史上第二大山难(第一大是1990年列宁峰,死43人)!当卡瓦格博用缓缓蠕动的冰川将壮士们的遗骸送还时,已是1998年 。事实上,每一次登山队的攀登,都遭到当地藏民的强烈抵制……在藏族的文化与信仰中,大部分雪山都被赋予了神性,卡瓦格博是太子雪山主峰、山神及太子雪山群概念的三位一体的称呼,自古以来受藏民崇拜 。藏文经典中称其为“绒赞卡瓦格博”:“山体像坚竖的长矛,山尖似白色的多玛,色彩如悬张的白绸 。右边的山如雄狮踞据,左边的山似玉龙翻腾,后面的山如鹏鸟展翅,前面的山似黑熊舞爪 。绒藏卡瓦格博远望云雾笼罩,近看雪瀑纷飞,至前雪花飘扬 。”
世界最高峰珠穆朗玛峰主峰8843米人们都可以攀登上去,为何只有6740米的卡瓦格博峰却难以征服呢?虽然卡瓦格博峰虽然只有6740米,但是攀登要从海拔2300米的澜沧江边开始,需要攀登的高度是4440米,对攀登者的体能消耗极大,目前还没有谁能突破这样的体能极限 。而珠穆朗玛峰虽然尊为世界之巅,但是车辆可以直接到达海拔5500米的珠峰大本营 。从那里出发,人们只需攀登约3300米就可以登顶 。此外,梅里雪山虽然比珠峰低,但是山坡的陡峭程度远比珠穆朗玛峰大 。从澜沧江边开始至卡瓦格博峰顶,平均每间隔1公里,地势就上升近400米,从而形成一道道几近垂直的坡面 。最为要命的是,山上破冰冰川及冰爆区、冰裂缝鳞次栉比,险象环生,攀登者随时都有可能葬身雪山 。
卡瓦格博峰的冰川还是最典型的海洋性冰川 。卡瓦格博虽地处内陆,但其南北走向的山势与东西走向的孟加拉湾水汽相交,形成神秘莫测、瞬息万变的气候 。刚刚还是阳光普照,瞬间便会狂风大作、飞雪覆盖、冰崖崩塌 。同时,由于卡瓦格博地处低纬度,积雪凝固性差,积雪随时可能解体崩塌 。气象记录显示,卡瓦格博峰曾一日发生过上百次雪崩 。海洋性雪山,最大的特征就是冰川流速极快 。梅里雪山山系著名的四大冰川——明永、斯农、纽巴和浓松冰川,每一条都体量巨大,长达数公里,而且每年流速可达数百米 。其中位于卡瓦格博明永冰川更被认为是世界移动速度最快的冰川,它从海拔6000多米的冰天雪地一路“奔腾”至海拔仅2700米附近的原始森林中,其气势之雄伟,令人叹为观止 。
藏族人称卡瓦格博为“阿尼卡瓦格博”,“阿尼”在当地藏语中是爷爷的意思 。而“格博”在卫藏地区的藏语中,有“男性老者”、“爷爷”的意思 。此峰海拔高度虽不在魁首之列,但地理位置,宗教传说等因素使其名字耳熟能详 。它是云南省第一高峰、太子十三峰的主峰,位居藏区八大神山之首的山峰 。当地人甚至都不愿意用手指指向那座山,那是对卡瓦格博的极大不敬 。人类可以登顶月球,可以登顶珠峰,但永远无法被卡瓦格博接纳 。虔诚的藏民们,希望它永远不沾染登山者的足迹 。2000年,当地政府颁布法令,明令禁止攀登这座雪山 。这是中国乃至世界上第一座因其文化和信仰而备受尊敬、禁止攀登的山峰 。
对于中日联合登山队遇难者家属而言,千里迢迢赶到卡瓦格博,最大的心愿就是亲眼看一眼她们亲爱的人的埋骨之处——卡瓦格博的真面目 。那年5月,雪山下飞舞着彩色的经幡,突然骤然下起的大雪,让卡瓦格博隐藏在云雾之后,前来祭奠的人们心情跌到了谷底 。悲痛欲绝的她们跪下来对着大山呼唤着亲人的名字,用中文,用日语……那一刻,笼罩在卡瓦格博身前的云雾突然就像幕布一样,缓缓拉开,它的身影就这样突然显露在众人面前,霞光照到山顶,仿若神迹 。
极为有趣的现象是:当地的藏民在说藏语的时候,都把这座山叫“卡瓦格博”,只是在对外人说汉话时,才使用“梅里”这个字眼,而且用的是汉语的发音 。他们在称呼这座山的时候,内心很自然地会做一个区别:说汉语的“梅里雪山”,那是想对卡瓦格博没什么印象的客人做介绍;说藏语的“卡瓦格博”,那是对一座神山,一个山神的恭敬的称呼 。他们清楚地知道,这座终年积雪的山峰以及它的主人只有一个名字:卡瓦格博 。
【作者】王成,中国走遍56民族及吃遍56民族总策划总领队,中国探险家俱乐部人文领域特别顾问 。媒体撰稿人,乐途 旅游 网超级灵感旅行家 。工农商学兵貌似占全,能朝九晚五,也有诗和远方 。惟愿我们在行走中永远年轻,永远热泪盈眶 。本文所有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署名,未经许可请勿用于商业用途 。如有其他需求请与作者联系 。
17名登山者一夜消失,卡瓦格博,一座拒绝人类攀登的雪山山友称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为“不眠山”,除了山势险峻、天气变化莫测,它也夺走了17条中、日登山专家的性命 。
【卡瓦格博雪山】云南德钦县最著名的“梅里雪山”山势雄伟、风景壮丽,曾是许多登山爱好者梦想中的冒险圣地 。不过你知道吗?梅里雪山的主峰“卡瓦格博”还有另一个称号,叫做“不眠山” 。因为它是世界第二大山难的发生地,也是至今唯一因为立法而不得再登访的山区 。如今,坊间仍流传着许多大大小小的诡异传说 。
梅里雪山的地理位置位处云南德钦县和西藏林芝市察隅县交界处,地处怒山山脉中段 。藏族人称它为“卡瓦格博”(),意思是白色雪山;又称“青卡瓦格博”和“绒赞卡瓦格博”,以表明这座雪山的神性 。按当地僧俗大众传统的认识,“卡瓦格博”既是主峰的名称,也是以主峰为首的一群山神的统称 。
山中的气候变换迅速,身在其中容易迷失方向,从1987年到2000年,来自各国的登山队伍多次试图登上卡瓦格博的峰顶,均告失败 。其中1991年,17名成员的中日联合登山队在海拔5,100米的三号营地遇难,这桩世界第二大山难事件也让“不眠山”蒙上一层美丽却致命的面纱 。
“不眠山”诡异山难,国家级专业登山队一去不返
1987年夏天,一支由中国和日本联合组成的顶尖登山团队,来到了梅里雪山山脚下的雨崩村 。在此之前,日本和中国签下了10年共同攀登梅里雪山的合同 。而这一支登山队伍由中国和日本联合组成,共17人,其中中方6人,日方11人 。主体是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队员中三分之一以上的人,都有8000米以上的登山经验,而这一次的队长,是日本著名的气象专家——井上治郎教授;副队长,则是中国著名的登山家——宋志义 。
中国著名的登山家——宋志义 。(图/取自纪录片)
藏族长老的警告:灾难定会降临 。
1990年11月,登山队抵达卡瓦博格峰脚下的村子 。当地藏族长老得知此行人要攀登他们祖祖辈辈朝拜的神山后,表示了极度的震惊与愤怒 。事实上,梅里雪山是藏传佛教中的神山,它的主峰卡瓦格博更是雄居八大神山之首 。长老对登山队说:“我们生活中一切都是他的赐予,山上的牧场养肥了牛羊,我们喝的每一滴水都来自山上融化的雪水 。对神山不敬,神灵就会离开我们,灾难就会降临 。”但在登山队的眼里,山峰只是一组座标和高度数字 。何况,队员们都有着丰富的登山经验,携带着当时最先进卫星器材 。他们执意攀登 。长老最后警告他们:“若你们执意攀登神山,神灵一定会降下灾祸到你们头上 。”
村民们也愤怒了,他们集中起来,躺在登山队前进的路上,阻碍登山队的每一步前进 。虔诚的藏民聚集在山脚下的飞来寺,向神山膜拜,祈求神明阻止登山活动 。然而,登山队还是在一片混乱中出发了 。
上山时的不祥征兆
据后来发现的遇难登山队队员日记的记载,当他们踏上雪峰的第一脚时,连日被云层笼罩的山峰突然云雾散开 。太阳照耀在覆盖着白色积雪的碧蓝山体上,山顶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十分美丽 。队员都被眼前的美景惊呆了,认为这是吉祥的征兆 。
然而没走多远,队员眼前突然一片昏暗,像被一个巨大的黑布袋蒙住了头 。眼前的黑暗瞬而消散,队员抬头看了眼卡瓦格博峰顶,只见一片巨大的黑影从半山腰向山顶快速移动,最终消失在山顶上 。当时,队员们认为这是因为登山缺氧造成的视盲,于是他们停下脚步吸氧 。而就在这时,天气变得恶劣起来,金黄灿烂的雄伟山体再次消失在云雾之中,大风夹杂着雪,如同石砾一般,吹向登山队 。
山顶闪烁着金黄色的光芒,十分美丽 。队员原以为这是吉祥的征兆 。
登山过程
虽然天气恶劣,但登山队凭借着高超的技术和先进的装备,一步步向雪山顶攀登 。
并依次在山上设立了4处营地 。C1,海拔4500米处 。C2,海拔5300米处 。C3,5100米处(山难发生地) 。C4,5900米处,这也是登顶的冲锋营地 。
1990年12月28日11时30分,突击队5名队员从C4开始第一次尝试登顶 。在到达距峰顶270米垂直高度的位置时,天气突然转坏,乌云压顶,气温陡降,且狂风中夹杂着坚硬的雪粒砸向队员身上,狠狠地抽打在队员的脸上 。5名突击队队员被迫停止攀登,在漫天飞雪中艰难向3号营地下撤,并于凌晨时到达 。
神山雪崩,灾祸降临
张俊,云南登山协会工作人员 。他的工作是在登山过程中往返二号营地与大本营的联络事宜 。
1991年元旦,张俊下山到大本营传送资讯 。1月4日清晨,张俊醒来后,察觉到周围一片奇诡的安静 。往常热闹无比的几部对讲机没有半点声音 。他对着对讲机呼叫在山上营地的队友,却得不到任何回答,他心想,17部对讲机不可能同时故障 。在和大本营的工作人员商量后,他们决定上报云南山协:发生山难了!就连平时负责运送日常用品与食物到大本营的藏族居民都表示,当天到大本营时便发觉里头的人们都像疯了一样,对着对讲机四处喊叫,根本不同于平常 。
张俊的17位队友,就这样在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 。
张俊的17位队友,就这样在一夜之间凭空消失了 。(图/取自纪录片)
队员日记记录灵异事件
后来找到的日方遇难队员佐藤的日记,记录着雪崩发生几天前的情况:
12月28日
第一次尝试登顶时,迫于无奈我们五人只好被困在C4的营地里,极度的寒冷让队员们都出现了幻觉,我看到帐篷外人影重重,又听到了很多幻听,大本营为保持我等清醒,不断派人轮流与我们聊天,无线电收讯不但恶劣,中间还偶尔传来女人的笑声以及婴儿的哭声等不明杂讯,就在此时我第一次有着自己会死在这里的念头 。
1月1日
我等在撤退到C3营地后,举办了小型的新春庆祝会,然而包括北井清子在内的多位队员出现了高山症现象,包含了轻微发烧及精神状态低落等症状,原本预计重新登顶的计划也因连日的风雪不得不继续延后 。大本营传来不好的消息,据称大量村民聚集在寺庙里,向山神抱怨,如果我等攻顶成功,子孙将放弃对山神的信仰,更有人诅咒我们无法活着下山,大新年听到这种新闻真是令人不太愉快 。
1月3日
雪不断地在累积,清都清不完,已经有部分队员私下表示希望早日下山 。成员们陷入高烧之中,一直念着他们就要来了,要来了,趁还有时间,让我回家,等意味不明的梦话 。北井教授已在考虑等天气放晴后让部分人员回到大本营 。晚间约十点过后,通讯仪出现干扰状况,外面异常的宁静,营区起了大雾,今晚看不见月色 。
日记写到这里就结束了 。
然而最后几页留下了很潦草的字迹,仿佛像在极度恐惧之中写下,字体扭曲难以辨识,有部分内容无法判读,还有其他几页像是被撕掉了 。写着:
“我错了!我们错了!来不及下山了 。他们来了,救救我!黑暗笼罩,无法逃出!救救我!我不想死,救….”
派出最强救援队,西藏登山队无功而返,雪崩后,大雪将山上的登山营地尽数掩埋 。随后天空放晴,整个卡瓦格博峰晴空万里,重新露出他伟大的身姿 。
随后西藏登山队,以及从日本赶来的救援队到达卡瓦格博 。十多名世界级的登山健将开始上山搜索营救 。但就在搜救队员成功上山后,原本晴朗的天气又变坏了 。暴风雪铺天盖地得卷来,搜救队几次冲击上山,也没有成功 。诡异的是,搜救队也总是遇见灵异事件 。
一位日方搜救队员随身的登山杖掉到了冰封中,后面经过的队员却发现登山杖已经被冻在了厚厚的冰河下几米处,这是需要千年甚至万年才能达成的景象 。另外,一名搜救队员看到远处有五个黑影,他们搀扶着走到断崖边,一个接一个的跳了下去 。在恶劣的天气状况和队员极重的心理负担下,搜救队不得宣告搜救失败,开始下撤 。
根据张俊回忆,就在搜救队离开的那一天,大本营附近发生了一次史无前例的大雪崩 。远处一片百年的杉树林在雪崩后,一整排杉树整齐的倒塌 。但令人不解的是,这片杉树林并不在雪崩的前进路线上 。当地藏民说,这是神山的再次警告 。同时也确认,中日联合登山部队17人确定全员罹难,至今连尸骨都尚未找到 。
1997 年日本京都大学登山队将永远放弃梅里雪山,最后,2001年正式立法,永久禁止攀登卡瓦格博峰 。
梅里雪山风景壮丽,曾是许多登山爱好者梦想中的冒险圣地 。
从科学的角度看,卡瓦格博峰属于典型的低纬度雪山 。地质条件差,天气多变 。但是,1991年山难中出现的这些灵异事件,让人们感到一丝大自然不可阻挡的神秘力量 。
梅里雪山海拔梅里雪山海拔是6740米 。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峰海拔6740米,梅里雪山海拔6000米以上的山峰有13座,称为“太子十三峰” 。
梅里雪山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当地的藏族人民为它命名,赋予它神性,又与它世世代代保持着血肉联系 。“梅里”一词为徳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 。
于2009年7月份成立,并于同年10份正式开园 。公园总面积为960平方公里,地处滇、川、藏三省结合部 。是大香格里拉旅游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腹心地,是国家AAAA级景区 。
梅里雪山简介
梅里雪山是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 。由于太子雪山的地势北高南低,河谷向南敞开,气流可以溯谷而上 。受季风的影响大,干湿季节分明,且山体高 。
太子雪山以其巍峨壮丽、神秘莫测而闻名于世,早在30年代美国学者就称赞卡瓦格博峰是“世界最美之山” 。卡瓦格博峰下,冰斗、冰川连绵,犹如玉龙伸延,冰雪耀眼夺目,是世界稀有的海洋性现代冰川 。
梅里雪山是云南最壮观的雪山山群,数百里冗立绵延的雪岭雪峰,占去德钦县34.5%的面积 。迪庆藏族人民在梅里雪山脚下留下了世世代代的生存痕迹,也将深厚的文化意蕴赋予了梅里雪山 。
以上内容参考:—梅里雪山
卡瓦格博和梅里雪山的关系是什么?梅里雪山就是卡瓦格博 。
梅里雪山位于西藏察隅县东部与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德钦县境云岭乡西部的一座南北走向的庞大的雪山群,全长有150公里 。它在藏区称卡瓦格博雪山,“梅里”一词为德钦藏语mainri汉译,意思是药山,因盛产各种名贵药材而得名 。
雪山介绍:
卡瓦格博,藏语“白色雪山”之意,俗称“雪山之神” 。传说原是九头十八臂的凶恶煞神,后被莲花生大师教化 。
受居士戒,皈依佛门,做了千佛之子领乃制敌宝珠雄师大王格萨尔麾下一员神将,从此统领边地,福荫雪域 。卡瓦格博神像常常被供奉在神坛之上,他身骑白马,手持长剑,威风凛凛,俨然一位保护神 。
- 重生之王爷妻管严
- 量化交易软件
- 去哪里办理大额借款
- 沥青路面多少钱一平方很多人不知道
- 寒蒜苗怎么样长得肥大 寒蒜苗怎么样长得肥大一点
- 南瓜切开后怎么保存 切开的南瓜可以放多久
- 结婚时一男一女儿童怎样称呼
- 防雷接地标识规范
- 艾叶可以治湿疹吗 为什么湿疹洗艾草越洗越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