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安石(1021年12月18日-1086年5月21日),字介甫,号半山 。抚州临川(今江西省抚州市)人 。北宋时期政治家、文学家、思想家、改革家 。

文章插图
庆历二年(1042年),王安石进士及第 。历任扬州签判、鄞县知县、舒州通判等职,政绩显著 。熙宁二年(1069年),被宋神宗升为参知政事,次年拜相,主持变法 。因守旧派反对,熙宁七年(1074年)罢相 。一年后,被神宗再次起用,旋即又罢相,退居江宁 。
元祐元年(1086年),保守派得势,新法皆废,王安石郁然病逝于钟山,享年六十六岁 。累赠为太傅、舒王,谥号“文”,世称王文公 。
王安石在文学方面推动了北宋中期的诗文革新运动,对扫除宋初风靡一时的浮华余风作出了贡献,创“荆公新学”、“五行说”、“王荆公体”,故名列“唐宋八大家”,有《王临川集》《临川集拾遗》等存世 。
他把文学创作和政治活动紧密联系,强调文学的作用首先在于为社会服务,强调文章的现实功能和社会效果,主张文道合一 。
【北宋中期的诗人】他的诗歌前期创作主要注重社会现实,反映下层人民的痛苦,倾向性十分鲜明,风格直截刻露晚年退出政坛后,心情渐趋平淡,大量的写景诗、咏物诗取代了前期政治诗的位置 。
- 庆余年是谁派程巨树杀范闲
- 合生雅居用的什么品牌的板材
- 2023年一建考试报名条件是什么
- 因子分析是用来干嘛的
- 2022-2023捕捞学考研学校排名
- 藏红花怎么泡水啊 藏红花用多少度的水泡最好
- 三清山旅游攻略
- 可乐过期了还能喝吗
- 黛莱皙化妆品怎么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