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猪价“三次上涨”,2020年的猪价行情是否会重演? 目前生猪价格行情

本文主要介绍2022年猪价“三次上涨”,2020年的猪价行情是否会重演?,以及目前生猪价格行情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2022年猪价“三次上涨”,2020年的猪价行情是否会重演?

2022年猪价“三次上涨”,2020年的猪价行情是否会重演? 目前生猪价格行情

文章插图
从目前猪肉市场的行情来看,在年关涨价到20元是非常有可能的 。主要原因有三个方面,第一是渐入冬季,饲养生猪的成本逐渐增高,价格下滑的可能性很小,第二是受疫情原因的影响,各地区对于生鲜类的食品需求量增加,第三是受国际经济环境的影响,一定的通胀也对生猪价格产生了不小的影响 。从上面三个方面来看,重回2020年的猪价行情是完全有可能的 。
对于养猪专业户来说,近几年的猪价简直就像是过山车,心脏不好的都不能干养猪这一行,从比较稳定的10多元一斤慢慢升至15元,后来变成了20元,再后来变成了和海鲜差不多的价格,个别地区猪肉价格曾一度高达30元 。养猪大户还没高兴几天,结果又出现了断崖式的下跌,随着市场不断的补给生猪出栏量增高猪肉,价格又出现了跳水,就在今年的上半年,甚至已经出现了不到10元钱一斤的市场价格,从而实现了很多人吃猪肉自由的梦想 。但这一切来的突然去的也突然,刚刚入秋,猪肉价格就逐渐昂头开始了逆袭 。
冬天就要来了,天气转凉,人们对于高蛋白食物和肉类食品需求量之间扩张,供需关系发生了变化,这种变化会间接影响到大家购买猪肉的价格,市场就像是一个无形的杠杆,由供需关系占据着两端,只有供需平衡了价格才会稳定,否则这个杠杆就会倾向于量大的一方 。再加上今年并非风调雨顺的一年,气候不是很好,人工成本不断增高,国际环境也不给力,导致的运输成本高了不止一点,无形当中给猪肉的价格层层加码,最后到了消费者手中自然也就水涨钱高了 。
综上所述,不论是从国际市场形势还是从国内的经济环境来看,猪肉重回20元的可能性是非常大的 。
现在生猪价格如何?东北地区涨幅有所扩大,黑鸡料上涨0.2元/斤,主流价格10.5-11.1元/斤 。华北整体上涨,京津上涨0.2元/斤,主流价格10.8-11.2元/斤;内蒙古0.1元/斤,河北0.2元/斤,主流价10.7-11.3元/斤 。西北地区涨幅扩大,陕西上涨0.2元/斤,主流价格10.7-11.2元/斤;甘肃提高0.1元/公斤;新疆涨0.1元/斤,主流价格10.0-10.7元/斤 。华中以涨为主,河南涨0.2元/斤,主流价格10.6-11.2元/斤;两湖涨0.2-0.3元/斤,主流价格11.0-11.5元/斤;江西涨0.3元/斤,主流价格11.0-11.6元/斤 。
华东主线上涨,山东上涨0.4元/斤,主流价格10.7-11.3元/斤;江苏涨0.2元/斤,主流价格10.7-11.3元/斤;福建涨0.4元/斤,主流价格11.5-12.0元/斤 。华南涨幅扩大,广东上涨0.2元/斤,主流价格11.6-12.1元/斤;广西上涨0.3元/斤,主流价格11.1-11.5元/斤 。西南地区整体上涨,重庆上涨0.1元/斤,主流价格10.7-11.0元/斤;四川上涨0.2元/斤,主流价格10.7-11.3元/斤 。
近三年猪价走势对比分析今年10月以来,我国生猪价格大幅上涨 。到目前为止,猪价已经涨到10.6元/斤,是历年来猪价的最高水平 。对2007年生猪价格的原因和走势分析预测如下:生猪价格上涨原因分析猪源短缺是生猪价格上涨的主要原因 。生猪存栏量下降的原因有两个:一是2003年9月至2005年8月全国处于盈利期,导致2004年至2005年全国养猪业大发展 。2005年9月至2006年上半年,生猪存栏量大增,生猪价格暴跌 。2006年5-6月,生猪价格跌破6元/公斤,养猪业全线亏损 。很多养殖场(户)淘汰母猪,存栏量减少,生猪存栏量减少 。二是2006年7-10月,江西、湖南、江苏、湖北、安徽、浙江、河南等生猪主产区发生不明原因的高热病疫情,造成生猪特别是中小猪患病死亡,母猪流产导致存栏量下降,加剧了猪源短缺 。二是饲料原料价格和劳动力价格的上涨,增加了养猪成本 。2006年,我国农副产品价格普遍上涨,作为猪饲料主要原料的玉米价格也一路上涨,从年初的1280元/吨涨到目前的1600元/吨,涨幅达20% 。虽然上半年豆类和柏类价格有所下降,但一直维持在2400-2600元/吨的水平 。鱼粉价格一直在8000元/吨的高价徘徊,猪料均价达到1.1元/吨 。此外,劳动力价格也普遍上调,养猪劳动力工资从500元/月上调至800元/月 。此外,猪疫病复杂,摇号防疫成本也大增 。此外,生猪综合成本从原来的7.6元/公斤上涨到现在的8.2元/公斤,上涨幅度在8-10%,导致生猪价格上涨 。
2022年11月猪价行情2022年11月猪价行情如下:
本周生猪价格依旧以小幅下跌为主,四季度猪价利好主要是终端市场处于消费旺季阶段,步入11月下旬国内各地腌腊行为陆续开展,对消费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
但是部分业内人士对消费提振持观望态度,表示今年消费利好或不及预期,养殖端仍有大量肥猪以及二次育肥生猪等待出栏 。
另外为了应对猪价的进一步下跌,国家在下半年进行了紧锣密鼓的动作,从今年9月至今,共计投放7批次,总计13.67万吨 。从目前的国家政策来看,抑制猪价上涨是未来2个月的目标 。
未来3到5年养猪行业前景预测:
未来3到5年养猪行情或将进入持续盈利期、暴利期,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1、非洲猪瘟让区域产业链成为趋势 。
非洲猪瘟是百年灾难,也是百年机遇,非洲猪瘟的爆发敲醒了中国养猪业,企业开始重新思考未来的方向 。专家预测,未来养猪是以大公司为主,3到5年内,猪价会是暴利期,洗牌将逐步完成 。
2、当前的非瘟仍无有效的疫苗 。
目前非瘟防控仍无有效的疫苗 。自1月21日到8月5日以来,官宣已确定6例非瘟报告病例 。非瘟不除,养猪业仍无宁日,这在一定程度或范围内影响着中小规模养猪业主们的投资热情,基于此,抑制生猪养殖业,但或会利好后续猪价 。
3、玉米等原料价格上涨 。
【2022年猪价“三次上涨”,2020年的猪价行情是否会重演? 目前生猪价格行情】受自然灾害等影响玉米产量,包括天气、虫灾等,加上新冠疫情防控形势严峻,总体上加剧玉米供应趋紧,这使得玉米价格仍震荡或偏强运行,玉米作为养猪重要的原材料,价格上涨势必带动猪价行情,由此预计猪价会持续走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