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商隐为何会与杜牧合称小李杜?唐代的诗人很多,也有很多诗人会并排在一起,比如李白和杜甫就被合称为“大李杜”,而李商隐与杜牧合称为“小李杜”,那么李商隐为何会与杜牧合称小李杜?李商隐的生平简介 。今天就让族谱网我来讲一讲 。李商隐和杜牧被称之为小李杜,主要是在晚唐时期,李商隐和杜牧在已经没落的诗风中添上了瑰丽的一页,并且两个人的诗歌都受到了杜甫的影响,所以就被后世称为“小李杜”了 。李商隐的诗的社会意义虽然说不及李白,杜甫,但是李商隐对于后世的影响力也是比较大的,其传世的诗文大概有600首,其中《唐诗三百首》中,李商隐的诗作就占了二十二首,数量排列第四位 。
生平简介
李商隐三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赴浙,不过不到十岁的时候,他的父亲就去世了,所以李商隐只能跟随母亲还乡,过着比较艰苦清贫的日子,而李商隐又是家中的长子,所以李商隐背负上了撑持门户的责任,这些都在李商隐的文章中有提到,像是在少年的时候就已经开始帮别人抄书挣钱,贴补家用了 。李商隐其实自幼聪明,五岁的时候就会诵经书,七岁可以弄笔砚,回乡后还跟着一个精通五经和小雪的堂叔受经习文,所以到了十六岁的时候,李商隐就以擅长古文而得名,另外还写得一手秀丽的工楷与一手好文章 。在唐大和三年的时候,李商隐搬到了洛阳,在这里,他结识到了白居易、令狐楚等前辈 。像是令狐楚这位前辈就非常欣赏李商隐的文采,另外还让李商隐与其子一起郊游,并且还亲自授以今体(骈俪)章奏之学 。后来令狐楚还带着李商隐一起到郓州、太原等地 。而在这几年中,李商隐一边积极应试,一边努力学文,可惜在科举上一再失败,好在的是,李商隐在写作上完成了由散向骈的转变,也是这之后,李商隐很少再写散文了 。
直到文宗开成二年的时候,李商隐考取了进士,而在这之前,李商隐的科举考试失败了很多次,不过李商隐初次应举的年份难以考证,有些人还说是在10年之前,就是文宗太和二年的时候,李商隐就开始了漫长的应举之路了 。
在刚开始,李商隐对于科举考试并没有报太大的希望,毕竟当时的社会,想要成功考取功名是不太容易的,只是随着失败的次数多了,他渐渐开始不满,并且当时跟他一起游学的令狐绹就考中进士,所以他就写下了“鸾皇期一举,燕雀不相饶 。”而后李商隐还是在令狐父子的影响下,考取了进士,只是仕途开始了,他的恩师却走了,就在这一年的十一月,令狐楚去世了 。恩师去世,也就代表着李商隐失去了靠山,所以料理完恩师的丧事后,他就做了一个选择,而正是因为这个选择,是他的后半生变得更加坎坷了 。
辞职后的李商隐,在家里隐居了三年,而也是因为这三年,李商隐失去了最好从政的机会,直到李商隐守孝结束后,重新回到了秘书省,而在这一次的任职中,依旧被排挤,所以他的仕途还是不得志的 。李商隐后来接受了参军的职位,只是简单地安排了家里的事情,李商隐就去赴职了,只是在这任职期间,他都是郁郁寡欢的,甚至一度对佛教产生了很大的兴趣,而也是这时候开始,李商隐无心无力去追求仕途的成功,最后他调回京城任职,担任了一个盐铁推官的职位,不过在这个职位上也就工作了两到三年,李商隐就罢职回到故乡闲居了 。
原载自:https://www.zupu.cn/renwu/20220428/649262.html
小李杜指谁和谁?“小李杜”是指李商隐和杜牧.
李商隐,晚唐著名诗人.擅长骈文写作,诗作文学价值也很高,他和杜牧合称“小李杜”,与温庭筠合称为“温李”,因诗文与同时期的段成式、温庭筠风格相近,且三人都在家族里排行第十六,故并称为“三十六体”.
杜牧(公元803-约852年),字牧之,号樊川居士,汉族,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唐代诗人.杜牧人称“小杜”,以别于杜甫.与李商隐并称“小李杜”.因晚年居长安南樊川别墅,故后世称“杜樊川”
附:“大李杜”是指李白和杜甫. 他们都是唐代非常著名的诗人.
杜牧与谁称为小李杜?杜牧与李商隐称为小李杜 。

文章插图
杜牧性刚直,不拘小节,不屑逢迎 。自负经略之才,诗、文均有盛名 。文以《阿房宫赋》为最著,诗作明丽隽永,绝句诗尤受人称赞,世称小杜 。与李商隐齐名,合称“小李杜” 。代表作《泊秦淮》《江南春》《赤壁》《题乌江亭》等,脍炙人口 。
文学成就:
杜牧的文学创作有多方面的成就,诗、赋、古文都身趁名家 。杜牧主张凡为文以意为主,以气为辅,以辞采章句为之兵卫,对作品内容与形式的关系有比较正确的理解 。
【李商隐和杜牧合称什么】并能吸收、融化前人的长处,以形成自己特殊的风貌 。杜牧的古体诗受杜甫、韩愈的影响,题材广阔,笔力峭健 。他的近体诗则以文词清丽、情韵跌宕见长 。
- 2023乌鲁木齐公办专科学校有哪些
- 甘菊花的功效与作用
- 蓝莓一年结几次果分别在哪个月 蓝莓开花结果全过程
- 国庆节几月几日
- 南京有什么好吃的特色美食
- 娇小的动物是什么生肖
- 国庆节升旗时间
- 打井多少钱1米
- 2021年湖南高考录取分数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