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吗是

《神农本草经》
又名《神农本草》,简称《本草经》或《本经》,我国现存最早的药学专著 。撰人不详,“神农”为托名 。其成书年代自古就有不同考论,或谓成于秦汉时期,或谓成于战国时期 。原书早佚,现行本为后世从历代本草书中集辑的 。该书最早著录于《隋书经籍志》,载“神农本草,四卷,雷公集注” 。《经籍志》、《艺文志》均录“神农本草,三卷”,宋《通志艺文略》录“神农本草,八卷,陶隐居集注”,明《国史经籍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清史稿艺文志》录“神农本草经,三卷” 。历代有多种传本和注本,现存最早的辑本为明卢复辑《神农本经》(1616),流传较广的是清孙星衍、孙冯翼辑《神农本草经》(1799),以及清顾观光辑《神农本草经》(1844)、日本森立之辑《神农本草经》(1854) 。

请采纳~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是啥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介绍1、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为《神农本草经》 。

2、《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已知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神农本草经》全书分三卷,载药365种,以三品分类法,分上、中、下三品,文字简练古朴,成为中药理论精髓 。
中国第一部完整的药物学著作是什么 。药物学跟医药学的区别 。《神农本草经》,简称《本经》,是我国现存最早的一部药学专著 。其著作年代及作者问题,由于《帝王世纪》有:“炎帝神农氏……尝味草木,宜药疗疾,著本草四卷”之说,故使人认为《本经》作者是神农 。如北齐颜之推《家训》即谓“本草神农所述” 。但神农在历史上是传说中的人物,况神农时代,尚未有文字,因此不能认为是神农所著 。据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序中谓:“本经所出郡县,乃后汉时制,疑系仲景、元化等所记” 。宋代掌禹锡在《嘉佑补注本草》序中谓:“上世未著文字,师学相传,谓之本草 。两汉以来名医益众,张机、华伦辈始因古学,附以新说,通为编述,《本经》由是见于经录” 。南宋王应麟在《困学纪闻》中谓:“神农作本草非也 。三五之世,朴略之风,史氏不繁,纪录无见 。斯实后医工知草木之性,托名炎帝耳” 。近代梁启超在《古书真伪及其年代冲说:“此书在东汉三国间已有之,至宋、齐间则已立规模矣 。著者之姓名虽不能确指,著者之年代则不出东汉末讫宋、齐之间” 。故现代学者,一般都认为《本经》为东汉末年(约公元200年)之作品,非一人之手笔,是集体所创作,而托名于神农 。正如《淮南子·修务训》所说:“世俗之人,多尊古而贱今,故为道者必托之于神农、黄帝,而后始能人说”,所以《本经》上冠以神农二字,亦即此故 。

《本经》载药365种,其中有植物药252种,动物药67种,矿物药46种(此据顾观光辑本统计之数,其他各本,互有出人) 。根据药物的性能和使用目的,分为上、中、下三品 。上品一百二十种,无毒 。大多属于滋补强壮之品,如人参、甘草、地黄、大枣等,可以久服 。中品一百二十种,无毒或有毒,其中有的能补虚扶弱,如百合、当归、龙眼、鹿茸等;有的能祛邪抗病,如黄连、麻黄、白芷、黄芩等 。下品一百二十五种,有毒者多,能祛邪破积,如大黄、乌头、甘遂、巴豆等,不可久服 。

《本经》对每味药所记载的内容,有性味、主治、异名及生长环境 。如“当归味甘温,主咳逆上气,温疟寒热洗洗在皮肤中,妇人漏下,绝子,诸恶疮疡金疮,煮饮之 。一名干归 。生川谷 。”这些内容以当时的水平来衡量,是比较切实的 。

《本经》不仅记载着365种药的性味、主治等内容,还在其《序录》中简要地提出:“药有酸咸甘苦辛五味,又有寒热温凉四气及有毒无毒 。”“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饮食不消以吐下药……各随其所宜”等基本理论及用药原则 。并总结了“药有君臣佐使”,“有单行者,有相须者,有相使者,有相畏者,有相恶者,有相反者,有相杀者”等药物配伍方法 。为了保证药物质量,还指出要注意药物的产地,采集药物的时间、方法、真伪 。制成各种剂型,要随药性而定 。用毒药应从小剂量开始,随病情的发展而递增 。服药时间应按病位所在确定在食前、食后或早晨、睡前服药 。如此等等,对临床用药都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

《本经》是汉以前劳动人民在实践中所积累的用药经验的总结,它将药物分为上、中、下三品,是中药学按功用分类之始 。它所述的药物主治大部分是正确的,有一定的科学价值 。如水银治疥疮,麻黄平喘,常山治疟,黄连治痢,牛膝坠胎,海藻治瘿瘤 。不但确有实效,而且有一些还是世界上最早的记载 。如用水银治皮肤疾病,要比阿拉伯和印度早500-800年 。

《本经》的问世,对我国药学的发展影响很大 。历史上具有代表性的几部《本草》,如《本草经集注》、《新修本草》、《证类本草》、《本草纲目》等,都渊源于《本经》而发展起来的 。但由于历史条件的限制,其中未免掺杂了少数荒诞不稽之说 。如朴消“炼何服之,轻身神仙”,太一余粮“久服轻身飞行千里神仙”,泽泻“久服能行水上”,水银“久服神仙不死”等等 。这些唯心之说,与当时迷信方士(僻海)1979年版方士条:“中国古代好讲神仙方术的人”)有一定的关系 。对此,当本着去芜取精的精神,批判地继承其正确的内容
我国第一部药学术者,什么是神农所作?《神农本草经》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神农本草经》,在李时珍出版《本草纲目》之前,该书一直是被看作是最权威的医书 。《神农本草经》《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作为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约起源于神农氏,代代口耳相传,于东汉时期集结整理成书,成书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秦汉时期众多医学家搜集、总结、整理当时药物学经验成果的专著,是对中国中医药的第一次系统总结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文章插图
《神农本草经》的历史地位不可低估,它将东汉以前零散的药学知识进行了系统总结,其中包含了许多具有科学价值的内容,被历代医家所珍视 。而且其作为药物学著作的编撰体例也被长期沿用,作为中国第一部药物学专著,影响是极为深远的 。
【我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神农本草经》首次提出了君臣佐使的方剂理论,一直被后世方剂学所沿用,有序例(或序录)自成l卷,是全书的总论,归纳了13条药学理论 。
中国现存最早的中药学专著是我国现存最早的药物学著作是《神农本草经》 。《神农本草经》为我国早期临床用药经验的第一次系统总结,历代被誉为中药学经典著作 。

《神农本草经》又称《本草经》或《本经》,托名“神农”所作,实成书于汉代,是中医四大经典著作之一,是现存最早的中药学著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