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一战交战双方有哪两大军事集团?分类:社会民生 >> 军事【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的名称

文章插图

解析:

两大军事集团:同盟国军事集团与协约国军事集团

第一次世界大战,是1914—1918年帝国主义国家两大集团——同盟国与协约国之间 为瓜分世界、争夺殖民地和霸权而进行的首次世界规模的战争 。
一战前形成的对抗军事集团有哪两个2个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在维也纳结成的秘密同盟 。1881年法国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并把它变成自己的保护国 。意大利早已觊觎突尼斯,但苦于实力不足,不能单独对抗法国,便投靠德、奥 。经过谈判,1882年5月20日,德、奥、意3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条约主要内容:①如意大利遭到法国进攻,德、奥两国应全力援助,如德国遭受法国侵略,意大利也担负同样的义务 。②缔约国的一国或两国遭受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大国(指法、俄)进攻,则缔约3国应协同作战 。意大利对此附有一个保留条件:如英国攻击德国或奥匈 ,意大利将不负援助自己盟国的义务。③当一大国(指俄国)攻击缔约国一方时,其他两缔约国应取善意的中立,即一旦发生俄、奥战争 ,意大利将保守中立 。条约有效期5年,1887 、1891、1902、1912年4次续订,并增补了一些义务条款 。三国同盟的缔结标志着欧洲列强两大对峙军事集团的一方初告形成 。这个同盟条约与德奥同盟、三皇同盟同时存在,成为俾斯麦同盟体系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 。三国同盟的建立促使俄法两国接近 。1893年,两国签订《俄法协约》 。协约规定:如果法国遭到意大利的进攻,或俄国遇到德国和奥匈攻击,对方应以全力支援 。到19世纪90年代,在欧洲已初步形成了两大对立的军事集团 。为了对付主要敌人德国,英国不得不放弃传统的“光荣孤立”政策,迫切地寻找同盟者,并同法国接近 。1904年英法两国签订协约 。协约规定:法国承认英国在埃及的特权,英国承认法国在摩洛哥的特权 。两国也调整了在纽芬兰海岸、冈比亚、尼日尔、暹罗(泰国)、马达加斯加(马尔加什)和新赫布里底斯群岛的矛盾 。德奥两国在巴尔干的扩张威胁着俄国的利益,三B铁路一旦筑成,德国将成为土耳其和黑海海峡的主人,俄国出入海峡将受到德国的限制 。日俄战争和1905年革命以后,俄国在财政上更加依赖英法 。英俄两国的矛盾也因俄国力量的减弱和英德矛盾的激化而缓和下来 。在这种情况下英俄都感到有必要联合起来共同对付德国 。1907年8月31日,英俄签订协约,调整了两国在争夺殖民地上的矛盾 。协约规定:把伊朗分为三部分,北部属俄国势力范围,东南部属英国势力范围,中部划为“缓冲区”;俄国承认阿富汗为英国的附属国 。《英俄协约》还涉及中国的领土西藏,规定双方“承认中国对西藏的宗主权” 。英俄两个帝国主义都垂涎西藏,但都无力压倒对方,只得妥协 。《英俄协约》虽然没有明确规定军事同盟义务,甚至还打着“维护和平”的幌子,但实际上也是为了加强掠夺殖民地和准备帝国主义战争而签订的 。在《俄法协约》和《英法协约》的基础上,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标志着和三国同盟对抗的另一个帝国主义军事集团——英、法、俄三国协约的最后形成 。三国同盟和三国协约两大帝国主义军事集团形成以后,国际关系日益紧张,局部战争接连发生,终于导致了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
第一次世界大战形成两大军事集团中国加了哪个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前,形成的两大军事集团是德国为主的同盟国,同盟国包括:德国、奥匈帝国、意大利、保加利亚和土耳其(时称奥斯曼帝国) 。
英国为主的协约国,协约国包括:塞尔维亚、俄罗斯、法国、比利时、英国(含英属澳大利亚、英属加拿大、 英属印度、 英属新西兰、 英属南非)、日本、意大利、圣马力诺、罗马尼亚王国、美国、中国、希腊、葡萄牙、蒙特尼格罗王国等
在同盟国中,意大利于1915年5月加入协约国,而在协约国中,俄罗斯在爆发十月革命后退出协约国 。
第一次世界大战前的欧洲俩大军事集团是什么普法战争后,普鲁士首相俾斯麦担心法国报复,因此他采取结盟政策,围堵法国 。他本来使德国与奥匈帝国及俄国结成“三皇同盟”,可是后来俄国在1878年的柏林会议上,因巴尔干半岛问题,与奥匈帝国发生利益冲突 。德国最终在1879年选择了奥匈帝国作为盟友,与奥匈帝国缔结秘密的德奥联盟 。此外,俾斯麦转而与因为与法国在殖民地事务上发生冲突,在1881年争夺北非突尼斯失败而与面临孤立的意大利结盟 。因此德意志帝国、奥匈帝国与意大利王国三国缔结“三国同盟” 。
俄国得知德奥两国签订了“德奥同盟”后,俄国十分愤怒 。但俾斯麦是一个老练的政治家 。为了保持与俄国的良好关系,于1887年与俄国签订了“再保条约” 。可是当俾斯麦在1890年下台后,德皇威廉二世任由条约终止 。而法国方面,则在法国财务支持俄国工业化后,在1892年与俄国结盟 。是为“法俄同盟” 。
而英国则在1904年与法国签订“挚诚协议” 。这协议并不是军事同盟 。这是一项解决两国有关殖民地纠纷的协议 。在法国的怂恿下,英、俄双方终于在1907年结束他们的殖民地纠纷,签订“英俄谅解” 。同年,法国、英国和俄国因受到德国在奥斯曼帝国的力量威胁,组成“三国协约” 。
欧洲从此分为两大阵营,因此只要有任何风吹草动,都有演变为世界大战的可能,第一次世界大战就是因为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被暗杀而引起的 。
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首领一战前两大军事集团首领:英国和德国
19世纪七八十年代,德国、奥匈和意大利建立了针对俄国和法国的三同盟 。1879年,在俾斯麦的推动下,《德奥同盟条约》首先缔结 。这个条约具有明显的反俄性质 。后来,由于意大利在同法国争夺突尼斯的斗争中失败,俾斯麦趁机拉拢意大利,共同对付法国 。1882年《德奥意三国同盟条约》签字,三国同盟正式建立 。德国成炻国同盟的核心 。
德奥同盟条约规定,如缔约国一方遭到俄国进攻,缔约国之间应以全部军事力量互相援助;如缔约国一方遭到另一方地攻,缔约国另一方应以其盟国保持善意中立;如果进攻的国家得到俄国的支持,缔约国双方应共同作战直到共同议和为止 。
一国同盟条约规定,法国如进攻意大利,德奥给意大利以军事援助;法国如进攻德国,意大利负有同样义务;缔约国一主受两大国军事进攻,缔约国各方应给予军事援助 。
为了对付三国同时,1892年法国和俄国缔结了军事协定,法俄同盟由此形成 。法俄同盟的建立,标志着欧洲出现了两大军事集团对峙的局面,这也是向三国协约方向推进的第一步 。随着英德矛盾发展成为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20世纪初分别签订了帝国主义之间的主要矛盾,英国调整了同法国、俄国的关系,在20世纪分别签订了英法协约和英俄协约 。英法、英俄协约的签订,意味着英、法、俄三国协约的建立 。这样,欧洲两大军事集团最终形成了 。
法俄军事协定规定:一旦法国遭到德国或德国支持的意大利的进攻,俄国应以其全部兵力进攻德国:一旦俄国遭到德国或德国支持的奥匈帝国的进攻,法国应以其全部兵力进攻德国 。
英法在瓜分非洲的问题上早就有利害冲突 。英国控制埃及以后,加紧排挤法国势力 。在扩大非洲殖民地的过程中,19世纪末双方军队几乎发生武装冲突 。为了共同对付德国,1904年英法缔结协约,调整了两国在殖民地问题上的矛盾:法国放弃20多年来反对英国占领埃及的态度,正式承认埃及为英国的殖民地;英国同意法国侵占摩洛哥 。
1907年英俄协约的签订,也同英俄调整在亚洲的矛盾有关 。按照这项协定伊朗分为三部分,北部为俄国的势力范围,南部为英国的势力范围,中部为中立地带,双方均可自由出入 。阿富汗为英国势力范围 。关于中国西藏,英俄互相承认对方大西藏的既得利益,同时维持西藏现状,承认中国对西藏拥有主权 。英俄协约同英法协约一样,都是北着有关国家签订的帝国主义分赃协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