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血常规检验中的英文缩写,以及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血常规检验中的英文缩写这是血常规中的检查项目: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 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含量
LY% 淋巴细胞百分比
MO% 中间细胞百分数
GR% 中性粒细胞百分比
EO
RDW 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
PCT 血小板压积
MPV 血小板平均体积
PDW 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
谁知道血常规检查中那些英文简称都是什么

文章插图
1、红细胞记数(RBC):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2、血红蛋白(HGB) :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3、红细胞比积(HCT):诊断各种贫血和红细胞增多症;
4、平均红细胞体积(MCV):判断贫血的类型;
5、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含量(MCH):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血常规检验中的英文缩写 中性粒细胞英文缩写】6、平均红细胞血红蛋白浓度(MCHC):判断贫血的类型和轻重程度;
7、红细胞体积分布宽度(RDW):RDW增加可见于营养缺乏性贫血;
8、白细胞记数(WBC):增高见于感染,组织损伤,白血病;降低见于血液病,自身免疫病,脾功能亢进等;
9、白细胞分类(DC):用于血液病等疾病的诊断和判断感染轻重程度.中性粒细胞增高见于感染,白血病;降低见于某些感染,自身免疫疾病,脾亢等;
10、血小板记数(PLT) :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11、平均血小板体积(MPV):判断血小板减少的原因;
12、血小板压积(PCT) :检测凝血系统的功能;
13、血小板分布宽度(PDW):PDW增加见于血小板降低;
14、网织红细胞记数(RC):判断骨髓增生情况,评价疗效 。
扩展资料:
血常规检查目的:
1、检查是否出现感染:血常规可以检测是否有病毒感染和细菌感染 。通过血液化验观察白细胞是否增加做出初步判断 。通常白细胞正常或减少属于病毒感染;而白细胞增多是细菌感染,但这不能作为判断细菌感染或病毒感染的依据,只能做出初步判断 。
白细胞增多常见于炎症感染、出血、中毒、白血病等;减少主要是由于药物,辐射和一些血液疾病引起的流感,麻疹和其他病毒感染性疾病以及严重脓毒症的常见病例 。
2、检查是否贫血:血常规检查贫血主要是通过血红蛋白含量来判断的 。临床上,血红蛋白<120g / L,女性血红蛋白<110g / L,血红蛋白<100g / L的孕妇都意味着受检者有贫血的症状 。
出现这种情况,通常需要进一步检查确切原因并确认贫血的种类,然后对症处理治疗 。常见的贫血症有缺铁性贫血,溶血性贫血,再生障碍性贫血 。
3、检查是否存在血液系统疾病:血常规检查可以检查患者是否有血液系统疾病,如血友病、地中海贫血、乙型肝炎、白血病等 。血液病的早期症状非常隐蔽,容易与其他疾病混淆,应通过血液检查进一步确诊 。
—血常规
血常规英文缩写是什么?血常规英文缩写是血RT,血常规就是通过抽取病人的外周血,对血中的各种血细胞的数量、比例和形态进行检查,从而对临床诊断提供有用的诊断信息的检查方法 。
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对贫血性疾病、感染性疾病以及血小板疾病做出明确诊断,比如通过血常规检查,能够发现病人是否有贫血,以及贫血的轻重程度,病人是哪种类型的贫血,另外,通过血常规检查,还可以发现病人的白细胞是否异常增高、中性粒细胞是否有异常增高 。
血常规的介绍:
血常规是指通过观察血细胞的数量变化及形态分布从而判断血液状况及疾病的检查,血常规检查包括有红细胞计数RBC、血红蛋白Hb、白细胞WBC、白细胞分类计数及血小板PLT等,通常可分为三大系统,即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 。
血常规中的许多项具体指标都是一些常用的敏感指标,对机体内许多病理改变都有敏感反映,许多患者在病因不明时可以做血常规检查对其进行辅助诊断,此外,血常规检查还是观察治疗效果、用药或停药、继续治疗或停止治疗、疾病复发或痊愈的常用指标 。
血常规英文缩写血常规检查的英文缩写是Blood 。
血常规检查全拼为:blood routine examination,主要对红细胞系统、白细胞系统和血小板系统进行检查 。
一、红细胞系统(RBC)
成人男:(4.0~5.5)×1012/L
成人女:(3.5~5.0)×1012/L
二、白细胞系统(WBC)
成人(4.0~10.0)×109/L
新生儿(15.0~20.0)×109/L
三、血小板(PLT)
(100~300)×109/L
扩展资料:
血常规检查的意义:
一、红细胞系统
1、病理性减少红细胞生成减少,见于白血病等病;
2、破坏增多,见于急性大出血、严重的组织损伤及血细胞的破坏等;
3、合成障碍,见于缺铁、维生素B12的缺乏等 。
二、白细胞
1、生理性白细胞计数增高见于剧烈运动、进食后、妊娠、新生儿 。
2、病理性白细胞增高见于急性化脓性感染、尿毒症、白血病、组织损伤、急性出血等 。
3、病理性白细胞减少见于再生障碍性贫血、某些传染病、肝硬化、脾功能亢进、放疗化疗等 。
三、血小板计数减低
1、骨髓造血功能受损,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 。
2、血小板破坏过多,如脾功能亢进 。
3、血小板消耗过多,如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等 。
参考资料:-血常规
中性粒细胞 淋巴细胞 单核细胞 嗜酸性粒细胞 嗜碱性粒细胞 的代号,别称是什么?WBC 白细胞
NEW 中性细胞数
LUM 淋巴细胞数
MONO 单核细胞
EOS 嗜酸性粒细胞
BASO 嗜碱性粒细胞
NEU% 中性细胞比率
LYM% 淋巴细胞比率
MONO% 单核细胞比率
EOS% 嗜酸性粒细胞%
BASO% 嗜碱性粒细胞%
RBC 红细胞
HGB 血红蛋白
HCT 红细胞积压
MCV 红细胞平均体积
MCH 平均血红蛋白量
MCHC 平均血红蛋白浓度
RDW_CV 红细胞分布宽度
PLT 血小板
PCT 血小板比积
PDW 血小板分布宽度
MPV 平均血小板体积
上面那个答案是某一个杂志专用的,应该不太对
- 雷诺氏综合症怎么治疗?能治好吗 雷诺氏综合症是什么症状
- 电脑键盘没反应了-怎么办? 键盘没反应了按什么键
- 2022公积金贷款有变动吗
- 鱿鱼怎样切花 鱿鱼切花刀切哪个面
- 美国民主党和共和党的区别?他们的主张有何不同? 共和党和共和党有什么区别
- iPhone6s在设置中点蓝牙,操作完“我的设备-忽略此设备”后,“我的设备”就消失了要怎么恢复? 忽略设备后无弹窗
- 草莓怎么辨别是否催熟 草莓用小苏打洗还是盐
- 吃撑了按摩哪里缓解 美味佳肴当前吃撑了怎么办?
- 谈判官中杜淳扮演的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