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伙伴们,你们好,长勺之战的故事,和长勺之战的故事50字不是很了解,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答案 。
长勺之战的故事50字

文章插图
中国春秋初期,即位不久的齐桓公,不听主政大夫管仲内修政治、外结与国、待机而动的意见,于周庄王十三年(公元前684)春发兵攻鲁,企图一举征服鲁国 。鲁庄公注意整修内政,取信于民,决心抵抗 。深具谋略的鲁国士人曹刿自告奋勇,请随庄公出战 。鲁军根据齐强鲁弱的形势,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一说曲阜北)迎击齐军 。两军列阵毕,鲁庄公欲先发制人,被曹刿劝止 。齐军见鲁军按兵不动,便一而再、再而三地发起冲击,均未奏效 。齐军疲惫,士气沮丧 。鲁军阵势稳固,斗志高昂 。曹刿见战场形势已呈现"彼竭我盈"的有利变化,建议庄公实施反击 。鲁军将士一鼓作气,击溃齐军 。庄公急于追击,曹刿恐齐军佯败设伏,即下车察看齐军车辙痕迹,又登车眺望齐军旌旗,发现辙乱旗靡,判明齐军确败,方建议乘胜追击,终将齐军逐出鲁境 。此战在中国古代战争史中,以后发制人、敌疲再打的防御原则取胜而著称 。
长勺之战的主要内容齐襄公于周庄王十一年(公元前686年)年底被公孙无知暗杀,月余后 (前685年春季)公孙无知亦被国人所杀 。公子纠及公子小白各自从鲁国及莒国返国 。小白先至即位,是为齐桓公 。
鲁庄公为护送公子纠回国,与齐军战于干时而大败,仅以身免 。齐国随后计划再进攻鲁国 。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初,齐国军队进攻鲁国 。同年齐军仗着兵强马壮,侵入鲁境 。鲁庄公暂时避开齐军锋芒,撤退到有利于反攻的地方——长勺(今莱芜苗山镇) 。齐军两次进攻,鲁军都没有应战,鲍叔牙和齐军将领都认为鲁军怯于应战,决定再次发动进攻 。于是齐军声势浩大的第三次进攻,迅即出现于鲁军面前 。曹刿看到这次齐军来势虽猛,但势头没上两次大,认为出击时机已到,立即向庄公提出反击齐军的建议 。庄公亲自擂起战鼓,发出攻击命令,随后鲁军获得了决定性的胜利 。
周庄王十四年(公元前684)六月,齐国联合宋国再次进攻鲁国 。鲁庄公与宋国战于乘丘,取得大胜 。齐国军队随后撤退 。次年 五月,宋国伐鲁以报乘丘之败,但鲁国再次战胜 。
《长勺之战》简介100字长勺( sháo )之战发生于春秋时期周庄王十三年,齐桓公二年,鲁庄公十年(公元前684年) 。齐鲁两个诸侯国交战于长勺,最后以齐国的失败、鲁国的胜利而告终 。公元前684年,齐桓公派兵攻鲁,当时齐强鲁弱,两军在长勺(今山东莱芜东北部)相遇 。鲁军按兵不动,齐军三次击鼓发动进攻,均未奏效,士气低落 。之后鲁军一鼓作气,打败齐军 。后乘胜追击,获得了长勺之战的胜利 。
长勺之战的起因长勺之战:是春秋初年齐鲁两个诸侯国之间进行的一场车阵会战,也是中国历史上后发制人、以弱胜强的一个著名战例 。
【长勺之战的故事50字 长勺之战的故事】起因:在于鲁国插手了齐国君位争夺战,招致后来继位的齐桓公怨恨,公元前684年春,齐桓公在巩固了君位之后,自恃实力强大,不顾管仲的谏阻,决定兴师伐鲁,以报复鲁国一年以前支持公子纠复国的宿怨,企图一举征服鲁国,向外扩张齐国的势力 。当时鲁国执政的是鲁庄公闻报齐军大举来攻,决定动员全国的力量以图一决胜负 。结果好胜心切的齐桓公率军一鼓作气,再而衰,三而竭,被鲁庄公打得大败而归 。
- 蛇的繁衍后代是什么样子的 蛇的繁殖器是什么样子
- 驾驶与准驾车型不符扣几分 准驾车型不符怎样处罚
- 多梦是什么原因(多梦但不失眠是什么原因 如何治疗)
- 壁虎喜欢吃什么东西 壁虎喜欢吃什么食物
- 鸡和鼠的属相合不合
- 日本20大精美国宝多是来自中国 日本国宝是什么
- 全球公认最帅的十位王子排行榜 全球最帅的十个王子
- 经常骑行锻炼身体会有什么获益 骑自行车的好处和坏处
- 正确驱除流浪猫咪的两个绝招 驱赶猫长期有效好办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