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天府是一个自然地理与经济地理的概念 , 古代解释“天府”乃是“蓄聚之富 , 非人力也” , 即山川形胜 , 物阜民丰 , 储藏财富的库府宛若天成;同时天府也是一个历史概念 , 从古至今固守和传承着某些坚定从容的生活态度 。在四川盆地之中 , 就有一处“天府之国” , 而且还是中国历史上7个“天府”中称誉时间最久 , 认同率最高的 , 这就是成都平原 , 居其核心的成都也因其赋能成为四川盆地中千年不变的中心城市 。

文章插图
成都平原山川形胜 , 物阜民丰 , 是储藏财富的库府宛若天成 。
四川盆地中的“天府之国”
四川盆地四面关山阻隔 , 北有秦岭 , 东有大巴山 , 西有青藏高原 , 南有云贵高原 。但是在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 , 却是坝子、丘陵、河谷自成天地 , 故四川话称之为“川西坝子” 。源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这南北长约200公里 , 东西宽近90公里 , 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的一方沃土 , 覆盖了今成都、德阳、绵阳、雅安、乐山、眉山等多地 , 成为中国西南三省最大的平原 。
四川盆地四面关山阻隔 , 北有秦岭 , 东有大巴山 , 西有青藏高原 , 南有云贵高原 。
源自青藏雪山的河水滋养着这南北长约200公里 , 东西宽近90公里 , 总面积1.881万平方公里的成都平原
成都平原地面海拔730-460米 , 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 , 外加源出川西北高原的岷江、沱江及其支流等8个冲积扇重叠联缀而成复合的冲积扇平原 , 由北西向南东倾斜 , 地表松散 , 地面比降为3-11‰ 。就地质构造上而言 , 处于中国新华夏系第三沉降带—四川盆地的西南缘 , 受新华夏系、雾中山褶断带、龙泉山褶皱带夹持 , 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 , 陷落成为接纳巨厚沉积物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 。
成都平原地面海拔730-460米 , 发育在东北—西南向的向斜构造基础上 。
成都平原在侏罗一白垩纪沉降的基础上 , 陷落成为接纳巨厚沉积物的第四纪松散堆积的断陷盆地 。
整体而言 , 属于华南板块(即扬子地块)的一部分 , 其基底至少在八九亿年前已经形成 , 且没有发现有深大断裂存在的证据 , 所以地体稳定 , 这种完整和稳定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 。虽然成都平原本身不会发生大地震 , 但其西侧不足百公里的地方便是四川最活跃的龙门山地震带和鲜水河地震带 , 此次泸定县6.8级地震就是源于后者(参见《泸定遭6.8级地震 , 我们关心抗震救援 , 更疑惑为何四川地震如此频繁?》) 。所以成都平原仍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
完整和稳定基底也是保证成都平原不会发生灾难性大地震的构造背景条件 , 但会受到地震波的影响 。
成都平原四季分明 , 气候温和 , 降雨充沛 ,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此外 , 气候上 , 成都平原四季分明 , 气候温和 , 降雨充沛 ,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 多年平均气温为16.1℃ , 年平均降雨量达900-1600毫米 , 以龙门山屏障阻挡的雅安-都江堰一线最为充沛 。同时由于秦岭、大巴山等高山的阻隔 , 寒潮常年被挡在四川盆地之外 , 所以成都平原最高月平均气温不超过26℃ , 最低月平均气温一般也不低于4℃ , 典型的“夏无酷暑 , 冬无酷寒” , 土壤及地下水冻结现象都极为罕见 。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 , 整体属于岷江、沱江两大水系 。
紫色土在四川盆地的分布最广 , 面积占全省总面积的28% , 占耕地总面积的68.7% , 生产潜力巨大 。
成都平原河流众多 , 整体属于岷江、沱江两大水系 , 其扇状分流外加自秦代便开始修建的灌溉沟渠 , 使得成都平原平均每隔2.5公里便有一条河流 ,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 。再加上土壤类型主要以水稻土、紫色土为主 , 兼有地带性的黄壤、黄棕壤以及石灰土等岩性土 , 特别是在紫红色砂岩和页岩上风化形成的紫色土 , 富含碳酸钙 , 呈中性或微碱性 , 有机质含量虽低 , 但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高 , 农业利用价值很高 。
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设施修建完成 , 成都平原不再频遭水患之后 , 便完全承担起了四川盆地内精华农业区的重任 。
成都平原平均每隔2.5公里便有一条河流 , 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总量高达42.98亿立方米 。
所以在农业文明主导的古典时代 , 成都平原具备了成为“天府之国”的所有条件 , 于是在都江堰等一系列水利设施修建完成 , 成都平原不再频遭水患之后 , 便完全承担起了四川盆地内精华农业区的重任 。要知道相比南充、遂宁、广安所在的川中丘陵和重庆所在的川东平行岭谷 , 川西的成都平原凭借农耕的优势 , 足以成为整个四川盆地的核心地缘板块 。
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 , 流水蜿蜒 , 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在一起的是围绕村落自然分布的树木
由农田—乡村聚落—树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镶嵌体 , 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极富美感的农业景观格局 。
占据地利的成都
在成都平原 , 一望无际的田野平坦肥沃 , 流水蜿蜒 , 与葱绿稻田和金黄油菜交织在一起的是围绕村落自然分布的树木 , 翠竹高林掩映之间 , 数户农家比邻聚居 。鲜明的道路走向、有序而又多样的田块肌理 , 加上随机点缀的大小不一的林地斑块 , 包围农田的连绵起伏的群山 , 形成了成都平原的地域景观特征 。这种由农田—乡村聚落—树林—丘陵形成的景观镶嵌体 , 造就了成都平原多样化、极富美感的农业景观格局 , 悄然传递着千百年来形成的传统农耕文化 。
翠竹高林掩映之间 , 数户农家比邻聚居 , 是成都平原林盘的特征 。
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包夹 , 成都平原的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是南北两个方向 。
事实上也的确如此 , 在《华阳国志》卷三《蜀志》中记载:成都平原“沃野千里 , 号为陆海 , 旱则引水浸润 , 雨则堵塞水门 , 故记曰水旱从人 , 不知饥馑 , 时无荒年 , 天下谓之天府也 。” 这个“天府”并不只是物产的富足 , 更有安全上的 。由于东西两侧被龙门山脉和龙泉山脉包夹 , 成都平原的对外联系通道主要是南北两个方向 , 属于一个半封闭地带 , 所以居于中心位置的成都 , 不仅影响力便于辐射整个平原 , 而且便于集中力量组织防御 , 应对战争的洗劫 , 是古代上佳的城市选址 。
【四川盆地中的天府之国 天府之国指的是什么地方】“少不入川 , 老不出蜀”的民谚 , 正是形容这里是农耕时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国 。
于是便有了“少不入川 , 老不出蜀”的民谚 , 正是形容这里是农耕时代人们安居乐业的理想国 。成都也正是得益于成都平原独特的地缘优势 , 两千年来城名未改 , 城址未迁 , 无论世事变迁 , 山雨欲来 , 都以一种从容的姿态 , 闲庭信步 。然而“罗马城不是一天建成的” , 成都也经历过远古洪荒 , 荆棘川泽 。于是李白在《蜀道难》中感叹 , “蚕丛及鱼凫 , 开国何茫然 , 尔乃四万八千岁 , 不与秦塞通人烟” 。
公元前316年 , 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覆灭蜀国 , 古蜀文明就此终结 。
秦国按照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 , 其郡府就是成都 。
其实早在先秦时期 , 成都平原上的文明就自成一体 , 后世称为“古蜀文明” , 与中原文明齐驾并驱 , 一同形成了中国文明多元一体的结构 。持续了数个世纪后到公元前316年 , 秦惠王派张仪、司马错等人覆灭蜀国 , 古蜀文明就此终结 。随后秦国按照郡县制在蜀地设蜀郡 , 其郡府就是成都 。自此成都平原的历史变得清晰可辨 , 同时也作为粮仓供应着秦国征伐山东六国 。
汉承秦制仍为蜀郡 , 在汉代13刺史部中 , 属于益州刺史辖区 , 首府仍为成都
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也说“益州沃野千里 , 天府之土 。” 。
到了汉代 , 承袭秦制仍为蜀郡 , 但成都平原东北也分出了广汉郡 , 不过在汉代13刺史部中 , 属于益州刺史辖区 , 首府仍为成都 , 时称益州 。而益州之名延续了1000多年 , 直到元朝时方才终止 。至于成都平原何时被冠以“天府之国”的美誉 , 大概是在东汉时 , 与司马迁并称“班马”的史学家班固在《两汉赋》中说“郊野之富 , 号曰近蜀 。”可知成都平原的富庶己超过了关中 , 汉末诸葛亮在《隆中对》也说“益州沃野千里 , 天府之土 。” 。
成都平原的繁盛发达 , 就是得益于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缔造的冷兵器时代大后方
居于平原中心地位的成都成为带领着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 。
甚至成都还曾过一段“陪都”经历 , 那是因“安史之乱”唐玄宗逃难于成都 , 唐肃宗至德二年(公元757年)时 , 成都一度成为唐朝的另一统治中心“南京” 。成都平原的繁盛发达 , 就是得益于偏居一隅的地理位置缔造的冷兵器时代大后方 , 同时都江堰水利工程的加持 , 使得成都平原粮食产量一直很稳定 , 即便是国家败落 , 军阀割据的近代 , 依然如此 。所以当改开后 , 成都平原城镇化进程迅速 , 居于平原中心地位的成都甚至成为带领着西南地区发展的领头羊 。
从建国初一环内的29.9平方公里辖区 , 到现在七环的14335平方公里辖区 , 成都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 。
不过成都的城市发展也到了瓶颈期 , 从建国初一环内的29.9平方公里辖区 , 到现在七环的14335平方公里辖区 , 成都一直走在扩张的路上 。1958年撤销崇宁县并入郫县 , 其他部分并入彭县、灌县;1959年简阳县龙泉驿区改为成都市龙泉驿区;1960年新都县金堂县合并为成都市青白江区 。1965年撤销新繁县划归新都县 , 撤销华阳县划归双流县 。1976年温江地区的双流县、金堂县划归成都市;1983年温江专区撤销 , 所辖12个区县划入成都... 。
2016年成都跨越龙泉山 , 将资阳代管的简阳市收归省会代管 , 然后兼并了简阳 。
一番操作之后 , 成都整合成温江区、双流区、郫都区、金堂县、大邑县、都江堰市、彭州市等县市区 , 辖区面积暴涨 。但曾经保护成都的龙泉山和龙门山 , 自此成为了限制成都拓展空间的桎梏 , 同样的问题也困扰着兰州、西安、济南等城市 。于是2016年成都跨越龙泉山 , 将资阳代管的简阳市收归省会代管 , 然后兼并了简阳 , 自此成都变沿袭千年的“两山夹一城”为“一山连两翼” , 将城区范围延伸到了川中地区 。
对于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 , 让省会虹吸周边的做法放在全国 , 成都并非独例 。
自此大成都已颇具规模 , 四川省内老二绵阳 , 哥的屁也仅有成都的零头 , 辖区的任何一区在四川21个地市州都能排名前列 , “成都省”随之成为戏称 。对于集全省之力建设省会 , 让省会虹吸周边的做法放在全国 , 成都并非独例 , 合肥也有“三家分巢” , 济南也“合并莱芜” , 但像成都这样 , 吃成胖子辖区暴涨400倍的也唯有京爷能媲美了 。
成都在四川盆地内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 , 与北上广深争雄天下 , 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 。
郑州喊了多少年的“撤县划区”石沉大海 , 市辖仍为6个区 , 相比成都辖区总面积的14335平方公里 , 不忍直视 。
当然成都在四川盆地内形成更大的聚集效应 , 与北上广深争雄天下 , 也是工业化时代城市发展的必经阶段 , 毕竟能推动经济增长的资源、资本、人才都喜欢汇聚于城市 , 城市必然需要有足够的空间容纳这些来客 , 而且对于对于经济基础薄弱的西南来说 , 唯有这样的中心城市率先完成崛起 , 避免人才外流 , 才有带动其他地区兴盛的可能 。说到这里忍不住为河南省会郑州感到无奈 , 喊了多少年的“撤县划区”石沉大海 , 市辖仍为6个区 , 相比成都辖区总面积的14335平方公里 , 简直小巫见大巫 。
成都是世界上唯一一座能远眺海拔5000米以上雪山的千万人口的大城市 。
- 小鱼儿与花无缺结局(小鱼儿与花无缺结局铁心兰)
- 火山为什么会休眠还会喷发 火山是怎么形成的
- 家中吊死老人有什么不吉利吗 人吊死在家的忌讳
- 最古老的笛子出土于 河南最古老的旋律吹奏乐器
- 房屋大小产权是什么意思 大产权和小产权的区别在哪里
- 秦王嬴驷为何深爱芈月 赢驷与芈月的真实历史
- 世界最大的金字塔高度 埃及最高的金字塔高度多少米
- 六道轮回是怎么回事,起源是什么 六道轮回是哪六道
- 女人珊字取名的寓意 名字带珊字的女孩命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