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故宫的价值(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的区别)

本文主要要是你对北京故宫的价值,和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的区别的相关内容,今天小编给大家科普一下具体的知识 。
北京故宫的历史以及历史价值

北京故宫的价值(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的区别)

文章插图
北京故宫,又名紫禁城 。它坐落于北京市中心,为明、清两代的皇宫,是明代皇帝朱棣,以南京宫殿为蓝本,从大江南北征调能工巧匠和役使百万夫役,历经14年(公元1407—1420年)时间建成的 。
历史价值有:北京故宫有35万件,一级品1100多件,二级品约5.6万件,还有上世纪以来在全国110多个窑口所采集的3万余片陶瓷标本 。
北京故宫藏历代铜器1.5万余件,其中先秦青铜器约1万件,有铭文的1600余件,这三个数量均占中外传世与出土数量总和的1/10以上,是国内外收藏中国青铜器数量最多的博物馆 。
扩展资料:
【北京故宫的价值(北京故宫和沈阳故宫的区别)】故宫四面环有高10米的城墙,城墙南北长961米,东西宽753米,城外有一条宽52米、长3800米的护城河环绕,构成完整的防卫系统 。故宫总体布局为中轴对称,布局严谨,秩序井然,寸砖片瓦皆遵循着封建等级礼制,映现出帝王至高无上的权威 。
故宫被誉为世界五大宫之一(北京故宫、法国凡尔赛宫、英国白金汉宫、美国白宫、俄罗斯克里姆林宫),并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委员会评价:紫禁城是中国五个多世纪以来的最高权力中心,它以园林景观和容纳了家具及工艺品的9000个房间的庞大建筑群,成为明清时代中国文明无价的历史见证 。
参考资料:百度百科-北京故宫
故宫的史学价值是什么故宫在中国的首都北京,建设于明朝永乐四年,主要是以当时南京的故宫为蓝本设计建造,到永乐十八年时(1420)年才建设完毕 。故宫是一座长方形的城池,南北长度有961米,东西宽度有753米,并且故宫里还有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是目前世界上保存最完整,规模最大的木质结构古建筑 。那么故宫的史学价值是什么呢?
1、对古建筑的史学价值——故宫是现存世界上保存最完整的木质结构建筑,并且左右相对称,而且规模恢弘,规划严密整齐,并且建筑根据中国的建筑风格建造,吸取了中国多种建筑类型,对研究中国古建筑类型和施工技巧有非常好的史学价值 。2、文物的史学价值——故宫里有1052653件稀世珍品,其中包括绘画,文玩,玩具和其他有历史意义的文物,通过对这些文物的分析,可以了解古代文化文明和日常生活,并且对研究中国古代历史有很大的帮助 。故宫的史学价值有很多,不仅建筑能研究古代历史中的施工技艺,还能通过文物来研究古代历史中人们的生活习惯和中国历史的事件 。对人类了解中国历史提供了更有价值的意义 。
故宫的价值是一个历史的见证,对后世人研读历史起着不可或缺的作用 。如果少了故宫就像没有巴比伦的空中花园,从历史学的角度上你只能猜想那个时代是什么样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