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梗概梁山伯祝英台故事是流行的最广泛的中国民间传说之一 。它这样流行并不是偶然的 。它十分强烈地歌颂了一对青年男女的纯洁的爱情 , 无论封建社会的婚姻制度 , 无论死亡 , 都不能把他们分开 。

文章插图
梁山伯虽然饮恨而死 , 祝英台却并没有被马家抬去 , 而是在她的祝告之后 , 梁山伯的坟墓忽然在大雷雨中裂开 , 她跳了进去 。有些地区的传说还有一个尾声 , 那就是梁山伯和祝英台后来变成了一双蓝色的蝴蝶 , 这样的结局自然都是浪漫主义的 。
然而这正是一种积极的浪漫主义 。它使得这个爱情的悲剧不但符合古代的现实 , 而且又带着坚强的希望 , 乐观的精神 。其实整个梁山伯祝英台故事都有一种传奇的色彩 。梁山伯的性格是那样朴质、单纯 , 和祝英台同窗三年却并不知道她是女扮男装 , 而一旦发现了她的真正性别但又断绝了结合的希望以后 , 他就以死殉情 。
祝英台的性格是那样机智、大胆 , 她既善于在乎时掩盖她的改装 , 又敢于在和梁山伯分别的时候表达她的爱情 。在梁山伯死后 , 虽然她的父亲极力阻止 , 她却不顾习俗地去吊孝 , 并且完全违背了她父亲提出的不穿孝、不大哭、速去速来这样三个条件 。
这是一个悲剧 , 反映出我国古代婚姻封建的思想严重 , 讲究门当户对 , 父母之命 , 媒妁之言 , 不顾各自的儿女情长 。女子的地位一般都很卑微的 , 西厢记 , 还有孔雀东南飞讲的都是 , 男女主人公敢于反抗的进步思想 , 和对爱情的向往 。反映了当时现实社会的残酷 , 并通过梁山伯与祝英台那凄美的爱情故事说明更多的有情人不能够终成眷属 , 表达了世人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憧憬 , 赞美了有情人的美好思想 。
梁山伯与祝英台故事简介故事简介如下:
相传 , 在我国西晋时期 , 青年学子梁山伯辞家攻读 , 途遇女扮男装的学子祝英台 , 两人一见如故 , 志趣相投 , 遂于草桥结拜为兄弟 , 后同到红罗山书院就读 。在书院两人朝夕相处 , 感情日深 。
三年后 , 英台返家 , 山伯十八里相送 , 二人依依惜别 。山伯经师母指点 , 带上英台留下的蝴蝶玉扇坠到祝家求婚遭拒绝 , 回家后悲愤交加 , 一病不起 , 不治身亡 。英台闻山伯为己而死,悲痛欲绝 。
不久 , 马家前来迎娶 , 英台被迫含愤上轿 。行至山伯墓前 , 英台执意下轿 , 哭拜亡灵 , 因过度悲痛而死亡 , 后被葬在山伯墓东侧 。据传 , 英台被迫出嫁时 , 绕道去梁山伯墓前祭奠 , 在祝英台哀恸感应下 , 风雨雷电大作 , 坟墓爆裂 , 英台翩然跃入坟中 , 墓复合拢 , 风停雨霁 , 彩虹高悬 , 梁祝化为蝴蝶 , 在人间蹁跹飞舞 。
拓展资料:
《梁山伯与祝英台》被称为中国古代四大传说之一 。梁祝传说是我国最具辐射力的口头传承艺术 , 也是惟一在世界上产生广泛影响的中国民间传说 。梁祝故事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四百六十多年 , 可谓中国家喻户晓 , 流传深远 , 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 有东方《罗密欧与朱丽叶》之称 。
关于梁山伯与祝英台这两个人 , 有资料这样记载:梁是明代人 , 祝是南北朝人 , 两者相隔千年 。祝本是侠女 , 劫富济贫 , 曾三去马太守家盗银 , 最后中马之子马文才埋伏死于乱刀之下 。百姓将其厚葬并在坟前立碑 , 正面刻“祝英台女侠之墓” , 背面详记其事 。
年久 , 该碑下沉于地下 。梁为浙江宁波府银县县官 , 清正廉洁 , 中年丧妻 , 无子 , 死后入葬时刨出祝之墓碑 , 众惋惜之余又不忍拆除祝墓 , 可是 , 为梁择地而葬又似不妥 , 故合葬 , 立碑 , 黑者为梁 , 红者为祝。
《梁山伯与祝英台》是中国汉族民间四大爱情故事之一 , 其他三个是《白蛇传》、《孟姜女哭长城》、《牛郎织女》 。这一个美丽、凄婉、动人的爱情故事 , 自古以来就流传在上虞的曹娥江畔、流传在俊美的龙山脚下 。
【梁山伯和祝英台的故事】自西晋始 , 在民间流传已有一千七百多年 , 可谓中国家喻户晓 , 流传深远 , 被誉为爱情的千古绝唱 。从古到今 , 有无数人被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悲惨爱情所感染 。《梁山伯与祝英台》与《罗密欧与朱丽叶》齐名 。
梁山伯与祝英台的故事导语】“梁⼭伯与祝英台”发源于浙江宁波鄞县 , 是中国四⼤民间故事之⼀ , 是世界⽂体的瑰宝 。⽣动曲折的爱情故事 , 形象地表现了主⼈公忠贞爱情 , 反抗封建的思想 。下⾯是©⽆忧考⽹整理的梁⼭伯与祝英台的故事 , 欢迎阅读与借鉴 。
相传东晋时 , 曾任府台的祝员外有⼋⼦⼀⼥ 。⼩⼥九妹 , 名叫祝英台 。祝英台想去杭州城求学 , ⼜恐⽗亲阻拦 , 她便打扮成⼀位占卦先⽣ , 祝员外竟⼀点也看不出破绽 , 便同意⼥⼉去杭州城读书 。谁知这件事却引起了祝英台嫂⼦的妒嫉 。
祝英台的嫂⼦也是出⾝名门闺秀 , 论品貌、才学 , 与祝英台不相上下 。现在听说英台要去读书 , 很不服⽓ , 妒嫉之⼼便油然⽽⽣ 。她笑吟吟地上前对祝员外说:“公公 , 姑娘此去⼀举双得 , 实在可喜可贺 。”祝员外听了 , 不解地问:“何谓⼀举双得?”
第 1 页
“公公 , 凭姑娘这般聪明伶俐 , 读上三年书 , 便是⼀个‘⼥状元’ , 这是⼀得 。”
“那⼆得呢?”祝员外捋着胡⼦得意地问 。嫂⼦望⼀望站在⼀旁的祝英台 , ⽤⼿掩着嘴低声⼀笑道:“公公 , 恕媳妇直⼼直肚肠 , 说出来公公和姑娘不要见怪 。姑娘三年杭州城归来 , 祝家门庭还可以抱上⼀个⽩⽩胖胖的外孙皇帝呢!这不是⼆得嘛!”
英台听了不觉满脸绯红 , ⼜羞⼜⽓ , 嫂⼦从中作梗使刁 , 实在欺⼈太甚 。可是祝英台要去杭州城求学的志向很坚定 。她见嫂嫂这样戏弄她 , 忽然抬头⼀看 , 只见搁⼏上放着⼀只⾼脚花瓶 , 就⼆话不说 , 转⾝来到了花园 , 采了⼀朵活鲜鲜的牡丹 , 插到了那只花瓶内 , 并对祝员外说:“⽗亲 , ⼥⼉出外读书 , ⼀定洁⾝⾃爱 , 今天以这朵牡丹花向⽗亲赌咒 , 如果我在杭州城没有守住⾝⼦ , 这花便死在瓶内;如果我在杭州城洁⽩⽆瑕 , 这花⼀定鲜艳不败 。”
第 2 页
祝员外听了 , 不由满意得直点头 , 说:“我⼥⼉岂是等闲之辈?作⽗亲的准你去杭州城求学就是了 , 希望你早去早归 , 处处保重 。”
第⼆天 , 英台和侍⼥银⼼⼥扮男装 , ⾼⾼兴兴赴杭州城读书去了 。
祝英台⾛后 , 她嫂⼦经常去察看那朵牡丹 。说也奇怪 , 三⽉半载都过去了 , 牡丹花还是鲜艳如常 。后来 , 她⼼⽣⼀计 , 偷偷把瓶内的⽔换上了滚烫的开⽔ , 以为第⼆天牡丹花会必死⽆疑 。哪知过了⼏天 , 那枝牡丹不但没有枯死 , 还发出阵阵幽⾹ 。嫂⼦惊得⽬瞪⼝呆 , 觉得此事⾮⽐寻常 , 便再也不敢打这牡丹的坏主意了 。直到以后 , 整整三年过去了 , 到后来英台读书回到家⾥ , 那朵牡丹花还活鲜鲜的同原来的⼀样 。
第 3 页
话说 , 英台和丫环银⼼从上虞出发 , 穿过杏花村 , 过了桃花店 , 在⼀座桥的桥头遇见了⼀位从会稽⼭去杭州城求学的梁⼭伯 。两⼈⼀见如故 , 志同道合 , 于是结成了⾦兰朋友 , 并以兄弟相称 。这天晚上 , 他们在旅店住宿 , 既是兄弟 , 于是就同床⽽眠 。⼭伯因旅途困顿 , 脱⾐倒头便睡 。他⼀觉醒来 , 但见英台还坐在⼀旁看书 。⼭伯催道:“贤弟 , 保重⾝体要紧 , 还不快点安寝!”英台说:“你睡吧 , 我不打算睡了 。”
“为什么呢?”⼭伯好⽣奇怪地问 。
“梁兄你有所不知 , 我晚上睡觉脾⽓很怪 , ⼀旦⼊睡 , 不准任何⼈碰 , 如果被⼈碰⼀下 , 就会头痛欲裂 , 所以我还是不要睡的好 。”
第 4 页
⼭伯说:“贤弟 , ⼈怎能不睡觉呢 , 既然不能碰你 , 我加倍⼩⼼就是了 。”
“梁兄既然这样说 , 我遵命就是了 , 只是我们中间必须放上⼀杯⽔ , ⽤以作为界线 , 你看怎么样呢?”梁⼭伯连声说好 , 并且亲⾃打来⼀杯⽔放在床铺中间 , 英台这才和⾐躺下 。
“贤弟 , 你睡觉为何不脱⾐衫?”⼭伯看到英台和⾐⽽睡 , 就⼜不解地问 。
“梁兄你有所不知 , 我⾃幼多病 , 特别怕冷 , 母亲专门给我做了件衬衫 , 上⾯有三百颗纽扣 , 如果颗颗解开 , 恐怕天明也来不及的 , 所以我每晚都是和⾐⽽睡的 。”祝英台⼀本正经地回复梁⼭伯 。梁⼭伯都信以为真 。
第 5 页
从此 , 祝英台和梁⼭伯虽然同床共眠 , 但忠厚⽼实的梁⼭伯⼀点也看不出英台是⼥⼉⾝ 。
祝英台和梁⼭伯双双赶到杭州城拜见先⽣ 。那天 , 先⽣正端坐在学堂上 , 只见两⼈⼀前⼀后进门 , 前⾯的⼭伯是左脚进的门 。后边的英台是右脚进的门 , 先⽣看了 , ⼼中暗⾃对英台产⽣了怀疑 。
后来 , 先⽣对英台细细观察 , ⼜发现了不少破绽之处 。特别是课间休息时 , 其他学⽣都⼀窝峰去厕所解⼿ , 惟有英台绝不肯与众⼈⼀齐同去 , 有好⼏次 , 祝英台去解⼿时 , 其他学⽣也跟着去 , 祝英台虽然憋得满脸通红 , 却推说不去了 。
第 6 页
先⽣猜中了其中原委 , ⼀天 , 在课堂上宣布说:“从今天开始 , ⽴⼀个规矩:学⽣如要去厕解⼿ , 都要轮流进去;⼀⼈在内 , 挂牌⽰意;谁坏了规矩 , 重责不饶 。”众学⽣虽然莫明其妙 , 但只得遵守这个规矩 。
花开花落 , 光阴似箭 。⼭伯、英台在杭州城求学 , 转眼三个年头过去了 , 英台已经⼗分思念⽗母了 , 再说总是⼥扮男装也有许多不便 , 在征得先⽣同意之后 , 祝英台决定回⼀次家 。www.gs5000.cn
英台与⼭伯三年同窗共床 , ⼀旦离别 , ⼼中有说不出的离愁别绪 , 便取出花笺 , 写了⼀⾸诗赠给⼭伯 , 诗⽈:
第 7 页
忆昔初上杭州城 ,
与兄陌路两相逢 。
来时龙⼭梅⽅⽩ ,
去⽇娥江花正红 。
三载兄长随左右 ,
谁知⼀旦分西东 。
与君暂且相分袂 ,
未审何时会⽟容?
⼭伯接过 , 逐句细品 , 想起同窗友情 , 早已潸然泪下 , 他也取花笺⼀张 , 题诗⼀⾸:
第 8 页
当⽇辞亲谒道宗 ,
草桥路遇与君逢 。
来时莺啭杨枝绿 ,
三载共窗同⽇夜 ,
⼀朝芸馆别西东 。
离情绵绵车难载 ,
怕看柳枝恋春风 。
⼭伯题诗毕 , 与英台说:“为兄送你⼀程 。”于是两⼈出了学堂 , 往钱塘⼤道⽽来 。⼀路上虽然风和⽇丽 , 鸟语花⾹ , 但两⼈⽆⼼⽆绪 , 依依难舍 。不久来到了草桥关 , 英台不免⼜触景⽣情 , ⽆限感伤 , 她拉住⼭伯说:“有道是‘送君千⾥终有别’ , 梁兄请留步 , 这⾥我吟诗⼀⾸送给你 。”说着 , 吟诗道:
第 9 页
偶逢草桥结义来 ,
百花三度放春苔 。
惟有⽟梅⼼耐冷 ,
不将春意私⾃开 。
⼭伯听了 , 但觉诗意⼗分含蓄 , ⼜不解其意 , 也和了⼀⾸诗:
三年共学两情投 ,
玩⽉吟风思最幽 。
今⽇别离肠欲断 ,
会期准约在来秋 。
第 10 页
英台听得泪流满⾯ , 说道:“梁兄 , 我家有个⼩妹⼦ , 年⽅⼗六 , 今天我亲⼝许配与你 , 约你在来年三七⼆⼋⽉ , 请你前来我家说亲 , 希望梁兄千万不要错过了这段姻缘 。”英台说完 , 便和梁⼭伯挥泪作别 。
英台回家后不久 , 祝员外就作主把她许配给了余姚的⼀位豪富马⽂才 。
再说梁⼭伯回学堂后 , 有⼀天将英台的诗拿来 , 请求先⽣指教 。先⽣⼀看祝英台的诗暗露着挚爱的真情 , 就觉察出英台肯定是⼥⼉⾝ , 就把实情告诉了梁⼭伯 。经先⽣的指点 , 梁⼭伯这才恍然⼤悟 。当学业完成后 , 梁⼭伯喜⽓冲冲地赶往上虞祝家庄时 , 英台已经是马家的⼈了 。⼭伯悔恨交加 , 回家后茶不思来饭不⾹ , ⾝体渐渐垮了 。后来虽然被⼈荐举 , 去担任鄞县的县令 。但由于他对英台的相思太刻⾻了 , 这样不到⼀年 , 便得病⾝亡了 。
第 11 页
⼀次 , 英台乘船外出 , 来⾄鄞县地界 , 突然平静的河⽔波浪滔天 , 航船颠簸得⾮常厉害 , 都快要沉下去的样⼦ 。英台只好带着银⼼上了岸 , 只见江边⽴着⼀块墓碑 , 上⾯写道:“会稽梁⼭伯之墓” 。英台⼀看 , 泪如泉涌 , 她双膝跪倒在地上 , 嚎啕⼤哭 , 直哭得天旋地转 , 飞沙⾛⽯ , 瞬时间⼤⾬倾盆⽽下 , 雷电交加 。骤然⼀声巨响 , 天崩地裂 , 只见⼭伯的坟墓裂开了 。英台
见如此 , ⼤喊⼀声:“梁兄 , 英台来了!”说完 , ⼀跳就跃进了那裂⼝当中 。
第 12 页
裂⼝闭合之后 , ⾬过天晴 , ⼀道彩虹下 , 有⼀对硕⼤⽆⽐的彩蝶在⼭伯墓前翩翩起舞 。银⼼仔细⼀看 , 那蝴蝶的花纹分明就是英台的罗裙 , 于是就拜倒在地上 。周围百姓也惊讶万分 。当时上虞名⼈谢安正在朝廷担任宰相要职 , 于是就把家乡的这件事启奏给了皇上 , 皇上也深感钦佩 , 于是当下提笔敕写:“义妇冢” , 表彰祝英台的贞节 。
- 锂电池最新消息
- 活血的食物有哪些? 活血的食物有哪些
- 华为双系统派出所知道吗 怎么查老公华为的双系统
- 含2020-2021历年 2022河北中医学院录取分数线一览表
- 发财树根部腐烂怎么处理救治
- 博洋家纺是一线品牌吗
- 女生说JL是什么意思
- 安徽高考几卷
- 怀孕可以吃石榴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