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每12.5年才交配一次的洞螈 , 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龙的后代”? , 以及洞螈是什么动物的详情 ,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每12.5年才交配一次的洞螈 , 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龙的后代”?最像龙的生物

文章插图
洞螈又被称为盲螈 , 在1768年被奥地利的自然科学家洛朗所发现 , 并为它取名普罗透斯 。洞螈身长30厘米 , 眼睛退化 , 但对光有感知能力 , 终生生活在地下水形成的暗洞里 。
由于洞螈体型和我国神话传说中的龙相似 , 所以一些地方也把它们看成是龙的幼崽 。下图为洞螈的龙想象图 。
洞螈全身呈灰色 , 但带有些许粉色 , 在一些地区洞螈也被称之为人鱼 。
据《动物学》杂志报道 , 来自英国与匈牙利的研究团队 , 在一处洞穴中发现了19只洞螈 , 这19只之中 , 最活跃的一只洞螈在230天内 , 也仅仅移动了38公尺 , 大多数洞螈甚至在一个地方一动不动能持续七年之久 , 在这7年中它们不吃不喝居然还能存活 。
洞螈为什么不移动?科学家推测 , 洞螈之所以不移动 , 可能是为了减少消耗 。
我们知道 , 地球上大多数能量都来源于太阳光子 , 以及少部分利用地热 。
利用光子的食物链是植物-动物 , 植物可以通过光合作用将太阳光子中的能量 , 转化为生物能 , 一部分用于生长 , 另一部分储存在自己体内 。
而动物属于异养生物 , 它们自身不能光合作用 , 但可以通过植被以及其他动物来获取能量 。
利用地热的食物链大多在热泉口附近 , 我们知道 , 热泉口每天会持续不断地向外喷发地幔层物质 , 而地幔层物质和海水之间的氢离子有浓度差 , 生活在热泉口附近的生物就是利用氢离子浓度差来获取能量 。
然而我们知道 , 洞螈经常生活在黑暗的洞穴河流处 , 而洞穴之中也没有热泉 , 所以洞穴的水流之中并没有高浓度的氢离子差 。再者黑暗的洞穴由于太阳光照射不到 , 所以植物无法在这里生长 , 只有少数浮游生物可以利用微弱的太阳光子生产能量 , 所以能量产出较低 。
这造成黑暗洞穴处可供生物利用的能量非常少 , 因此大多数生命都无法在此生存 , 能够在这里生存的生物 , 势必要最大程度的节约能量才行 。
洞螈就是这样的生物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 , 在很多年前 , 洞螈的祖先或许是来自洞穴之外的生物 , 当时它们可能非常活跃 。
然而由于干旱 , 或者山体坍塌 , 导致该处洞穴与外界其他水源断开 , 留在此地的洞螈不得不在此生存 。
由于黑暗的洞穴能够提供的能量有限 , 因此一些非常活跃的洞螈由于缺乏能量导致死亡;而非常懒惰的洞螈则被保留了下来 。
就这样 , 经过几十万年甚至上百万年的独立演化后 , 洞螈保留了越来越多的懒惰基因 , 因此它们越来越能够适应洞穴环境 。而今天我们见到的这些洞螈 , 就是高度适应洞穴环境的洞螈后代 , 因此它们移动的速度非常慢 , 甚至能连续7年不吃不喝不移动 。
有人说洞螈能够存活100多年 , 但目前我们还没有真正搞清楚它们的寿命极限 。
洞螈的慢洞螈的慢不仅是行动慢 , 就连繁衍时间也慢 , 平均繁衍约12.5年一次 , 也就是说 , 洞螈在今年繁衍之后 , 要等到12.5年之后才会进行下一轮繁衍 。
我们知道 , 对于生物而言 , 繁衍可谓是除了生存之外最重要的问题了 , 这是因为繁衍后代可以将自己的基因传递下去 。
所以 , 繁衍速度越快 , 繁衍数量越多的生物 , 越不容易灭绝 。反之越容易灭绝 。
而洞螈每12.5年繁衍一次 , 在生物上属于繁衍速度非常慢的生物之一 , 一般情况下很容易灭绝 。
事实上也确实如此 , 我们知道 , 洞螈生活在洞穴之中 , 而洞穴环境受人类的影响较小 , 相对来说环境改变不大 , 但洞螈的数量始终没有显著增多 , 目前属于易危级别 。
在19世纪开始 , 一些科研机构开始研究洞螈 , 他们会将洞螈放入其中 , 因为洞螈对环境的敏锐度非常高 , 洞穴环境稍有微小的差异就会对它们产生影响 , 因此科学家们用它们来测试不同的洞穴环境 。
目前 , 大多数放置点中的洞螈都生存得很好 , 这也说明了洞穴环境受人类影响较小 。
这个水生动物是什么 , 像龙一样今天上午是不是也是你提问的?
这种动物叫“洞螈” 。
洞螈也叫盲螈 , 是一种两栖类动物 , 属两栖动物纲、有尾目、洞螈科、洞螈属 。它栖息于阿尔卑斯山脉石灰岩溶洞的地下水脉中 。这个物种也是洞螈属下的唯一一个种 。
洞螈由于长期生活在没有光线的溶洞中 , 它的眼睛已经退化 , 没有视力 , 但可以通过身上的感受器来感受化学与电信号 , 来猎捕一些小型无脊椎动物 。洞源的皮肤特别柔软并且苍白 , 在光照下肤色可变成黑色 , 回到暗洞后肤色又恢复原状 。
洞螈是终生保持幼体形态的水生蝾螈 , 身长不到30厘米 , 但也有部分个体的长度可以达到40厘米 。幼体洞螈在头后部两侧长有红色的羽状外鳃 , 成年后外鳃缩小 , 但不会消失 。
地球上和龙最像的动物地球上和龙最像的动物是洞螈 。
洞螈能够在不吃不喝的情况下存活长达六年之久 , 寿命更是长得惊人 , 洞螈的平均寿命可达到70岁 , 上限可以达到100岁 。这是一种令人毛骨悚然的两栖动物 , 让人害怕的并不是它的外形 , 而是它恐怖的能力 。
1768年 , 奥地利的科学家洛朗在斯洛文尼亚的一处洞穴中发现了这种生物 , 它的外形酷似中国龙 , 以至于我们第一次见到它时 , 常惊呼它是不是幼龙 , 或者与龙有什么关系 , 不少写龙的文章也会配上它的图片 , 它不是龙 , 它是洞螈 。
洞螈
洞螈出现于1500万年以前 , 它们诞生于水下洞穴中 , 一生中大部分时间都只能在水里度过 , 它依靠外面的腮呼吸 , 有两对足 , 肢体细小 , 足上有三指 , 成年的洞螈身长不过30厘米 。在洞穴里 , 由于常年黑暗缺乏光线 , 所以在漫长的演化过程中 , 洞螈的眼睛退化了 。
【每12.5年才交配一次的洞螈,为什么被人们称为“龙的后代”? 洞螈是什么动物】隐藏在皮肤底下 , 所以洞螈几乎没有任何视力 , 它依赖于身上的感受器来感知周围的情况 。它全身缺乏色素 , 身躯呈现出粉红色或白色 , 呈现出粉红色的原因是身体内的血液在流动 , 它的外形酷似中国龙 。
- 2022年寒食节是哪一天
- 绝知此事要躬行的意思
- 面粉没发酵好怎么补救
- 秋葵是什么季节的蔬菜
- 超声内镜是什么检查
- 抖音月付会不会涨额度呀怎么查询怎么套出来
- 足球选手、羽毛球选手、音乐老师、英语老师、历史老师、排球选手翻译成英语的单词 老师的英文单词
- 2022河北历史250分能上什么大学?
- 12性价比怎么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