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言文【歧路亡羊】翻译 告诉我们什么道理?多歧亡羊

文章插图
列子 〔先秦〕
杨子之邻人亡羊 , 既率其党 , 又请杨子之竖追之 。杨子曰:“嘻!亡一羊 , 何追者之众?”邻人曰:“多歧路 。”既反 , 问:“获羊乎?”曰:“亡之矣 。” 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 , 吾不知所之 , 所以反也 。”
杨子戚然变容 , 不言者移时 , 不笑者竟日 。门人怪之 , 请曰:“羊 , 贱畜 , 又非夫子之有 , 而损言笑者 , 何哉?”杨子不答 。门人不获所命 。
弟子孟孙阳出 , 以告心都子 。心都子他日与孟孙阳偕入 , 而问曰:“昔有昆弟三人 , 游齐鲁之间 , 同师而学 , 进仁义之道而归 。其父曰:‘仁义之道若何?’伯曰:‘仁义使我爱身而后名 。’仲曰:‘仁义使我杀身以成名 。’叔曰:‘仁义使我身名并全 。’彼三术相反 , 而同出于儒 。孰是孰非邪?”杨子曰:“人有滨河而居者 , 习于水 , 勇于泅 , 操舟鬻渡 , 利供百口 。裹粮就学者成徒 , 而溺死者几半 。本学泅 , 不学溺 , 而利害如此 。若以为孰是孰非?”
心都子嘿然而出 。孟孙阳让之曰:“何吾子问之迂 , 夫子答之僻?吾惑愈甚 。”心都子曰:“大道以多歧亡羊 , 学者以多方丧生 。学非本不同 , 非本不一 , 而末异若是 。唯归同反一 , 为亡得丧 。子长先生之门 , 习先生之道 , 而不达先生之况也 , 哀哉!”
译文
杨子的邻居家丢失了一只羊 。这位邻居已经带领了他的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 , 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忙去追寻 。杨子问道:“嘻 , 丢了一只羊 。为什么要这么多人去追呢?”邻居回答说:“岔路太多了 。”
追羊的人回来后 , 杨子问邻居:“找到羊了吗?”邻居回答说:“没有追到 , 还是让它跑掉了 。”杨子问:“为什么会让它跑掉呢?”邻居回答说:“岔路之中又有岔路 , 我们不知道它到底从哪条路上跑了 , 所以只好回来了 。”杨子听了 , 心里难过 , 改变了脸色 , 很长时间不说话 , 整天没有笑容 。他的学生觉得奇怪 , 问他说:“羊是不值钱的牲口 , 又不是您自己的 , 而您却不说不笑 , 为什么呢?”杨子不回答 , 学生不知道杨子到底是什么意思 。
杨子的学生孟孙阳从杨子那里出来 , 把这个情况告诉了心都子 。有一天 , 心都子和孟孙阳一同去谒见杨子 , 心都子问杨子说:“从前有兄弟三人 , 在齐国和鲁国一带求学 , 向同一位老师学习 , 把关于仁义的道理都学通了才回家 。他们的父亲问他们说:‘仁义的道理是怎样的呢?’老大说:‘仁义使我爱惜自己的生命 , 而把名声放在生命之后’ 。老二说:‘仁义使我为了名声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老三说:‘仁义使我的生命和名声都能够保全 。’这三兄弟的回答各不相同甚至是相反的 , 而同出自儒家 , 您认为他们三兄弟到底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杨子回答说:“有一个人住在河边上 , 他熟知水性 , 敢于泅渡 , 以划船摆渡为生 , 摆渡的赢利 , 可供一百口人生活 。自带粮食向他学泅渡的人成群结队 , 这些人中溺水而死的几乎达到半数 , 他们本来是学泅水的 , 而不是来学溺死的 , 而获利与受害这样截然相反 , 你认为谁是正确谁是错误的呢?”
心都子听了杨子的话 , 默默地同孟孙阳一起走了出来 。出来后 , 孟孙阳责备心都子说:“为什么你向老师提问这样迂回 , 老师又回答得这样怪僻呢 , 我越听越糊了 。”心都子说:“大道因为岔路太多而丢失了羊 , 求学的人因为方法太多而丧失了生命 。学的东西不是从根本上不相同 , 从根本上不一致 , 但结果却有这样大的差异 。只有归到相同的根本上 , 回到一致的本质上 , 才会没有得失的感觉 , 而不迷失方向 。你长期在老师的门下 , 是老师的大弟子 , 学习老师的学说 , 却不懂得老师说的譬喻的寓意 , 可悲呀!”
寓意
列子这篇寓言在结构上很有特色 , 采取了寓言套寓言的复合寓言的方法 。羊寓言故事本身从这个寓言引出另两个寓言 , 一个是心都子讲的三兄弟同学儒术领会却完全不同的寓言 , 另一个是心都子讲的众多人学泅水近半数人溺死的寓言 , 最后是心都子的评论 。一些寓言选本 , 对这篇寓言往往只选它的前半部分即歧路亡羊寓言故事本身 , 而不选从这个故事引出的后两个寓言故事 , 更不选最后的心都子的评论 。但这种节选的做法 , 并不是很妥当的 。因为只从歧路亡羊故事本身 , 是不能直接领会到 , 至少是很难领会到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的 。
让我们先来分析歧路亡羊故事本身 。在这个故事中 , 杨子的邻居的羊逃跑了 , 已经有家属亲友等人去追寻 , 还觉得人不够 , 又来请求杨子的童仆帮助去追 , 结果还是没有追到 。为什么呢?因为岔路太多 , 岔路中间又有岔路 , 不知道该从哪条岔路去追 , 所以这么多人去追 , 还是追不到 。杨子对这事感触很深 , 很长时间不言不笑 , 他的学生问他为什么这样 , 杨子竟然没回答 。
从整篇寓言看 , 当时杨子没有回答学生们的疑问 , 是因为杨子对歧路亡羊一事 , 感触很深 , 一时难以对学生们解释清楚 , 需要采取譬喻的形式 , 特别是寓言这种高级譬喻的形式 , 才能使学生们明确无误地领会到其中所蕴含的深刻的寓意 , 这也就是杨子对歧路亡羊一事所引起的深刻的感受 。
这篇寓言最后部分的心都子的一段话“大道以多歧亡羊 , 学者以多方丧生 。学非本不同 , 非本不一 , 而末异若是 , 唯归同返一 , 为亡得丧 。”表达了这篇寓言的深刻寓意 。“大道以多歧亡羊”一句是对“歧路亡羊”故事本事的概括;“学者以多方丧生”既是对众多人学泅水近半数人溺死故事的概括 , 又是对三兄弟学儒术领会完全不同故事的概括(这里“丧生”的“生”字 , 不能够机械地只理解为“生命” , 而还要理解为“性”字 , 当“本性”讲 , “丧”生也应当作“丧失本性” 。理解前一个故事和后两个故事之间 , 有非常密切的联系 , 这就是 , 前一个“大道以多歧亡羊”故事是用以比喻“学者以多方丧生”的 , 意思是:求学的人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 就会丧失本性 , 迷失方向 , 甚至丧失生命 , 只有抓住根本的东西、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 , 才不会误入歧途 。寓言中心都子的话“学非本不同 , 非本不一 , 而末异若是” 。曾被西晋人卢谌用为典故 , 写在他的《给司空刘琨书》中:“盖本同末异 , 杨失兴哀 。”这两句话中“本同末异”是心都子的话“学非本不同 , 非本不一 , 而末异若是”的浓缩;“杨朱兴哀”是歧路亡羊故事本身中杨朱听说此事后心里难过 , 长时间不言不笑的心情概括 , 毫无疑问 , 这两句话是出自列子的这篇寓言 。有的学者认为不是卢谌这两句话出自《列子》 , 而是伪作《列子》者 , 以卢谌的这两句话为素材 , 并根据这两句话伪造出歧路亡羊的寓言故事 。乍一看 , 卢谌引用《列子》和伪作《列子》者根据卢谌的这两句话敷演成歧路亡羊寓言 , 两种可能都有 。这两种可能互相矛盾 。一种是真的 , 另一种就必定是假的 , 究竟哪一种是真的 , 有必要作进一步的分析探讨 。
还有一种说法就是“或当时古书已有比章(伪)作《列子》者用之也” , 这是一种“想当然”“也许有”的说法 , 从古代的文献记载和传世文献看 , 歧路亡羊故事以及心都子的评论 , 均仅见于《列子》而不见于他书 , 如卢谌当时已有此事 , 也只能是《列子·说符》中记载了歧路亡羊故事和心都子的评论的这一章 , 但持《列子》伪书说者 , 却偏偏不甘心承认 , 说什么也许有别的古书有此章 , 伪作《列子》者引用了这个故事 , 这种说法是没有任何根据的 。没有根据却硬要这样说 , 只不过是“遁辞知其所穷”罢了 。
求学的人经常改变学习内容、学习方法 , 就会丧失本性 , 迷失方向 , 甚至丧失生命 , 只有抓住根本的东西、统一的本质的东西不放 , 才不会误入歧途 。
从这篇寓言 , 我们还可以进一步领会到 , 不仅学习上要紧紧抓住根本的东西 , 一致的本质的东西 , 观察和处理一切事物都应该这样 。客观事物错综复杂 , 干什么事情 , 都必须专一 , 不能三心二意 , 见异思迁 。如果毫无主见 , 见到岔路就想另走 , 那就会歧路亡羊寓言所告诫的那样 , 到头来是会一无所获甚至会有丧失本性甚至丧失生命的危险的 。
由这篇寓言凝炼而成的成语“歧路亡羊”、“多歧亡羊” , 比喻因情况复杂多变或用心不专而迷失本性、迷失方向 , 误入歧途 , 一无所成 , 后果严重 。如明马中锡《中山狼传》中说:“然尝闻之 , 大道以多歧亡羊 。”清初王夫之《读四书大全说》中指出:“而诸儒之言 , 故为纠纷 , 徒俾歧路亡羊……一字不审 , 则入迷津 。”
告诉人们:在研究一门学问时,要把握方向,注重领会其实质,而不要被各种表象所迷惑 。
转自:网页链接
【歧路亡羊的意思】望采纳 。
歧路亡羊是什么意思?分类:教育/科学 >> 学习帮助
解析:
歧路亡羊
发音 qí lù wáng yáng
释义 歧路:岔路;亡:丢失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比喻事物复杂多变 , 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
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 , 学者以多方丧生 。”
杨子(即杨朱)是战国时一位学者 。有一天他的邻居家跑丢了一只羊 。邻人立刻率领亲戚朋友们去追寻 , 还来邀请杨朱的朴人一同去 。
杨子不太情愿地说:“瞎!跑丢了一只羊 , 何必要这么多人去追寻呢?”
邻人解释说:“你不知道 , 那里的岔路太多了!”
过了一会儿 , 邻居带人回来了 。杨子问道:“羊找到了吗?”
邻人说:“跑丢了 。”
杨子又问:“这么多人怎么会找不到呢?”
邻人答道:“岔路之中又有岔路 , 我站在岔路口 , 不知道应该选择哪一条路去找 , 所以就回来了 。”
杨子听了这话 , 忽然神情忧愁 , 变了脸色 , 好长时间不说话 , 整天没有笑容 。
他的门徒都感到奇怪 , 便向他请教说:“羊是不值钱的畜生 , 况且不是先生家的 , 您这样闷闷不乐 , 究竟是为什么呢?”
杨子陷在沉思之中 , 没有回答 。门徒们还是摸不着头脑 。
人们在生活中 , 不是也会遇到面临岔路无从选择的情形吗?
歧路亡羊中多歧路中的歧字什么意思?歧路:大路上分出来的小路 , 岔路
岐为形声字 。形声 。从止 , 从支 , 支亦声 。“止”同“之” , 为“走”义 。“支”意为“分叉” 。“止”与“支”联合起来表示“走叉道” 。本义:走叉道 , 走岔路 。说明:“歧”常与“路”字合为词组“歧路” , 意为“(走)岔路”
歧路亡羊是什么意思拼音:
qí lù wáng yáng
解释:
歧路:岔路;亡:丢失 。因岔路太多无法追寻而丢失了羊 。比喻事物复杂多变 , 没有正确的方向就会误入歧途 。
出处:
《列子·说符》:“大道以多歧亡羊 , 学者以多方丧生 。”
例句:
- 茶话会可以做什么游戏 茶话会活动方案游戏以及惩罚
- 面条含钠多少合格
- wow 外域哪里草药多 魔兽世界法力蓟哪里多
- 开放式结局什么意思
- 手表戴左手好还是右手好女
- 如何判断榴莲是否坏了 怎样判断榴莲肉坏了
- 曾经彻底将奥特曼打败的怪兽有谁? 泰兰特融合了哪七个怪兽
- 甜到炸的恋爱官宣文案秀恩爱 精选120句 有创意的官宣恋爱句子
- 毛发验毒准确性几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