皂角芽的功效及吃法

皂角属于哪种芽皂角属于皂角芽,皂角是我国特有的苏木科皂荚属树种之一,应呈剑鞘状,略弯曲,长100~400mm,宽约40mm,厚10~15mm 。

皂角芽的功效及吃法

文章插图
皂角表面红褐色,被灰色粉霜,种子所在处隆起 。两端略尖,基部渐窄而弯曲,有短果梗或果梗痕,两侧有明显的纵棱线 。
皂角的其他用途 。
皂角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 。另外、皂角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种子榨油可作润滑剂及制肥皂,药用有治癣及通便之功效;皂刺及荚果均可药用;叶、荚煮水还可杀红蜘蛛 。
皂角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
皂角芽怎么做菜好吃,皂角发出的嫩芽能吃吗?材料
主料:黄豆芽500克,
辅料:青蒜50克,
调料:植物油25克,香油5克,白砂糖5克,辣椒(红,尖,干)4克,盐3克,味精3克
做法
1.将黄豆芽择洗干净,控水备用;
2.青蒜洗净切段;
3.炒锅注油烧热,下入干辣椒炸香,放入黄豆芽、精盐、白糖煸炒,再放入青蒜段翻炒,淋入香油,撒入味精即可 。
云南人1年能吃400多种野菜!你吃过几种?
春光明媚,草长莺飞,
云南的春天既可以风花雪月
也可以人间烟火
对于一枚合格的吃货来说,
打开春季的正确方式当然是
用舌尖撩动令人春心荡漾绿间盎然的美味,
仔细想想,
咱云南能飞到舌尖上野花野菜可真不少
有统计显示,
我国可作为蔬菜食用的植物资源约有2000种,
云南已鉴定的野生蔬菜超过400种,
占全国的1/5还多 。
而单单昆明本地四季可以吃的野菜就70多种
我天,就算每天变着花样吃吃吃,
也一整年不重样啊!
所以这个春天
一定要趁时蔬发育到最水灵脆生的那一刻采摘
把它们做得花样百出“秀色可餐”,
然后把春天“吃”进肚子里
地衣生存范围很广,是真菌和藻类的结合体 。
老百姓也称它为“地皮菜” 。
它有点象泡软的黑木耳,一朵一朵地长在地面上 。
地衣富含蛋白质、多种维生素和
磷、锌、钙等矿物质,
主治目赤红肿,夜盲,烫火伤,久痢,脱肛等病症 。
推荐吃法:
地衣最适于做汤,也可凉拌或炖烧 。
干净的地衣在开水中烫过,捞出挤干,
加盐、酱油、葱花凉拌,
再淋上麻油拌匀,清新爽口;
加入鸡蛋大火煸炒,淋上米酒,色泽澄亮,鲜味扑鼻;
加韭菜焖炒,入口绵软,唇齿留香 。
在临沧,遍地生长的杂草中,
往往会隐藏着许多的中草药,帕哈菜就是其中之一 。
帕哈菜又名臭菜,与臭豆腐相似,
闻起来味道不佳,
入口却是鲜香可口 。
在当地少数民族的食谱中,
这是一道具有清热祛湿功效的美味
推荐地区:临沧
推荐吃法:
帕哈菜洗净切细,调入土鸡蛋,只需少许盐调味,
锅入旺火留油少许,
将蛋与菜混合体倒入煎至两面均金黄 。
土鸡蛋浓郁的香味与帕哈菜的清香混合,
脆嫩香滑融为一体,让味道在舌尖得到完美的释放 。
四棱豆又称“金刚豆”,
富含蛋白质、维生素、多种矿物质,
营养价值极高 。
推荐吃法:
用水焯透,
用淡盐水浸泡一会儿再烹饪口感会更好,
一般用来与辣椒或肉片炒食 。
树头菜,云南人又叫刺包菜,
是一种生长在树枝顶端的芽菜,
其形状与即将开放的花苞酷似 。
推荐吃法:
肥瘦参半的山猪火腿丝过热油,
干辣椒和蒜片的加入让整道菜味道更为丰富 。
树头菜用手撕成小块,加鲜汤与火腿大火炒制10分钟,
山猪火腿丝的咸香与树头菜的香嫩鲜美融为一体,
入口滋味微苦回甘,
是春季难得的山珍美味 。
灰挑菜的菜名是云南人的叫法,
也有人叫灰灰菜,
因其嫩叶背面有一层粉状的白灰而得名 。
灰挑菜一般下过雨才会冒出来,多长在玉米地周边 。
防止消化道寄生虫 消除口臭 。
推荐吃法:
可凉拌可素炒,
清油、加上蒜片、干辣椒和盐巴
简单翻炒就是美味
注意:炒之前需要焯水 。
蛤蟆叶是本地土叫法
学名叫车前草,
具有消肿、止泻、清热等作用 。
全省各地都有,楚雄、曲靖和一些县城里较多
推荐吃法:
可以煮汤、凉拌、炒食,还可以洗净直接泡水喝 。
也可拌入肉馅及调味品做馅,
蒸包子,煮饺子,烙馅饼等,其馅十分鲜嫩 。
和灰挑菜一样炒之前也是需要焯水 。
阳春3月,集市上就有新鲜椿头苞了
椿头苞又称刺椿头、刺棕包 。
因长在刺椿树的枝头而得名
满身带刺、味微苦,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
是家家户户餐桌上必不可少的美味佳肴 。
推荐吃法:
先把比较硬的刺去掉,软嫩的刺可以不用去,
然后洗净放入沸水中煮3到5分钟后捞出漂洗,
就可以根据口味烹制,
可以切碎凉拌、打蘸水、炒吃等 。
春季昆明地区的山上,
有遍野生长的罗汉松,
它的嫩叶尖含有大量叶绿素、蛋白质等 。
同时还具有祛热、下火功效 。
推荐地区:安宁
推荐吃法:
家常吃法是松尖焯水后,加上盐、辣椒等作料凉拌食用 。
松尖的产量并不高,
在一些小型菜市场偶尔可以碰到,
大型菜市场一般还买不到!
春天才有的美味
《食疗本草》中记载,
枸杞尖有强筋耐老、补益筋骨、
除风和去虚劳等作用 。
推荐吃法:
可单独煮汤,也可煮成蛋花汤 。
刺五加对许多云南的吃货而言,
都不陌生,傣味餐馆及思茅野菜馆常见其身影,
其实刺五加本来是味中药呢,
可添精补髓 抗衰老 。
爱吃的云南人,把其端上了饭桌,
从良药变身为“别具风味”的野菜 。
推荐地区:普洱、临沧
推荐吃法:
洗净后用来蘸作料吃,也能用来凉拌或清炒,烧汤也不错 。
刺五加拌牛肉
新鲜的牛肉、柠檬、小米辣、姜、蒜
加上独特的配料刺五加,
别样的好吃
藠头是名字复杂的葱蒜混合体
每年春节至清明前后的藠头
是一道有些重口味
但犒赏味蕾超赞的下饭菜 。
推荐吃法:
藠头吃法多样,
但是云南最常见的吃法是腌着吃,
藠头洗净可以整腌着吃,
也可以剁碎,配上小米辣,撒入盐巴、味精、等佐料,
腌制入味成藠头糟辣子
吃米线、面条时,放一筷头
味道爽歪歪 。
云南很多山上生长着一种野生竹,
每至春天,山竹笋破土而出,
适时采食,可谓一件美事 。小时候,
推荐吃法:
野竹笋直接生炒会有股涩味,
剥好后拿开水焯过再炒食会更美味,
腊肉炒笋、酸辣竹笋、制干竹笋皆是春天的美味 。
每年清明前一段时间,
是吃艾粑的时候
摘取艾叶幼嫩部位,焯水、沥干、
加碱粉、加水烧开和过冷水,苦涩
原汁和糯米粉一起拌匀,
艾叶糍粑的模样便初步形成咯 。
推荐吃法:
艾糍带着春天清新的气息,
一个个墨绿如玉,十分诱人,糯软滑润,
先是微苦,然后有种清香,
实在是意韵深长 。
也是常见的用来做菜的药材了
具有清热解毒、预防感冒、利咽之功效 。
推荐吃法:
板蓝根煮汤,将板蓝根连叶带根洗净,
像煮白菜一样放点油、盐、味精就可以了,
素炒板蓝根,先放点油,放点辣椒,大蒜,
稍有苦味!
皂果尖是皂角树的嫩芽,
有扫毒的功效 。
推荐吃法:
一般用来加油盐煮汤,
或者放上干辣椒一起清炒,
还有一种制作方法——炒鸡蛋 。
荠菜也叫“报春菜”,春寒料峭之时,
它就已经在田间地头播撒出成片绿意了 。
春食荠菜可利肝气,还可明目、去火 。
推荐吃法:
荠菜吃法很多,荤素烹调可 。
如清炒、煮汤、凉拌、包饺子、做丸子等,
清香可口,风味独特 。
立春后采挖的笋,
洁白如玉、肉质鲜嫩、美味爽口
春笋“利九窍、通血脉、化痰涎、消食胀”
推荐吃法:
春笋的食法很多,炒、烧、煮、炖等皆可,
因其各个部位鲜嫩程度不同,
可分档食用,各具特色 。
如嫩头可用来炒食;
中部可切成笋片,炒、烧或作为菜肴的配料;
根部质地较老,可供煮、煨以及与肉类一起烹汤 。
蒲公英别名黄花地丁、婆婆丁、华花郎等,
其主要功能是清热解毒、消肿和利尿,
它还能激发机体的免疫功能,
达到利胆、保肝作用 。
推荐吃法:
蒲公英焯过后可生吃、炒食、做汤、炝拌、风味独特 。
如海蜇皮拌蒲公英、蒲公英炒肉丝;
还能搭配绿茶﹑甘草﹑蜂蜜等,
调成一杯能够清热解毒、消肿的蒲公英绿茶 。
马兰头别名马兰、红梗菜等
生于路边、田野、山坡上,我国大部分地区均有分布 。
马兰头有红梗和青梗两种,均可食用,
清明前的马兰头最为鲜甜清爽
推荐吃法:
马兰头既可炒食或凉拌,也可晒成干菜备用,
用嫩马兰头与嫩笋片同炒,其味清香;
马兰头洗净后,挤干切末,
加入肉馅,包蛋卷,馄饨或饺子,
鲜美爽口,清香诱人 。
蕨菜又名如意菜、龙头菜、猫爪子菜,
蕨菜素有“山菜之王”的美誉 。“
蕨菜鲜嫩滑爽,而且味甘性寒,
入药有解毒、清热、润肠、降气、化痰等功效,
经常食用可治疗高血压、头晕失眠、慢性关节炎等症 。
推荐吃法:
蕨菜的食法很多,卤、爆、炒、烧、煨、焖都可,
食用蕨菜时的处理方法大体有鲜食、盐腌、干制三种 。
提醒:
无论鲜的还是干的蕨菜,
食用前都应先在沸水中烫一下,
清除表面的黏质和土腥味 。
蕨菜不宜大量食用,脾胃虚寒者也不宜多食 。
折耳根又名鱼腥草,
云南大部分地区觉见的一种菜
折耳根味辛,性寒
具有清热解毒、利尿消肿、开胃理气等功用 。
推荐吃法:
在云南折耳根是一种凉菜的原料,
方法是洗干净后切段,拌酱油、辣酱、葱、盐食用 。
口感比较独特,初食者需要适应后才会喜欢吃 。
折耳根加肉丝和佐料炒熟食用,
那又是另外一番风味 。
每当春暖花开之际,
香椿树便在枝头生长出鲜嫩的枝芽来,
这可是春季最美味的馈赠,
香椿芽醇香四溢,鲜嫩美味,
那一捆捆鲜嫩的,带着水汽儿的
小香椿芽儿看着让人喜欢
推荐吃法:
香椿做菜浓香鲜美,质脆多汁,
用开水略微一燎,可炒食,可晒干,可盐渍,
可制麻辣香椿泡醋食用,可制椿卷 。
香椿炒蛋、香椿拌豆腐等
美味菜肴香味浓郁,别有一格 。
玉米笋也叫珍珠笋,
名称中虽然有个“笋”字,
但和竹笋家族并无关系,它是玉米
只因形状有如嫩竹笋尖而得名 。
虽是春季食材,
在市场上并不常见 。
推荐吃法:
吃法简单可炒吃可炖汤,
味道清甜
最简单是水煮、蒸,抹点盐就能吃 。
草芽是长在水里的 。
是香蒲的嫩芽叶,形状、颜色都像小型象牙
所以也叫“象牙菜”,
唯云南建水所特有
食用方法:
草芽色泽乳白,甜脆鲜嫩
云腿烩草芽、溜草芽鱼片、草芽腰片汤
草芽海参汤都是筵席中不可多得的美味
也可以和米线一起煮 。有股香甜味道 。
辣木作为蔬菜和食品有增进营养,
食疗保健的功能;也广泛应用于医药、保健等方面,
被誉为"生命之树"、"植物中的钻石" 。
推荐吃法:
许多云南人在日常生活中食用辣木,
鲜叶可作为蔬菜食用,嫩叶类似菠菜,
可以作汤或沙拉 。
大巢菜为豆科植物大巢菜的嫩茎叶,
又名野苕子、薇菜、野豌豆等,
多生于田边及灌木林间,
大巢菜具有清热利湿、和血祛瘀的功效,
小时候常摘来吹着玩
推荐吃法:
可作汤或炒食 。
花椒叶,在作料中,
花椒大家都不陌生,
云南人除了花椒果儿外,还把花椒叶也充分利用起来,
吃起来有花椒的香味却没有麻味
推荐吃法:
用来与目前大量上市的青蚕豆一起炒,味道不错 。
另外,与面粉相和后,套炸成饼吃,
也是云南的特有吃法哦 。
云南的春天除了美味的野菜
更少不了秀色可餐的鲜花
「春吃百花、夏吃百菌、秋吃百根、冬吃百虫」
云南食花 历史 据有关资料表明已逾千年
云南人既把鲜花看进眼里,又把它吃进嘴里,
这样的春天才更完美 。
南瓜花很多地方都吃,
南瓜花亦蔬亦药 。
它清利湿热、消肿散瘀、抗癌防癌、
治疗咳嗽乳腺炎等诸多炎症辅助作用,
实用时间也特别长
因此南瓜花的做法也多达数十种 。
推荐吃法:
套炸南瓜花、南瓜花煎鸡蛋、
花生南瓜花汤、啤酒酿南瓜花、
青椒炒南瓜花、生苦瓜拌南瓜花、
南瓜花饼、南瓜花粥……
春天,金雀花遍开山野,
金雀花因形似飞雀,颜色金黄而得名,
是云南很常见的一道家常小菜 。
金雀花有黄雀花和红雀花两种,
以黄雀花最为畅销 。
推荐吃法:
把根须摘去后和鸡蛋同炒 。
金雀花的甜味融合鸡蛋的香味
花香袭人、鲜嫩甘甜、风味独特 。
在云南山间路边生长的开白花植物
这种植物多刺,
摘一朵凑近闻闻,有种淡淡的清香味,
便是苦刺花
苦刺花是一道美味的山珍,
也是一味纯天然的药物 。
把它煲成凉茶,还有极好的清热消炎的功效,
推荐吃法:
苦刺花苦寒,直接食用苦味难掩,所以需要处理下,
用热水煮过,清水漂洗数道后再放入清水中浸泡1~2天,
苦味就会撇去 。
干辣椒炒或与鸡蛋混炒 。
苦刺花还可以凉拌吃,做法如折耳根、腌黄瓜等 。
棠梨,别名海棠梨
立春后,云南的棠梨花就陆续开放了,
当地人不仅爱赏其花,也爱吃它的花骨朵 。
推荐吃法:
采摘其淡咖啡色的花蕾,
经焯、漂后除去较重的苦涩味,
再清炒、做汤、凉拌等 。
一般与干辣椒或者肉片炒,
因苦涩味较重,炒食棠梨花时要多放油 。
海菜花是中国独有的珍稀濒危水生药用植物
分布于云贵海拔2700米以下的湖泊中
生长条件极其苛刻,只要水有些污染
海菜花就会死亡,因此被称为“富贵菜”
目前主要生长在丽江、剑川、洱源、
大理洱海、江川、石屏等地
推荐吃法:
在腊猪骨熬汤中,
先放进蚕豆米煮化,
再装入洗净不切的海菜藤茎,
成品称为龙凤呈祥汤 。
芭蕉花却是云南人餐桌上的美味 。
芭蕉花有化痰软坚,平肝,和瘀,通经的功效,
风味独特,有多种不同的炒制方法 。
推荐吃法:
吃前也要进行汆水漂洗去涩味的操作,
可以爆炒也可裹面粉煎炸 。
常见吃法有炒芭蕉、包蒸芭蕉花、
蕉花汤、五香芭蕉花 。
茉莉花极香,通常会拿来泡茶,
我们也把它搬上了餐桌,
茉莉花炒鸡蛋、茉莉花豆腐羹等等,
都是经典云南菜 。
推荐吃法:
茉莉花泡茶最能感受她的香气,
还有茉莉花百合炒藕片、茉莉鸡丝、
茉莉花饼、茉莉炒蛋各种吃法 。
棕树开的花,也叫棕包、棕包米、棕笋等,
棕树花有的苦,有的甜,
在云南建水尤其常见 。
它营养丰富,兼有消炎清火及降血压的药用攻效,
生熟都可吃 。
推荐吃法:
炒肉丁腊肉,炖鸡,烧汤,辅料生姜、葱白、辣椒、酸菜 。
色美味香,鲜脆爽口 。
在开远,有一种花,
光艳如玉,耀眼夺目,高雅而圣洁,
有着诗一样的名字——玉荷花,
不仅是赏花人眼中的极品,
更是人们春季里餐桌上的山珍,
一种惊艳舌尖的乡愁美味 。
玉荷花性平,味甘 。
有化痰、止咳、降血脂、血压等功能 。
推荐吃法:
它可凉拌、煮骨头鲊、煮蚕豆米干腌菜等,
还可晒干后备全年食用,
蚕豆炒玉荷花
在云南是一道很有名的菜肴,
蚕豆泥绵软的口感和玉荷花的缕缕清香
让人唇齿留香,沁人心脾 。
玫瑰花每年春季开放一次,
云南安宁八街玫瑰很有名气,
每当盛开的时候大批游客都会前来参观 。
玫瑰花其性温润,
温养心肝血脉、舒缓心灵,
能够抗抑郁和焦虑,提高免疫力,调节内分泌,
有美容养颜抗衰老之效 。
推荐吃法:
可加糖和蜂蜜腌制成玫瑰酱
日常也可将干燥的玫瑰花泡茶饮用 。
云南的玫瑰花 美食 最有有特色要数
玫瑰鲜花饼、玫瑰花红糖等 。
云南一代有道菜叫「冲菜」,
做法独特,口味像青芥末,
吃一口辣得直冲脑门,非常下饭 。
春季来云南一定要看一次油菜花海,
尝一尝冲菜的滋味 。
推荐吃法:
凉拌油菜花、清炒油菜花
也是比较常见的吃法,
也有人将其做成汤,下火锅等 。
山茶与云南人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可以说是云南的又一代名词,
饮食自然也离不开山茶花 。
山茶花在药用价值上亦高,
有收敛、止血、凉血、调胃、理气、
散瘀、消肿等疗效 。
山茶花糯米藕、山茶花糯米粥是
云南山茶花比较有代表性的 美食。
除此之外、
将山茶花制成山茶花油、山茶花粉也是比较常见的 。
大白杜鹃,春季开花,
花大而洁白,做成菜也很美味 。
据说纳西族认为白色花朵是很好的滋补品,
春天吃一顿白花,
一年四季都不用吃药 。
云南人把大白花当蔬菜,
习惯食用前去蒂摘蕊氽漂后,
用香油清炒,
或加瘦肉烩成一道汤菜,
香味馥郁,是一种春天不可少的时令野菜 。
在这春暖花开的季节,
云南的野菜已经渐渐上市了,
赶紧来品尝云南那些美味的野菜吧!
当然有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周末去游玩,
顺便把美味带回家!
1.路旁、水沟、郊外化工厂周边的野菜不宜食用,不熟悉的野菜不要乱采、乱吃;
2.野菜上附着许多杂菌及杂质,即使取得可安全食用的野菜,也应洗净后在淡盐水中浸泡,建议不低于1小时;
3.苦味野菜属性多偏寒凉,胃虚者不宜多吃;野菜含食物纤维比较高,婴幼儿消化能力弱,也不宜多吃 。
4.不熟悉的野菜、野花不要采,也不要买 。野菜加工时不要混在一起,应先在沸水或热油中充分加热,如黄花菜、苦刺花等则需浸泡、漂烫至无苦涩味后再烹饪 。
来源:云游网
【皂角芽的功效及吃法】
皂角属于顶芽吗?皂角不属于顶芽 。
皂角树,是豆科皂荚属植物 。
皂角树,是落叶乔木 。树高可达15至20米,树冠可达15米,粗壮,红褐色,常分枝,双数羽状复叶,小叶4至7对,小叶片为卵形,卵状披针形或长椭圆形状卵形,长3至8厘米,宽1至3.5厘米,先端钝,有时凸,基部斜圆形或楔形,边缘有细锯齿 。花杂性,成腋生及顶生总状花序,花部均有细柔毛,花萼钟形,裂片4,卵状披针形,花瓣4,淡黄白色,卵形或长椭圆形,雄蕊8,4长4短,子房条形,扁平,荚角直而扁平,有光泽,黑紫色,被白色粉,长12至30厘米,种子多数扁平,长椭圆形,长约10毫米,红袍色有光泽 。多数分枝,主刺圆柱形,长5至15厘米,基部粗约8至12毫米,末端尖锐,分枝刺一般长1.5至7厘米,有时再分歧成小刺,表面棕紫色,尖部红棕色,光滑或有细皱纹,质坚硬难折断,木质部黄白色,中心为淡灰棕色,而疏松的髓部,无臭,味淡 。每年的5月份开花,10月份果实成熟,长成 。
多生于平原、山谷及丘陵地区 。但在温暖地区可分布在海拔1600米处 。性喜光而稍耐荫,喜温暖湿润气候及深厚肥沃适当湿润土壤,但对土壤要求不严,在石灰质及盐碱甚至粘土或砂土均能正常生长 。皂荚的生长速度慢但寿命很长,可达六七百年 。属于深根性树种 。需要6至8年的营养生长才能开花结果 。但是其结实期可长达数百年 。
皂角树原产我国长江流域,分布极广,自我国北部至南部及西南均有分布 。适宜栽种的地区为:山西、山东、河南、甘肃、河北、内蒙古、江苏、湖北、湖南、广东、广西、四川、安徽、浙江、贵州、陕西、江西、云南及东北三省等地区 。
皂角树经济价值
1、可提取多种化工原料,用于洗涤染化用品等 。
2、皂角树的材质坚硬,肉质细腻,是制作家具的上等之树 。皂角树木材坚硬,耐腐耐磨,但易开裂,而且新伐材有很浓郁的气味,因此只可以做家具,建筑中的柱与桩,器物上的把与柄等 。
3、皂角树冠大荫浓,寿命较长,非常适宜作庭荫树及四旁绿化树种 。皂角树叶密、花型好看,树型好,极少有病虫害,是城市绿化和做行道树的优良品种 。
4、皂角树果实富含胰皂质,故可以煎汁代替肥皂使用,可以洗衣服 。
皂角米,俗称雪莲子、皂角仁,是皂荚的果实 。属高能量、高碳水化合物、低蛋白,低脂肪食物 。并含有植物性膳食纤维 。具有养心通脉、清肝明目等功效 。
具有放水加热膨胀,胶质半透明,香糯润口 。皂角米分单荚和双荚,为豆科植物皂荚的种子 。秋季果实成熟时采收,剥取种子晒干 。
皂角树的刺有什么作用皂角刺,又称皂角针,内含黄酮甙、酚类,氨基酸,是一种中药,具有很高的药用价值 。
皂荚刺(皂针)是我国传统中药材,在临床上已经有很久的应用历史,本品性味辛,温,功专消肿排脓,中医临床用于痈疽肿毒均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
现代抗癌药理研究表明,皂角刺具有抗癌抑癌活性 。中医临床上作为治疗癌症的配伍药之一,主要是与其他中药组成方剂,常被用来多种癌症 。
其实皂荚、皂角叶、根、皮和刺等,都是入中药的好药材 。皂角树的荚果、种子、枝刺等均可入药,荚果入药可祛痰、利尿;种子入药可治癣和通便秘;皂角刺能预防疾病的产生,有效控制身体机能,对人们的身体系统有很好的预防效果 。
扩展资料:
皂荚采刺林苗木快速繁育技术:
一、种子采集与加工:
选择树干通直、生长健壮、种子饱满、30-100年生的盛果期成年母树,于10月份采种 。采收的果实要摊开曝晒,晒干后将荚果砸碎,或用石碾压碎,筛去果皮,进行风选 。种子阴干后,装袋干藏 。每千克种子约1800-2000粒 。
二、
苗圃选择与准备:
育苗地宜选择土壤肥沃、灌溉方便的地方,整地要细 。每667m2施有机肥3000-5000千克,筑成平畦或高畦 。
三、种子处理:
皂荚种皮厚而坚硬,透水性差,如不经催芽处理,种子发芽出土慢而不整齐、发芽率低,必须进行种子处理 。常用浓硫酸处理 。
四、播种:
播种时间在3月下旬至4月上旬 。条播,条距25-40cm,每延长米播种25-35粒 。播种前苗床要灌透水,播后覆土3cm,并经常保持土壤湿润 。每667m2播种量30-40千克 。
五、播后管理:
幼苗出土前后要及时防治蝼蛄等地下害虫:每5千克炒香的麦麸中加入90%晶体敌百虫30倍液0.15千克,每667m2施用1.5-2.5千克 。幼苗刚出土时勤喷水严防床面板结,以免灼伤嫩苗 。苗高10cm左右时间苗定苗,株距10-15cm 。
6-8月根据天气和苗木生长状况,适量适时灌溉和追肥,每667
m2施人粪尿100千克或尿素4千克,每隔半月追肥一次,8月初停止追肥,以利于幼苗木质化 。同时注意防治叶面害虫 。当年生苗高可达50-100cm,可用于出圃营造皂荚采刺林 。
—皂荚刺
—皂角树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