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东罗马帝国首都是什么?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君士坦丁堡 。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

文章插图
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伟建筑而闻名 。著名的建筑包括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和黄金城门,大道与广场在其间星罗棋布 。
君士坦丁堡还保存着为数众多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克之时,该城已经逐渐破败,但在此后得到了迅速的复兴与发展,并于17世纪中叶再次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
相关信息:

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伟建筑而闻名 。著名的建筑包括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和黄金城门,大道与广场在其间星罗棋布 。
在1204年和1453年两次被劫掠之前,君士坦丁堡还保存着为数众多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在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克之时,该城已经逐渐破败,但在此后得到了迅速的复兴与发展,并于17世纪中叶再次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君士坦丁堡
(古希腊语:Κωνσταντινοπολι/Κωνσταντινοπολη;拉丁语:Constantinopolis;奥斯曼土耳其语:;现代土耳其语:stanbul)又译康斯坦丁堡,是土耳其最大城市伊斯坦布尔的旧名,现在则指伊斯坦布尔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区 。
它曾经是罗马帝国、拜占庭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
公元330年,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庭建立新都,命名为新罗马(拉丁语:Nova Roma;希腊语:Να Ρμη),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 。在公元12世纪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规模最大且最为繁华的城市 。
后来拜占庭帝国逐渐衰落,领土范围也缩减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 。公元1453年,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帝国攻陷,此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再次繁荣起来 。
西方学者们习惯上将基督教治下(330年至1453年)的该城称作君士坦丁堡,而将此后伊斯兰教治下的城市称作伊斯坦布尔 。如今,君士坦丁堡之名仍然被东正教沿用,教众们将君士坦丁堡教会的领袖,亦是整个东正教会名义上地位最高的领袖称作君士坦丁堡普世牧首 。
君士坦丁堡亦以其宏伟的建筑而闻名 。著名的建筑包括圣索菲亚大教堂、君士坦丁堡大皇宫、君士坦丁堡竞技场和黄金城门,大道与广场在其间星罗棋布 。在1204年和1453年两次被劫掠之前,君士坦丁堡还保存着为数众多的艺术和文学作品 。
在被奥斯曼帝国攻克之时,该城已经逐渐破败,但在此后得到了迅速的复兴与发展,并于17世纪中叶再次成为当时世界第一大城市 。
扩展资料:
一、城市特色
根据《罗马帝国衰亡史》作者爱德华·吉本的统计,君士坦丁堡城里有2座剧场,4座巴西利卡(公众集会大厅),8个豪华的公众浴池,153个私人浴池,52道沿街柱廊,5座粮仓,8条高架水渠,14座教堂,14座宫殿和4388座贵族宅邸 。
新罗马城的设计完全仿照罗马,分为14个区 。在城里也可以找到同罗马一样的七座山丘,不过明显可见的山丘只有6座,第七座坐落在城市南部的缓坡上,需要极高的想象力才能分辨出来 。城中有一条流向马尔马拉海的小河,名为利科斯河,被附会为新的台伯河 。
几条高架引水渠从30公里外的色雷斯平原引来活水,供应城中日常生活所需 。
二、城市管理和日常生活
君士坦丁堡市民的职业通常由祖辈传承,毫无变动 。法律规定同行者才能互相通婚 。
此外,政府严密控制了一切生产活动——皇帝委任的官员(城市总监)可以任意走进一家店铺搜查其帐簿与营业状况,并设立了多种行会以便于管理 。
里奥六世(智者)编写了《总监便览》:“君士坦丁堡的工人组织有城市总监作为首领 。凡新会员加入、职员推选、各行会关系、团体生活,实际上都被城市总监掌握并由其决定 。
城市总监处于政府与行会之间,在大多数场合下还站在行会、外侨之间,审判并处罚一切违法行为 。”本书规定了工人的工资、每一种商品出售的日期与地点以及售价,制造者不得直接采购甚至选择其所需原料,存货质量甚至数量还有规定 。
制造者所属行会组织负责在运入城市的原料中选择本行业所需者 。制造者仅需付出总成本中他所占的那一部分,并在收获时领取组织分配给他的部分 。行会成员的增加受到严格限制,雇主无权支配他与工人所订的契约,甚至无权决定学徒人数 。
三、对君士坦丁堡的入侵
自君士坦丁堡建立以来,其军事、经济的重要价值一直受到不少民族的虎视眈眈 。比如是一直与帝国抗衡的波斯人,波斯人数次围攻过城市,但被坚厚的城墙和强大的拜占庭海军所挫败 。
其后在阿拉伯半岛兴起的阿拉伯人进攻拜占庭帝国,以二千五百六十艘战船围攻,阿拉伯舰队又遭到拜占庭海军用希腊火全歼,二千五百六十艘战船剩下五艘逃回;基辅人围攻城市,又被希腊火烧毁海军,遭到严重挫败 。
君士坦丁堡在1204年的第四次十字军东征中被占领并遭到洗劫,成为拉丁帝国的首都,1261年由米海尔八世帕拉奥洛古斯率领尼西亚帝国军队收复,成为重建的东罗马帝国首都 。
随着拜占庭帝国的衰落,君士坦丁堡于1453年5月29日被“征服者”奥斯曼土耳其的穆罕默德二世炮轰并遭到攻陷,开始由奥斯曼帝国管治,成为其首都 。土耳其共和国成立后,1923年将首都迁往现在的安卡拉 。1930年,该城被正式改名为“伊斯坦布尔” 。
参考资料:-拜占庭帝国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什么?君士坦丁堡
君士坦丁堡是东罗马帝国历史城市,今伊斯坦布尔 。现指伊斯坦布尔金角湾与马尔马拉海之间的地区 。它曾经是东罗马帝国、拉丁帝国和奥斯曼帝国的首都 。




公元330年5月11日,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拜占廷建立新都,命名为新罗马,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 。在公元4世纪中期到公元13世纪初期时,君士坦丁堡是全欧洲规模最大且最为繁华的城市 。
后来东罗马帝国逐渐衰落,领土范围也缩减到君士坦丁堡及其周边地区 。公元1453年5月29日,君士坦丁堡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攻陷,此后成为奥斯曼帝国的新首都,再次繁荣起来 。西方学者们习惯上将基督教治下的该城称作君士坦丁堡,而将此后伊斯兰教治下的城市称作伊斯坦布尔 。
东罗马帝国首都东罗马帝国首都是君士坦丁堡,后被奥斯曼土耳其帝国占领,改名为伊斯坦布尔,现属土耳其,公元330年5月11日,东罗马皇帝君士坦丁一世在旧拜占庭城旧址建立新都,命名为新罗马,但该城普遍被以建立者之名称作君士坦丁堡 。所以东罗马帝国也称作拜占庭帝国;
罗马帝国、东罗马帝国、西罗马帝国三个帝国的首都分别是哪里?这个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比较明确的一点,那就是前罗马帝国毫无疑问就是以罗马作为首都的
【东罗马帝国的首都是】尽管罗马帝国的名义首都一直也是罗马,但不争的事实是在晚期行政中心确实发生了转移,这就好像我对外宣称北京是我国的首都,然而你把行政部门全迁到了石家庄这种感觉(类似这样的国家现在依然有,譬如澳大利亚) 。当然我们不扯远,我们只能说,从加里恩努斯开始,前罗马帝国的实际首都就已经搬去了米兰
293年,戴里克先做出了四帝共治制度,保留2个奥古斯都(皇帝)的前提下,设立2个恺撒(副皇帝),东帝的奥古斯都首都尼科米底亚,恺撒首都西米乌姆;西帝奥古斯都的首都米兰,恺撒首都特里尔 。但是必须明确,对外宣称的首都还是罗马 。当然,这套四帝共治出现的4个首都现象仅仅存在了15年 。这一切结束后,罗马分裂
继续使用米兰作为首都的西罗马帝国,在402年,霍诺里乌斯将其迁到了拉文纳 。之后,直到西罗马灭亡,首都再未有变动
东罗马帝国的名义首都一直是君士坦丁堡,但是!中间还是出现过2次波折:663年,君士坦斯II曾经搬迁到了锡拉库扎(位于西西里岛),以避开东边崛起的阿拉伯帝国;1204~1261,东罗马遭遇了第四次十字军东征的背刺,直接裂开成了数个小政权,其中比较重要的尼西亚帝国定都尼西亚,特拉比松帝国定都特拉比松,还有一个伊庇鲁斯专制国则先后以阿尔塔,约阿尼纳,安格洛卡斯特洛为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