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1946年在美国的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了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 。它是一个占地170平方米、重30吨的庞然大物,由18000个电子管组成,每小时耗电量为140千瓦,每秒钟可进行5000次加法运算 。它的最重要的特点是,能按照大编写的程序自动地进行计算 。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

文章插图
从1946年至今,经过40多年的发展,电子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越来越快,复杂程度越来越高,体积越来越小,更新周期越来越短 。我国的“银河”巨型计算机的运算速度已达到每秒1亿次,国外的先进计算机的运算速度还要快 。就机器本身来说,电子计算机已“进化”到第四代了 。
第一代以电子管为主要元件 。利用这一代计算机,人们把人造卫星送上了天 。
第二代以晶体管构成基本电路 。开始有了算法语言和编译系统 。运算速度达每秒几百万次,体积、重量、耗电量、造价都大大减少 。
第三代是中小规模集成电路计算机 。这时已有操作系统,小型机广泛应用,有了终端与网络,运算速度达每秒几千万次 。
第四代是大规模集成电路组成的机器 。体积与成本大幅度减少 。这时制成了微型计算机,在工业、科学研究和家庭生活中广泛应用 。
第五代电子计算机实际是智能计算机,具有模仿人脑思维过程的能力 。从1979年起,日本等国组织了各方面的专家,开始了对这种计算机的研制,现已取得初步进展 。
作为一种计算工具,电子计算机和一般计算工具相比,有以下几个特点:(1)运算速度快 。运算速度高的电子计算机每秒能进行十几亿次运算 。速度较慢的微型电子计算机,每秒钟也能进行10万次运算 。(2)计算精度高 。现代电子计算机计算的值可达到64位数 。(3)具有“记忆”和逻辑判断能力 。电子计算机可以记录程序、原始数据和中间结果,还能进行逻辑推理和定理证明 。(4)能自动地进行控制,不必人工干预 。
电子计算机的应用已迅速渗透到人类社会的各个方面 。从宇宙飞船、导弹的控制、原子能的研究及人造卫星等尖端科技领域,到工业生产、企业管理、日常生活等都不同程度地应用了计算机 。有人断言,现代社会的每一项活动中都有电子计算机的踪迹 。
奇妙无穷的数
数的家族成员
1,2,3,……;1/2,4/5,7又9/16
-3,-8-11,……;
根号2,π,e,…… 。
这各种各样的数,都有自己的“身份”,它们共同组成数的家族 。
第一组成员是自然数 。小时扳手指头数地的1,2,3……就是自然数 。这也是我闪祖先最早认识的数,自然数称为正整数 。
第二组成员是分数 。5个人分3个苹果,古人最初是这样做的:把一个苹果分成相同的五份,每人取一份,即,对另两个苹果做同样的分配,最后每人得到3个,这就是我们所说的 。分数的记载最先出现在距今四千多年的古埃及纸草书中 。
零的出现是比较晚的,从“无”到“零”的认识是一个漫长的过程 。据说公元前二百年,希腊人已有零号的记载,但真正把零当作一个独立的数来使用是公元9世纪由印度人做出的 。
负数在中国的西汉时期(约公元前2世纪)已经萌牙,并最先作为数学的研究对象出现在公元1世纪的《九章算术》中 。
正整数(自然数)、零和负整数就构成全体整数 。正分数和负分数构成全体分数 。
整数和分数构成了有理数 。当然,广义的分数中已经包括了整数,因为可以把整数看成分母是1的分数 。
每个有理数都可以表示成两个整数的比 。但是,公元前5世纪希腊数学家发现不可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因而引起了一场极大的风波 。后来把不能表示成两个整数之比的数称为无理数 。现在我们知道无理数比有理数要多得多 。
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在实数范围内,方程x2+1=0是无解的 。于是,科学家引入了+bi的数就称为复数,而i=称为虚数单位 。
除此之外,还有新的数 。如果学习高等数学,会遇到四元数、各种超复数,以及类似的数学对象 。随着数学的发展,数的家族将不断增加新的成员 。
世界第一台电子计算机阿塔纳索夫-贝瑞计算机(Atanasoff-Berry Computer,简称ABC)是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为艾奥瓦州立大学的约翰·文森特·阿塔纳索夫(John Vincent Atanasoff)和他的研究生克利福特·贝瑞(Clifford Berry)在1937年至1941年间开发 。1946年2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它的出现具有划时代的伟大意义 。从第一台计算机的诞生到现在,计算机技术经历了大型机、微型机及网络阶段 。对于传统的大型机,根据计算机所采用电子元件的不同而划分为电子管、晶体管、集成电路和大规模、超大规模集成电路等四代,如表l1-1所示。我国在微型计算机方面,研制开发了长城、方正、同方、紫光、联想等系列微型计算机我国在巨型机技术领域中研制开发了“银河”、“曙光”、“神威”等系列巨型机 。1946年2月14日,世界上第一台电脑ENIAC在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诞生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方要求宾州大学莫奇来(Mauchly)博士和他的学生爱克特(Eckert) 设计以真空管取代继电器的"电子化"电脑--ENIAC(Electronic Numerical Integrator and Calculator),电子数字积分器与计算器),目的是用来计算炮弹弹道 。这部机器使用了18800个真空管,长50英尺,宽30英尺,占地1500平方英尺,重达30吨(大约是一间半的教室大,六只大象重) 。它的计算速度快,每秒可从事5000次的加法运算,运作了九年之久 。由于吃电很凶,据传ENIAC每次一开机,整个费城西区的电灯都为之黯然失色 。另外,真空管的损耗率相当高,几乎每15分钟就可能烧掉一支真空管,操作人员须花15分钟以上的时间才能找出坏掉的管子,使用上极不方便 。曾有人调侃道:「只要那部机器可以连续运转五天,而没有一只真空管烧掉,发明人就要额手称庆了 。
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什么时候诞生的?人类历史上的第一台电子计算机是ENICA,它诞生于1964年2月14日 。
ENICA可以说是为了军事战争需求而诞生的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为了计算发射的炮弹的着落点,需要处理大量的军事数据,而当时使用的手摇计算机因为计算都很慢,无法满足在短时间内计算出结果的要求,因此成立了一个由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的艾克特和莫利奇领导的研发团队,来研发一种有更快的计算速度的计算机 。
为了代替手动开关,研发团队便将视野放到了电子管上,希望能用电子管来作为“电子a开关”以提高计算速度 。于是在1964年2月14日ENICA便诞生了 。这个计算机可以说是非常庞大的,整个计算机占地面积达到了一百五十平方米,计算机的总重量达到了三十吨,整个计算机使用了一万八千多只电子管,七千多个电阻,六千多个开关、一万多个电容以及五十多万条电线 。整个计算机的耗电量是相当惊人的,总耗电量达到了一百四十千瓦,虽然现在看来每秒进行五千次的加法运算或者四百次的乘法运算,虽然现在看来这个计算速度是很慢的 。
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诞生于哪一年?名称是什么?世界上第一台电子计算机如下:

世界上第一台计算机是1946年在美国诞生的电子数值积分计算机,简称ENIAC 。虽然在今天看来,ENIAC的计算能力恐怕连小小的计算器、智能手机都比不上,但当时称得上是功能强大 。
ENIAC体积非常庞大,占满好几个房间,全身上下拥有一大堆缠绕的电线和真空管 。它的耗电量也非常惊人,工作的时候,全城的人都知道,因为家家户户的电灯都变暗了 。
计算机的发明:
计算机发明者约翰·冯·诺依曼 。计算机是20世纪最先进的科学技术发明之一,对人类的生产活动和社会活动产生了极其重要的影响,并以强大的生命力飞速发展 。
它的应用领域从最初的军事科研应用扩展到社会的各个领域,已形成了规模巨大的计算机产业,带动了全球范围的技术进步,由此引发了深刻的社会变革,计算机已遍及一般学校、企事业单位,进入寻常百姓家,成为信息社会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
计算机的应用在中国越来越普遍,改革开放以后,中国计算机用户的数量不断攀升,应用水平不断提高,特别是互联网、通信、多媒体等领域的应用取得了不错的成绩 。
【第一台电子计算机】1996年至2009 年,计算机用户数量从原来的630万增长至6710 万台,联网计算机台数由原来的2.9万台上升至5940万台 。互联网用户已经达到3.16 亿,无线互联网有6.7 亿移动用户,其中手机上网用户达1.17 亿,为全球第一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