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主要介绍《老子》中的十句人生箴言,感悟道家大智慧,以及老子说的最经典的话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老子》中的十句人生箴言,感悟道家大智慧《老子》又称《道德经》、《道德真经》、《老子五千文》 。春秋战国时期道家学派的经典著作之一 。全书分上下两篇,上篇为《道经》37章;下篇为《德经》44章,共81章,五千余字 。
1.为无为,则无不治 。
出自先秦《老子》第三章 。为,做 。无为,指清静无为、不折腾 。则,那么、就 。用“清静无为”的原则做事,那么天下就没有治理不好的事情 。此乃老子所提出的“清静无为”、“无为而治”的思想 。
2.唯不争,故无尤 。
出自先秦《老子》第八章 。唯,只有 。故,所以 。尤,罪过、过错 。只有与人无争,才能没有过失 。此言“清静无为”的意义 。
3.知足不辱,知止不殆 。
出自先秦《老子》第四十四章 。殆,危险 。知道满足,就不会有羞辱;知道有止境,就不会有危险 。此言人要有知足之心,要知道见好就收,不可欲无止境 。否则,物极必反,反而招致羞辱与危险 。
4.自知而不自见,自爱而不自贵 。
出自先秦《老子》 。见:同“现”,表现 。有自知之明,但却不要显露出来;能够做到自尊自爱,但却不要自命高贵 。这句话说明待人处事要谦虚 。
5.有无相生,难易相成,长短相形,高下相倾 。
出自先秦《老子》第二章 。有与无在对立中互相生成,难与易在矛盾中互相转化,长与短在对比中得到体现,高与低在对照中见出区别 。此言任何事物都有相互对立而又相辅相成的两面性 。
6.自伐者无功,自矜者不长 。
出自先秦《老子》第二十四章 。伐,夸耀 。矜,骄傲 。长,指进步 。喜欢自我夸耀的人是不会事业有成的,骄傲自大的人是不会进步的 。这句话说明谦虚谨慎才能使人事业有成、成长进步 。
7.少则得,多则惑 。
出自先秦《老子》 。学习的时候,少一点的知识,反而能够有所收获 。如果学的多了,反而会让人产生疑惑 。这句话说明学习应该专精,不应庞杂 。
8.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 。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悠兮其贵言 。功成事遂,百姓皆谓“我自然” 。
出自《老子·第十七章》 。最高明的统治,百姓并不会觉得国君的存在 。其次的统治百姓会与国君亲近,并且赞美国君 。再次一等的统治,人民畏惧统治者;更次的统治,人民轻侮统治者 。国君的欠缺诚信,百姓就不会相信他,最好的统治者是多么悠闲,他很少发号施令,事情办成功了,老百姓说“我们本来就应该是这样的” 。
9.物或损之而益,或益之而损 。
出自先秦《老子》第四十二章 。或,有时、有的 。损,减少 。益,增加 。有时想减损它,它却增加了;有时想增加它,它却减损了 。此言事物是消长相形、损益互成的 。
10.知其雄,守其雌,为天下溪 。为天下溪,常德不离,复归于婴儿 。
出自《老子·第二十八章》 。要知道什么是雄强,却要却安守雌柔的地位,要心甘情愿的做天下的溪流 。心甘情愿的做天下的溪流永恒的德性就不会离失,回复到婴儿般单纯的状态 。
老子最经典的一句话为而不争

文章插图
无为和不争是道家思想的精髓 。
老子说:江海之所以能为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为百谷王 。是以圣人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后之 。是以圣人处上而民不重;处前而民不害 。是以天下乐推而不厌 。以其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大概意思是说,江海之所以能成为百川之王,就是因为它善于处下的缘故,所以能称王 。同样的道理,圣人想要站到高处领导百姓,必须在言语上懂得谦逊就下;圣王想要站到前面领导百姓,必须要把自己的利益放到后面;只有这样,大家才不会感到沉重的负担,大家也不会觉得受到伤害 。
【《老子》中的十句人生箴言,感悟道家大智慧 老子说的最经典的话】然后,天下百姓才会乐于拥护他,而不会感到倦怠,因为他不和任何人相争,所以天下也没有人能与他争,天下就是他的了 。这就是老子说的:“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 。
- 值得看的电视剧
- 三色调光和无极调光哪个耐用
- 卷帘门多少钱一平
- 准备就职三国演义人名
- 考监理工程师报名条件
- 小黑点是蟑螂卵吗
- 2021年万圣节哪一天
- 氧化铜的颜色
- 第三方支付中有支付牌照的有哪几家呀? 支付牌照有多少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