邢台原名叫什么

邢台在古代叫什么名字邢台市,简称“邢”,古称邢州、顺德府 。
【邢台原名叫什么】

邢台原名叫什么

文章插图
邢州,今邢台市在隋、唐、宋、金时的旧称,元、明、清称顺德府 。隋开皇十六年(596年)以商周时的“邢”而设,邢是井方国,有3500年历史,商代祖乙迁邢为商都,历祖辛、沃甲、祖丁一百余年,至南庚再迁后成为北方屏藩 。
西周封周公第四子在邢国,疆域在太行山以东,故黄河以西,滹沱河以南,漳河以北,先后传二十世,历五百余年,是周代53个姬姓封国之一 。邢国是太行山以东具有征伐权的元侯之国,历史上多次率领诸侯与北方戎狄作战,邢侯搏戎载于史册,在中国北方占有重要地位 。
顺德府,今邢台市在元、明、清时的旧称,隋、唐、宋、金称邢州 。元朝(1262年)忽必烈特取《易经·坤卦》“万物资生,乃顺承天 。坤厚载物,德合无疆”之意,升邢州名为顺德府,属中书省,至元二年升顺德路,明复顺德府,清沿明制,隶属直隶省 。
民国二年(1913年)废顺德府,1925年切府城厢(桥东)设顺德市,1928年废市属邢台县,1983年设河北地级市-邢台 。
扩展资料
邢台悠久的历史涌现出郭守敬、李牧、魏征、宋璟、刘秉忠等先贤,走出了郭威、柴荣、孟知祥、孟昶等帝王,千古一帝秦始皇东巡途中驾崩于邢台沙丘 。
邢台也是唐朝皇室祖籍地(唐祖陵),发生过尧舜禅让、胡服骑射、巨鹿之战、黄巾起义等影响中国历史进程的事件,有破釜沉舟、鹿死谁手、民脂民膏、腹背受敌等近百条成语、典故源自邢台 。
位置境域:邢台市位于河北省中南部,太行山脉南段东麓,华北平原中部,晋冀鲁三省之中 。北纬36°50′~37°47′,东经113°52′~115°49′之间 。
东以大运河和山东省相望,西依太行山和山西省毗邻,北及东北与石家庄市、衡水市相连,南接邯郸市 。市域东西最长185公里,南北最宽80公里,总面积12456平方公里 。
-邢台
邢台的历史是什么?邢台市简称为“邢”,雅号卧牛城,位于河北省南部,是冀南重要的中心城市和新型工业基地,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为河北省最古老的城市,是元代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誉 。
邢台市别称牛城、邢襄,旧称邢国、襄国、邢州、顺德府,星空分野属昂、毕二宿(西名:金牛座) 。邢台市有着有3500余年的建城史和600余年的建都史,是大科学家郭守敬的故乡,素有“五朝古都”之称,先后做过商朝、邢国、赵国、常山国、后赵五个朝代和国家的国都 。邢台北通幽燕,南达黄淮,西扼太行三关,东望华北平原,自然条件优越,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的美邢台城市风光
誉 。
“大河岸边、山前台地”,邢台市位于太行山东麓、古黄河西岸这片独特的大山、大河结合地带上 。太行山为中华民族的脊梁,黄河为中华民族的摇篮,故邢台处于中华民族的核心地带 。邢字古通“井”,《康熙字典》说:“穴地出水曰井”,古邢台百泉竟流,故称井方,上古时期轩辕黄帝曾居住在邢台干言冈一带,黄帝亲率邢人开发利用井水,建井田,筑邑而居,史称“黄帝凿井,聚民为邑”,后世邢人为了纪念黄帝的凿井筑邑之德,乃合井、邑二字为一字,即为“邢”,此为邢得名由来 。《易经》曰“井,德之地也” 。故邢人崇尚圣德 。商代祖乙择沃野定都于邢,西周初,周成王封周公第四子为邢侯建立邢国,战国时期赵成侯立邢为信都,并扩建邢侯台为檀台,又因赵襄子曾都邢,西楚霸王项羽乃改邢为襄国,隋置邢州,宋徽宗赵佶升邢为信德府,金复置邢州,元始祖忽必烈为旌表邢州大治之功,升邢为顺德府,明清沿袭 。因西周邢侯和赵成侯、赵武灵王曾先后在邢地高筑檀台,大会天下诸侯,以标信德之义,故宋徽宗赵佶乃改龙岗县为邢台县,今邢台市之名即沿用于此 。
邢台为啥叫牛城邢台,别称邢襄、卧牛城 。
卧牛城来历
1.据史书记载:邢台城为春秋时邢侯所建,十六国时期由后赵皇帝石勒扩修,北宋时又进行重修 。城墙周九里十三步,阔六步,上可卧牛,故俗称卧牛城 。
2.民间传说:很久以前,邢台一带土地肥沃,水草丰美,当人们初来到这块土地上时,看到一头神牛,头南尾北,席地而卧 。于是人们便在神牛卧过的地方定居下来,繁衍生息,逐渐形成 了城镇 。人们称自己的城镇为卧牛城 。
3.民间传说:古时某年天降暴雨,农田被淹,洪水逼城,百姓遭难,有一神牛从天而降,喝退了洪水 。
卧牛城是邢台古县城的俗称 。清康熙年间《邢台县志》记载:“城周围九里十三步,厚二丈 。隋《图经》谓:石勒所筑,称建平城 。沈存中又谓:郭进守西山时所筑,厚六丈,上可卧牛,俗呼为卧牛城 。又传城西有栓牛石,东北有牛尾河,深丈许,阔五尺……”

扩展资料:

邢台历史悠久,是仰韶文化发源地之一,距今已有3500年的文明史 。邢台是“殷商之源,祖乙之都,邢侯之国”,历史上曾四次建国,三次定都,是北方最早形成城市的地区之一,素有“鸳水之滨、襄国故都、依山凭险、地腴民丰”之誉 。邢台城又名卧牛城 。
据考古发现,邢台至少在五万至十万年以前就有人类栖息繁衍 。公元前17世纪,邢氏族聚居冀南,以族名命地为“井”,即“邢” 。《禹贡》记载夏禹时期为冀州之域 。
公元前15世纪,商王祖乙迁都于邢,为京畿地,经祖辛、沃甲、祖丁等王,历时百余年 。公元前1060年,周成王封周公旦第四子姬苴为邢侯,筑邢城,建邢国,统辖邢地,历时四百余年 。公元前635年,邢为晋国属地 。公元前453年,邢为赵国所属 。
赵王之子赵襄子曾食采于邢,故有襄国之称 。公元前372年赵成侯据邢,邢为赵国信都 。公元前221年,秦始皇统一六国,废分封,设郡县,在邢置信都县,属钜鹿郡 。公元前206年,项羽立张耳为常山王,理信都,更名襄国,为常山国都 。公元前203年(汉高祖四年),改置襄国县,属赵国 。
公元212年(汉建安十七年),改隶冀州魏郡 。三国时仍名襄国县,属魏国,隶属冀州广平郡 。公元312年(西晋永嘉六年),羯人石勒纳张宾之策,进据襄国 。公元319年(东晋元帝大兴二年),石勒于襄国称赵王,国号“赵”,都襄国,史称后赵 。南北朝时期,襄国先后隶属广平郡、易阳郡、南和郡,北齐、北周时置襄国郡 。
公元583年(隋开皇三年),废郡立州,复改襄国郡为县,曾隶洺州 。公元589年(隋开皇九年),襄国县改称龙冈县 。公元596年(隋开皇十六年),于邢地置邢州 。公元607年(隋大业三年),复置襄国郡,治领龙冈 。公元618年(唐武德元年),改襄国郡为邢州 。
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罢邢州,改钜鹿郡 。公元757年(唐至德二年)复为邢州,龙冈属之 。公元907年至960年五代时期,后梁、后唐、后晋、后汉、后周均在邢地置邢州,治龙冈县 。公元960年至1118年(宋建隆元年至重和元年),仍置邢州 。
1119年(宋宣和元年),罢邢州,置信德府 。1120年(宋宣和二年)宋徽宗赵佶合古“邢”字和邢侯所筑“行台”之“台”二字,改龙冈县为邢台县,隶属信德府 。自此由“邢台”之名 。1125年(宋宣和七年)邢为金地 。1129年(金天会七年),改信德府为邢州,邢台县为邢州治 。
1262年(元中统三年)元世祖忽必烈在邢台建元帅府 。同年九月,改邢州为顺德府 。1265年(元至元二年),改顺德府为顺德路,隶属中书省 。1368年(明洪武元年),改顺德路为顺德府,直隶京师 。清代基本沿用明制,隶属关系未变 。
-卧牛城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