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次简单介绍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 , 以及德尔塔毒株简介的详情 , 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

文章插图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 , Delta新冠变异株具有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等特点 , 逐渐成为印度甚至是全球疫情的主要罪魁祸首 , 成为全球疫情流行株 。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1新冠肺炎目前仍在世界范围内大流行 , 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已迅速成为目前盛行的毒株 。
广州医科大学附属市八医院唐小平、李锋教授团队联合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钟南山院士、陈如冲教授团队 , 针对德尔塔变异株引起的“5·21新冠肺炎疫情” , 结合流行病学和病毒基因组测序技术首次在全球范围内精确描绘了德尔塔变异株传播的完整传播链 , 并结合临床资源 , 多方位描绘了该起疫情中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 。近日 , 该项研究成果在国际权威期刊《柳叶刀》子刊《电子临床医学杂志》上发表 。
根据此前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和病毒核酸基因测序 , “5·21新冠肺炎疫情”为德尔塔变异株引起 , 具有明确传播链 。而该研究首次追踪并完整报道了这起疫情的清晰传播链 。疫情之始为75岁女性因意外暴露感染 , 并通过密切的家庭接触或聚餐而感染另外3人 。
研究者观察到 , 该起疫情中病毒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直接和间接近距离接触 , 其中30.8%的感染者是通过用餐传播 , 其次分别是家庭接触(30.13%)、社区传播(18.59%) , 以及包括工作和社交接触在内的其他传播途径(19.87%) 。
同时 , 研究者将“5·21”疫情感染者纳入2020年新冠肺炎疫情中感染新型冠状病毒野生株的患者队列进行研究 , 多方位分析了“5·21”疫情病例的临床特征及病毒动力学特点 , 总结归纳出德尔塔变异株的特点 , 并寻求进展为重症的危险因素 。
研究者发现 , 德尔塔变异株的潜伏期短 , 传播速度快 , 中位潜伏期只有4.7天 , 明显短于野生株(6.3天) 。进一步亚组分析显示 , 在非重症组中 , 德尔塔变异株患者的病毒潜伏期(4.0天)明显短于野生毒株(6.0天) 。德尔塔变异株在10天内可传播4代 , 其中最快的代际传播不超过24小时 。
与野生株相比 ,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的病毒载量显著升高(前者CT值中位数为34.0 , 后者为20.6 , CT值越低表明病毒载量越高) , 德尔塔变异株感染者核酸转阴的时间也比野生株的'感染者明显延长 。
研究者还发现 , 感染德尔塔变异株是预测病情转为危重症的危险因素 。在60岁及以上老年新冠肺炎患者人群中 , 德尔塔变异株组较野生株组危重症风险高1.45倍;而且感染德尔塔变异株发展为危重症比感染野生株快2.98倍 。
研究者认为 , 本研究揭示了德尔塔变异株具有潜伏期短、传播速度快、病毒载量高、核酸转阴时间长、更易发展为危重症等特点 。因此 , 快速追踪、隔离以及时发现病毒感染者 , 对重点场所实施及时管控和在特殊情况下实施局部地区全员核酸筛查均非常重要 。快速发现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的做法 , 为全国防控新冠病毒德尔塔变异株提供了“广州经验” 。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2一、什么是“德尔塔”毒株?
新型冠状病毒不断进化和变异 , 陆续产生多种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德尔塔”毒株即德尔塔(Delta)新冠病毒变异毒株 , 最早于2020年10月在印度马哈拉施特拉邦被发现 。
2021年5月 , 世界卫生组织将最早在印度发现的新冠病毒变异毒株B.1.617.2命名为“德尔塔”(Delta) , 该变异株被确定为是导致印度第二波疫情的驱动因素之一 。
随后“德尔塔”变异株又进一步变异衍生出“德尔塔+”、“AY.1”变体 , 且病毒依然在继续变异和进化 。因德尔塔病毒具有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等特点 , 逐渐成为全球疫情流行株 。
1、“德尔塔”变异毒株与新冠病毒普通毒株的区别
“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的感染潜伏期一般为4-10天 , 随着变异毒株的代数传递潜伏期逐渐延长 , 新冠病毒普通毒株导致的感染潜伏期也为4-10天 , 但第一代潜伏期约为9天 , 长于“德尔塔”变异毒株的4天;“德尔塔”变异毒株阳性(或发病)前传染天数为1-6天 , 新冠病毒普通毒株阳性(或发病)前传染天数为0-9天;“德尔塔”变异毒株从密接到传染天数为2-4天 , 新冠病毒普通毒株从密接到传染天数为3-6天 。根据以上数据不难看出 , “德尔塔”变异毒株导致的感染时间更早 , 传播速度更快 。
2、“德尔塔”变异毒株在世界范围内传播
●英国:新增新冠病例中90%以上的患者为“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
●葡萄牙里斯本地区:近期新增病新冠病例中 , 超过50%的患者为“德尔塔”变异毒株感染;
●俄罗斯:莫斯科的一项检测中发现 , 在89.3%的新冠肺炎患者体内发现了“德尔塔”变异毒株;
●中国:广州、深圳和近期南京、扬州等地的本土疫情 , 也是由“德尔塔”变异毒株输入而导致的 。
二、新冠病毒变异毒株有哪些?
病毒变异是为了适应环境和生存的需要 。根据新冠病毒变异毒株对疫情影响程度的轻重 , 可以将变异的新冠病毒分为三大类:关注变异株(VOI)、关切变异株(VOC)和严重后果变异株(VOHC) 。虽然 , 新冠病毒三类变异株其所导致的后果不尽相同 , 需要重点监控的是关切变异株 , 目前导致疫情反弹的几个变异株均为关切变异株 。
1、关注变异株(VOI)
关注变异株是指病毒对疫情的影响只是具有可能性 , 病毒感染在某个地区流行或扩张有限 , 特定的遗传标记可能对病毒的传播、诊断、治疗方法或免疫逃逸产生影响 , 与某些病例或独特暴发人群的增加有关 。
2、关切变异株(VOC)
VOC的主要特点包括传播力增强或流行特点出现有害变化;致病力增强或临床表现趋重 , 如患病人数、住院人数或死亡人数增加 。公共卫生、社会措施或现有的诊断方法、疫苗和治疗方法的有效性明显降低 。
3、严重后果变异株(VOHC)
【德尔塔完整传播链全球首次被精确描绘 德尔塔毒株简介】有直接证据表明:该类病毒或是病毒变体会导致先前有效的预防措施或医疗措施失效或是效果大幅度下降 , 疫苗有效性严重降低或是在疫苗接种后出现较多患者感染 , 患者症状较重且住院治疗人数激增 。
新冠病毒是一种单股正链的RNA病毒 , 在病毒的复制过程中 , 其基因组通过多种机制而发生变异 。2020年3月 , 我国科研人员发现当前分离的新冠病毒已产生149个突变位点 。虽然 , 大多数突变位点并没有改变早期新冠病毒的一些生物学特性 , 但是依然有极少数变异株发生基因突变 , 引起相应氨基酸发生改变 , 进而使这些变异毒株的传染性和致病性更强 , 甚至出现部分中和抗体位点免疫逃逸 。新冠病毒重要位点发生突变 , 逐渐形成多种传播力和致病性更强的变异病毒 , 比较典型的有:
●2020年12月在英国发现的B.1.1.7新冠病毒变异株(“阿尔法”Alpha) , 传染能力是原始毒株的1.7倍;
●2020年12月在南非发现的B.1.351新冠病毒变异株(“贝塔”Beta) , 可从天然和疫苗诱导的血清中逃逸 , 造成抗体免疫失败;
●2021年1月在巴西发现的P.1新冠病毒变异株(“伽玛”Gamma) , 其传染性是普通新冠病毒的1.4-2.2倍;
●在印度发现的新冠双重变异株B.1.617(“德尔塔”Delta) 。
另外 , 世界卫生组织在今年6月份的时候宣布了一种名为Lambda(C.37)的新型新冠病毒变种 , 该变种病毒目前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流行 , 其传染性较高 , 同时还会降低疫苗的中和能力 。
新冠变异株较多 , 其中“德尔塔”变异毒株由于其传播力强、潜伏期短、病毒载量高、病情发展快 , 以及可能出现免疫逃逸现象等特点 , 其所导致的疫情反弹在近期受到了更多关注 。
新冠现在有几种毒株截至目前 , 新冠共有5种新冠变异株被WHO列为关切变异株 , 分别为阿尔法(Alpha)、贝塔(Beta)、伽玛(Gamma)、德尔塔(Delta)和奥密克戎(Omicron) 。
新冠病毒是指新型冠状病毒 , 从2019年新冠疫情爆发至今 , 全球已有约4000种新型冠状病毒变异株 , 但并非每个毒株都会给人类社会带来巨大风险 , 与其他病毒一样 , 新型冠状病毒基因组也会发生变异 , 某些变异会影响病毒生物学特性 , 使得病毒传染性和毒性增强 。
各种毒株具体介绍如下:
1、阿尔法(Alph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0年9月的英国 , 其特点是感染时间比前代更加持久 , 传散度更广 , 为2021年上半年主流变异毒株 。
2、贝塔(Bet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0年12月的南非 , 该毒株杀伤力强 , 传播速度快 , 具有降低抗体中和能力 , 使得疫苗的保护力大大减弱 。
3、伽玛(Gamm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1月的巴西 , 该毒株传播速度快 , 杀伤能力强 , 药物抗性高 , 感染该毒株后 , 患者二次感染的风险明显增加 。
4、德尔塔(Delta)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3月的英国 , 该毒株传播力强、感染潜伏期短、致病性强、发病进程快 。其主要变异点被认为可以逃避人体免疫攻击 , 同时也会让疫苗保护力下降 , 病毒传播能力增加 , 其感染传播力比原病株高100%-220% 。
并对疫苗诱导的中和抗体产生抗性 , 该特性使得德尔塔变异株在2021年7月后成为第一强势病毒株 。
5、奥密克戎(Omicron)变异株:首次发现于2021年11月的博茨瓦纳 , 截至2022年1月份 , 奥密克戎的全球占比已经超过了全球的70% , 传染能力可以是德尔塔变体无法企及的新高度 , 已取代德尔塔变异株成为主要流行株 。
奥密克戎感染人类支气管的速度达到了德尔塔的70倍 , 逃逸能力也远超贝塔 , 据有关研究估计 , 奥密克戎的传染性可能比原始毒株高500% , 是迄今为止发现突变最多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
- 微信怎么群投票 怎么发起群投票
- 花呗怎么快速提升额度? 花呗额度怎么快速提升到10000
- 十大最佳拍照手机排名 真我手机排名第几
- 广州地铁10号线的建设历程 广州地铁十号线
- 踩小人的游戏都有什么 踩小人的游戏都有什么名字
- 2023唐山民办专科学校有哪些
- 怎么判断孔雀鱼生完了
- 光触媒除甲醛十大品牌
- 杨桃扮演者周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