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概括 老菜娱亲的故事

文章简单介绍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概括,以及老菜娱亲的故事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概括 一、《二十四孝图》是一本讲中国古代二十四个孝子故事的书,配有图画,主要目的是宣扬封建的孝道 。鲁迅先生从自己小时阅读《二十四孝图》的感受入手,重点描写了在阅读“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个故事时所引起的强烈反感,形象地揭露了封建孝道的虚伪和残酷 。
二、鲁迅先生在朝花夕拾中所评点的《二十四孝》,应该是元代郭居敬编录的《全相二十四孝图诗》.其主要内容如下:
1、老菜娱亲:
春秋时,楚国有位隐士,名叫老莱子 。这个老莱非常孝顺父母,对父母体贴入微,千方百计讨父母的欢心 。
为了让父母过得快乐,老莱特地养了几只美丽善叫的鸟让父母玩耍 。他自己也经常引逗鸟儿,让鸟儿发出动听的叫声 。父亲听了很高兴,总是笑着说:“这鸟声真动听!”老莱见父母脸上有笑容,心里非常高兴 。
老莱其实也不小了,也年过70岁 。一次,父母看着儿子的花白头发,叹气说:“连儿子都这么老了,我们在世的日子也不长了 。”
老莱害怕父母担忧,想着法子让父母高兴 。他专门做了一套五彩斑斓的衣服,走路时也装着跳舞的样子,父母看了乐呵呵的 。
一天,他为父母打水上堂,不小心跌了一跤 。他害怕父母伤心,故意装着婴儿啼哭的声音,并在地上打滚 。父母还真的以为老莱是故意跌倒打滚的,见他老也爬不起来,笑着说:“莱子真好玩啊,快起来吧 。”
后来,“老莱娱亲”成了成语,形容子女想尽办法让年事已高的父母心情舒畅 。
2、郭巨埋儿:
汉朝的时候 。有个姓郭名巨的人 。表字文举 。家里穷苦得很 。他有个儿子还很幼小 。郭巨的母亲常常把自己吃的东西分给孙儿吃 。郭巨因为家里穷得不能够奉养母亲 。儿子又要分母亲的食物,如何是好呢?于是总等着儿子走出的时候 。再到母亲那里去进食物 。年迈的母亲总把食物留给儿子 。郭巨便要将儿子给埋了 。郭巨说 。你不要惊动了母亲 。儿子可以再有的 。母亲是不可以再得的 。为何不把儿子埋葬了?郭巨的妻子不敢违背她丈夫的话 。就在地上掘坑 。掘到三尺多深 。正要将儿子扔进去,忽然一个霹雳 。并且地里有一釜的黄金 。上面有字写着 。说是天赐郭巨,官不得取,民不得夺 。
介绍卧冰求鲤、老莱娱亲、郭巨埋儿等孝道故事卧冰求鲤
[编辑本段]【成语典故】
晋王祥,字休征 。早丧母,继母朱氏不慈 。父前数谮之,由是失爱于父母 。尝欲食生鱼,时天寒冰冻,祥解衣卧冰求之 。冰忽自解,双鲤跃出,持归供母 。
晋朝的王祥,早年丧母,继母朱氏并不慈爱,常在其父面前数说王祥的是非,因而失去父亲之疼爱 。继母朱氏时常想吃鲤鱼,但因天寒河水冰冻,无法捕捉,王祥便赤身卧于冰上祷告,忽然间冰裂,从裂缝处跃出两尾鲤鱼,王祥喜极,持归供奉继母 。
他的举动,在十里乡村传为佳话 。人们都称赞王祥是人间少有的孝子 。有诗颂曰:
继母人间有,王祥天下无;至今河水上,留得卧冰模 。
在朝花夕拾中,为什作者反感【老莱娱亲】的故事【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概括 老菜娱亲的故事】

朝花夕拾中的《二十四孝图》的内容概括 老菜娱亲的故事

文章插图
招致他反感的是老莱“诈跌”,作婴儿啼,以娱亲意,作者认为小孩子多不愿意诈作,换言之,不愿装假,这违背了儿童的心理,讽刺了封建孝道的虚伪 。
因为年近七十的老莱学儿童啼哭以讨父母的欢心,却用“诈跌”的手段,让人觉得非常虚伪 。具体鲁迅在《朝花夕拾》中《二十四孝图》篇;
鲁迅写道:其中最使我不解,甚至于发生反感的,是“老莱娱亲”和“郭巨埋儿”两件事 。我至今还记得,一个躺在父母跟前的老头子,一个抱在母亲手上的小孩子,是怎样地使我发生不同的感想呵 。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1925年,鲁迅在北京担任大学讲师期间,因支持学生运动而受到当时所谓“正人君子”的流言攻击和排挤 。1926年,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制造“三·一八”惨案 。作者鲁迅写下《纪念刘和珍君》等一系列文章,热情支持学生的正义斗争;
控诉北洋军阀政府的残暴,结果遭到当局的通缉而不得不远走厦门避难 。《朝花夕拾》中的作品虽然都是在追忆往事,但也是“借题发挥”,影射、讥讽当时的社会现实 。
《朝花夕拾》作于1926年2月至11月,共10篇 。前5篇写于北京,后5篇写于厦门,曾先后发表在《莽原》半月刊上,总题为《旧事重提》 。1927年5月成集时,改名为《朝花夕拾》,并作了《小引》,7月又写了《后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