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什么时间冬至 今年什么时候冬至

文章主要介绍今年什么时间冬至,以及今年什么时候冬至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今年什么时间冬至

今年什么时间冬至 今年什么时候冬至

文章插图
2020年冬至的日期:2020年12月21日 星期一 (庚子年(鼠年)冬月初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冬至是四时八节之一,被视为冬季的大节日,在古代民间有“冬至大如年”的讲法 。冬至习俗因地域不同而又存在着习俗内容或细节上的差异 。在中国南方地区,有冬至祭祖、宴饮的习俗 。在中国北方地区,每年冬至日有吃饺子的习俗 。
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第22个节气,斗指子,太阳黄经达270°,于每年公历12月21-23日交节 。冬至是太阳直射点南行的极致,冬至这天太阳光直射南回归线,太阳光对北半球最为倾斜,大阳高度角最小,是北半球各地白昼最短、黑夜最长的一天 。冬至也是太阳直射点北返的转折点,这天过后它将走“回头路”,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23°26′S)向北移动,北半球(我国位于北半球)白昼将会逐日增长 。
扩展资料
冬至是一年里太阳最偏南的一天,这天过后,太阳直射点开始从南回归线向北移动,北半球的白昼长度开始逐渐增加,正午太阳高度也逐渐升高 。
值得注意的是,在冬至前后,地球位于近日点附近,运行的速度稍快,这造成了在一年中太阳在南半球的时间比在北半球约短8天,因此北半球的冬季比夏季要略微短一些 。
注:地极轴通过地心,连结南、北两极,与地球公转轨道面的夹角为66°34′,和地球自转轨道面——赤道面垂直 。
今年什么时候冬至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公历12月22日 。根据查询日历得知,2023年冬至为农历十一月二十九,公历12月22日 。冬至,又称日南至、冬节、亚岁等,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二十四节气中一个重要的节气,也是中国民间的传统祭祖节日 。
今年的冬至是什么时候呢?2022年12月22日(农历11月29)是今年的冬至时节,根据对中华民俗的了解,各个地方过冬至节的习俗有很多种,比如北方在冬至宰羊,吃饺子、吃馄饨;南方的人们要在这一天吃冬至米团、冬至长线面,有些地区还有冬至祭天祭祖的习俗,
冬至
大雪后十五日.为冬至,冬至是二十四节气之一,冬至也是一个传统的节日,
很多地方对冬至很重视,甚至还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 。冬至有很多习俗,早的可以追溯到汉代,晚的也多见于唐宋,并主要表现在饮食方面,比如吃羊肉,狗肉、馄饨、饺子、汤圆、赤豆粥、黍年糕、酿酒等 。
在我们老家提到冬至,不得不说吃饺子 。每年农历冬至这天,不论贫富,饺子是必不可少的节日饭 。谚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这种习俗 。
有的地方吃羊肉等滋补食品“进补”的习惯,在晚上吃羊肉、喝羊肉汤来暖身驱寒,以求来年有一个好兆头 。
还有点地方吃馄饨,开始是为了祭祀祖先,后逐渐盛行开来,民间有“冬至馄饨夏至面”之说 。馄饨发展至今,更成为名号繁多,制作各异,鲜香味美,遍布全国各地,深受人们喜爱的著名小吃 。
今年冬至是哪天冬至,是我国农历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气,也是一个传统节日,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下面是相关内容,欢迎阅读了解 。
每年的冬至是几月几日冬至时间在每年的阳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间:
2017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0:27:53,农历2017年十一月(大)初五
2018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6:22:38,农历2018年十一月(大)十六
2019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2:19:18,农历2019年十一月(小)廿七
2020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8:02:12,农历2020年十一月(小)初七
2021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59:09,农历2021年十一月(大)十八
2022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05:48:01,农历2022年十一月(小)廿九
2023年冬至时间:12月22日11:27:09,农历2023年十一月(大)十一
2024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17:20:20,农历2024年十一月(大)廿一
2025年冬至时间:12月21日23:02:48,农历2025年十一月(大)初一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 。早在二千五百多年前的春秋时代,我国已经用土圭观测太阳测定出冬至来了,它是二十四节气中最早制订出的一个 。
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 。《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 。”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 。《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 。”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 。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 。《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 。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 。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 。《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 。”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古人认为,冬至是阴阳转枢的日子,这一天之后,阴气渐消,阳气渐长 。冬至,皇帝到天坛祭天,第二天就在太和殿里接受文武百官的朝贺 。
冬至习俗一、吃饺子 。
古语有云:"十月一,冬至到,家家户户吃水饺 。"可见冬至吃饺子已经是必不可少的风俗 。"医圣"张仲景曾任长沙太守,辞官回乡后,看到乡亲面黄肌瘦,饥寒交迫,不少人的耳朵都冻烂了 。因而命其弟子搭台筑灶,把羊肉和驱寒药材放在锅里熬煮,然后捞出来切碎,用面包成耳朵样的"娇耳",煮熟后,分给来求药的人吃 。人们吃后,浑身暖和,两耳发热,冻伤的耳朵都治好了 。后人学着"娇耳"的样子,包成食物,便叫"饺子" 。
二、九九消寒 。
冬至的次日开始数九,这就是人们所说的"提冬数九" 。数上9天是一九,再数9天是二九,以此类推,数到"九九"就算"九"尽了 。"九尽杨花开",那时天就暖了 。入九以后,文人墨客,搞所谓消寒活动,择一"九"日,相约九人饮酒("酒"与"九"谐音),席上用九碟九碗,成桌者用"花九件"席,以取九九消寒之意 。
三、祭天祭祖 。
很多地区在冬至这一天有祭天祭祖的习俗,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家家户户都把家谱、祖先像、牌位等供于家中上厅,安放供桌,摆好香炉、供品等 。祭祖的同时,有的地方也祭祀天神、土地神,叩拜神灵,以祈福来年风调雨顺,家和万事兴 。
各地冬至习俗盘点潮汕人冬至吃冬节丸
潮汕有“冬节丸,一食就过年”的民谚,俗称“添岁”,表示年虽还没有过,但大家已加了一岁 。孩子们最盼吃这碗甜丸,往往夜里醒来都要问天亮了吗?然而天好像要与孩子们开玩笑似的,老是不亮,故潮俗有“冬节夜,啰啰长,甜丸未煮天唔光”的童谣 。
客家人冬至节气吃酿酒
客家人认为,冬至时的水味最醇,用它酿的酒可久藏不坏,柔和爽口,回甜生津,后劲颇足 。所以,客家人冬至酿酒已成为习俗 。为了这一天,客家主妇常挑个吉祥的日子,专门到集市添置酿酒的器具,把陈年的酒坛搬到溪流中,用黄黄的细沙洗去污物,再让清凉的泉水反复冲洗,最后置放在阴凉处风干 。
四川冬至吃羊肉汤
在四川却是冬至吃羊肉汤,羊肉是冬日可谓冬日滋补之首,专家指出,吃羊肉既能御风寒,又可补身体,对一般风寒咳嗽、慢性气管炎、虚寒哮喘、肾亏阳痿、腹部冷痛、体虚怕冷、腰膝酸软、面黄肌瘦、气血两亏、病后 。
杭州人冬至吃年糕
吃年糕从清末民初直到现在杭州人在冬至都喜吃年糕 。在每逢冬至做三餐不同风味的年糕,早上吃的是芝麻粉拌白糖的年糕,中午是油墩儿菜、冬笋、肉丝炒年糕,晚餐是雪里蕻、肉丝、笋丝汤年糕 。冬至吃年糕,年年长高,图个吉利 。
广东人冬至吃烧腊
冬至这天,大多数广东人都有“加菜”吃冬至肉的风俗 。其中,烧腊就是广东人冬至餐桌上必不可少的传统食品 。全家人在祭祖之余,准备一些腊肉腊肠吃一顿,以祈求来年能鸿运当头 。
湖南冬至吃赤豆糯米饭
湖南湖北一带,在冬至那一天一定要吃上赤豆糯米饭 。糯米味甘、性温,能够补养人体正气,吃了后会周身发热,起到御寒、滋补的作用,最适合在冬天食用 。若是能用上黑糯米,那就更好了,黑糯米有助于产妇滋补产后造成的身体虚弱,有利于增加乳汁,哺乳婴儿 。相传,有一位叫共工氏的人,他的儿子不成才,作恶多端,死于冬至这一天,死后变成疫鬼,继续残害百姓 。但是,这个疫鬼最怕赤豆,于是,人们就在冬至这一天煮吃赤豆饭,用以驱避疫鬼,防灾祛病 。
冬至诗词九九歌
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
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开八九雁来;
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 。
小至
(唐)杜甫
天时人事日相催,冬至阳生春又来 。
刺绣五纹添弱线,吹葭六管动飞灰 。
岸容待腊将舒柳,山意冲寒欲放梅 。
云物不殊乡国异,教儿且覆掌中杯 。
冬至
(唐)杜甫
年年至日长为客,忽忽穷愁泥杀人!
江上形容吾独老,天边风俗自相亲 。
杖藜雪后临丹壑,鸣玉朝来散紫宸 。
心折此时无一寸,路迷何处望三秦?
邯郸冬至夜
(唐)白居易
邯郸驿里逢冬至,抱膝灯前影伴身 。
想得家中夜深坐,还应说著远行人 。
冬至谚语谚语多数反映了劳动人民的生活实践经验,而且一般都是经过口头传下来的 。冬至作为我国重要的节气之一,关于冬至的谚语自然也不少 。冬至的谚语饱含着劳动人民长久以来对农事的观察与总结,一起看看关于冬至的谚语:
1、冬在头,卖了被置头牛;冬在腰,冻死猫;冬在尾,冻死鬼 。
2、晴冬至,年必雨 。
3、冬至黑,过年疏;冬至疏,过年黑 。(黑,指下雨)
4、冬至暖,冷到三月中;冬至冷,明春暖得早 。
5、冬至强北风,注意防霜冻 。
6、冬至下场雪,夏至水满江 。
7、冬至在头,冻死老牛;冬至在中,单衣过冬;冬至在尾,后悔没有火炉 。
8、冬至落雨星不明,大雪纷纷步难行
9、冬至西北风,来年干一春 。
10、冬至南风百日阴
11、阴过冬至晴过年
12、冬至在月头,大寒年夜交;冬至在月中,天寒也无霜;冬至在月尾,大寒正二月 。
13、犁田冬至内,一犁比一金 。冬至前犁金,冬至后犁铁 。
14、冬至头,天气暖;冬至中,天气冷;冬至尾,冷得迟 。
【今年什么时间冬至 今年什么时候冬至】15、冬至天气晴,来年百果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