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理论四大强度准则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第一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引起材料脆性断裂破坏的因素是最大拉应力 , 无论什么应力状态 , 只要构件内一点处的最大拉应力σ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应力σb , 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 。于是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
σ1=σb 。σb/s=[σ]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σ1≤[σ] 。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第二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伸长线应变是引起断裂的主要因素 , 无论什么应力状态 , 只要最大伸长线应变ε1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值εu , 材料就要发生脆性断裂破坏 。
εu=σb/E;ε1=σb/E 。由广义虎克定律得:
ε1=[σ1-u(σ2+σ3)]/E
所以σ1-u(σ2+σ3)=σb 。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

四大强度理论

文章插图
σ1-u(σ2+σ3)≤[σ] 。
3、最大切应力理论(第三强度理论):
这一理论认为最大切应力是引起屈服的主要因素 , 无论什么应力状态 , 只要最大切应力τmax达到单向应力状态下的极限切应力τ0 , 材料就要发生屈服破坏 。
τmax=τ0 。
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
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

四种强度理论分别适用什么材料?第一第二种如你所说得脆性材料
第一种的脆性材料起码得有拉应力 , 如果有两个方向的拉应力一般用第一种 , 第二种不准了
出现拉压的 , 或者两个方向都是压的用第二种
第三第四的用法
塑性材料中的薄管就用畸变能密度理论
普通的就用第三种 , 最大切应力理论
最后 , 无论塑性还是脆性材料
如果出现三向都是拉的 , 那就用第一的最大拉应力理论
三向均是压的就得用第三第四了
一个主题四个理论是指什么含义:
四大基本理论分别对应:力,热,光,电.对应的学科就是理论物理基础:理论力学,热力学统计,电动力学,量子力学.这四门统称为四大力学,是你进入物理领域的最最基本的课程四大强度理论
四大强度理论 , 指的是最大拉应力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形状改变比能理论这四个与强度有关
利用强度条件可解决工程中哪些强度计算问题利用强度条件可解决的三类强度问题是:
1、强度校核:在已知拉压杆的形状、尺寸和许用应力及受力情况下 , 检验构件能否满足上述强度条件 , 以判别构件能否安全工作 。

2、设计截面:已知拉压杆所受的载荷及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 , 根据强度条件设计截面的形状和尺寸 。
3、确定许用荷载:已知拉压杆的截面尺寸及所用材料的许用应力 , 计算杆件所能承受的许可轴力 , 再根据此轴力计算许可载荷 。
4、强度条件是指为使构件能够正常工作 , 其工作应力应小于材料的极限应力 。
扩展资料:四大强度理论:

1、最大拉应力理论:危险点处于复杂应力状态的构件发生脆性断裂破坏的条件是:σ1=σb 。σb/s=[σ] , 所以按第一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σ] 。

2、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由广义虎克定律得:ε1=[σ1-u(σ2+σ3)]/E , 所以σ1-u(σ2+σ3)=σb 。按第二强度理论建立的强度条件为:σ1-u(σ2+σ3)≤[σ] 。
3、最大切应力理论:依轴向拉伸斜截面上的应力公式可知τ0=σs/2(σs——横截面上的正应力)由公式得:τmax=τ1s=(σ1-σ3)/2 。所以破坏条件改写为σ1-σ3=σs 。按第三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σ1-σ3≤[σ] 。
4、形状改变比能理论:第四强度理论的强度条件为:sqrt(σ1^2+σ2^2+σ3^2-σ1σ2-σ2σ3-σ3σ1)<[σ] 。
【四大强度理论】参考资料:——四大强度理论
强度理论在材料力学中的应用材料力学四大强度理论:
第一强度:最大拉应力理论 , 适用于脆性材料 , 例如:铸铁 。
第一强度理论又称为最大拉应力理论 , 其表述是材料发生断裂是由最大拉应力引起 , 即最大拉应力达到某一极限值时材料发生断裂 。
第二理论:最大伸长线应变理论 , 只要极少数脆性材料复合 , 应用很少 。
第二强度理论
又称最大伸长应变理论 。它是根据
J.-V.彭赛列的最大应变理论改进而成的 。主要适用于脆性材料 。它假定 , 无论材料内一点的应力状态如何 , 只要材料内该点的最大伸长应变ε1达到了单向拉伸断裂时最大伸长应变的极限值εi , 材料就发生断裂破坏 , 其破坏条件为:
ε1≥εi
(εi>0) 。
第三理论:最大切应力理论 , 适用于塑性材料 , 例如低碳钢 , 形式简单 , 应用极为广泛 。
第三强度理论
又称最大剪应力理论或特雷斯卡屈服准则 。
这个理论的塑性破坏条件为:
σ1-σ3≥σy , 
式中σy是屈服正应力 。
第四理论:畸变能密度理论 , 适用于大多数塑性材料 , 比第三准确 , 但不如第三方便 。
第四强度理论
又称最大形状改变比能理论 。该理论适用于塑性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