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十五什么节日,有哪些常识和说法 7.15是什么日子

七月十五日或者七月十四是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文化节日,主要的意义和作用是祭祖 。中元节与除夕、清明节及重阳节等等都有祭拜祖先的传统习俗,为祭拜祖先的传统节日 。

七月十五什么节日,有哪些常识和说法 7.15是什么日子

文章插图
【七月十五什么节日,有哪些常识和说法 7.15是什么日子】可见,中元节其核心是敬祖尽孝,为后人铭记和传承 。
七月十五是什么节七月十五是中元节,又叫祭祖节、七月半、鬼节等等,称呼比较多 。
而佛教称为盂兰盆节 。据说,是从目连救母的法会开始出现 。“盂兰盆”是梵语,“盂兰”意为“解倒悬”,寓意非常痛苦的意思 。而“盆”的意思是为“容器” 。也就是说用盆子盛着百味美食,恭敬佛僧,以解救其“倒悬”之痛苦 。
可以看到,盂兰盆节有两个含义,一是希望人们恭敬和奉养佛僧,二是通过佛僧劝诫人们多行善事,并超脱先人罪孽 。
而道教还称之为地官节 。在道教文化中,有“三官大帝”,分别为天官、地官和水官,并分别负责上元、中元和下元 。其中正月十五为上元节,天官赐福;七月十五为中元节,是地官赦罪,十月十五为下元节,乃水官解厄 。而中元节这是为亡魂灵魂超度 。
在民间,则广为流传是祭祖节 。人们在这一天,准备丰盛的水果、点心、美酒佳肴,进行上坟祭祖,祭拜祖先;还有的放河灯,照亮鬼魂回家的路;也有的在十字路口焚烧纸钱、纸元宝等进行祭拜 。当然,各地的风俗不尽相同,但都是传承孝道,怀念先祖 。
可见,七月十五是三俗合一,从道教、佛教和民间的习俗三种文化交织在一起,尤其是自古以来,古人先祖非常重视孝道文化,更是通过祭祀文化来传承,牢记先祖功德,子子孙孙永流传 。
中元节有哪些禁忌在民间,据说中元节禁忌比较多,因为这天为鬼节,还有的称七月为鬼月,老一辈反反复复告诫一些注意事项 。总感觉有一些神秘色彩,大家要正确的判断,科学的分析 。
一说不要乱转乱窜,到处游荡 。
正如老话所说,说:“七月十五地门开,没事别在南墙转”,还有的说:“七月十五鬼门开,没事别到河边转” 。看到了吧!没事别到河边或者院内南墙等等地方玩耍,尤其是深夜更不要出来游玩,老人们担心体弱多病的人或者小伙子、孕妇等等特殊人群,容易招惹不干净的东西,所以要减少外出,以防不测 。
二是这天要特别注意言行举止 。
不要说“鬼”字:中元节,鬼门大开,传说也是普渡鬼魂的日子,他们是倾巢而出,全部出来,肯定是到处都有,无所不在 。因此,不要乱说话,不要说不敬的话等等,要谨言慎行,防止口不择言,惹恼鬼魂,惹祸上身 。
也不要乱踩纸钱:在祭拜祭祀时,人们通常烧一些纸钱或者金银财宝等等,这是送给亡灵的钱财 。如果乱跑乱踩,妨碍他们领钱,容易引起误会,难免惹祸上身 。
三是其他注意事项 。
吃饭时,不要将筷子插入饭中,会被误认为请他们一起就餐来,防止发生误会 。
祭祀时,不要一时嘴馋,现场吃祭拜的供品,这叫与鬼争食,恐为自己带来不便 。
走路时,看到熟悉的人,尤其是从后面走路时,不要拍别人的肩膀 。据说,人身上有三把火,火弱容易招惹鬼魂上身,拍肩膀会拍灭肩头之火,让鬼魂趁势而上,造成不利 。
当然,还有许多禁忌,比如,不要捕捉蜻蜓及螽斯,不要在晚上晾衣服,也不要晚上庆祝生日,也不要披头散发睡觉,防止误认为同类等等,多多少少有一些迷神的色彩,大家科学分析对待 。
看看中元节有哪些说法?“七月半,鬼邀伴,邀来邀去有一爿” 。看到了吧!到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些鬼魂也是呼朋唤友,一起出来游荡,相互邀请,一会儿就是一大片,可见鬼魂比较多,全部出来了,是不是很有意思?
“七月半鬼乱窜,没事别往河边转” 。我们刚刚分析看到,鬼魂全部出来游荡 。据说河中鬼魂喜欢拉人垫背,希望早日投胎转世;也有的在河里放河灯为亡魂指引回家的道路,还有的在河边祭祀,请鬼魂饱餐美食一顿,再烧些纸钱使用 。可见,河边阴气太重,不宜前往游玩 。
还有的说:“七月十五地开门,南墙之下莫站人” 。南墙一般指的是影壁墙,也就是过去人们多在大门内设置的一堵墙,主要阻挡一些歪风邪气进入 。而七月十五地门开,站在南墙下,容易被误入的鬼魂撞到,多有不吉之兆 。因此,这天尽量不要站在南墙下玩耍 。
当然,以上禁忌和说法,多是民间传说或者农谚俗语而已,请大家一分为二的看待,合理区分,科学分析,重在参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