密西西比河汛期在春季的原因

请问密西西比河的汛期是夏季还是春冬,详解上游河段纬度稍高,以春季融雪和雨水补给为主,4月出现全年最高水位,6月因降水增多,出现次高水位,洪水期3~7月,12月为枯水期 。年平均流量 2900 立方米/秒。冬季封冻 ,含沙量少 。
中游年平均流量 5800 立方米/秒,3~8月为洪水期,6 月出现最高水位,12 月为枯水期 。由于西岸流经半干旱地区支流的汇入,河流含沙量增大。
下游自俄亥俄河汇入后 ,水量大增 ,年平均 径流量达1.34 万立方米/秒,1~6 月为洪水期 ,4
月出现最高水位,10月为枯水期,含沙量大 。干流右岸以密苏里河为首,长度大、水量小、季节变化明显;左岸以俄亥俄河为首,长度小、水量大、季节变化缓和 。
密西西比河水能丰富的原因是什么①.源于美国境内,纵贯美国,在新奥尔良注入墨西哥湾 。入海口在30°N 。
②.密西西比河全长6262公里,为世界第四长河 。面积达322万平方公里,约占全洲总面积1/8,居世界第五位 。密西西比河是北美大陆上流程最远、流域面积最广、水量最大的水系 。
③.水系构成:西边的支流比东边多而长,形成了一个巨大的不对称的树枝状水系 。
④.水文特征:水量丰富(降水丰富);流量季节变化大,有夏汛(降水集中在夏季);含沙量较小(流经半湿润、湿润地区,);干流上游和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1~2月结冰 。
⑤.汛期:流域内各地气候条件不一,致使水文特征颇有差异 。
上游——3~7月为洪水期,其中4月由于春季融雪和雨水补给,出现全年最高水位,6月因降水增多产生次高水位,12月为低水位 。
中游——因密苏里河注入,3~8月为洪水期,最高水位推迟到6月出现 。
下游——由于俄亥俄河提供干流57%的水量,1~6月为洪水期,4月为最高水位,10月出现最低水位 。但接纳雷德河后,洪水期为2~7月,最高水位发生在4~5月,最低水位在9月 。
⑥.河口三角洲:年平均输沙量4.95亿吨,在河口堆积,平均每年以96米的速度向海伸展,形成了远远峰入海区的鸟足状三角洲,总面积约达2.6万平方公里 。
⑦.河段特点:上游——[接纳明尼苏达河等支流]地势低平,水流缓慢,河流两侧冰川湖泊和沼泽星罗棋布,湖水往往形成急流、瀑布,而后注入干流;
中游——[两岸先后汇入奇珀瓦河、威斯康星河、得梅因河、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右岸最大支流)和俄亥俄河(左岸最大支流) 。]圣路易斯以北河段,河床坡度大,两岸为悬崖峭壁,多急流险滩 。圣路易斯以南谷地开展,河床比降减小,河流弯曲度明显增大,河谷逐渐变宽;
下游——[主要支流有怀特河、阿肯色河、亚祖河和雷德河等 。]流经平原地区,比降小,水流缓慢,多曲流、牛轭湖和沙洲,具有典型的老年河特征 。
⑧.密西西比河的作用:
A.航运便利:密西西比河是美国内河交通的大动脉 。
试分析航运条件:水量丰富;现已构成为江河湖海相连、航道四通八达的现代化水运网;除干流上游和伊利诺伊河、密苏里河1~2月结冰外全年皆可通航 。
B.水源、水能:密西西比河水系是美国中南部农业灌溉以及生活和工业用水的主要水源,流域内水力蕴藏量达2630万千瓦,主要分布在俄亥俄河及其支流上,开发程度较高 。
为什么会有汛期?出现汛期是因为河流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的定时性水位上涨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最集中的时期,虽带来丰富的水资源,但容易引起洪涝灾害 。
具体条件成因如下:
1、雨水补给:以东部季风区最为典型,一般以夏秋两季为主,汛期出现在雨季 。
2、季节性积雪融水补给:(东北地区)在春季,形成春汛 。
3、永久性冰雪融雪:(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主要在夏季,汛期出现在夏季,径流量不大 。
4、湖泊水补给:(我国的长白山天池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全年都有,对河流水量有调节作用 。
5、地下水补给:(我国济南小清河上游;我国西南喀斯特地貌区)全年都有,最稳定的补给源 。
汛期简介及详细资料基本信息汛期释义汛期是指在一年中因季节性降雨、融冰、化雪而引起的江河水位有规律地显著上涨时期 。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 。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 。中国北方,冬春季节河中水流受冰凌阻碍而引起的明显涨水现象称为凌汛 。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 。人们习惯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期称为伏汛 。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
【密西西比河汛期在春季的原因】

密西西比河汛期在春季的原因

文章插图
由于地理位置、天气系统等差异,我国七大江河的汛期迟早不一 。据降雨、洪水发生规律和气象成因分析,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
汛期大致划分如下:珠江:4~9月,长江:5~10月,淮河:6~9月,黄河:6~10月,海河:6~9月,辽河:6~9月,松花江:6~9月 。汛期是指江河中由于流域内季节性降水、融冰、化雪,引起定时性水位上涨的时期 。我国汛期主要是由于夏季暴雨和秋季连绵阴雨造成的 。从全国来讲,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主要由各地区的气候和降水情况决定 。南方入汛时间较早,结束时间较晚;北方入汛时间较晚,结束时间较早 。每年五至九月份,江淮流域降雨明显比其它月份多,习惯上把这一段时间称为汛期 。汛期是一年中降水量最大时时期,容易引起洪涝灾害,因此应做好防汛工作 。
简介词义江河、湖泊洪水在一年中明显集中出现,容易形成洪涝灾害的时期 。由于各河流所处的地理位置和涨水季节不同,汛期的长短和时序也不相同 。
头皮 ***河水在一年中有规律显著上涨的时期 。流域内降雨或融冰化雪都可以引起河水显著上涨 。春季,气候转暖,流域上的季节性积雪融化、河冰解冻或春雨,引起河水上涨称春汛 。因正值桃花盛开时节,故亦称桃汛(或桃花汛) 。中国北方,把春季河冰解冻引起的涨水现象专称为凌汛 。黄河在宁夏-内蒙段,山东河口段和松花江下游等由南向北流的河段都有凌汛 。夏季,流域上的暴雨或高山冰川和积雪融化,使河水急剧上涨,称夏汛 。中国习惯上把发生在夏季三伏前后的汛水称为伏汛 。秋季由于暴雨,河水发生急剧上涨称秋汛 。
中国不同地区的河流,汛期出现的时间、次数以及它们的组合情况都不相同 。
一般类型根据洪水发生的季节和成因不同,一般要分为4种汛期:
(1)夏季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伏汛期;(2)秋季暴雨(或强连阴雨)为主产生的涨水期称为秋汛期
头灯(3)冬、春季河道因冰凌阻塞、解冻引起的涨水期称凌汛期
(4)春季北方河源冰山或上游封冻冰盖融化为主产生的涨水期以及南方春夏之交进入雨季产生的涨水期称为春汛期 。在黄河上,由于上游开河的凌洪传到下游,正值桃花盛开的季节,故又称春汛期为桃汛期 。因为伏汛期和秋汛期紧接,又都极易形成大洪水,一般把二者合称为伏秋大汛期,通常简称为汛期 。
不同特点中国多数江河的暴雨洪水发生在伏秋大汛期,暴雨洪水的季节性与雨带南北移动和台风频繁活动有密切关系,所以各地区汛期的起止时间不一样 。汛期(主要指伏秋大汛)起止时间的划分,一般用该时段洪水发生的频率来反映 。以超过年最大洪峰流量多年平均值的洪水称为“大洪水” 。汛期时段的确定,是要保证90%以上的“大洪水”出现在所划定的时段内;主汛期则以控制80%以上的“大洪水”来确定时段 。例如:江南地区4~9月是汛期,5~6月是主汛期;珠江4月中旬至9月为汛期,其中4~6月为前汛期,7~9月为后汛期,5~6月是主汛期;长江5月至10月中旬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淮河6~9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黄河7~10月为汛期,7~8月是主汛期;海河7~8月为汛期,7月下旬至8月上旬是主汛期;松花江7~9月为汛期,8月下旬至9月上旬是主汛期 。分析表明,中国各地汛期开始时间随雨带的变化自南向北逐步推迟,而汛期的长度则自南向北逐渐缩短;珠江、钱塘江、瓯江和黄河、汉水、嘉陵江等有明显的双汛期,前者分前汛期和后汛期,后者分伏汛期和秋汛期;7~8月是全国大洪水出现频率最高的时间 。
世界各地汛期各不一样,例如非洲的尼罗河每年的7~10月为汛期,美国的密西西比河2~5月为汛期,南美洲的亚马孙河6~7月为汛期 。
另外,由于暴雨比洪水超前,加上防汛工作的需要,*** 部门规定的汛期一般要比自然汛期时间长一些 。如 *** 部门规定珠江汛期起止时间为4月1日~9月30日,长江为5月1日~10月31日,黄河为7月1日~10月31日,松花江为6月1日~9月30日等 。
密西西比河的枯水期是什么洪水期在春季,10月以后为枯水期,冬季冰封 。
它的长度超过干流,为4125公里,河口处年平均流量每秒1812立方米,枯水期每秒119立方米,洪水期最大流量曾达每秒25488立方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