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什么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什么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代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什么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

文章插图
龙门石窟的规模:
(1)龙门石窟开凿经历时间长久 。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开凿龙门石窟,历经东西魏、北齐、北周,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时间跨度长达400余年之久 。

(2)龙门石窟数量大,千姿百态 。密布于伊河两岸龙门山与香山上的石窟,分布长达1公里,佛像达97000余尊佛像,最大的佛像高达17.14米,最小的仅有2厘米 。

龙门石窟的地位:

龙门石窟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中国石刻艺术的最高峰” 。龙门石窟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龙门石窟代表性景点:

龙门石窟代表性景点主要有:奉先寺、潜溪寺、宾阳洞、万佛洞、莲花洞、古阳洞、摩崖三佛龛、擂鼓台三洞、碑刻题记、白园等 。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什么石窟龙门石窟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代 。
龙门石窟始开凿于北魏孝文帝迁都洛阳(公元493年)前后,历经东西魏、北齐,到隋唐至宋等朝代又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 。石窟密布于伊水东西两山的峭壁上,南北长达1公里 。
名称由来
龙门,又称伊阙,这里东西两山对峙,伊河水从中穿流而过,远望犹如一座天然的门阙,所以古称“伊阙” 。“两岸皆断山绝壁,相对如门,惟神龙可越,故曰龙门 。”
【位于河南省洛阳市南郊的什么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到了隋朝,隋炀帝杨广曾登上洛阳北面的邙山,远远望见了洛阳南面的伊阙,就对他的侍从们说,“这不是真龙天子的门户吗?古人为什么不在这里建都?”一位大臣献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 。”
隋炀帝听后龙颜大悦,就在洛阳建起了隋朝的东京城,把皇宫紫微城的正门则天门正对伊阙,从此,伊阙便被人们的习惯的称为龙门了 。
河南洛阳市南郊的什么石窟河南洛阳南郊的是龙门石窟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时期,迄今已有1500余年的历史,是世界上绝无仅有的皇家石窟 。龙门石窟是中国四大石窟之一,另外三大石窟分别为:云冈石窟、敦煌莫高窟和麦积山石窟 。


龙门石窟是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规模最大的石刻艺术宝库 。主要洞窟有潜溪寺、宾阳中洞、摩崖三佛龛、万佛洞、莲花洞、奉先寺、古阳洞、龙门二十品等 。石窟中最大的佛像卢舍那大佛,通高17.14米,头高4米,耳长1.9米;最小的佛像在莲花洞中,每个只有2厘米,称为微雕 。龙门石窟还是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
龙门石窟分为东山石窟和西山石窟,依伊河而建,河西侧为西山石窟,河东侧为东山石窟 。最推荐路线:西门进入-龙门-看西山石窟-过桥-东山石窟-香山寺-白园-东门出(开车的需要再过桥,从西门出,回西侧停车场) 。
“龙门”的由来
l龙门石窟之所以叫龙门,是因为这里东(香山)、西(龙门山)两山相互对峙,伊河从中间流过,远远望去就像一个天然门阙,因此自春秋战国以来,这里就获得“伊阙”的称呼 。后来隋炀帝建都洛阳,因为宫城正门正对伊阙,古代帝王又以真龙天子自居,因此得名“龙门”,并且沿用到今天 。
1961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2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国家风景名胜区,2000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将龙门石窟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
龙门石窟的传说
传说很久以前,洛阳的南郊有一片很大的湖水,湖面迷雾妖娆,四周青山巍然屹立,人们常常在山上放牧种植,在湖里打鱼,生活十分安详平静 。
村里有个孩子尤为勤劳,天天去山上放羊,经常能听到从地下传出几声奇怪声响“开不开”,回家后告诉给母亲 。母亲就对她说,要是再听到的话就回答说:“开!”第二天孩子就按妈妈说的回答了一声,结果,话音刚落,就地动山摇起来,龙门山一下子从中间断裂开了,原本平静的湖水突然从裂口喷涌而出,好似万马奔腾般地绕过洛阳城,一泻千里直奔向了东海 。
一阵汹涌磅礴过后,两山依水的崖壁上出现了密密麻麻的蜂窝一样的窟隆,排列有序,窟隆内全是石像,有的模样还非常的清晰可见,有的轮廓模糊不清,各种各样的姿态实在是奇观 。
于是从那以后,洛阳的龙门石窟便为天下人所知,许许多多的慕名者前来一睹神奇,成了古今中外旅游度假的圣地 。
龙门石窟的历史及简介?龙门石窟是中国石刻艺术宝库之一,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洛龙区伊河两岸的龙门山与香山上 。龙门石窟与莫高窟、云冈石窟、麦积山石窟并称中国四大石窟 。
?
龙门石窟开凿于北魏孝文帝年间,之
?后历经东魏、西魏、北齐、隋、唐、五代、宋等朝代连续大规模营造达400余年之久,南北长达1公里,今存有窟龛2345个,造像10万余尊 。其中“龙门二十品”是书法魏碑精华,褚遂良所书的“伊阙佛龛之碑”则是初唐楷书艺术的典范 。
龙门石窟延续时间长,跨越朝代多,以大量的实物形象和文字资料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中国古代政治、经济、宗教、文化等许多领域的发展变化,对中国石窟艺术的创新与发展做出了重大贡献 。2000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世界文化遗产 。
龙门石窟是中国著名的三大石刻艺术宝库之一,位于河南省洛阳南郊12公里处的伊河两岸 。经过自北魏至北宋400余年的开凿,至今仍存有窟龛2100多个,造像10万余尊,碑刻题记3600余品,多在伊水西岸 。数量之多位于中国各大石窟之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