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萨斜塔简介

比萨斜塔的简介建造于1173年8月,是意大利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位于意大利托斯卡纳省比萨城北面的奇迹广场上 。
【比萨斜塔简介】

比萨斜塔简介

文章插图
奇迹广场的大片草坪上散布着一组宗教建筑,它们是大教堂(建造于1063年—13世纪)、洗礼堂(建造于1153年—14世纪)、钟楼(即比萨斜塔)和墓园(建造于1174年),它们的外墙面均为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相对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 。比萨斜塔位于比萨大教堂的后面 。
比萨斜塔从地基到塔顶高58.36米,从地面到塔顶高55米,钟楼墙体在地面上的宽度是4.09米,在塔顶宽2.48米,总重约14453吨,重心在地基上方22.6米处 。圆形地基面积为285平方米,对地面的平均压强为497千帕 。倾斜角度3.99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 。1174年首次发现倾斜 。
扩展资料:
因为比萨斜塔的倾斜和它同时具有的美丽,从1173年建造伊始至今,它一直受到人们的关注 。在建造过程中,起初人们先是采用特殊的建筑设备试图阻止倾斜的继续,其后又替换掉柱子和其他破损的部件,又在地基间插入材料,大大地减少了倾斜程度,保证塔楼能够维持更长时间而不倒塌 。
进入20世纪以后,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和政府部门的投入,对比萨斜塔维护的研究工作有了进展,专家成立委员会评估任何一个可能导致倾斜加剧的危险可能性,并研发阻止继续倾斜直至逆转倾斜的方法 。
由于倾斜程度过于危险,比萨斜塔曾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11年的修缮,耗资约2500万,斜塔被扶正44厘米,基本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专家认为,只要不出现不可抗拒的自然因素,经过修复的比萨斜塔,300年内将不会倒塌 。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人开放 。
由于比萨斜塔距离地中海较近,频繁的暴雨袭击让重达14500吨的塔身受损和褪色 。从2001年开始,一个10人的强力修复小组开始利用激光、凿子和注射器清洗塔身,他们花费了八年零三个月的时间,清洗了24424块石头才让这座独立的八层钟楼看起来焕然一新 。
参考资料:-比萨斜塔
比萨斜塔简介(一定要简短!!!)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是世界著名建筑奇观和旅游胜地之一 。它坐落在意大利(Italy)西部古城比萨(Pisa)的教堂广场上,是比萨主教堂综合建筑中的钟塔(bell tower),亦是建筑群中最著名的建筑(building) 。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建于1174 年,1350年竣工,全部用大理石砌成 。该塔开始建造时是直立的,但建到第三层时,由于地基打得不深,上层强度低,塔身开始倾斜(incline),工程遂中止 。94年后,又重新继续施工,并加强了一系列防倾斜措施 。但全塔建成后,塔顶中心点还是偏离垂直中心线 。目前,塔顶中心点已偏离垂直中心线 4.4 米 。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高 54 米多,分8层,底层有石柱15根,上面6层各30根,顶层为钟塔,有石柱12根 。塔内有楼梯300阶 。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为罗马式建筑风格,经过600多年的风雨,该塔巍然屹立,“斜而下倾”,使该塔闻名于世 。1590年意大利物理学家伽利略曾在塔上做了著名的“两个铁球同时落地”的实验,推翻了希腊(Greece)学者亚里斯多德的不同重量的物体落地速度不同的理论,使比萨斜塔(The Leaning Tower of Pisa)更加名扬四海 。
比萨斜塔五百字简介比萨斜塔(义大利语:Torre pendente di Pisa或Torre di Pisa)位於义大利托斯卡纳大区比萨省比萨市城区北面奇迹广场上的国家建筑群中的高塔,与大教堂、洗礼堂、墓园相邻,它们外墙面均用乳白色大理石砌成,各自独立但又形成统一罗马式建筑风格,对11世纪至14世纪义大利建筑艺术有巨大影响,1987年4月,国际文化纪念物与历史场所委员会提名奇迹广场(包括大教堂、洗礼堂、比萨斜塔和墓园)为世界文化遗产,12月通过,收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第395号 。
比萨斜塔借鉴前人经验,独立并对圆形建筑加以发展,形成了独特的比萨风格 。是比萨城大教堂的独立式钟楼,它位於大教堂的後面,是奇迹广场三大建筑之一,钟楼的建造始於1173年8月,钟楼入口右侧墙的碑铭记录了钟楼开始建造的年代:「A.D. MCLXXIV. CAMPANILE HOC FUIT FUNDATUM MENSE AUGUSTI」,意为「此钟楼奠基於公元1174年8月」(实为1173年8月,当时比萨的纪年同现在通用的相差一年) 。工程曾间断了两次很长的时间 。它的建造完全遵循了最初的设计,但它的设计者至今未知 。设计为垂直建造,但是在工程开始後不久便由於地基不均匀和土层松软而倾斜,1372年完工,塔身倾斜向东南 。
由於倾斜程度比萨斜塔曾在1990年1月7日停止向游客开放,经过修缮,耗资约3960万美元,2001年12月15日起再次向游客开放 。
比萨斜塔的简介和图片/tu/05/05052xfy3qhnwr0.cn

比萨斜塔(Campanile di Pisa)其实是比萨教堂(Duomo)的一部份,整座教堂建筑分为主教堂、洗礼堂与钟楼三大部份 。主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架式,有些设计高雅别致的柱子作装饰;教堂的正面是洗礼堂,紧接著教堂而兴建;在后方有一罗马式的建筑,其圆顶部份是在百多年后才兴建的,采歌德式的设计,像是一个圆球上的圆锥体,十分独特 。
比萨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钟楼,外观呈圆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在塔基上用拉丁文刻的始建年为1174年,于1350年竣工;但实际上比萨古时所使用的历法比公历早一年,所以比萨斜塔的始建年为1173年 。据说比萨斜塔是用比萨舰队运来的六艘战利品建成的 。
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重约1.4万吨 。斜塔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 。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 。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 。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 。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 。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 。在施工期间塔身既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度,倾斜度不断增加 。到塔身建到第三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 。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使工程继续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 。
由于斜塔倾斜得愈来愈严重(每年0.2毫米),预计它最终都会抵抗不了地心吸力而倒下 。意大利政府为了拯救斜塔,无所不用其技,最后以钢铁支撑著,并且不再开放斜塔内部,并进行全面的保护工作 。经过11年的整修后,斜塔已于2001年重新对外开放,并确保未来250至300年都不会有倒塌的危机 。
比萨斜塔的中文简介比萨斜塔(Campanile di Pisa)其实是比萨教堂(Duomo)的一部份,整座教堂建筑分为主教堂、洗礼堂与钟楼三大部份 。主教堂采用了拉丁十字架式,有些设计高雅别致的柱子作装饰;教堂的正面是洗礼堂,紧接著教堂而兴建;在后方有一罗马式的建筑,其圆顶部份是在百多年后才兴建的,采歌德式的设计,像是一个圆球上的圆锥体,十分独特 。
据说,大约在10纪,比萨王国打了一次胜仗,掠获了大批财宝 。为了炫耀功绩,大公决定建筑一座大教堂,在教堂旁边修一个钟塔 。钟塔建到三层时就发现向南倾斜,被迫停工 。94年之后,比萨人建塔之心不死,找来著名工程师皮萨诺反复测量,证实此塔虽斜,但无倒塌之虞;便又继续修建并把每层南面的柱子略微加高一点 。比萨斜塔离大教堂20多米,本是大教堂的钟楼,外观呈圆柱形,是由白色大理石砌成 。
据说比萨斜塔是用比萨舰队运来的六艘战利品建成的 。根据塔基上的碑文记载,它从1174年始建,1350年竣工,经历了176年 。但由于塔身过重,地质松软,因此塔身仍以每年1.25毫米的速度向南倾斜 。到1999年1月,塔顶比中轴线偏斜已达4.8米 。意大利当局为了拯救斜塔,已向全世界广泛征求保护方案,同时在塔的北侧加压了830吨的铅块,并在塔身的三分之一处加了一圈铜缆,向北牵拉固定 。不过斜有斜的好处,每天为“斜”而来的参观者多达10余万人,扔下大把大把的银子 。如果它是一座正塔,比萨就不会有今天的风光,也就不会有这么多便宜可占了
比萨斜塔高54.5米,直径16米,重约1.4万吨 。斜塔共有八层,除底层和顶层有所不同外,其余六层结构完全一样 。斜塔底层有15根圆柱,中间六层各有31根圆柱,顶层12根 。沿石柱有宽4米的环行走道 。斜塔每层都有拱门,总共有213个,斜塔底层墙壁上刻有浮雕,顶层有钟亭 。塔内有螺旋台阶294级,供游人登塔,远眺全城风光 。

比萨斜塔是世界建筑史上的一大奇迹 。由于塔身压力过重和地质松软,南面的地基比北面约低2米 。在施工期间塔身既出现轻微倾斜,随着工程的进度,倾斜度不断增加 。到塔身建到第三层时,可明显看出倾斜,曾一度停工 。一百多年以后,经工程师托马索·皮萨诺精心测量和计算,证明比萨斜塔虽倾斜,但不会倒塌,使工程继续按原设计继续施工,直到竣工 。
比萨斜塔位于意大利中部比萨古城内的教堂广场上,是一组古罗马建筑群中的钟楼,这座堪称世界建筑史奇迹的斜塔,不仅以它“斜而不倒”闻名天下,还因为1590年,意大利的伟大科学家伽俐略,曾在斜塔的顶层做过自由落体运动的实验,让两个重量相差10倍的铁球,同时从塔顶落下,结果,两球同时着地,一举推翻了束缚人们思想近2000年的希腊著名学者亚里士多德关于重量不同的物体其下落的速度也不相同的“物体下落速度与重量成正比”的理论 。伽俐略开创了实验物理的新时代,被人们称为“近代科学之父”,而他用来做实验的斜塔也因而更加遐迩闻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