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评价宋冬野演出被取消后发布长文,要求演出机会? 宋冬野出什么事了

这次简单介绍如何评价宋冬野演出被取消后发布长文,要求演出机会?,以及宋冬野出什么事了的详情,跟着小编一起来看看吧 。
如何评价宋冬野演出被取消后发布长文,要求演出机会?

如何评价宋冬野演出被取消后发布长文,要求演出机会? 宋冬野出什么事了

文章插图
最近发生了一件特别搞笑的事情,那就是民谣歌手宋冬野在网上发了一篇长文控诉自己本来是要开演唱会的,但是被人恶意的举报导致他们一切的努力全部都化作泡影 。还说自己努力了那么久,就是因为别人的只言片语的举报,就全部都没有了 。这些话看起来真的是非常的搞笑,人家不知情的,还以为他真的是受害者呢,感觉特别的委屈 。
然后他又说在这么多年里面,他从来都没有占过一丝一毫的毒品,公安机关对他有几十次的一个临时抽查,他每一次都能够顺利的通过,并且他还跟身边的人全部去科普,大家不能够靠近毒品 。并且自己这些年都是在努力的工作,陪伴家人,去参加各种各样的公益活动,努力的让自己变得更善良,除了偶尔喝酒之外,他不认为自己还有犯过什么错 。
可是我想说禁毒,这是每个公民都应该做的事情,什么时候成了你值得炫耀的事情,你曾经吸过毒,现在戒毒了,那我们就应该要给你送锦旗吗,就应该要把你捧到最高吗?凭什么?如果说你只是借一个读,就应该要站在道德的最高点的话,那么我请问你那些牺牲的民警,他们怎么办?你的道歉,你的认错能够让他们的生命回来吗?如果不是因为有这样的人存在,他们根本就不会付出自己的生命,他们本来应该有大好的青春年华 。
你可以去做任何的事情,可以去养活自己,可以写歌怎么样都行,但是你不能够再作为一个公众人物出现在大家的面前,并且还这样堂而皇之的去指责其他人 。我们对待劣迹艺人应该是零容忍的,永远都是,否则的话,我们对不起那些为了我们牺牲的民警 。
安河桥的背后的故事《安河桥》背后的故事:这首歌是宋冬野写给去世的奶奶的,这首歌抒发了自己对奶奶的思念之情 。
宋冬野的奶奶叫张先诺,也就是那位“抱着盒子的姑娘”,宋冬野是奶奶养大的 。童年时期的宋冬野刚学会弹吉他的时候,和邻居小伙伴在河边一弹一唱就是一夜,天亮了就回去睡一觉,醒来了就打游戏机,饿了就吃奶奶做的饭 。那时安河桥下的水并不清澈,甚至有些发臭,但宋冬野还是喜欢和朋友在河边弹琴唱歌 。他说这样能衬托他们超凡脱俗的气质 。那段无忧无虑的时光就这样深深嵌在了宋冬野的心里 。
2011年的一天,宋冬野和朋友出门游玩,正好路过安河桥 。车没有减速,从南向北不停走着 。看着新修的地铁站和物是人非的安河桥,宋冬野热泪盈眶 。世界变了,可桥一直在,就像挥之不去的青春一样 。西北五环路在安河桥上匆匆驶过,它什么也没带走,奶奶和幼时的伙伴永远的停留在了这里 。宋冬野有感而发,在破旧的本子上写下:让我再看你一遍,从南到北,像是被五环路蒙住了双眼 。
《安河桥》的创作历程
歌曲《安和桥》创作时长超过五六年,最初,宋冬野最大的愿望就是在该曲中加入马头琴 。歌曲《安和桥》在混音的时候,专辑制作人韦伟让宋冬野先不去混音 。直到宋冬野第一次在楼道里听见马头琴的声音,他激动地哭了 。于是他冲进棚里朝制作人和录音室大喊就要马头琴的混音 。
因为他想表达的情感由很多种、很复杂,因此他没顾朋友、制作人与录音师的建议和阻拦,执意向歌曲中加入马头琴和中国大鼓 。曲名“安和桥”是宋冬野成长的地方,也是他奶奶居住的地方,如今安和桥已经变成了五环路 。
如何评价宋冬野吸毒后复出?学艺先学德 。
所有吸毒的艺人必须封杀!零容忍!
至今有些吸毒的艺人已经完全淡出了,凭什么宋冬野就能例外 。
首先,他是个艺人,也就是说是个公众人物 。
【如何评价宋冬野演出被取消后发布长文,要求演出机会? 宋冬野出什么事了】对于普通人和公众人物来说,享受的社会资源不同,承担的社会责任也是不一样的 。不一样就不一样在必须达到的下限,和公众可以容忍的上限!!
对于普通人 。就算他吸毒,也要帮他戒掉,并且帮助他掌握必须的生存和生产技能,指望他戒掉毒瘾以后,能够以一个正常人的身份和状态回归正常的社会生活和生产之中 。
至于艺人,艺人因为拥有影响力,必须让这种影响力对引导树立社会公序良俗发挥正面作用 。所以,瘾君子必须永久从大众视野中消失,以起到警示作用 。
禁毒本身彰显的是我党的执政合法性,凡是毒品流行的时期,政权合法性都受到了严重质疑 。近一百年,禁毒不成功的政权被打倒了 。不禁毒的政权同样也早就扫进了历史的垃圾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