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剧《洪羊洞》,剧情是什么?尽量详细的介绍剧中人物杨延昭命孟良往辽邦洪洋洞盗取杨继业骸骨,焦赞暗随,因洞内黑暗,孟良误以焦赞为敌将,用斧将其劈死,发现后哀悔不已,以遗骨交老军送回,自刎洞外 。杨延昭闻耗,惊痛呕血,病势益重,与八贤王及母、妻诀别而死 。
【洪洋洞讲的什么故事】

文章插图
1、杨延昭(958年-1014年),本名杨延朗,后改为杨延昭,亦称杨六郎,并州太原(今山西太原)人,北宋名将 。杨延昭自幼随父亲杨业征战,雍熙三年北伐,杨业率军攻应、朔等州,时年二十九岁的延昭为先锋,战朔州城下,流矢穿臂,战斗愈勇,终于攻下朔州 。
杨延昭的父亲去世后,杨延昭担负起河北延边的抗辽重任 。雍熙北伐之后,延昭在景州(今河北景县)、保州(今河北安新县)等地抵御辽军侵扰,死后陪葬于永安县(今河南巩义宋英宗永厚陵) 。在与辽兵作战中,杨延昭威震边庭,人们称杨延昭守卫的遂城为“铁遂城” 。
2、孟良曾授朝散郎守殿中丞,致仕骑都尉 。孟良和焦赞是杨家将中两员都以勇猛著称的大将,常常一起出场,被称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孟良焦赞在历史上都有一点踪迹,但孟良没有明确记载,只知道他是杨延昭部将,墓地在河北永清 。
扩展资料:
洪羊洞同时还是一个景观:
洪羊洞位于磴口县哈腾套海苏木阿贵沟内,是迦楼罗天神的供养处 。洪羊洞共有五窟,为天然和人工造就而成,沿险径可攀缘至内 。五洞名称分别为阿贵洞、达日额柯窑、额尔登珠窑、扎嘎生布窑和嘎日布窑,均为做佛事活动的地方 。各洞之内都分别供有不同的神 。相传,洪羊洞与宋代杨家将有关,故传奇色彩浓重而神奇 。
洪羊洞长30米,平均高度2.5米,宽度3米,自然防护层厚度50米 。入洪羊洞约8米,地势渐宽,再入20米深,然后登上十几个台阶,又有一洞,深6米,宽4米,高2米 。洞左有一小石门,进石门上七八级台阶即被堵塞 。洞底有水,石缝中亦有泉水溢出 。
-洪羊洞
《洪羊洞》的故事是不是真的,杨六郎、孟良、焦赞是怎么死的《洪羊洞》的故事是真的 。孟良误杀了焦赞,最后孟良用焦赞的佩刀自杀 。杨六郎是病死的 。
《杨家将》中,杨六郎派遣孟良去幽州盗取令公的真遗骸,孟良领命而去 。焦赞听说此事后,也希望立功以报六郎,所以未经请示也直奔幽州 。孟良在幽州的一个城楼里取得令公遗骸的时候,焦赞也悄悄摸上城楼,刚好看到孟良背影 。
焦赞于是出手抓住了孟良脚踝,孟良以为行藏败露,被守城兵卒抓住,所以二话不说拔斧就劈,一斧子就把焦赞给劈死了 。后来孟良发现误杀了焦赞,内心觉得对不住兄弟,所以将令公遗骸托付别人送回天波府后,又返回城楼收拾焦赞尸体,并在幽州城外用焦赞的佩刀自刎 。
景德二年,杨延昭守边御敌的功劳,皇帝升任他为保州防御使,不久调任高阳关副都部署 。杨延昭在屯所九年,军中的文书和诉状,常派小军官周正处理,周正借机为奸作恶 。大中祥符七年,杨延昭身患重疾,医治无效去世,终年五十七岁 。
扩展资料:
孟良、焦赞本来是芭蕉山的山大王,不过,山上大王并不仅仅他们两个,而是四个,大大王金刀岳胜,武艺高强而且有带兵之才,孟良是老二,出身富豪,因为喜欢结交朋友败尽家业,后来当了独行大盗 。
焦赞是老三,也是该山最早的山大王,下山剪径遇到孟良,敬佩他的武艺,便请他上山作大寨主,二人不久又想劫岳胜、杨星,动起手来不是对手,于是岳胜作了大王 。而杨星人称“打虎太保”,是一个侠客,武艺很高可是不通兵法,所以坐了第四把交椅 。
此四人都被杨六郎打败归顺,此后岳胜成为杨六郎的副手,往往在杨六郎不在时代理守卫边关,不过他运气不好,常常和辽军交战就负伤,而后边关被破,而后皇上只好求救于杨家将 。
孟良,焦赞没有帅才,但作大将都很勇猛,区别在于二人性格不同,焦赞善用铁枪,性格直爽,好开玩笑,在绿林中颇有声望,所以他的京剧脸谱仔细看来是一张芭蕉叶,还有几道笑纹,那芭蕉叶就代表他作过芭蕉山的大王,他的地位大体是杨延昭的警卫团长 。
孟良善用大斧,但粗中有细,善于深入敌后和各种人打交道并完成任务,用现在话说整个一个特种部队,从武艺上说和焦赞差别不大,但是孟良有一样古怪的武器,那就是装满了硫磺球的“火葫芦” 。
这个古代的火焰喷射器或者莫洛托夫燃烧瓶太合特种部队的胃口了 。经常是打不过了孟良就会开葫芦放出几个硫磺球来烧人家,好像玩的最大的一次把辽国大帅韩昌的胡子也给烧了 。因此,孟良的脸谱上有一个倒置的红色葫芦 。
-杨延昭
-洪羊洞
-焦赞
-孟良
京剧洪羊洞剧情(全部对白唱词)洪羊洞(一名:孟良盗骨;一名:三星归位)
主要角色
杨延昭:老生
孟良:净
焦赞:净
程宣:丑
赵德芳:老生
杨继业:外
杨宗保:小生
佘太君:老旦
柴夫人:正旦
《洪羊洞》张少楼饰杨延昭情节
北宋,杨继业撞碑后,遗骸藏于洪羊洞中 。杨继业托梦杨延昭,嘱其取回 。杨延昭乃命孟良往取 。焦赞耻不被命,乃瞒过杨延昭,暗随孟良 。孟良至洪羊洞,正欲取骨,觉后有人声,疑是番将,黑暗中急以大斧砍之,焦赞竟死 。孟良忽疑被砍者哀声不类番将,急将尸身抬出,于月光中细察之,则焦赞也 。孟良念结义之情,悲痛引咎,誓不独生,乃以杨继业遗骨,付于降番之宋兵,嘱其逃回,交付杨元帅,孟良即自刎 。杨延昭得信,惊悼成疾,将星现于郊外,被八贤王赵德芳是射,遂至不起 。
注释
因杨延昭将星为赵德芳所射,故剧中赵德芳探病时,杨延昭万分惊骇,剧中有“你、你、你,你不该放雕翎射我的前心”句,一连几个“你”字,极难顿挫 。贵俊卿演此剧,唱“洪羊洞”之“洞”字,调最佳
【第一场】
(杨继业上,二鬼卒同上 。)
杨继业(念) 在生为大将,死后作忠魂 。
(白) 吾乃杨继业鬼魂是也 。只因六郎前番命人盗取尸骸,乃是假的;真尸骨现在洪羊洞,第三层石匣内 。我不免去到宋营,托兆与六郎便了 。
(二簧原板)我杨家保宋主忠心秉正,
到如今尸骸骨不曾回程 。
六郎儿他命人搬尸回郡,
这都是萧天佐以假为真 。
叫鬼卒,
(鬼卒同允 。)
杨继业(二簧原板)驾阴风宋营来进,
见了那六郎细说分明 。
(杨继业、鬼卒同下 。)
【第二场】
(二更鼓 。)
(家院提灯上,杨延昭上 。)
杨延昭(二簧原板)为国家哪何曾半日闲空,
我也曾征过了塞北西东 。
官封我节度使皇王恩重,
霎时间身不爽瞌睡朦胧 。
(家院下 。杨继业、二鬼卒同上 。)
(三更鼓 。)
杨继业(二簧原板)听谯楼打罢了三更时分,
进宋营见六郎细说分明 。
叫鬼卒急忙的大营来进,
又只见我的儿瞌睡沉沉 。
叫鬼卒将他的阴魂推醒,
(杨延昭惊醒 。)
杨延昭(二簧摇板)猛抬头又只见去世爹尊 。
曾记得两狼山何等光景,
哪有个人死后又能复生 。
父子们重相逢犹如破镜,
(杨延昭睡 。)
(四更鼓 。)
杨继业(二簧摇板)我的儿休贪睡细听分明:
(二簧原板)儿前番盗父的尸骸回郡,
这都是萧天佐弄假成真 。
父尸骸在北国洪羊洞,
望乡台第三层那才是真 。
父本当与我儿多把话论,
怕的是天明亮难以回程 。
(杨继业下,鬼卒同下 。五更鼓 。家院上 。)
家院 (白) 元帅醒来 。
杨延昭(二簧导板)适才间遇我父来到宋营,
(二簧摇板)醒来时不由我遍体汗淋 。
(白) 宣孟二爷进帐 。
家院 (白) 孟二爷进帐 。
(孟良上 。)
孟良 (念) 不听皇王诏宣,单听杨家令传 。
(白) 参见元帅 。
杨延昭(白) 贤弟少礼,请坐 。
孟良 (白) 谢坐 。
唤末将进帐,有何军情?
杨延昭(白) 贤弟有所不知,昨日三更,偶得一梦,只见我父与我托兆,言道前番盗骨,乃是假的 。
孟良 (白) 真的呢?
杨延昭(白) 真骸骨,现在北国洪羊洞望乡台第三层,那才是真 。我有意命贤弟,二下番营盗骨,不知贤弟意下如何?
孟良 (白) 末将好比元帅跨下之骑,扬鞭就走,停鞭即止,听元帅传令 。
杨延昭(白) 好,贤弟听令:
孟良 (白) 在 。
杨延昭(念) 我命贤弟到北番,
孟良 (念) 行走哪怕路途难 。
杨延昭(念) 但愿盗得尸骨转,
孟良 (念) 凌烟阁上美名传 。
杨延昭(白) 好,好一个“凌烟阁上美名传” 。小心了!
孟良 (白) 是 。
(杨延昭、孟良同下 。)
【第三场】
(焦赞上 。)
焦赞 (念) 事不关心,关心则乱 。
(家院上 。)
家院 (念) 忙将机密事,报与老爷知 。
(白) 启禀老爷:元帅令孟二爷,二下番营盗骨 。
焦赞 (白) 前番盗过了 。
家院 (白) 乃是假的 。
焦赞 (白) 真的呢?
家院 (白) 在北国洪羊洞望乡台第三层,那才是真 。
焦赞 (白) 起过了 。
元帅元帅,这就是你的不是 。想我弟兄二人,焦不离孟,孟不离焦 。为何今日差他一人前去?我自有道理 。
家院,倘若元帅要问,就说我染病在床 。
家院 (白) 夫人若问?
焦赞 (白) 就说我染病在床 。带马 。
(家院带马 。)
焦赞 (西皮摇板)元帅做事差又差,
差了孟良不差咱 。
家院带过爷的马,
这场功劳岂让他 。
(家院带马,同下 。)
【第四场】
(孟良上 。)
孟良 (西皮快板)元帅昨晚得一梦,
遇见了白发老元戎 。
他言道:前番盗骨乃是假,真骸骨现在北国洪羊洞,
望乡台上第三层 。
马鞭催动我的马走龙,
盗回尸骨立头功 。
(孟良下 。)
【第五场】
(焦赞上 。)
焦赞 (西皮快板)宋王爷坐江山风调雨顺,
全凭着杨家将扶保乾坤 。
孟仁兄施板斧狼烟扫尽,
俺焦赞施钢鞭保定乾坤 。
催马加鞭往前进,
盗不转尸骨誓不回程 。
(焦赞下 。)
【第六场】
(程宣上 。)
程宣 (念) 生在南朝长在番,思想故土难得还 。老母望儿不能见,儿想老母难上难 。
(白) 在下程宣 。当年跟随老王,大战唐二虎,多蒙太后,不忍杀害,与我当一名更夫,看守洪羊洞 。就此走走,走吓 。
(孟良上 。)
孟良 (白) 呔!你可是奸细?
程宣 (白) 爷爷饶命,我不是奸细,我是这里的更夫 。
孟良 (白) 起来 。
程宣 (白) 多谢爷爷 。
孟良 (白) 我听你讲话,不像此地人氏 。
程宣 (白) 本不是此地人氏,乃南朝人氏 。
孟良 (白) 怎样到此?
程宣 (白) 当年跟随老王,大战唐二虎,流落在此 。
孟良 (白) 我且问你,洪羊洞今在何处?
程宣 (白) 随我来,就在前面 。
孟良 (白) 你可想回转南朝?
程宣 (白) 想倒想,就是缺少盘费 。
孟良 (白) 等你孟二爷回来,将你带回南朝 。
(孟良下 。焦赞上 。)
焦赞 (白) 呔!可曾看见一红脸大汉过去?
程宣 (白) 方才过去 。
焦赞 (白) 闪开了!
(焦赞下 。)
程宣 (白) 哎呀,且住 。我看这黑脸大汉,不是好人,定是刺杀孟二爷的 。待我从小道而去,与孟二爷送信,就此走走 。
(程宣下 。)
【第七场】
孟良 (内西皮导板) 北国有个洪羊洞,
(孟良上 。)
孟良 (西皮快板)千里迢迢路不通 。
扬鞭催动马走龙,
只见它锁上又加封 。
板斧劈开洪羊洞,
只见里面黑洞洞 。
一进二进连三进,
(焦赞上 。)
焦赞 (西皮摇板)后面来了焦克明 。
(白) 且住,有大马在此,想是二哥在里面,待我进去吓他一下 。
呔!拿奸细 。
孟良 (白) 看斧!
(孟良劈死焦赞 。焦赞下 。)
孟良 (白) 适才有人喊道“拿奸细”,被我一斧劈倒,待我拖出洞外看看 。
(孟良看 。)
孟良 (白) 哎呀,不好了!
(西皮摇板)一见贤弟丧了命,
怎不叫兄痛在心 。
哭,哭一声焦贤弟;叫,叫一声焦克明,
休怪佩仓下绝情 。
(程宣上 。)
程宣 (白) 二爷可曾看见一黑脸大汉?
孟良 (白) 被我一斧将他劈死 。
程宣 (白) 早就该死 。
孟良 (白) 咳,你可认得他?
程宣 (白) 他是煤炭店的老板 。
孟良 (白) 他就是三关的焦二爷,被我一斧将他劈死 。
程宣 (白) 你将焦二爷劈死,如何去见元帅?
孟良 (白) 这个……程宣你可要回转天朝?
程宣 (白) 想倒想回去,缺少盘费 。
孟良 (白) 这有散碎银两,还有匣儿一个,顶在头上,见了元帅,去掉匣儿,方可下跪 。倘若元帅问到,你说我另有公干去了 。
程宣 (白) 有何为证?
孟良 (白) 现有板斧为证,你快去收拾收拾 。
程宣 (白) 待我去收拾收拾行旅 。
(程宣下 。)
孟良 (白) 且住,焦赞一死,叫我有何脸面,去见元帅 。也罢,不免拜谢圣恩,寻个自尽了罢 。
(西皮摇板)走上前来拜君恩,
回头再谢元帅情 。
可叹焦赞误丧命,
(白) 也罢,
(西皮摇板)弟兄作鬼一路行 。
(孟良用斧自刎,下 。程宣上 。)
程宣 (白) 二爷,咱们一同走罢 。
呵呀,二爷怎么自刎了?
吓,我明白了 。孟二爷将焦二爷劈死,也无有脸面,去见元帅,故此自刎洪羊洞 。待我把他二人掩埋起来 。
(程宣埋 。)
程宣 (白) 好呢,埋好了 。哎呀,这里还有两匹马 。待我骑上一匹,再拉上一匹,这叫做富贵有余 。
(程宣哦喝下 。)
【第八场】
(杨延昭上 。)
杨延昭(二簧摇板)孟良盗骨无音信,
好叫本帅挂在心 。
(家院引程宣同上 。)
家院 (白) 少站一时 。
启禀元帅:小番要见 。
杨延昭(白) 传 。
(家院允 。)
家院 (白) 小番,元帅传你,小心了 。
程宣 (白) 是 。元帅在哪里,元帅在哪里?
杨延昭(白) 哽,胆大小番,见了本帅,为何不跪?
程宣 (白) 去掉盒儿,方可下跪 。
杨延昭(白) 来,将盒儿去掉 。
(家院去盒 。)
杨延昭(白) “令公尸骨” 。啊呀!
(二簧摇板)见尸骨不由我泪双流,
怎不叫人咬指头 。
鲜血淋淋尸骨透,
禀明了太君快把骨收 。
程宣 (白) 参见元帅 。
杨延昭(白) 罢了 。
程宣 (白) 谢元帅 。
杨延昭(白) 你叫什么名字?
程宣 (白) 小人叫程宣 。
杨延昭(白) 程宣,你奉何人所差?
程宣 (白) 奉孟二爷所差 。
杨延昭(白) 有何为证?
程宣 (白) 有板斧为证 。
杨延昭(白) 呈上来 。
程宣 (白) 是 。
杨延昭(白) 将板斧收下 。
家院 (白) 是 。
杨延昭(白) 你孟二爷他往哪里去了?
程宣 (白) 哦喝,元帅 。孟二爷前去盗骨,焦二爷暗地跟随,孟二爷一时失手,将焦二爷劈死洪羊洞 。
杨延昭(白) 你待怎讲?
程宣 (白) 劈死洪羊洞 。
杨延昭(白) 哎呀!
(二簧摇板)听说焦赞丧番营,
汗马功劳一旦倾 。
(白) 焦赞一死,孟二爷他往哪里去了?
程宣 (白) 哦喝,元帅 。孟二爷将焦二爷劈死,无有脸面,来见元帅,他自刎在洪羊洞 。
杨延昭(白) 你待怎讲?
程宣 (白) 他自刎在洪羊洞 。
杨延昭(白) 哎呀!
(二簧导板)听说是二贤弟命丧北洲,
(叫头)焦赞,孟良,哎呀!
(二簧摇板)好似钢刀刺心头 。
叫程宣到北国去般尸首,
程宣 (白) 遵命 。
杨延昭(白) 转来 。
程宣 (白) 在 。
杨延昭(二簧摇板)一路上要小心及早回头 。
(程宣下 。)
杨延昭(二簧摇板)一霎时腹内痛心血上呕,
(杨延昭吐 。)
杨延昭(二簧摇板)浑身上下冷溲溲 。
家院搀扶我上房来走,
怕的是保宋室不能到头 。
(家院搀杨延昭同下 。)
【第九场】
(四太监、大太监引赵德芳同上 。)
赵德芳(引子)驾坐清宫,听笙歌,一派嘹亮 。
(念) 紫金冠凤翅双飘,滚龙袍玉带围腰 。凹面锏文武皆怕,上金殿扬尘舞蹈 。
(白) 本御赵德芳 。只因内侍报道,御妹夫身染重病,因此孤王亲自前去探病 。内侍,吩咐御林军摆驾伺候 。
太监 (白) 御林军走上 。
(四大铠同上 。)
赵德芳(白) 带马 。
(二簧原板)我本是玉金枝大宋后根,
保定了我叔父锦绣龙庭 。
内侍报御妹夫身染重病,
因此上我这里亲自来临 。
耳边厢又听得虎声盈盈,
(虎上 。)
赵德芳(二簧摇板)又只见那猛虎下山林 。
左拿弓右搭箭射准虎影,
(众人追虎同下 。)
赵德芳(二簧摇板)这也是那猛虎自送残生 。
(赵德芳下 。)
【第十场】
杨延昭(内白)搀扶了 。
(杨宗保搀杨延昭同上 。)
杨延昭(二簧慢板)我杨家保宋主心血用尽,
最可叹焦孟将他命丧番营 。
宗保儿搀为父病房来进,
休得要惊动了年迈太君 。
(赵德芳、太监、四大铠同上 。)
赵德芳(二簧摇板)来至在郡马府忙下金镫,
(四大铠、太监同下 。)
杨宗保(白) 迎接千岁 。
赵德芳(二簧摇板)宗保免礼且平身 。
问宗保你的父何处养静?
杨宗保(白) 现在病房 。
赵德芳(白) 带路 。
(二簧摇板)又只见御妹夫瞌睡沉沉 。
(白) 醒来 。
杨延昭(二簧摇板)适才间在荒郊闲游散闷,
遇见了一官长放雕翎 。
对准我前心射一箭,
险些丧了命残生 。
猛然间睁开了昏花眼,
(白) 嗳,
(二簧摇板)我面前站定了对头人 。
我和你一无有冤二无有怨恨,
你、你、你,你不该放雕翎射我的前心 。
赵德芳(白) 哦 。
(二簧摇板)听罢言来才知情,
却原来那猛虎是他本命星君 。
我与你好亲眷无有伤损,
休把孤当作了放箭之人 。
杨延昭(白) 哦 。
(二簧摇板)八千岁驾临门恕臣有病,
(白) 宗保,
(二簧摇板)宗保儿上前去替父参君 。
杨宗保(白) 参见千岁 。
赵德芳(白) 平身 。
杨宗保(白) 千千岁 。
赵德芳(白) 赐坐 。
杨宗保(白) 谢坐 。
赵德芳(白) 哎,御妹夫,这病体从何而起?
杨延昭(白) 哎,
(哭) 贤爷吓!
(二簧慢板)自那日朝驾归安然睡定,
三更时梦见了年迈爹尊 。
臣前番命孟良尸骸搬请,
尽都是萧天佐弄假成真 。
真尸骨在北国洪洋洞,
望乡台第三层那才是真 。
二次里命孟良番营来进,
又只见焦克明他私自后跟 。
老军报他二人在洪羊洞丧命,
去了我左右膀难以飞行 。
为此事终日里忧成此病,
因此上臣的病重加十分,千岁爷吓!
赵德芳(二簧原板)御妹夫休得要珠泪淋淋,
哪有个人死后又能复生 。
叫宗保到后堂急忙相请,
请出了儿的母与祖母娘亲 。
(赵德芳下 。)
杨宗保(白) 有请祖母、娘亲 。
(佘太君、柴夫人同上 。)
佘太君(二簧摇板)听说宗保一声请,
柴夫人(二簧摇板)急忙上前问分明 。
佘太君(白) 我儿醒来 。
杨延昭(二簧摇板)耳边厢又听得有人声音,
(哭) 娘吓!
(二簧摇板)猛抬头又只见年迈娘亲 。
老娘亲所生我兄弟七个,
到如今白发人反送了儿黑发的身,儿的娘吓,好不伤情!
柴夫人(哭) 哎呀!
杨延昭(二簧摇板)柴夫人近前来夫有话论,
必须要早晚间侍奉娘亲 。
杨宗保(哭) 爹爹吓!
杨延昭(二簧摇板)宗保儿跪床前听父教训:
必须要秉忠心扶保乾坤 。
柴夫人,宗保儿,将我搀定,
杨延昭离病床叩谢龙恩 。
再不能与我主把狼烟扫尽,
再不能与我主在那万马军营 。
叩罢头抽身起站立不稳,
(四鬼同上 。)
杨延昭(二簧摇板)我面前站定了许多鬼魂 。
焦克明在一旁心怀愤愤,
那孟、孟、孟佩仓笑嘻嘻,拱手相迎 。
小岳胜在一旁威风凛凛,
(白) 啊,
(二簧摇板)猛抬头又只见去世爹尊 。
老爹爹在阴曹慢慢相等,
等候了你六郎儿一路同行 。
叩罢头来抽身起心血上奔,
(杨延昭吐,三吐 。)
佘太君(白) 保重了 。
杨延昭(二簧摇板)无常到万事休去见先人 。
(杨延昭死,四鬼引杨延昭同下 。)
(佘太君、柴夫人、杨宗保同哭 。)
(赵德芳上 。)
佘太君(二簧摇板)一见我儿丧了命,
柴夫人(二簧摇板)怎不叫人痛在心 。
赵德芳(二簧摇板)劝太君休得要珠泪淋淋,
这一付千斤担有我担承 。
急忙忙将老帐二堂摆定,
(佘太君、柴夫人同下 。)
赵德芳(二簧摇板)叫宗保随定孤去见当今 。
(同下 。)
(完)
from:www.xikao.com
经典京剧曲目有哪些?1、《战太平》
京剧《战太平》,又名《花云带箭》,或名《太平城》,讲述元朝末年,大将花云镇守太平城,在战斗中被陈友谅俘虏后宁死不屈,壮烈牺牲的故事 。
2、《洪羊洞》
洪洋洞亦作洪羊洞、红羊洞 。京剧中著名老生传统剧目 。宋将杨延昭打听得父亲杨继业尸骨被存放于辽邦洪羊洞内,乃命孟良往盗取尸骨 。焦赞暗随至洞,孟良误以为是敌将,用斧劈死 。当孟发现时,哀痛不已,后悔莫及 。
乃将杨、焦遗骨交老兵送回,后自尽于洞前 。六郎正在病中,惊同盟耗,哀悼呕血,与八贤王和母、妻诀别而死 。此戏一名《孟良盗骨》,又名《三星归位》 。为谭鑫培、余叔岩、杨宝森等京剧大师的代表作 。金派(金秀山、金少山)花脸也有突出表演 。此戏来源于《杨家将演义》第四十四回-四十五回及元朱凯《昊天塔杂居》 。此外湘剧、汉剧、豫剧、秦腔、河北梆子亦有此剧目 。
3、《珠帘寨》
传统戏剧剧目 。取材于杂剧《紫泥宣》和《残唐五代史演义》 。
4、《打棍出箱》
《打棍出箱》(此剧前名《问樵闹府》,后名《打棍出箱》,常连演 。又名《琼林宴》),出自古典名著《三侠五义》第二十三回至二十七回 。包括“问樵”、“闹府”、“出箱” 。谭鑫培、余叔岩代表作 。
5、《搜孤救孤》
又名《八义图》,京剧剧目 。老生传统戏 。
改编自中国古典戏剧《赵氏孤儿》,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大夫赵氏因奸臣陷害而惨遭灭门后,医生程婴抚养赵氏孤儿长大并报仇雪恨的故事 。
6、《捉放曹》
京剧《捉放曹》取材于《三国演义》第四回“废汉帝陈留践位 谋董贼孟德献刀” 。故事讲的是曹操刺杀董卓未遂,改装逃走,至中牟县被陈宫擒 。后曹用言语打动陈宫,使陈弃官一同逃走 。行至成皋,遇见曹父故友吕伯奢,吕杀猪款待 。
自己亲自去庄外买酒以招待贵客 。曹闻得磨刀霍霍,误以为吕欲加害,便杀死吕氏全家,焚庄逃走 。出庄遇吕沽酒而回,曹又杀之 。陈宫见曹心毒手狠,枉杀无辜,十分懊悔;宿店时;趁曹熟睡时欲刺杀曹,但又觉不妥便独自离去 。
7、《辕门斩子》
《辕门斩子》又名《三进帐》 。北宋年间,辽国萧太后南下入侵,大摆天门阵 。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 。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 。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 。
宗保返营后,杨延昭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 。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 。六郎得知穆桂英智勇双全、才貌出众,加之佘太君、八贤王作保,遂免宗保死罪 。宗保、桂英披挂上阵,夫妻二人大破天门阵 。
8、《斩黄袍》
斩黄袍,戏曲传统剧目,有京剧、豫剧、秦腔、蒲剧等多种戏曲,在有些戏曲中又叫斩郑恩、错斩郑恩等 。
柴荣死,苗顺计加黄袍于赵匡胤之身,使继帝位,改国号宋 。封郑恩为北平王 。河北韩龙进韩素梅,受封游街,遇郑恩,郑恩怒打之,韩龙逃入宫 。郑恩见赵匡胤力谏,赵匡胤宠幸韩素梅,醉后怒斩郑恩 。陶三春闻而引兵围宫,高怀德闯宫,赵匡胤酒醒痛悔,高怀德斩韩龙,登城调解;陶三春斩赵匡胤所服黄袍泄忿,赵匡胤许郑恩追荐,陶三春始退兵,韩素梅因为杀害郑恩被后悔的赵匡胤就地下令斩首 。
拓展资料:京剧,曾称平剧,中国五大戏曲剧种[1]之一,腔调以西皮、二黄为主,用胡琴和锣鼓等伴奏,场景布置注重写意 。被视为中国国粹,中国戏曲三鼎甲“榜首” 。
徽剧是京剧的前身 。清代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原在南方演出的三庆、四喜、春台、和春,四大徽班陆续进入北京,他们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又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京剧 。京剧形成后在清朝宫廷内开始快速发展,直至民国得到空前的繁荣 。
京剧走遍世界各地,成为介绍、传播中国传统艺术文化的重要媒介 。分布地以北京为中心,遍及中国 。在2010年11月16日,京剧被列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