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湖断桥介绍

西湖断桥的特点是什么?西湖断桥的形状:【西湖断桥介绍】

西湖断桥介绍

文章插图

西湖断桥位于杭州北里湖和外西湖的分水点上,一端跨着北山路,另一端接通白堤 。桥堍有御碑亭等亭轩建筑,面临里西湖,与宝石山、保叔塔隔湖相对,山、塔、湖、亭、桥与湖边桃、柳组成一幅如画景色,十分迷人 。
西湖断桥的特点:
传说白娘子与许仙断桥相会,确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现在的断桥,是1941年改建,五十年代又经修饰 。桥的东北有碑亭,内立“断桥残雪”碑 。
扩展资料:
西湖断桥的成就:
“断桥残雪”是“西湖十景”之一,2011年北京时间6月25日凌晨零点,正在巴黎召开的第35届世界遗产大会将“杭州西湖文化景观”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成功申遗的西湖,也是中国第41处“世界遗产” 。
西湖断桥的传说:
断桥的闻名还因了中国著名的汉族民间爱情传说《白蛇传》,为断桥景物增添了浪漫色彩 。明人洪丞《断桥闲望》诗云:“闲作步上断桥头,到眼无穷胜景收 。细柳织烟丝易,青屏拂鸟影难留 。斜拖一道裙腰绕,横着千寻境面浮 。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逋客旧风流 。”
翻译:间作步上断桥头,到眼睛无穷胜景收 。细柳编织烟丝容易,青屏拂鸟影难留 。斜拖一条裙子腰间绕,横着千寻境面浮 。投者近来忘俗累,眷怀拖欠客旧风流 。
西湖断桥的资料西湖断桥,最早叫段家桥 。
很早以前,西湖白沙堤,从孤山蜿蜿蜒蜒到这里,只有一座无名小木桥,与湖岸紧紧相连 。游人要到孤山去游玩,都要经过这座小木桥,日晒雨淋,桥板经常要烂断,游人十分不便 。
桥旁有一间简陋的茅舍,住着—对姓段的夫妇 。两人心地善良,手脚勤快,男的在湖里捕鱼为生,女的在门口摆个酒摊,卖家酿土酒 。因酒味不佳,顾客很少上门,生意清淡 。
一天,日落西山,夫妇俩刚要关门,来了一个衣衫褴褛的白发老人,说是远道而来,身无分文,要求留宿—夜 。段家夫妇见他年老可怜,热情地留他住下,还烧了一条刚从西湖里捕来的鲤鱼,打上一碗家酿土酒,款待老人 。老人也不客气,一连饮了三大碗,便倒在床上,呼呼入睡 。
第二天早晨白发老人临别时,说道:“谢谢你们好心款待,我这里有酒药三颗,可帮助你们酿得好酒 。”说罢,取出三颗红红的酒药,告别而去 。
段家夫妇将老人的三颗酒药放在酿酒缸里,酿出来的酒,颜色猩红,甜醇无比,香气袭人 。从此,天天顾客盈门,段家猩红酒名扬杭城,生意一天比一天兴隆 。段家夫妇拆了茅舍,盖起了酒楼 。他们为了感谢白发老人,积蓄了一笔钱,准备好好答谢他 。
岁月流逝,一晃三年 。这年冬天,西湖大雪,白发老人冒雪来到段家酒楼 。夫妇俩一见恩人来到,喜出望外,留老人长住他家 。然而老人第二天便要告别 。临别之时,段家夫妇取出三百两银子送给老人 。老人笑着推辞说:“谢谢你们夫妇—片好心,我这孤单老人,要这么多银钱何用?你们还是用在最要紧的地方吧!”说罢,便踏雪向小桥走去 。段家夫妇站在门口相送,只见老人刚跨上小木桥,脚下一滑,桥板断啦,老人也跌进了湖里 。夫妇俩急忙跑去相救,忽见白发老人立于湖面,如履平地,微笑着向他们挥挥手,飘然而去 。
段家夫妇这才知道,白发老人不是凡人 。想起老人临别说的话,使用那笔银钱在原来的小木桥处,造起了一座高高的青石拱桥,还在桥头建了一座亭子 。从此,游西湖的人,再不怕路滑桥断啦 。
乡亲父老怀念段家夫妇行善造桥的好事,便把这桥称为段家桥 。后来,因为“段”、“断”同音,使被称为断桥 。
杭州西湖的断桥断桥,位于白堤东端,元代桥旁住以酿酒为生的段姓夫妇,故又名段家桥 。断桥于唐朝即已建成,宋代名为宝佑桥 。今断桥为1921年重建的拱形独孔环洞石桥,长8.8米,宽8.6米,单孔净跨6.1米,年前曾大修,但古朴淡雅的风貌基本未变 。桥东有“云水光中”水榭和“断桥残雪”碑亭 。《白蛇传》中,白娘子与许仙有断桥相会、借伞定情,使断桥成为西湖三大情人桥之一 。明人汪珂玉《西子湖拾翠余谈》评:“西湖之胜,晴湖不如雨湖,雨湖不如月湖,月湖不如雪湖 。”大雪初融之时,断桥阳面雪化一痕,露出褐色桥面,远看一道银线断此,又名“残雪” 。“断桥残雪”为西湖十大美景之一,但因地处江南,雪期短促,大雪天更为少见,故可遇而不可求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