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协议一二三的改变

巴塞尔协议一二三的主要内容?巴塞尔协议一二三由三大支柱组成:一是最低资本要求;二是监管当局对资本充足率的监督检查;三是银行业必须满足的信息披露要求 。

巴塞尔协议一二三的改变

文章插图
1988 年巴塞尔协议全称为《统一资本衡量和资本标准的国际协议》,其目的是通过规定银行资本充 足率,减少各国规定的资本数量差异,加强对银行资本及风险资产的监管,消除银行间的不公平竞争 1988 年巴塞尔协议基本内容由四方面组成:
1、资本的组成 。巴塞尔委员会认为银行资本分为两级 。第一级是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少 有 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 。第二级是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 核心资本额 。附属资本由未公开的储备、重估储备、普通准备金(普通呆账准备金)、带有债务性质的 资本工具、长期次级债务和资本扣除部分组成 。
2、风险加权制 。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计算加权风险资产总额:一是确定资产负债表内的资产风险权数,即将不用资产的风险权数确定为五个 档次:分别为 0、10、20、50、100 。二是确定表外项目的风险权数 。确定了1、20、50、100 四个档次 的信用转换系数,以此再与资产负债表内与该项业务对应项目的风险权数相乘,作为表外项目的风险权 数 。
3、目标标准比率 。总资本与加权风险资产之比为 8%(其中核心资本部分至少为 4%) 。银行资本充 足率=总资本/加权风险资产
4、过渡期和实施安排 。过渡期从协议发布起至 1992 年底止,到 1992 年底,所有从事大额跨境业 务的银行资本金要达到 8%的要求 。
1988 年巴塞尔协议主要有三大特点:一是确立了全球统一的银行风险管理标准;二是突出强调了资 本充足率标准的意义 。通过强调资本充足率,促使全球银行经营从注重规模转向资本、资产质量等因素; 三是受 70 年代发展中国家债务危机的影响,强调国家风险对银行信用风险的重要作用,明确规定不同 国家的授信风险权重比例存在差异 。
巴塞尔协议2与3的主要区别是什么?1、资本工具不同
银行资本范围的定义更严格 。根据《巴塞尔协议III》,资本工具仅分为一级资本和二级资本,取消《巴塞尔协议II》中专门用于抵御市场风险的三级资本,市场风险所需资本应与信用风险同等对待 。
2、一级资本充足率不同
根据《巴塞尔协III》,商业银行的一级资本充足率将由《巴塞尔协议II》规定的4%上调到6%,同时计提2.5%的防护缓冲资本和不高于2.5%的反周期准备资本,这样核心资本充足率的要求可达到8.5%-11% 。总资本充足率要求仍维持8%不变 。
3、二级资本内容不同
《巴塞尔协议III》规定二级资本必须能在银行破产清算的条件下吸收损失,取消了《巴塞尔协议II》中的二级资本子项 。
扩展资料

中国执行《巴塞尔协议III》的发展现状
中国官方已向银行发布一份正式的时间表,要求其实施更严格的《巴塞尔协议III》资本金要求,此举终结了数月来围绕相关规则将如何分阶段落实的不确定性 。
【巴塞尔协议一二三的改变】中国监管机构最初表示,他们将以极快的速度推动实施新的资本金标准,但在各方担忧实力较弱的银行将如何筹集必要股本之际,监管者转而采取了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 。
中国大型银行最迟在明年底必须达到9.5%的资本充足率,在2018年底达到11.5%的资本充足率 。这样的安排使它们有一个六年的过渡期来达标 。
-巴塞尔协议
巴塞尔协议3有哪些改进?1,提高资本充足率要求:最低的普通股比例从2%上升至4.5% 。最低的一级资本比例从4%上升至6%,增加保守性资本缓冲要求2.5%,增加0-2.5%的反周期资本缓冲,对系统重要性银行增加1%的资本要求 。2.引入杠杆率,一级资本/总暴露>=3%,3.严格资本扣除限制,对于少数股权、商誉、递延税资产、对金融机构普通股的非并表投资、债务工具和其他投资性资产的为实现收益、拨备额与预期亏损之差、固定收益养老金资产和负债等计入资本的要求有所改变 。
巴塞尔一二三的相同点巴塞尔一二三的相同点:
1、核心资本,要求银行资本中至有百分之50是实收资本及从税后利润保留中提取的公开储备所组成 。
2、附属资本,其最高额可等同于核心资本额 。
3、巴塞尔协议确定了风险加权制,即根据不用资产的风险程度确定相应的风险权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