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下闳怎么读

“落下闳”的读音是什么?lào xià hóng

【落下闳怎么读】

落下闳怎么读

文章插图
落下闳(天文学家)
落下闳(前156年—前87年) , 中国西汉民间天文学家 , 活动在公元前100年前后 。字长公 , 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汉武帝元封年间(公元前110~前104年)为了改革历法 , 征聘天文学家 , 经同乡谯隆推荐 , 落下闳由故乡到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他和邓平、唐都等合作创制的历法 , 优于同时提出的其他17种历法 。
1、落潮 ?
造句:马尾港位于闽江河口 , 近年来因流经港区的落潮流量逐年减小 , 港区泥沙淤积十分严重 , 码头水深由8.2米减小到1.5米 。
解释:见〖退潮〗 。
2、崩落 ?
造句:一块面积达到100平方英里的浮冰岛已经从格陵兰两大冰川之一崩离 , 用科学家的话来说 , 这块浮冰岛的崩落是近50年北极同类事件中最大的一个 。
解释:在坚硬岩石所形成的陡崖处常见崖上岩石大量崩塌的现象 , 也叫塌方 。崩落发生在河岸或海岸 , 叫岸崩;发生在山区悬崖处 , 叫山崩 。
3、错落 ?
造句:大邑县距离四川省省会成都市有几个小时的车程 , 那里有一座农家宅院 , 里面的庭院错落有致 , 经常能看到中国游客来此参观 。
解释:交错纷杂:~不齐|苍松翠柏 , ~其间 。
4、凋落 ?
造句:注意看以赛亚书64:6:“我们都像不干净的东西 。我们的正义像肮脏的破布;我们像树叶一样凋落而我们的邪恶则像风一样把我们带走 。”
解释:凋谢 。
5、落寞 ?
造句:不要以为我的沉默就是遗忘 , 等不来你的回应我只能抑制渴望 , 任思念刻骨 , 任牵挂断肠 , 却也只能在心里为你祈祷 , 也只能在伤心与落寞中继续把你守望 。
解释:寂寞;冷落 。
6、溅落 ?
造句:站里的一台强大的天线把阿波罗11号同美国航天局联系起来 , 这台天线是美国航空航天局在阿波罗11号溅落地球前同宇航员实现最后一次通讯的唯一途径 。
解释:重物从高空落入江河湖海中 , 特指人造卫星、宇宙飞船等返回地球时 , 按预定计划落入海洋 。
7、植物群落 ?
造句:用空间序列代替时间序列的方法对高寒草甸不同演替阶段高原鼢鼠土丘植物群落的物种组成和多样性变化进行了研究 。
解释:在某一地区内 , 常结合成一定关系而生存的许多同种的或不同种的植物 。
8、落难 ?
造句:基斯坦电影产业的大本营位于拉合尔市(Lahore) , 因此俗称“劳莱坞”(Lollywood) , 其最为人所知的是通俗易懂的女子落难和善恶分明的情节 。
解释:遭遇灾难 , 陷入困境 。
9、落汤鸡 ?
造句:有时候风雨交加 , 而你正好被淋成落汤鸡 , 有时候你会在阳光下翩翩起舞 , 甚至偶尔你还会看见一条长长的明亮而又漂亮的彩虹 。
解释:形容浑身都湿透象掉在热水里的鸡一样 。
10、低落 ?
造句:当您心情低落的时候 , 与朋友畅谈一番也是鼓舞士气的一个不错的方法 , 甚至 , 当你有产生避世的想法时 , 为什么不给你的朋友打个电话 , 约会一下、喝个咖啡呢?
解释:下降:价格~|士气~|情绪~ 。
luo拼音怎么拼读luo——的读音有4种
luō——啰嗦
luó——萝卜
luǒ——裸露
luò——落下
啰嗦、萝卜、裸露、落下
拼音为:luō suō 、luó bo 、luǒ lù 、luò xià
啰嗦、萝卜、裸露、落下
啰嗦 , 读音luōsuo , 汉语词汇 。指的是言语繁复 , 琐碎;麻烦的 。也写作“啰唆” 。
萝卜 [luó bo]十字花科萝卜属二年或一年生草本植物 , 高20-100厘米 , 直根肉质 , 长圆形、球形或圆锥形 , 外皮绿色、白色或红色 , 茎有分枝 , 无毛 , 稍具粉霜 。总状花序顶生及腋生 , 花白色或粉红色 , 果梗长1-1.5厘米 , 花期4-5月 , 果期5-6月 。
裸露 [luǒ lù]是一个汉语词汇 , 拼音是luǒ lù , 指暴露在外;没有东西遮盖 , 没有遮盖或遮蔽 。语出《南史·王僧辩传》:“都下百姓父子兄弟相哭 , 自 石头 至于 东城  , 被执缚者 , 男女裸露 , 衵衣不免 。
落下 [là xià]
落下闳[Hóng](前156年—前87年) , 复姓落下 , 名闳 , 字长公 , 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中国古代西汉时期的天文学家 , 太初历的主要创立者 。
【推荐下载】落下闳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是那个朝代的人?怎么死的落下闳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是那个朝代的人?怎么死的 我希望 落下闳个人资料信息及简介 , 是那个朝代的人?怎么死的这篇文章对您 有所帮助 , 如有必要请您下载收藏以便备查 , 接下来我们继续阅读 。落下闳 落下闳 , 字长公 , 西汉巴郡阆中(今四川阆中)人 , 公元前 2-前 1 世纪之际的民 间天文学家 。司马迁《史记·天官书》中 , 有如下的一段记载: 昔之传天数者:高车之前 , 重、黎;于唐 , 虞、羲、和;有夏 , 昆吾;殷商 , 巫 咸;周室 , 史佚、苌弘;于宋 , 子韦;郑则裨灶;在齐 , 甘公;楚 , 唐眜;赵 ,  尹皋;魏 , 石申夫 。这里 , 司马迁列举了一连串古代天文学家的名字 , 但在这些专职天文工作者中 ,  却很少包括巴蜀人 , 而在我国古代巴蜀 , 从事天文学的人是不少的 。以天文为重 点的《大荒经》是巴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品 , 《海内经》是蜀人的小说诗歌文学作 品落下闳简介 , 它们在巴蜀以至整个西南地区广为流传 。巴蜀的大文学是学有渊源的 , 这里 天文人才荟萃 , 测天之学流传于民间 , 正所谓天数在蜀也 。因此 , 西汉元封年间(公元前 110 一前 105 年) , 汉武帝决定采纳太史令司马迁等 人的建议 , 下诏广泛征聘民间天文学家 , 改革历法时 , 落下阆在同乡礁隆的推荐 下 , 千里迢迢 , 跋山涉水 , 从四川来到了京城长安(今陕西西安) , 参与了改历的 工作 。
落下闳一到长安 , 便忙着定东西 , 立晷仪 , 下漏刻 , 以追二十八宿相距于四方 ,  举终以定朔晦分至 , 离弦望 , 在实测天文数据和理论计算的基础上 , 提出了自己 的改历方案 。与此同时 , 其他民间天文学家和官方天文学家共 20 余人都各有方案 ,  相持不下 。经过激烈的争论 , 最后形成了 18 家不同的历法 。于是皆观新星度、日 月行 , 更以算推 。经过仔细比较 , 落下闳和邓平的历法晦朔弦望皆最密 , 日月如 合壁 , 五星如连珠 , 大大优于其他 17 家 , 遂被采用 , 于元封七年(公元前 104 年) 颁行 , 并改元封七年为太初元年 , 称新历为《太初历》 。太初历在行用后 , 受到包括司马迁在内的官方天文学家的反对 , 张寿王甚至提议 改回到古时候的殷历 。然而孰优孰劣 , 还要以实测为准 。为此朝廷组织了一次为 期 3 年的天文观测 , 同时检验太初历和古六历(黄帝历、颛顼历、夏历、殷历、 周历、鲁历)的数据 , 结果表明 , 太初历更合于天象 。从此太初历便站稳了脚跟 ,  而且一直使用了近 200 年(公元前 104 一公元 84 年) 。为了表彰落下闳的功绩 ,  汉武帝特授他以侍中之职 , 落下闳却坚辞不受 , 而邓平则被任命为太史丞 。太初历具备了后世历法的主要要素 , 如 24 节气、朔晦、闰法、五星、交食周期等 ,  是我国现存的第一部完整的历法 。
太初历采用夏正(以寅月为岁首) , 与春种秋收、 夏忙冬闲的农业节奏合拍;太初历规定以无中气(24 节气中位于奇数者 , 即冬至、 大寒、雨水、春分、谷雨、小满、夏至、大暑、处暑、秋分、霜降、小雪)之月 为闰月 , 比以前的年终置闰法更为合理;太初历使用的交食周期、五星会合周期 都比较准确 , 其 28 宿赤道距度(赤径差)值 , 一直沿用了 800 多年 , 到唐开元十 三年(公元 725 年)才被一行重新测定的值所取代 。为了制历的需要 , 落下闳还亲自动手 , 制造天文仪器 。他制作的观测仪器 , 即浑 仪(又名浑天、浑天仪) , 是由赤道环和其他几个圆环同心安置而成 , 直径 8 尺 。有的环固定 , 有的则可绕转 , 还附有窥官以供观测之用 。据文献记载 , 落下闳还制作过天文显示仪器 , 即浑象(又名浑天象) , 于地中转泽 天正东西运转 , 昏明中星既其度分至气节 , 亦验在不差而已 。正如近代天文学史家朱文鑫所说:自汉落下同作浑天仪 , 始立仪象之权舆看来 ,  落下闳对于天文观测仪器浑仪和天文演示仪器浑象这两种类型都进行过研制 , 而 且已经大致具备了一定的规模 , 后来的天文历法家如贾送、张衡等人落下闳简介 , 则在落下 闳的基础上加以改进和发展 。落下闳在天文学特别是浑天学上起到了一个承前启 后的作用 , 他对于中国天文学的发展 , 真是功不可末 。tips:感谢您的支持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 , 如有必要可以咨询更专业的人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