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儿的认定标准

孤儿的标准是什么?五个条件如下:
一、孤儿:根据《收养法》的规定,孤儿是指不满14周岁,丧失父母的儿童、婴幼儿 。
二、服刑人员子女、
三、户籍“留守儿童”
四、重症精神病患者的未成年子女
五、未满18周岁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成年人 。
事实孤儿,指事实上无人抚养儿童 。
2013年6月,南京市江宁区两名女童被发现饿死在家中 。孩子死前曾因饥饿彻夜拍门喊妈妈,甚至吃粪便充饥 。事发前,孩子父亲因向他人提供吸毒场所被拘役,母亲曾多次将孩子丢在家中外出不归 。
国家民政部也表示,要制定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政策,将“事实孤儿”纳入到国家保障中 。
扩展资料:
纳入保障范围的儿童有四大类:
1、未成年人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失去父母,找不到父母,未依法收养,包括亲属、机构、家庭寄养人、独立生活的孤儿,以及已满18岁但仍在普通高中学习的未成年人学校、中等职业学校、高职院校和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 。以及为义务兵役服务的孤儿 。
2、未成年人,未成年人父母患有精神病、服刑、强制戒毒、二级或以上严重残疾或完全丧失工作能力而另一方失踪、遗弃或患有精神疾病的家庭中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服刑、强制戒毒、二级以上严重残疾或者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
3、18岁以下的未成年人,失去或遗弃父母超过两年,未能找到父母的情况;
4、4岁以下,未满18岁的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未成年 。

怎么认定为孤儿可被认定为事实孤儿的儿童分为以下四大大类:一是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且未被依法收养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包括亲属抚养、机构养育、家庭寄养、独立生活的孤儿,以及年满18周岁,但仍在一般高中、中等职业学校、高等职业学校、全日制一般本科高校就读和正在服义务兵役的孤儿;二是父母一方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另一方失踪、弃养或患精神性疾病、正在服刑、被强制戒毒、二级以上重残或完全丧失劳动能力的家庭中,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三是父母失踪或者弃养两年以上,查找联系不到父母信息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四是未满18周岁的感染艾滋病病毒未成年人 。

法律依据:
《关于进一步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有关工作的通知》第四条加强监护指导,对父母因精神残疾等原因严重损害儿童身心健康或致使儿童处于危困状态的,应当及时进行监护干预 。
加强兜底监护,对父母没有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或者监护人丧失监护能力且无其他人可以担任监护人的儿童,应当由民政部门依法长期监护 。
加强儿童福利机构、未成年人救助保护机构建设,依法做好事实无人抚养儿童保障工作 。
孤儿的认定标准

孤儿的认定标准

文章插图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或父母双亡的儿童或者是未成年人;查找不到生父母的弃婴和儿童 。截至2019年1月,全国共有孤儿34.3万人,其中社会散居孤儿27.5万,占总数的80.2%;儿童福利机构内集中养育孤儿6.8万人,占总数的19.8% 。
根据《收养法》的规定,不满14周岁的孤儿才可以被收养 。国家、社会和公民对孤儿的救助有多种方式,如对孤儿上学进行资助,助养孤儿、收养孤儿和向社会福利机构捐赠款物等 。
【孤儿的认定标准】《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孤儿保障工作的意见》一、拓展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孤儿
孤儿是指失去父母、查找不到生父母的未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由地方县级以上民政部门依据有关规定和条件认定 。地方各级政府要按照有利于孤儿身心健康成长的原则,采取多种方式,拓展孤儿安置渠道,妥善安置孤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