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豌豆花的功效与作用

中草药:山野豌豆的功效与作用山野豌豆
(《东北药植志》)
【异名】宿根巢菜(《重要牧草栽培》) , 落豆秧、山豌豆 , 山豆苗、宿根草藤、豆碗碗、涝豆秧(《国产牧草植物》) , 山黑豆(《东北药植志》) , 透骨草、草藤(《吉林中草药》) 。
【来源】为豆科植物山野豌豆的嫩茎叶 。
【植物形态】山野豌豆
多年生草本 。茎攀援状 , 四棱形 , 高0.5~1米 , 植物各部多少被有疏柔毛 。托叶半箭头形或半边的戟形 , 中间具有一较大牙齿 , 稀具数个不整齐牙齿;双数羽状复叶 , 小叶4~6对 , 叶轴末端具分歧的卷须;小叶椭圆形或长圆状椭圆形 , 长15~35毫米 , 宽6~12毫米 , 先端钝圆 , 或微缺 , 有细尖 , 基部圆形 , 全缘 , 膜质至革质 , 上面通常毛较少 , 下面明显地灰白色 。总状花序腋生;花梗与萼近等长;花红紫色、蓝色、或蓝紫色;萼短筒形至钟形 , 有毛 , 上部萼片三角形 , 比下部萼片显著短 , 下部萼片披针形或三角状锥形;旗瓣倒卵形 , 先端微缺 , 或圆形;翼瓣比龙骨瓣稍长 , 与旗瓣近等长;龙骨瓣先端稍狭 , 近三角形 。荚果 , 长圆状菱形 。种子近球形 。花期7~9月 。果期8~9月 。
生于草原、山坡、路旁、灌木丛 。分布东北及河北、内蒙古、山西、陕西、甘肃、青海、河南、山东等地 。
【采集】7~9月间采收植株上部的嫩茎叶 , 晒干 。
【药材】干燥茎呈四棱形;质脆易折断 。叶为双数羽状复叶 , 多卷曲皱缩 , 叶轴先端有卷须 。残留小花呈蓝色或紫色;偶有荚果 , 呈棕色或深棕色 , 内含黑色种子 。气微 , 味淡 。
产东北 。
本品及同属植物广布野豌豆和假香野豌豆的全草 , 在东北大部分地区均作透骨草使用 。
【性味】①《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甘苦 , 温 。"
②《北方常用中草药手册》:"甘 , 平 , 无毒 。"
【功用主治】祛风湿 , 活血 , 舒筋 , 止痛 。治风湿痛 , 闪挫伤 , 无名肿毒 , 阴囊湿疹 。
①《东北药植志》:"疗热毒 。软坚 。外用洗风湿、风气疼痛、毒疮 。"
②《吉林中草药》:"活血止痛 , 败毒燥湿 。"
③《东北常用中草药手册》:"舒筋活血 , 祛风止痛 。治腰腿疼痛 , 大骨节病关节痛 , 筋骨麻木 , 扭挫伤 , 闪腰岔气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 2~5钱(鲜者1~1.5两) 。外用:煎水熏洗或研末调敷 。
【选方】①治风湿痛:山野豌豆、菖蒲适量 , 煎水熏洗 。
②治无名肿毒:山野豌豆适量 。研细末 , 用蜡调敷 。
③治阴囊湿疹:山野豌豆、花椒、艾叶各3钱 。煎水熏洗 , 每日一次 。(选方出《吉林中草药》)
提醒您:山野豌豆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 , 使用前请遵医嘱 。

野豌豆花的功效与作用

文章插图

野豌豆苗的功效与作用是什么?野豌豆苗具有抗菌消炎 , 增强新陈代谢的作用 。豌豆苗叶片颜色深绿 , 具有绿叶菜的优势 , 维生素C含量特别高 。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 豌豆苗胡萝卜素含量高达2700微克/100克 , 而人们常吃的瓜果类蔬菜均在100微克/100克以下 。胡萝卜素能在体内转变成维生素A , 对皮肤、视力和免疫功能都是必需的 , 而这种维生素正好是国人缺乏的 。
扩展资料:
豌豆苗含有丰富的维生素C和维生素E , 超过了西兰花的含量 。只是在维生素A与胡萝卜素的含量上略少于西兰花 。而豌豆苗含有丰富的钾 , 尤其对于高血压患者有作用 。能治疗晒黑的肌肤 , 使肌肤清爽 。
我们通常食用豌豆嫩梢 , 营养丰富 , 质地柔嫩 , 甜味清香 。豌豆苗叶色翠绿 , 叶肉厚 , 纤维少 , 梢叶嫩 , 是冬春菜中的珍品 , 是绿叶菜中营养价值高的无公害保健蔬菜 。
【野豌豆花的功效与作用】人民网——黑豆芽富含叶酸 , 豌豆苗补充维C 春天不能少了芽苗菜
——豌豆苗
野豌豆苗的功效与作用及禁忌(豌豆苗有什么功效)1、野豌豆苗的功效与作用禁忌 。

2、野豌豆苗的功效和副作用 。

3、野豌豆苗的功效与作用及食用方法 。

4、野豌豆苗的功效和作用 。
1.野豌豆的功效和作用:镇痛 。

2.止血 。

3.降血压 。

4.主治神经性头痛 。

5.牙痛 。

6.胃痛 。

7.风湿关节痛等各种痛证 。

8.跌打损伤 。

9.外伤出血 。

10.产后出血不止 。

11.崩漏下血及高血压病 。
中草药:多茎野豌豆的功效与作用多茎野豌豆
(《高原中草药治疗手册》)
【来源】为豆科植物多茎野豌豆的全草 。
【植物形态】多茎野豌豆
多年生草本 , 高20~40厘米 。根茎极粗 。茎上升 , 很多 。叶轴顶端有卷须 , 卷须通常不分枝;托叶半箭头状 , 长5~7毫米 , 上部的托叶线形、矩形或卵状披针形;小叶8~16 , 矩椭圆形或线矩形 , 先端钝或尖 , 长15~22毫米 , 阔1.5~2.5毫米 。总状花序被竖立的毛 , 高出于叶 , 有10~20朵向一边疏生的花;花梗长达5毫米;花平展地远离 , 长15~18毫米;萼钟状 , 有平伏短茸毛 , 上面的萼齿较短 , 三角形 , 下面的披针形 , 中间的几乎和萼管等长;花冠紫色 , 旗瓣矩倒卵形 , 有极短的爪 。荚果矩形 , 无毛 , 长20~30毫米 , 阔6毫米 。种子有小脐 。
生于牧区林缘及河滩灌丛中 。分布于东北等地 。
【采集】夏秋采割全草 , 晒干 , 备用 。
【性味】辛 , 平 。
【归经】入肝、胆二经 。
【功用主治】发汗除湿 , 活血止痛 。治风湿疼痛 , 筋骨拘挛 , 黄疸肝炎 , 白带 , 鼻血 , 热疟 , 阴囊湿疹 。
【用法与用量】内服:煎汤 , 0.5~1两 。外用:煎水洗 。
【选方】①治筋骨疼痛:多茎野豌豆、老鹳草、秦艽、羌活、心叶菝葜 , 煎服 。
②疟疾发热:多茎野豌豆、土常山、柴胡、草果 , 煎服 。
③治肝炎:多茎野豌豆、龙胆、华金腰子 , 煎服 。
④治红崩白带:多茎野豌豆、茱萸 , 煎服 。
⑤治鼻血不止:多茎野豌豆、捞糟同炖服 。
⑥治阴囊湿疹:多茎野豌豆、香蒿 , 煎水洗 。
提醒您:多茎野豌豆 此中草药来源于网络 , 使用前请遵医嘱 。

    【什么知道】www.shenmezhidao.com小编为您精选以下内容,希望对您有所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