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固定资产减值准备借方表示减少,贷方表示增加 。固定资产发生减值时的会计分录:

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

文章插图
借:资产减值损失
【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固定资产发生损坏、技术陈旧或者其他经济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这种情况称之为固定资产减值 。如果固定资产的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应当按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计提减值准备,并计入当期损益 。
资产的可收回金额:应当根据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假设目前销售)与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假设继续持有)两者之间较高者确定 。
资产的公允价值减去处置费用后的净额,通常反映的是资产如果被出售或者处置时可以收回的净现金收入 。
资产预计未来现金流量的现值,应当按照资产在持续使用过程中和最终处置时所产生的预计未来现金流量,选择恰当的折现率对其进行折现后的金额加以确定 。
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贷方都记录什么资产减值准备的借贷方都记录;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无形资产减值准备/长期股权投资减值准备
一,资产减值损失科目是利润表科目,它会对利润产生影响,因为他叫“损失”,所以它的借贷方向同费用、成本类科目 。而固定资产减值损失是资产负债表科目,它是固定资产的“备抵科目”也就是在算固定资产价值的时候要减去的,他的方向与固定资产相反,与固定资产累计折旧相同 。所以,年底的时候,这个设备的价值=10-2-3=5万元 。因为固定资产的减值损失一经确认,在以后会计期间是不得转回的 。所以,资产减值损失都是在借方的 。而固定资产减值准备,是计提的时候在贷方,如果该设备处置了,则会通过借方转出 。
二,资产减值损失的计算公式
资产减值损失=资产账面价值-资产可收回金额
资产账面价值=资产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 。
A公司应提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可收回金额=500-50-420=30
B公司应收账款账面价值=200-40=160,可收回金额为185.没有减值,不用计提减值准备 。
C公司应提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可收回金额=150-10-80=60
D公司应提减值准备=账面余额-已提坏账准备-可收回金额=100-0-84=16
三,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计提A公司坏账准备 30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C公司坏账准备 60
资产减值损失-计提D公司坏账准备 16
贷:坏账准备 106
资产减值损失会计分录
1、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借:资产减值损失 -计提的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2、固定资产处置时冲销这个科目:
借:固定资产清理
累计折旧
固定资产减值准备
贷:固定资产
3、一般清理净损益用到这个科目
A清理完成后,属于生产经营期间正常的处理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处置非流动资产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B属于自然灾害等非正常原因造成的损失
借:营业外支出-非常损失
贷:固定资产清理
反之则做营业外收入 。
资产减值准备借贷方向资产减值损失科目,为损益类科目 。是核算因资产的账面价值高于其可收回金额而造成的损失 。新会计准则规定减值范围主要是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除特别规定外的其他资产减值的处理 。设置本科目的意在,是消除企业通过计提秘密准备来调节利润的可能,限制了利润的人为波动 。(一)、固定资产减值准备账户为固定资产净值的减项反映备抵账户 。企业固定资产的减值准备:是指由于固定资产市价持续下跌或技术陈旧、损坏、长期闲置等原因导致其可收回金额低于账面价值的,应当将可收回金额低于其账面价值的差额作为固定资产减值准备预估提取 。例:某企业计提,预估固定资产甲未来变现减值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固定资产减值准备_固定资产甲减值准备(二)、资产坏账准备为该资产的备抵账户,年末估计损失计提的损失计入资产减值损失处理 。例:一、某企业年末估计应收账款损失提取坏账准备:借:资产减值损失_坏账损失贷:坏账准备二、以实际发生的损失冲销应收账款:借:坏账准备贷:应收账款_甲公司


资产减值损失和减值准备的借贷方向分别是什么资金减值损失是损益类科目 。一般借方就是表示的计提金额,贷方一般是表示月末结转的金额 。计提的减值损失只是一个估计金额,对应坏账准备,坏账准备是应收款项的备抵类科目,计提坏账时: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坏账准备,

月末结转资产减值损失时:

借:本年利润,

贷:资产减值损失,

发生坏账损失时:

借:坏账准备,

贷:应收账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