脂蛋白a1000多危险吗脂蛋白a1000多也比较危险,说明存在高脂血症 。
脂蛋白a1000多说明患者血液比较黏,处于高凝状态,容易患心脑血管疾病 。建议给予积极的治疗,在血常规和肝功能正常的情况下,可以应用他汀类降脂药,首选阿托伐他汀或者瑞舒伐他汀 。
服药期间注意监测肝功能,平时注意低盐、低脂饮食,坚持有氧运动 。尽量不要吃动物内脏,也不要吃过多的动物性脂肪 。
脂蛋白a是在肝脏合成的糖蛋白,它的含量过高会形成动脉粥样硬化,进而引发高脂血症、心肌缺血、脑梗死以及心肌梗死等,与这些血管疾病发病风险呈正相关,要引起足够的重视 。饮食上要避免高热量、高脂肪以及油腻的食物,平时积极运动锻炼,多吃蔬菜水果,多喝水,降低血脂黏度,必要时可以口服维生素B3以及他汀类降脂药物,定期复查
。
脂蛋白a值达到了1000,这种情况的比较严重的,需要及早调理,否则会诱发一些不良症状的出现 。因为脂蛋白a增高,与心脑血管疾病有关系,是动脉粥样硬化一项非常危险的因素 。脂蛋白a升高 。没有针对性的用药 。可以适当的运动,低盐低脂,低胆固醇饮食,多吃新鲜的水果蔬菜 。建议可查甘油三酯,胆固醇,同型半胱氨酸等 。
1、常无症状
倘若形成主动脉瘤,那么一旦破裂或诱发急性主动脉夹层分离,均可迅速致命 。
2、冠心病
这种不良症状典型的症状为劳力型心绞痛,在活动或情绪激动时出现心前区压榨性疼痛,部分患者向左肩部或和左上臂部放散 。部分伴有胸闷或以胸闷为主,严重者疼痛较重,持续时间延长 。
3、脑卒中
脑动脉硬化可可以诱发缺血性脑卒中,又或者是血管破裂造成出血性卒中,表现有头晕、头痛、烦躁、心悸、失眠、注意力不集中、注意力减退、肢体麻木等;也可引起脑萎缩,表现为精神、行动失常,智力和记忆力减退,以至痴呆等 。
甘油三酯太高有什么危险甘油三酯增高与动脉粥样硬化性心血管疾病风险密切相关 。在他汀治疗有效降低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后,甘油三酯增高成为“心血管病剩留风险”的重要组分 。有效管理甘油三酯,对进一步降低心血管系统风险,进而减少心血管疾病的发病率与致死、致残率具有重要意义 。
甘油三酯每增高1mmol/L,男性和女性冠心病事件风险分别升高12%和37% 。甘油三酯增高不仅和心血管风险相关,还与糖尿病患者微血管并发症的发病风险密切相关 。甘油三酯增高可能是视网膜硬性渗出和黄斑病变、增生性视网膜病变的重要致病因素,且视网膜病变严重程度与甘油三酯水平呈正相关 。此外,高甘油三酯血症也可促进白蛋白尿进展及糖尿病肾病的发生发展 。极高水平(≥1000 mg/dl)的甘油三酯血症还可能诱发急性胰腺炎 。
我的脂蛋白a1200太高了怎么办,能冻胚进周期吗?您好!脂蛋白a是一种类似于低密度脂蛋白的脂质,人群中其浓度个体差异极大,浓度范围可在0~1000mg/L 。脂蛋白a作用机制不明,脂蛋白a升高者可能与动脉粥样硬化、血栓性疾病有关 。治疗可以考虑低脂饮食、运动、戒烟酒、减轻体重、多食富含维生素食物等,暂缓进周期,一月复查血脂后再冻胚移植 。
甘油三脂高 转氨酶高 高低密度脂蛋白异常饮食方面应该注意什么?对于高甘油三脂血症的患者膳食的注意事项
血脂中高甘油三脂的患者,生活方式和膳食上更应该严格控制 。超重者要把体重降低至正常,戒酒,减少含糖和脂肪高的食品,可多食用含不饱和脂肪酸的鱼类 。(严重的高甘油三脂需要紧急降脂治疗,并在三天内保持无脂肪饮食)膳食为限热能的低脂膳食,并要与运动相结合 。推荐的食品是:低热能菜如:黄瓜、西红柿、茄菜、葫芦、蘑菇、芹菜、萝卜、胡萝卜、菜花、菠菜、土豆、洋葱、卷心菜、芦笋等 。汤:清沌汤、清肉汤、其它清汤 。饮料:矿泉水、茶、无糖软饮料、脱脂牛奶 。
高脂血症的防治
问:什么叫高血脂?是不是吃油腻吃多了,油跑到血里去了?
答:所谓高血脂是指总胆固醇血清浓度超过220毫克/分升,血清甘油三脂超过150毫克/分升,称为高血脂症 。主要是由于营养过高,脂症代谢紊乱所引起 。我们所指的甘油三脂实际上就是脂肪 。
问:在医院我进行了血液检查,如下:TCHO 3.1-5.72 7.57mmoL/L TH-0.7-1.4 2.4 mmoL/L HDL-C 1.15-1.56 0.96mmoL/L LDL-C 1.56-5.72 4.12mmoL/L 请问明显胆固醇和甘油三脂高,怎么回事?吃什么药?辛仿它汀行吗?谢谢嘉宾 。
答:胆固醇和甘油三脂增高成为高胆固醇血症、高甘油三脂血症,这主要是由于脂质代谢紊乱,他的胆固醇和甘油三脂明显增高,特别是LDL-C增高 。LDL-C增高,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 。LDL-C除以HDL-C已经大于3,提示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明显增高 。应该将LDL-C除以HDL-C的水平小于2,才能够防止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和发展 。主要用他汀类药物,例如辛伐它汀20毫克,每晚一次 。一个半月后复查 。降脂比较满意,可以再到6个月后复查一次 。另外,药物治疗的同时,主要应控制饮食 。采用低脂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饮食 。最后,适当参加体育活动 。
问:有点脂肪肝喝啤酒应该没事吧?
答:比较产生高热量,不提倡多喝啤酒 。
问:脂肪肝有好转的可能性吗?与肝硬化的联系?
答:脂肪肝通过饮食质量,适当的运动和使用调治药物,脂肪肝是可以消失的 。喝酒的病人应戒酒,有长期饮酒引起的脂肪肝,停用饮酒的话,脂肪肝即会消失 。有酒精性脂肪肝可以引起肝硬化 。
问:饮酒对血脂有什么影响?吸烟会影响血脂吗?我因工作问题经常有应酬的 。
答:因为酒精产生高热量引起肥胖,血脂升高 。吸烟直接和动脉硬化有联系,所以提倡少饮酒,每天可以喝白酒15克 。提倡戒烟,戒烟后5年之后,烟对人体的危害才能消失 。
问:如果有了轻度的脂肪肝,应该在生活中注意什么?
答:第一,改变生活方式,例如少喝酒,不吸烟,多运动 。第二,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第三,改变饮食结构,采用低脂低胆固醇饮食 。第四,多吃蔬菜,保证大便通畅 。
问:血脂到底好不好呀?
答:正常的血脂的维持人体的结构和功能是必须的,它提供人体的能量,参与正常的生活与活动 。它是造成人体细胞膜必须的成分,也是造成神经细胞的主要成分 。但是,高血脂容易引起动脉粥样硬化,引起心脑血管病变 。
问:血脂高的人能否吃荤?
答:血脂高的人可以每天吃胆固醇300毫克以下,瘦肉75克以下,瘦肉和鱼、鸡、牛羊肉互换,都是75克 。
问:血脂多少算正常呀?怎样知道是否正常?
答:胆固醇220毫克/分升以上,甘油三脂150毫克/分升以上,LDL-C 140毫克/分升以上 。
问:体重与脂肪肝有何关系?只是稍微有点胖,但很注意饮食,吃很多的蔬菜,很少的肉,很少吃油腻的东西,为什么也会有问题?
答:一般说,肥胖的人脂肪肝明显增多 。但是,正常体型的人也有脂肪肝 。特别是长年喝酒的人 。
问:高脂蛋白血症患者有间歇性上腹痛,这是怎么了?
答:高甘油三脂血症,特别是当甘油三脂超过1000毫克/分升,出现上腹痛机率增加 。同时,患急性胰腺炎的危险性会明显增高 。
问:高脂血症病人日常生活如何保养?
答:第一,饮食采用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饮食,即脂肪占每天总热量的20-25%,胆固醇低于300毫克/天,不要使用动物脂肪,肥肉,奶油糕点,禽类的皮,内脏,鱼籽等脂肪和胆固醇高的食物 。第二,糖食不要太高,应为糖食可以转变为脂肪 。第三,每减少每天摄入的总热量 。第四,多运动 。第五,多吃蔬菜,每天1斤左右 。多吃水果,每天1两到2两 。
问:高血脂与遗传有关吗?它是遗传病还是生活方式病呢?
答:相当多的原发性高血脂症与遗传有关,这主要与脂肪代谢某些酶缺陷有关 。继发性的高血脂症与营养过剩和不合理有关 。
问:现代的观点是,高脂血症并非都是坏事,有好的脂蛋白也有坏的脂蛋白,是不是这样啊?
答:现在认为L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危险因子,根据最近的研究,在东方人群中血清总胆固醇每增加0.6mmol/L(23mg/dl)冠心病发病的相对危险增加34% 。这主要是指LDL-C 。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动脉粥样硬化的防御因子 。当HDL-C在75毫克/分升时,动脉粥样硬化危险性明显减少,很多长寿的人高密度脂蛋白胆固醇(HDL-C)是增高的 。
问:哪些血脂偏高的情况属于正常生理现象和暂时现象?
答:有几种情况:第一,抽血的前日进大量含脂肪高的饮食和高糖饮食 。第二,抽血的位置应该取坐位肘前静脉 。第三,抽血前休息5分钟 。不符合以上因素均影响血脂的浓度,使血脂浓度暂时升高 。因此,标准的正确的血脂浓度应该取二次血脂浓度的平均值,期间间隔一周 。
问:测血脂前应注意什么?检查结果怎样才不会受干扰?
答:第一,两周之内的饮食应该没有太大的变化 。第二,禁食12至24小时 。第三,抽血前一天不饮酒 。第四,抽血前一天不吃含脂肪高的饮食和甜食 。第五,抽血前休息5分钟 。第六,抽肘前静脉血 。压脉带的时间不超过1分钟 。
问:做为健康人的保健,能推荐几个防高脂血症的最佳药物吗
答:第一,维生素C 100毫克1天1次 。第二,维生素E 10毫克1天1次 。第三,肠溶阿斯匹林 80毫克1天1次 。
问:血脂高既然不好,那么就让血脂与胆固醇越低越好?
答:血脂是人体正常结构保持和正常生理功能所必需的,应该保持在一定的正常水平 。
问:秋冬人们都进补,血脂偏高的人能补吗?
答:可以 。只要是对血脂、脂蛋白影响不大的保健品都可以 。
问:高血脂喜欢盯上哪些人?能不能预防?
答:第一,冠心病、动脉硬化病 。第二,高血压、糖尿病、肥胖 。第三,有高血脂家族史的人 。第四,40岁以上的男性,在绝经以后的妇女 。第五,长年喝酒、吸烟的人 。第六,运动少的人 。
能预防 。第一,每天摄入适当的热量,例如轻工作每天提供1800千克,中度工作每天提供2400千克,重度工作每天提供2800千克 。第二,低脂肪、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饮食 。第三,多运动 。第四,不要进高糖饮食 。
高脂(蛋白)血症饮食治疗
一、高脂蛋白血症饮食治疗
确定血脂水平是否异常,最好是测定血清脂蛋白含量,不能单凭血脂检查结果做出判断 。根据血清脂蛋白的不同种类,临床饮食治疗时按以下5型分别给予不同的食物配方 。
(一)I型(高乳糜微粒血症)
指血浆CM升高,导致甘油三酯升高,胆固醇正常或稍微升高;血浆清除外源性脂肪,即清除食物脂肪的能力受损所致 。脂蛋白酶活性降低,血浆消除CM能力也降低 。食物中应严格控制脂肪摄入,全天脂肪总量应为25~30g,最多不超过35g,儿童10~15g;脂肪占总热能的比例宜<16% 。若热能不足,必要时食物中加中链脂肪酸合剂,因其可经门静脉直接吸收,并不进入CM,全部或绝大部分随血液运走,因大部分为肝脏所截获,故不会引起高脂血症 。碳水化物应占总热能60~70%,但应禁食用蔗糖、甜点心、糖果之类的食品,蛋白质应适当提高,应占总热能14%左右 。
(二)Ⅱ型(高β脂蛋白血症)
此型又分为2种类型 。
1.Ⅱa型:为β脂蛋白(LDL)和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正常 。皮肤、肌腱、角膜上出现黄色脂肪沉积,动脉硬化加快,可合并肝功能不全、肾病及甲亢等 。可能因进食过多动物脂肪和胆固醇,饮食要求应严格限制胆固醇,按病情轻重,全天宜<300mg 。限制饱和脂肪酸,适当增加多不饱和脂肪酸,尽可能减少肉类食品;P/S比值以1.5~2为宜 。蛋白质及碳水化物无需限制,总热能按每天O.126~0.146MJ(30~35kcal)/kg供给 。
2.Ⅱb型:为β脂蛋白(LDL)和前β脂蛋白(VLDL)血浓度升高,并常有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轻度增高 。皮肤上出现黄色或橙色脂肪沉积,为黄色瘤体,动脉硬化形成 。此型极常见,与遗传有关 。饮食营养治疗基本与Ⅱa型相同,降低胆固醇的摄入量,每天应低于300mg,但可提高蛋白质供给量,碳水化物应禁用蔗糖、甜点心等,限制饮酒 。
(三)Ⅲ型(“阔β”带型)
Ⅲ型表现为前β脂蛋白(VLDL)、血清胆固醇和甘油三酯均升高,多在45岁以后发病,大部分病人为肥胖体型,患者可有手掌、肘部、膝部、臀部及肌腱黄瘤,冠状血管或周围血管动脉硬化加快,并有糖耐量试验异常 。饮食营养治疗首先限制热能,使体重下降和维持理想体重,体重下降,血脂即明显下降 。注意热能控制不宜过快,否则脂肪氧化过多可产生酮体,引起酸中毒,亦可致心律不齐 。碳水化物宜占总热能50%,蛋白质20%,脂肪30%,可适当增加玉米油,胆固醇摄入量应<300mg/d,限制饮酒,忌甜食 。
(四)Ⅳ型(高前β脂蛋白血症)
此型可见血清VLDL和甘油三酯均明显增高,胆固醇正常或偏高 。临床常见于30岁以上伴有肥胖的病人,血尿酸增高,糖耐量试验异常;多由遗传或饮食不当所致,尤其是热能和碳水化物摄入过多 。饮食治疗应维持理想体重为原则,控制热能和碳水化物,碳水化物占总热能50%为宜 。适当增加蛋白质和多不饱和脂肪酸,及控制胆固醇<300mg/d,限制饮酒 。
(五)V型(高乳糜微粒和前β脂蛋白血症)
为Ⅰ型和Ⅳ型的混合型,血清CM、VLDL、甘油三酯浓度都升高,胆固醇正常或稍高,血清甘油三酯增高同Ⅳ型 。常见症状有肝脾肿大,皮肤黄斑,糖耐量试验异常,血尿酸增高,脂蛋白脂酶活性降低,可合并肥胖 。饮食中只要单纯控制脂肪2周,血脂可降低;脂肪为热能30%以下,碳水化物50%、蛋白质20% 。总热能以维持理想体重为宜,胆固醇300~500mg/d;供给高蛋白质饮食,忌用甜食,限制饮酒 。
二、高脂血症饮食治疗
高脂血症是冠心病主要患病因素之一,在饮食营养治疗时通常分为单纯性甘油三酯增高、胆固醇增高、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高和预防型4种类型,饮食治疗时生热营养素的分配比例不同
高脂血症时生热营养素分配(%)
分 型 碳水化物 蛋白质 脂 肪
A 单纯性甘油三酯增高 50~55 15~20 25~30
B 胆固醇增高 60 16 18
C 甘油三酯及胆固醇均高 50 20 30
D 预防型 62 14 24
(一)A型
为单纯性甘油三酯增高,饮食治疗限制总热能,患者常有超重或肥胖,故先使体重减轻,甘油三酯可随体重减轻而降低;碳水化物占总热能50%左右,不宜吃蔗糖、果糖、水果糖、蜂蜜、以及含糖点心、罐头及中草药糖浆;烹调菜肴及牛奶、豆浆均不加糖 。限制胆固醇〈300mg/d,每周食鸡蛋3只 。适当补充蛋白质,尤其是豆类及其制品、瘦肉、去皮鸡鸭;适当进食鱼类;如不控制体重,脂肪不必严格限制,P/S值1.5~2.0为宜 。新鲜蔬菜可增加饮食纤维及饱腹感,又可供给足够矿物质及维生素 。
(二)B型
单纯性高胆固醇血症,限制胆固醇摄入量;轻度增高者胆固醇〈300mg/d,中度和重度增高〈200mg/d;限制动物脂肪,适当增加植物油,P/S比值以1.5~2.0为好;除合并超重和肥胖者外,热能及碳水化物,无须严格限制,蛋白质也不限制;多食新鲜蔬菜及瓜果类,增加食物纤维,以利胆固醇的排出;多食洋葱、大蒜、香菇、木耳、苜蓿、大豆及其制品等能降低胆固醇的食物 。
(三)C型
胆固醇及高甘油三酯血症饮食治疗是控制热能,使体重降低并维持在标准体重范围内;限制胆固醇〈200mg/d,禁食高胆固醇食物;脂肪占总热能30%以内,用多不饱和脂肪酸替代饱和脂肪酸,使P/S值为1.5~2.0;控制碳水化物摄入,忌食蔗糖、果糖、甜点心及蜂蜜等含简单糖高的食品;适当增加蛋白质,占总热能15%~20%,尤其是豆类及其制品;多吃新鲜蔬菜、瓜果增加饮食纤维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 。
(四)D型
为预防型,是预防中老年人心血管疾病的饮食,总热能宜随年龄增加而相应减少,碳水化物占总热能60%~62%,蛋白质14%~16%,或维持在1.2g/kg·d,脂肪20%~25%,注意饮食平衡,及每餐饮食的比例,尤其晚餐不宜过饱 。
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简介目录1拼音2临床表现3诊断依据4治疗原则5用药原则6辅助检查7疗效评价 1拼音gāo zhī xuè zhèng jí gāo zhī dàn bái xuè zhèng

文章插图
高脂血症及高脂蛋白血症
当血浆脂质浓度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血症 。血浆脂蛋白超过正常高限时称高脂蛋白血症 。高脂血症常反映于高脂蛋白血症 。临床上常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粘液性水肿或甲状腺机能减退症、动脉粥样硬化、肾病综合征、胆汁性肝硬化、胰腺炎 。为代谢病中常见的重要病症 。
2临床表现
1.Ⅰ型高脂蛋白血症(高CM血症) (1)血浆甘油三脂严重增高(可达
11.3-
45.2mmol/L),胆固醇轻度升高 。(2)4℃过夜的血清有乳糜微粒(CM) 。极低密度脂蛋白(VLDL)和低密度脂蛋白(LDL)值≥正常 。此型临床见于小儿或非肥胖非糖尿病青年严重高甘油三脂血症患者,可反复发生胰腺炎、肝脾肿大、脂血性视网膜炎及发疹性黄瘤 。
2.Ⅱ型高脂蛋白血症:(高LDL血症) 胆固醇增高(TC≥5.7mmol/L)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增高(LDL-C>3.90mmol/L) 。本型多见于家族性高胆固醇血症,少数继发于甲状腺机能低下 。
3.Ⅲ型高脂蛋白血症(高β-VLDL血症): (1)胆固醇(TC)和甘油三脂(TG)同时增高,且TC:TG1 。(2)病人极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VLDL-C)与甘油三脂(TG)之比值>0.3(正常人<0.25); (3)琼脂电泳显示宽β带,故本病又称宽β病; (4)本病常见于家族性或见于未控制的糖尿病,易并发冠心病 。
4.Ⅳ型高脂蛋白血症(高VLDL血症): (1)轻度甘油三脂升高(TG>1.69mmol/L)而胆固醇(TC)正常 。(2)本症常肥胖,有糖尿病或高尿酸血症,但无黄瘤 。
5.Ⅴ型高脂蛋白血症: (1)甘油三脂明显升高(TG>4.52mmol/L,常常大于11.3mmol/L),胆固醇中度升高 。(2)在4℃过夜之血浆有乳糜微粒,血浆浑浊,VLDL升高,LDL≤正常 。(3)本型多见于成人、肥胖、高尿酸血症及糖尿病患者,饮酒,服用外源性雌激素及肾功能不全可加重本病 。
3诊断依据
1.根据血脂蛋白电泳,血清外观来进行判断,医师必须从有关疾病、家族史、饮食习惯等方面探索疾病病因 。血清外观:将血清放置于4℃冰箱18-20小时后观察其浑浊度 。下层澄清者属Ⅰ型;完全澄清者可能为正常血清或Ⅱ、Ⅳ型;均匀浑浊者见于Ⅳ、Ⅲ型;顶层“奶油层”,其下浑浊为Ⅴ型 。
2.脂蛋白电泳:当β脂蛋白带深染,胆固醇单独升高,TG正常,属Ⅱ型;胆固醇增高,TG150-400mg/dl为Ⅱb型;胆固醇正常,单纯TG增高伴前β带深染属Ⅳ型,偶属Ⅲ型;胆固醇升高,TG400-1000mg/dl,属Ⅳ或Ⅴ型 。
4治疗原则
1.饮食治疗:低脂肪饮食;Ⅴ型者需控制胆固醇、糖及脂肪;对于内源性高甘油三脂血症者(Ⅱ、Ⅳ、Ⅴ型)应限制糖及总热量,减轻体重 。高胆固醇血症(Ⅱ型):低胆固醇、低饱和脂肪酸饮食 。
2.药物治疗 。
3.运动疗法 。
5用药原则高脂蛋白血症用药以长期服用为好,用药后血脂可恢复正常,但停药又可反跳,因此,治疗上以配合饮食治疗为好 。药物选用“A”、“B”项中亚油酸类药物,菸酸类、诺衡、维生素丙等为主,辅以“C”项中新药 。
6辅助检查应抽血作血脂全套检查测定,同时作脂蛋白电泳、载脂蛋白检查,以对高脂蛋白血症进行分型 。
7疗效评价
1.治愈:血脂完全恢复正常 。
【脂蛋白1000多危险吗】2.好转:血脂经治疗后有所下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