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经过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 , 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 , 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经过

文章插图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在19世纪末20世纪初 , 资本主义国家向其终极阶段 , 即帝国主义过渡时产生的广泛的不可调和矛盾 。
1882年德国 , 奥匈帝国和意大利三国在维也纳签订同盟条约 , 同盟国形成 。1891年到1907年法国 , 英国和俄国分别签订协定 , 协约国形成 。自此同盟国和协约国形成 , 同时各国加紧扩军备战 , 促使战争危险日益加剧 。
1905年至1913年同盟国和协约国为争夺战略要地爆发了一系列的战争 , 包括1905和1911年的摩洛哥危机 , 摩洛哥危机加深了世界大战的危机 。以及1908到1909年俄国 , 奥匈帝国和德国为争夺巴尔干半岛引起的波斯尼亚危机 , 波斯尼亚危机导致欧洲资本主义强国之间的矛盾进一步加深 , 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同时这一系列的斗争成为第一次世界大战的前奏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帝国主义之间的分赃不平衡的帝国主义战争 , 对交战双方来说 , 都是非正义的战争 , 尽管塞尔维亚是为了保卫自己的主权和独立而战 , 它所从事的战争具有正义的民族解放的性质 , 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改变整个战争的非正义性 。
第一次世界大战 , 以英法俄为首的协约国集团和以德奥为首的同盟国集团 , 在主要战区展开的生死搏斗 , 这场战争 , 各方都大量使用现代化战争装备 , 以给敌人最大的杀伤 , 战况空前惨烈 , 人员伤亡惨重 。1918年 , 美国总统威尔逊发表《十四条和平宣言》 , 德、奥投降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 。
第一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空前的浩劫 , 给参战各国带来巨大的灾难 。大战历时4年 , 30多个国家 , 15亿人口卷入战争 , 伤亡人员3000万 , 造成严重经济损失 。另一方面 , 战争促进了亚非民族独立国家的形成和殖民地人民的觉醒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单起因经过结果最根本原因是各资本主义国家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导致的 。
第一次世界大战(1914年8月 - 1918年11月)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Triple Alliance)和协约国(Entente)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帝国(Austria-Hungary)和意大利是同盟国 , 英国、法国、俄罗斯和塞尔维亚是协约国 。在1914年至1918年期间 , 很多在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都加入了协约国 。战场主要在欧洲 。值得注意的是意大利虽是同盟国 , 但是后来却加入到了协约国与同盟国作战 。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5,000,000人参战 , 10,000,000左右的人失去了生命 , 20,000,000左右的人受伤 。
第一次世界大战起因战争起因
1914年6月28日(塞尔维亚国庆) , 奥匈帝国皇储斐迪南大公夫妇(右图)在萨拉热窝视察时 , 被塞尔维亚青年加夫里若·普林西普枪杀 。成为第一世界大战的导火线 。
一个月后 , 奥匈帝国在德国的支持下 , 以萨拉热窝事件为借口 , 向塞尔维亚宣战 。接着德、俄、法、英等国相继投入战争 。交战的一方为同盟国的德意志帝国和奥匈帝国 , 以及支持他们的奥斯曼帝国、保加利亚 。另一方为协约国的英国、法国和俄罗斯帝国以及支持它们的塞尔维亚、比利时、意大利、美国等国 。
原属同盟国的意大利 , 考虑到利害的关系 , 加入到了协约国方面作战 。
日本为了在东亚扩张势力和侵略中国 , 以1902年缔结的“英日同盟”为借口 , 在1914年对德国宣战 , 并迅速占领德国在中国山东的势力范围 。
扩展资料
这次战争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14年是战争的第一阶段 。在这一年里德军根据战前制定的施里芬计划 , 首先在西线发动大规模的进攻 , 由于马恩河等战役中法、英、比三国军队的奋力抵抗和俄罗斯在东线的进攻 , 致使德军速战的计划破产 。西线作战的双方修筑战壕 , 长期对峙 , 转入阵地战 。
1915年~1916年为战争的第二阶段 。由于双方都把1916年看作是决定性的一年 , 所以这一年里出现了三次大型的陆地上战役 , 即西线的“凡尔登战役”、“索姆河战役”和东线俄军的夏季攻势 , 在海上 , 日德兰海战役后 , 英国仍然牢牢控制着制海权 。这一阶段 , 大战的战略主动权转移到了协约国一方 。
1917年~1918年为战争的第三阶段 。1917年 , 美国参加对德作战 , 中国等国也相继投入战争 , 协约国的阵营增加到27个国家 , 俄罗斯爆发“二月革命”和“十月革命” , 退出了帝国主义战争 。
1918年11月 , 德国宣布投降 , 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失败而告终 。
【第一次世界大战的起因和经过】参考资料来源:-第一次世界大战
第一,二次世界大战(原因,经过,结果)第一次世界大战 首先 , 英、法的民族主义均为威胁国际秩序之安定的阴影 。在十九世纪后期 , 民族主义变成了极端民族主义 , 列强都不惜一切以维持她们国际的强者地位 。同时 , 愿意为了私利而付出任何代价 , 包括战争 。当时 , 英国是全欧洲富国强兵的超级强国 , 拥有最强的海军及先进的工业 , 并有「世界工场」的美誉 。然而 , 自从1870年后 , 其霸主地位受到德国的挑战 , 故此英国致力维持其领导地位 。至于法国 , 自从普法战争后 , 法兰克福条约和被逼割让亚、洛两州 , 造成了法、德两国不可和解的仇恨 , 再加上其在欧洲大陆的领导地位被德国取替 , 使法人对德存有强烈的复仇心理 , 是造成欧洲局势不稳的潜伏危机 。由于英、法为了持各民族的尊严和需要 , 不惜任何手段 , 甚至战争 , 加强了列强之间的紧张气氛 。第二 , 英、法为了拓展经济和殖民地事业 , 使列强之问的纷争日多 。英国经学家罗宾斯研究战争的经济成因 , 认为战争爆发必定有其经济因素 。中国学者王曾才指 , 「各国次第走上工业化的道路之后 , 市场的争夺趋于白热化 。」加上殖民地能提供再投资机会、原料、新市场及安置人口 , 对国家的经济影响甚大 , 使各国争相发展海外殖民地 。当时 , 英国拥有最多殖民地 , 占土地面积31000000km2 , 而新兴国家如德国都占约2590000km2面积的殖民地 , 使英国感到其殖民地「一哥」地位受威胁 。英国为了保持优越的地位及发展经济遂不惜以武力恐吓地方 , 英国与德国为了争夺东非的波尔而差点儿有冲突 。可见英有作战的准备 。至于法国 , 盖失去的亚、洛两州是丰富的资源地 , 为了补偿 , 法国致力拓展殖民地 , 如非、远东等 。当中 , 法国为了争夺摩洛哥 , 分别于1905和1911年和德国引发两次摩洛哥危机 。由此可见 , 英、法对殖民地及经济的野心 , 是导致战争的远因之一 。故此 , 她们均需要为战争负上责任 。第三 , 英、法为了私利 , 均维持庞大的军备和进行激烈的军备竞赛 。英国向来都是第一海军强国 , 然而 , 德国君主威廉二世甚为支持德国的海军扩张 , 更在1898年宣言︰「德国的未来依赖于海上 。」挑战英国的海上霸王地位 。有见及此 , 英国加强海军的实力 , 建造无畏舰 , 由1906年制造第一艘 , 至914年拥有二十九艘 , 比德国的十七艘高于十艘 。由于英德两国军备竞争激烈 , 大大增加了战争的可能性 。而圣方面 , 当时各国都进行军事改革 , 增加国力 , 法国为了与他国保持竞争力 , 亦基于防卫理由 , 不得不推行军事计划 。可见英法大肆扩军 , 逐渐缺乏容忍和协调的精神 , 使争执容易升级为戢争 , 遂她们要对战争承担责任 。第四 , 英、法都没有以盟友的权力劝俄国 , 导致大2戢爆发 。二十世纪初 , 欧洲已形成两大敌对集团 , 分别为德、奥、意的「三国同盟」及法、英、俄的「三国协约」 。两个集团的其中一项内容均包括︰如果缔约国之一方或两方遭受到或卷入另外的一国或两国应立加援助 。德国曾以盟友的身份劝奥地利勿轻起战端 。可惜 , 奥依然与塞尔维亚引发萨拉热窝刺杀事件 , 事发后 , 仍然只是属于地域性战争 , 但当时英、法却没有劝俄国不要介入其事 , 使俄国第一个参与奥塞之争 , 然后 , 基于联盟制度的连锁反应 , 德、法、英、意都先后加入战事 , 使欧2战全面爆发 。由此可见 , 英、法没有好善用联盟制度的盟友权力 , 遂要对战争负上责任 。总括而言 , 盖英、法两个的极端民族主义情绪、拓展经济及殖民地野心、扩军计划和没有尽友的责任 , 均是引发战争的因素 , 故此 , 战争的罪责不能独归于德国 , 英法两国亦需要对战争付上一定的责任 。第二次世界大战 第二次世界战(1939年-1945年)系直到而为止 , 人类社会搞出来嘅最阵象 , 死得最人(粗略估计死咗8300万人) , 破坏得最劲嘅全球性战争 。战争 *** 阵 , 有成61个国同地方一齐打 , 有过17亿人卷入咗场仗 。打仗双方系以美国、苏联、华民国(当时嘅简称系国)、英国、法国等国组成嘅法斯同盟 , 同埋以德国、日本、意利等法斯国组成嘅轴国集团 。烽烟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同埋洋洲五洲;打仗双方同时亦都响洋、太平洋、印度洋同埋冰洋四洋展开战斗 。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 , 故又称为「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属同盟国阵营 , 英国、法国、俄国和义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在战争期间 , 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了协约国 。这场战争是欧洲历史上破坏性最强的战争之一 。大约有6
500万人参战 , 1
000万左右的人丧生 , 2
000万左右的人受伤 。战争造成了严重的经济损失 , 据估计损失了1700亿美元 。战争的导火线是1914年6月的塞拉耶佛事件 , 战线主要分为东线(俄国对德奥作战)、西线(英法对德作战)和南线[1](又称巴尔干战线)(塞尔维亚对奥匈作战) , 其中又以西线最惨烈 。2008-06-08 19:38:40 补充: 第一次世界大战(简称一次大战、一战;1914年7月28日─1918年11月11日)是一场主要发生在欧洲但波及到全世界的世界大战 。由于主要战场在欧洲 , 故又称为「欧战」 。当时世界上大多数国家都卷入了这场战争 。战争过程主要是同盟国和协约国之间的战斗 。德国、奥匈属同盟国阵营 , 英国、法国、俄国和义大利则属协约国阵营 。在战争期间 , 很多亚洲、欧洲和美洲的国家加入了协约国 。2008-06-08 19:39:17 补充: 第二次世界大战(简称二次大战、二战;1939年-1945年) , 是至今为止 , 人类社会所进行规模最大 , 伤亡最惨重 , 破坏性最大的全球性战争 。交战双方是以中国、美国、英国、法国、苏联等国组成的同盟国 , 与以德国、日本、义大利等军国主义国家组成的轴心国集团 。战争进展到最 *** 时 , 全球有61个国家和地区参战 , 有19亿以上的人口被卷入战争 , 战火遍及欧洲、亚洲、美洲、非洲及大洋洲五大洲;交战双方同时也在大西洋、太平洋、印度洋及北冰洋四大洋展开战斗 。最后 ,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同盟国的胜利结束 。
参考: zh. *** /w/indextitle=%E7%AC%AC%E4%B8%80%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98&variant=zh-
zh. *** /w/indextitle=%E7%AC%AC%E4%B8%80%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98&variant=zh-
zh. *** /w/indextitle=%E7%AC%AC%E4%BA%8C%E6%AC%A1%E4%B8%96%E7%95%8C%E5%A4%A7%E6%88%98&variant=z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