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大美女是哪四个人四大美女是:

文章插图
1、杨玉环:
杨玉环是唐朝时期后妃、宫廷音乐家、舞蹈家、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追封齐国公杨玄琰之女,宰相杨国忠堂妹 。
性格婉顺,姿质丰艳,擅长歌舞,通晓音律 。嫁给寿王李瑁为妃开元二十八年,奉命出家为女道士,后唐玄宗下诏让杨玉环还俗,并接入宫中,正式册封为贵妃 。
2、貂蝉:
貂蝉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即是貂蝉 。其登场于《三国演义》,只是小说家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 。
3、王昭君:
王昭君,名嫱,字昭君 ,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与貂蝉、西施、杨玉环并称中国古代四大美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 。
【中国有四大美女是谁】4、西施:
西施,子姓施氏,本名施夷光,春秋时期越国美女,一般称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句无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 。她天生丽质、倾国倾城,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
中国四大美女是哪四个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西施、貂蝉、王昭君、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闭月羞花之貌,沉鱼落雁之容”的美誉 。“闭月、羞花、沉鱼、落雁”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 。“羞花”,谈的是杨贵妃观花时的故事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时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 。
1、西施(沉鱼)
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西施,今浙江绍兴诸暨人,姓施名夷光别名西子,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容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澈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她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
七夕节前浙江绍兴地区的妇女有用荆树叶浸水洗头发的习俗,传说可以使头发滑润乌黑 。相传春秋时期,吴国打败越国,越王勾践被俘作了人质,得赦回国后,选范蠡为相,卧薪尝胆,图谋报仇,复兴大业,范蠡深思熟虑之后,准备选取一才色兼备的女子送给吴王,使其溺情于声色,不理朝政,以便越国报灭国之恨 。一天,范蠡遇见了西施 。西施自幼聪慧,天姿国色,平常喜欢用荆叶浸水梳洗 。越灭亡以后,她常在浣沙溪边自吟:“春色年年有,年年不见春,浣沙水清清,难洗亡国恨 。
”范蠡见西施不但貌美,而且为亡国而哀痛,是个难得的好女子 。在禀告越王勾践之后,范蠡带了印符护送西施到了吴国 。西施委曲求全入吴,吴国灭亡后,范蠡便带了西施于七月七日隐姓埋名,泛舟于五湖之间,老百姓为了表示对西施的敬爱,于七月七日用荆树叶浸水洗发,以示纪念 。西施与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并称为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其中西施居首,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
2、王昭君(落雁)
昭君出塞
王昭君是汉元帝时以“良家子”的身份入选掖庭的 。当时,呼韩邪来朝,汉元帝敕以五女赐之 。王昭君入宫数年,不得见御,积悲怨,乃请掖庭令求行 。呼韩邪临辞大会,帝召五女以示之 。昭君“丰容靓饰,光明汉宫,顾影徊,竦动左右 。帝见大惊,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遂与匈奴 。”(《后汉书》卷八十九《南匈奴传》
王昭君约于公元前52年出生于南郡秭归县宝坪村(今湖北省宜昌兴山县昭君村) 。景帝在永安三年(公元260年)分秭归北界为兴山县,香溪为邑界,汉王嫱即此邑之人,故云昭君之县 。其父王穰老来得女,视为掌上明珠,兄嫂也对其宠爱有加 。王昭君天生丽质,聪慧异常,擅弹琵琶,琴棋书画,无所不精,“娥眉绝世不可寻,能使花羞在上林” 。昭君的绝世才貌,顺着香溪水传遍南郡,传至京城 。公元前36年,汉元帝昭示天下,遍选秀女 。王昭君为南郡首选 。元帝下诏,命其择吉日进京 。其父王穰云:“小女年纪尚幼,难以应命”,无奈圣命难违 。公元前36年仲春,王昭君泪别父母乡亲,登上雕花龙凤官船顺香溪,入长江,逆汉水,过秦岭,历时三月之久,于同年初夏到达京城长安,为掖庭待诏 。传说王昭君进宫后,因自恃貌美,不肯贿赂画师毛延寿,毛延寿便在她的画像上点上丧夫落泪痣(此事无正史可考,但极有可能是杜撰 。有诗云“归来却怪丹青手,入眼平生几曾有;意态由来画不成,当时枉杀毛延寿 。”王安石《明妃曲》) 。昭君便被贬入冷宫3年,无缘面君 。公元前33年,北方匈奴首领呼韩邪单于主动来汉朝,对汉称臣,并请求和亲,以结永久之好 。汉元帝尽召后宫妃嫔,王昭君挺身而出,慷慨应诏 。呼韩邪临辞大会,昭君丰容靓饰,元帝大惊,不知后宫竟有如此美貌之人,意欲留之,而难于失信,便赏给她锦帛二万八千匹,絮一万六千斤及黄金美玉等贵重物品,并亲自送出长安十余里 。王昭君在队车毡细马的簇拥下,肩负着汉匈和亲之重任,别长安、出潼关、渡黄河、过雁门,历时一年多,于第二年初夏到达漠北,受到匈奴人民的盛大欢迎,并被封为“宁胡阏氏”,意为匈奴有了汉女作“阏氏”(王妻),安宁始得保障 。
3、貂蝉(闭月)
貂蝉拜月:
貂蝉,是我国民间传说中人物,为东汉末年司徒王允家的义女,为拯救汉朝,由王允授意施行连环计,使董卓、吕布两人反目成仇,最终借吕布之手除掉了恶贼董卓 。之后貂蝉成为吕布的妾,董卓部将李傕击败吕布后,她随吕布来到徐州 。下邳一役后,吕布被曹操所杀,貂蝉跟随吕布家眷前往许昌,从此不知所踪 。
有人说貂蝉是历史上最早的间谍 。其一:貂蝉只是小说家可能为了增添色彩而加进去的,正史并无记载(对当时局势影响这么大人物,如果真有其人,历史会不记载吗?);其二:小说人物貂蝉从事的活动并不具有“国家性质”,而“间谍”是“国家性质”极强的职业 。是帮敌军(或敌国)搜集国家情报的特务人员(新华字典89年版“间谍”的定义) 。貂蝉只能说是个“卧底”,而并非“间谍” 。据此,认为貂蝉是“间谍”的说法非常错误 。
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义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见东汉王朝被奸臣董卓所操纵,於月下焚香祷告上天,愿为主人担忧 。王允眼看董卓将篡夺东汉王朝,设下连环计 。王允先把貂蝉暗地里许给吕布,再明把貂蝉献给董卓 。吕布英雄年少,董卓老奸巨猾 。为了拉拢吕布,董卓收吕布为义子 。从此以後,貂蝉周旋于此二人之间,送吕布於秋波,报董卓於妩媚 。
传说貂蝉降生人世,三年间当地桃杏花开即凋;貂蝉午夜拜月,月里嫦娥自愧不如,匆匆隐入云中;貂蝉身姿俏美,细耳碧环,行时风摆杨柳,静时文雅有余,貂蝉之美,蔚为大观 。正是因了这种美貌,让弄权作威的董卓、勇而无谋的吕布反目成仇,使得动乱不堪的朝野稍有安宁之象 。然而,令人遗憾的是貂蝉以侍婢出现,以死者家属退身,罗贯中在《三国演义》中只叙列吕布白门楼殒命,便以一句“妻女运回许都”作结,自此,貂蝉生死成了千古之谜 。
貂蝉是这部以男性为人物主体的《三国演义》之中,出场的少数几位女子中最为光彩夺目的女性形象 。可以这样说,正是由于貂蝉的出现,才有了司徒王允巧施连环计的佳话,才有了吕奉先大闹凤仪亭的风波,才有了凶横无忌权倾一时的董卓宫门前的被戮,才有了儿女情长武功盖世吕布的白门楼上的殒命 。貂蝉形象存在的意义就在于,在这个清一色男人争霸的世界里,成功地显示出了一个绝色女子的胆量与智慧,正是这种非凡胆量的展示与高度智慧的运用,加速了汉末军阀战乱时代的结束,促成了一代雄才曹操、刘备、孙权等人的崛起,从而使已经风雨飘摇的汉室江山得以继续延续 。
4、杨玉环(羞花)
贵妃醉酒
唐朝开元年间,有一美貌女儿叫杨玉环,被选进宫来 。杨玉环进宫后,思念家乡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 。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哪想到,她摸的是含羞草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 。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羞花”称号得来 。“羞花”这件事传到明皇耳朵里,便喜出望外,当即选杨玉环来见驾,杨玉环浓装艳抹,梳洗打扮后进见,明皇一见,果然美貌无比,便将杨玉环留在身旁侍候 。由于杨善于献媚取宠,深得明皇欢心,不久就升为贵妃 。杨贵妃得势后,其兄杨国忠仗势欺人,玩弄权术,陷害忠良 。安史之乱发生以后,明皇携着贵妃和文武大臣西逃,安禄山率兵追赶,不仅要唐朝的江山 。还要美女杨贵妃 。途经马嵬坡,右龙武军将军陈玄礼等六军将士认为杨家祸国殃民,不肯前行,说是因为杨国忠通于胡人,而致有安禄山之反,唐玄宗为了稳定军心,乃杀杨国忠 。左右羽林军和左右龙武军又不肯前行,说杨国忠为贵妃堂兄,堂兄有罪,堂妹亦难免,被迫将玉环赐死,死时38岁 。虽说红颜祸水,但一个女人的命运怎能决定一个国家的衰败 。无论是自尽还是被迫,都只是唐玄宗的替罪羔羊 。唐玄宗看上杨玉环时,她已经嫁给寿王李瑁差不多五年了 。唐时宫廷“胡风”盛行,老子抢儿子的媳妇,好像也不算稀罕事,“爱情面前人人平等”嘛,所以也没有卫道士哭闹着向皇上谏劝什么“人伦之理” 。但这毕竟不是一件光彩的事,为了给天下人一个交代,唐玄宗还是做了一些台面上的工作 。譬如先是听从妹妹玉真公主的建议,打着孝顺的旗号,下诏令她出家做女道士,说是要为自己的母亲窦太后荐福,并赐道号“太真”,让杨玉环搬出寿王府,住太真宫 。这样做也是为避人耳目,方便他们偷情 。好不容易熬过五年,玄宗先是很正经地尽了一把“父亲之责”,为寿王李瑁娶韦昭训的女儿为妃,紧接着就迫不及待地将杨氏迎回宫里,并正式册封为贵妃 。杨玉环不仅长得漂亮,歌舞俱佳,而且很是聪明,善解人意,简直就是皇上的贴心“小棉袄”,玄宗自然极为喜欢 。不久,杨玉环便专宠后宫,使得“六宫粉黛无颜色”,当时宫中称她为娘子,一切待遇(仪体规制)也都是皇后级别 。对此,唐人李商隐有话要说 。他在《骊山有感·咏杨妃》里写道:“骊岫飞泉泛暖香,九龙呵护玉莲房,平明每幸长生殿,不从金舆惟寿王 。”看来寿王真是郁闷至极、尴尬到家了 。但玄宗不顾人伦,依然要夺子所爱,那就只能感叹杨玉环的美色太有诱惑力了 。不过,根据常理推断,已步入老年的唐玄宗宠爱杨贵妃,可能不仅是贪图美色和床笫之欢,更是将她当作生活体贴入微、凡事知心解意、犹能迎合自己嗜好的精神伴侣 。
中国四大美女是谁?中国古代四大美女,即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
“沉鱼、落雁、闭月、羞花”是由精彩故事组成的历史典故 。“沉鱼”,讲的是西施浣纱的故事 。“落雁”,指的就是昭君出塞的故事,“闭月”,是述说貂蝉拜月的故事,“羞花”,谈的是杨玉环贵妃醉酒观花时的故事 。
四大美女合称“沉落闭羞(势),鱼雁月花(形),华日往田(态),差闲蔼深(意)”
西施:春秋时期越国人
貂蝉:东汉末年山西忻州人
王昭君:西汉时期南郡秭归人
杨玉环:唐代蒲州永乐人(今山西永济)
美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为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 。中国的四大美女在古代的排法为:西施居首,王昭君次之,貂蝉再次,杨玉环为末,不过这只是古代的排法 。其中西施是美的化身和代名词 。
中国历史上的"四大美人"不仅在我国妇孺皆知,在世界上也享有一定的美誉 。千百年来,人们以"沉鱼、落雁、闭月、羞花"分别形容西施、王昭君、貂蝉与杨贵妃四位女子的绝代芳姿,这种形容既生动又含蓄,给人们留有充分想象的余地 。仅仅这八个字,却包含着具有浪漫主义色彩的四个小故事,也充分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内涵 。四大美人有着倾国倾城之貌,在历史的大事件中她们曲折动人、救国救民的传奇故事,被古代民间广为传颂 。
中国四大美女是那四个是西施、王昭君、貂蝉、杨玉环 。四大美女享有“沉鱼落雁之容,闭月羞花之貌”的美誉 。
1、西施,本名施夷光 ,越国美女,一般称其为西施,后人尊称其“西子“ 。春秋末期出生于越国苎萝村(今浙江省诸暨市苎萝村),自幼随母浣纱江边,故又称“浣纱女” 。
2、王昭君,(约前52-前19年)名嫱,字昭君,乳名皓月,西汉南郡秭归人,今湖北省宜昌市兴山县人,西汉元帝时和亲宫女,是中国古代四大美女之一的落雁,晋朝时为避司马昭讳,又称为“明妃”,王明君 。王昭君维护汉匈关系稳定半个世纪,昭君出塞的故事流传千古 。
3、貂蝉,在民间传说中她原名任红昌,是山西一村姑,也有人认为吕布部将秦宜禄前妻杜氏(杜秀娘)即是貂蝉 。她为了报答义父王允的养育之恩而甘愿献身完成连环计的故事在民间广为流传 。
4、杨玉环,(公元719年6月22日-公元756年7月15日),号太真 。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为唐代宫廷音乐家、舞蹈家 。其音乐才华在历代后妃中鲜见 。
扩展资料1、沉鱼西施:春秋战国时期,越国有一个叫西施的,是个浣纱的女子,五官端正,粉面桃花,相貌过人 。她在河边浣纱时,清彻的河水映照她俊俏的身影,使他显得更加美丽,这时,鱼儿看见她的倒影,忘记了游水,渐渐地沉到河底 。从此,西施这个“沉鱼”的代称,在附近流传开来 。
2、落雁王昭君:“落雁”,是昭君出塞的那段故事 。在一个秋高气爽的日子里,昭君告别了故土,登程北去 。她在坐骑之上,拨动琴弦,奏起悲壮的离别之曲 。南飞的大雁听到这悦耳的琴声,看到骑在马上的这个美丽女子,忘记摆动翅膀,跌落地下 。从此,昭君就得来“落雁”的代称 。
3、闭月貂蝉:貂蝉是东汉末年司徒王允的歌女,国色天香,有倾国倾城之貌 。貂婵在后花园拜月时,忽然轻风吹来,一块浮云将那皎洁的明月遮住 。这时正好王允瞧见 。王允为宣扬他的女儿长得如何漂亮,逢人就说,我的女儿和月亮比美,月亮比不过,赶紧躲在云彩后面,因此,貂婵也就被人们称为“闭月”了 。
4、羞花杨玉环:“羞花”,说的是杨贵妃 。一天,她到花园赏花散心,看见盛开的牡丹、月季想自己被关在宫内,虚度青春,不胜叹息,对着盛开的花说:“花呀,花呀!你年年岁岁还有盛开之时,我什么时候才有出头之日?”声泪俱下,她刚一摸花,花瓣立即收缩,绿叶卷起低下 。这时,被一宫娥看见,宫娥到处说,杨玉环和花比美,花儿都含羞低下了头 。
参考资料:-中国古代四大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