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

新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有过,名字就叫做中印战争 。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6月至10月至11月间发生在中国和印度的藏南边境的战争 。在中国被普遍称为中印边界自卫反击战 。中印边界全长约1700公里,习惯上分为东、中、西三段:东段长约650公里,从中国、印度、缅甸三国交界处至中国、印度、不丹三国交界之处的底宛格里;中段,长约400公里,从西藏普兰县的中国、印度、尼泊尔三国交界处至札达县的6795高地;西段长约650公里,从札达县的6795高地至新疆的喀喇昆仑山口 。整个边界从来没有正式划定过,但根据双方历史行政管辖所及,形成了一条传统习惯边界线,东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南麓,中段是沿喜马拉雅山脉,西段是沿喀喇昆仑山脉 。中印边境战争的爆发不是偶然的,它有着深刻的历史根源和复杂的背景 。
这场战争普遍聚焦在陆军的战斗上,因为地形的关系,双方的海空军几乎没有参与这次战争冲突 。
时间:1962年6月至11月
结果:中国完胜
伤亡情况:中国军队阵亡722人,负伤697人;印度军队阵亡4383人,负伤1047人
主要指挥官:张国华;布里吉·莫汉·考尔
中国古代和印度打过仗吗?中国古代和印度打过仗 。

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

文章插图
贞观二十一年(647年),王玄策以正使的身份再度前往印度,此时阿罗那顺成为中天竺(印度)的新国王,派军队劫掠使团 。王玄策调吐蕃兵、泥婆罗兵击败中天竺 。
显庆二年(657年),王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 。王玄策在各地访问之间,还曾前往摩河菩提寺参拜 。关于这些印度旅行的事迹,他虽记录有《中天竺行记》一书,惟完本早已失却,只余下《法苑珠林》、《解迦方志》等散逸残篇 。
扩展资料:
后续发展:
唐太宗贞观十五年,印度摩揭陀国(Magadha)国王遣使随之来中国 。贞观十七年三月,唐派行卫尉寺丞李义表为正使、王玄策为副使,伴随印度使节报聘,贞观十九年正月到达摩揭陀国的王舍城(今印度比哈尔西南拉杰吉尔),次年回国 。
贞观二十一(或二十二)年王玄策又作为正使,与副使蒋师仁出使印度 。未至,尸罗迭多死,帝那伏帝(今印度比哈尔邦北部蒂鲁特)王阿罗那顺(Arunasva)立,发兵拒唐使入境 。玄策从骑三十人全部被擒,他本人奔吐蕃西境求援 。
吐蕃赞普松赞干布发兵一千二百人,与泥婆罗(今尼泊尔)王那陵提婆(Narendra-deva;一说是Auvarman)兵七千骑及西羌之章求拔兵共助玄策,俘阿罗那顺而归 。
高宗显庆三年(658,一说显庆二年)玄策第三次出使印度,次年到达婆栗阇(今印度达班加北部)国,五年访问摩诃菩提寺,礼佛而归 。

—王玄策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发生了几次战争?一次,即1962年中印战争 。
中印边境战争是1962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驻西藏、新疆边防部队在中印边境地区对侵入中国领土的印度军队进行的自卫反击作战,印度则称之为瓦弄之战(Battle of Walong) 。因为解放军在进入西藏后,与印度领土接壤而产生一系列领土问题 。
【中国和印度打过仗吗】在双方会谈破裂后,1959年的达赖喇嘛丹增嘉措逃往印度受庇护,中印两国开始交恶,后来一连串交火冲突更使印度开始进军藏南地区建立军事据点,并出兵造成此次战争 。美国的古巴导弹危机和此次战争几乎于同一时间爆发 。
扩展资料:
中印战争发生的部分原因:

1、英国埋下中印边界纠纷祸根
中国与印度在历史上有着长期的交往和传统友谊,两国的地图均按照传统习惯线标划边界,两国人民共同遵守这条传统习惯线 。但是,在英国统治了印度以后,英属印度当局,把侵略扩张的矛头指向中国的西南和西北边疆地区,英印政府利用中印边界从未正式划定的为由,擅自划定所谓的“麦克马洪线”,对中国西藏和新疆进行侵略扩张活动,从而埋下了中印争执的祸根 。
2、印度独立后的多次侵占中国领土
1947年,印度获得独立后,不仅要中国政府承认“麦克马洪线”,而且要侵占中国政府管辖下的中国领土 。
印度独立后,西藏地方政府认为印度脱离了英国的管辖,西藏同样也应从英国侵占的特权下摆脱出来 。为此,西藏地方政府与印度驻拉萨“代表处”进行了交涉 。对西藏地方政府的合理要求,印度政府却以大国主义的傲慢态度宣布,要继承英帝的“麦克马洪线”的划定 。英国侵略者虽然炮制了“麦克马洪线”,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未敢侵入中印传统习惯线以北地区 。
中国网-1962年中印战争:中印战争的原因与始末
-中印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