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的事迹有哪些诸葛亮简介:
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字孔明,号卧龙(也作伏龙),汉族,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三国时期蜀汉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散文家、书法家、发明家 。
在世时被封为武乡侯,死后追谥忠武侯,东晋政权因其军事才能特追封他为武兴王 。其散文代表作有《出师表》、《诫子书》等 。
曾发明木牛流马、孔明灯等,并改造连弩,叫做诸葛连弩,可一弩十矢俱发 。于建兴十二年(234年)在五丈原(今宝鸡岐山境内)逝世 。
刘禅追谥其为忠武侯,故后世常以武侯、诸葛武侯尊称诸葛亮 。诸葛亮一生“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是中国传统文化中忠臣与智者的代表人物。
扩展资料:
诸葛亮做过的事情:
一、草船借箭 。
诸葛亮向他的主公——刘备提议“东和孙权,北拒曹操”,后来蜀吴结谋的势力威胁魏国,曹操决定前往赤壁讨伐西蜀和东吴 。两方势力结为同盟时,东吴的大都督周瑜妒忌诸葛亮的才智,因此他刁难诸葛亮 。有一次,他要诸葛亮三天里收获十万支箭,诸葛亮居然接受了还那么坦然自若 。
二、欲擒故纵 。
蜀汉建立后,诸葛亮决定北伐,可是当时西南夷的酋长孟获率军十万对蜀国进行一系列骚扰,孟获骚扰西蜀无疑是诸葛亮北伐时的后顾之忧,他决定亲自率军铲平孟获 。诸葛亮本来生擒了孟获,但他却故意放走他,这一擒一放就折腾了七次,孟获一开始很费解,后来被诸葛亮这些行为感动,他主动请降 。
其实是诸葛亮考虑到孟获在南夷的影响力巨大,所以诸葛亮打算让孟获心悦来降 。只要孟获以礼来降,那么南方就可以稳定发展,只要南方稳定发展,诸葛亮北伐计划就可以更快效率地得以实施 。
三、死诸葛吓走活仲达 。
诸葛亮在北伐期间跟司马懿对阵,这是一场斗智斗勇的持久战 。只不过诸葛亮在最后本来打算用火攻杀死司马懿时,却因为突如其来的大雨浇灭了火,气得本来疾病缠身的诸葛亮吐了血 。诸葛亮因此奄奄一息,后来便在五丈原病逝了 。
诸葛亮主要事迹有哪些?1、初出茅庐

文章插图
刘备三顾茅庐,诸葛亮答应出山相助 。曹操命大将夏侯悙引兵十万杀奔新野 。关羽、张飞对刘备以师礼待诸葛亮很不满,面临大战之际,二人态度消极,将信将疑 。
诸葛亮假借刘备剑印,遣兵调将,令关羽、张飞引兵埋伏在博望之左右,调赵云回来担任前部诱敌,刘封、关平带人埋伏负责放火 。曹将夏侯悙果然轻敌上当,不听部将劝告 。
长驱直入,被大火烧得死伤无数,又遭各路伏兵夹击,损兵折将,丢弃博望城,逃回许昌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己的威望 。
2、赤壁斗智
刘备率军到了夏口(今湖北汉口)之后,诸葛亮说:“如今态势紧急,我请求亲赴江东求救于孙权 。”当时孙权率领军队驻扎在柴桑(今江西九江),观望事态的发展 。到达柴桑后,诸葛亮面见孙权 。
诸葛亮为孙权分析局势:“海内大乱,将军起兵据有江东,刘豫州也把部众聚集在汉水之南,打算与曹操争夺天下 。如今曹操平定其他势力,基本上占据了北方,如今南下攻破荆州,威震四海 。英雄无所用武,所以刘豫州逃到了这里 。
接着,诸葛亮先用二分法给孙权两个选择,“如果能以吴、越的军力与中原之国抗衡,不如早和曹操断交”;另一个选择则是激将法 。
“如果认为不能抵挡,为何不停止军事行动,向北方称臣呢!”孙权却反问诸葛亮,刘备又为何不投降 。诸葛亮便提高刘备身价,说刘备有气节,绝不投降 。以向孙权显示刘备的决心 。
孙权大怒,誓言不会向曹操投降,但却有所担心,刘备还有多少兵力战斗 。诸葛亮最后才分析两军的情况,先说出自军散兵归还和关羽水军有万人 。
加上刘琦凡江夏士兵亦不下万人,再说出曹军远来疲弊,追刘备时,又用轻骑一日一夜行了三百多里,正是“强弩之末,势不能穿鲁缟” 。而且北方人不习水战,荆州百姓又是被逼服从曹操,不是心服;最后肯定地说曹操必定可打败 。
孙权十分高兴,后又受到鲁肃、周瑜的游说 。决定联刘抗曹,派周瑜、程普、鲁肃等率三万水军 。与曹操开战 。诸葛亮随军回到刘备处;十一月,曹操大军在赤壁遭遇孙刘联军火攻,曹操军遭受了非常大的损失,而此时曹操军中又爆发瘟疫,曹操不得已引军北还 。
3、火烧新野
火烧博望坡之后,曹操卷土重来,派曹仁和曹洪大军进攻新野 。诸葛亮料新野呆不了,就留下空城,民房屋上藏硫磺等引火之物 。曹军进城之后住入了民房 。夜里狂风大作,埋伏在城外的刘备军往城里射火箭 。
大火迅速烧起来 。曹兵逃奔出城,被刘备军截杀,大败而归 。
4、舌战群儒
曹操大军沿江结寨,准备并吞江东 。东吴君臣惊疑忧惧,是和是战难以定夺 。诸葛亮运用谋略,与东吴群臣纵论天下大事,巧舌辩驳,说服他们和孙权要与刘备联合抗曹 。
才有后来的赤壁之战 。此成语原指与众多儒生谋士争辩,驳倒对方的议论,后指与很多人激烈争辩并驳倒对方 。
5、七擒孟获
七擒孟获,是三国时诸葛亮出兵南方,将当地酋长孟获捉住七次,放了七次,第七次在孟获城将孟获擒拿,并使他真正服输,不再为敌 。比喻运用策略,使对方心服 。
诸葛亮平定南中叛乱过程中对南中豪强首领孟获采取的攻心战策略,目的是彻底地消除南中少数民族的反叛心理 。东汉以来,南中属于益州辖区之内,分置益州郡(即建宁郡)、牂柯郡、朱提郡与永昌郡四个行政区 。
6、三气周瑜
东吴水师都督周瑜,为借荆州一事,屡向刘备索讨 。所有计划终归失败,业已二次受诸葛亮之气 。周瑜耿耿不忘,欲遣鲁肃为刘氏代取西川,换还荆州,实则欲出其不意,袭取荆州,不料又被诸葛先生识破 。
周瑜领军至城下,赵云严阵以待 。周瑜知道有准备,不敢攻城,传令回军 。诸葛亮早派关公、张飞、黄忠、魏延,分四路杀来 。气的周瑜箭疮迸裂,坠于马下,退于巴邱 。探知刘封、关平又截住水路 。
诸葛亮送书于周瑜,陈述利害,嘲笑周瑜不达时务 。拆阅后,周瑜即气死 。临终,荐举鲁肃,继任水师都督,统驭东吴兵马 。
7、馒头
话说诸葛亮平定孟获班师回朝,过泸水而不得,按习俗需要拿49个人头祭祀,次日诸葛亮用面粉和面裹以肉做成人头状顶替人头用以祭祀 。
自此以后也就有了很多祭祀时除了猪,牛,羊外多了馒头;另表:馒头原来是指顶替用来祭祀的俘虏蛮夷的头,所以是称为蛮头,后改用馒头用以避讳,再后加了食旁成为现在的馒头 。
8、孔明灯
孔明灯流传至今的孔明灯孔明灯又叫天灯,相传是由三国时的诸葛孔明(即诸葛亮)所发明 。当年,诸葛孔明被司马懿围困于阳平,无法派兵出城求救 。
孔明算准风向,制成会飘浮的纸灯笼,系上求救的讯息,其后果然脱险,于是后世就称这种灯笼为孔明灯 。另一种说法则是这种灯笼的外形像诸葛孔明戴的帽子,因而得名 。
9、求娶黄月英
诸葛亮随叔父逃乱来到襄阳,结草庐而居,躬耕苦读 。孤独的诸葛亮游走襄阳,结交朋友,拜见师长,见识和学业大长 。诸葛亮偶然听说黄家湾有一位才女黄月英,就想求见结交 。不料被黄月英的父亲黄承彦挡在门外 。
诸葛亮被黄承彦考来考去,显示出学识才华,但他曝出自己女儿非常丑 。诸葛亮若想娶一个漂亮媳妇的话,就另请高就 。诸葛亮下定决定,再次登门求婚,黄月英提出一系列难题难住了诸葛亮 。
为了和才女黄月英成婚,诸葛亮用毅力、智慧并巧借朋友之势,终于战胜了黄家父女设立的一道道难关,最终赢得美人心 。
10、病重而逝
司马懿认为诸葛亮已死,率军追击,姜维推出雕刻成诸葛亮模样的木雕并率领大军回返,司马懿看到诸葛亮(木雕),认为诸葛亮装死引诱魏军出击,赶紧飞马撤退 。
奔行数里,司马懿数次问左右将领:“诸葛亮还活着吗”?众将俱回:“还活着” 。司马懿不敢再追赶 。于是蜀军从容退去,进入斜谷后,才讣告发丧 。
诸葛亮有哪些事迹?诸葛亮的十大成就:
1、未出茅庐而有三分天下的理论;
2、火烧新野,火烧博望,阻曹军连胜势头;
3、赤壁鏖兵,联吴破曹;
4、以退为进,巧借荆州,使刘氏天下终有寸土;
5、谋取西川,奠定刘氏基业;
6、劝主进皇位,成就一代名相;
7、治国安邦,遴选才俊;
8、忠诚不二,辅弼幼主;
9、六出祁山,北伐中原;
10、鞠躬尽瘁,至死不渝 。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是什么?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包括但不限于:
1、三顾茅庐:
官渡之战后,刘备第一谋士徐庶被曹操用计骗去许都,他推荐刘备去邀请诸葛亮当军师 。第一次去书童告诉他,诸葛亮出游了 。
第二次冒着大雪去,诸葛亮探望朋友去了,见着了他弟弟,留下书信,表达了请他出山的愿望 。第三次去,诸葛亮正在睡觉,刘备让关羽张飞门外候着,自己也在台阶下等待,等诸葛亮醒了向他讨教天下形势,于是就有了著名的“隆中对”,做出了“三分天下”的伟大战略构想,自此诸葛亮出山 。
2、草船借箭:
赤壁之战前,周瑜刁难诸葛亮“限十天造10万支箭”,岂料孔明当场答应3天搞定,并立下军令状 。前两天诸葛亮不见任何动作,第三天江上起雾,他命士足将20多艘船连起来一字排开绑上稻草行至曹营擂鼓呐喊,曹操不知虚实命人射箭,末了诸葛亮还让士兵大喊“谢曹丞相赐箭”,气他一气 。回去后数了数箭,超过了10万支,周瑜服气 。
3、火烧赤壁:
赤壁之战,诸葛亮联吴抗曹,联合庞统使用了一出连环计,让曹操铁索连船,再以黄盖使出苦肉计诈降放火 。此战术最为主要的是其实是诸葛亮善观天象,就能算准哪天突然刮东南风,让黄盖放火成功 。于是,火烧赤壁,名动天下,三国鼎立 。
4、空城计:
魏蜀交战,马谡大意失了街亭,司马懿大军杀至西城城下,城中只有一些老弱残兵 。危急之下,诸葛亮命人打开城门,又让几个老兵在那扫街 。他自己又坐在城头饮酒抚琴,悠然自得 。司马懿不敢冒进,退二十里探虚实,等查明真相,赵子龙的援军已到,真是被骗得一愣一愣的 。
5、七擒七纵:
诸葛亮为巩固后方南征,功成退兵时遇孟获截击,孟获作战勇敢、待人忠厚,在彝族人员好,诸葛亮便起了收复之心 。于是便有了这可怜人被抓了七次放了六次,这倒霉汉子终于落不下脸面,信服地拜在诸葛亮帐下 。孟获的投降使得蜀国南部安定,国力也加强不少 。
以上内容参考:-诸葛亮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有哪些?1、躬耕陇亩:诸葛亮于汉灵帝光和四年(181年)出生在琅邪郡阳都县的一个官吏之家,诸葛氏是琅邪的望族,先祖诸葛丰曾在西汉元帝时做过司隶校尉,诸葛亮的父亲诸葛珪在东汉末年做过泰山郡丞 。
建安二年(197年),诸葛玄去世,诸葛亮就在隆中耕种,平日好念《梁父吟》,又常以管仲、乐毅比拟自己,时人对他都是不屑一顾,只有好友徐庶、崔州平等人相信他的才干 。
2、隆中对策:诸葛亮向刘备陈说了三分天下之计,分析了曹操不可取,孙权可作援的形势;又详述了荆、益二州的州牧懦弱 。
刘备听后大赞,力邀诸葛亮相助,于是诸葛亮便出山入幕 。刘备常常和他议论,关羽、张飞等大感不悦,刘备道:““我有了孔明,就像鱼得到水般,希望诸位不要再说了 。”
3、先主托孤:刘备在东征夺回荆州的途中被打败,撤退至永安,诸葛亮大叹:“可惜法正故去,否则必能阻止陛下东征之举 。”
至章武三年(223年)二月,刘备病重,召诸葛亮到永安,与李严一起托付后事,如果嗣子(刘禅)可以辅助,便辅助他;如果他没有才干,你可以自行取度 。”诸葛亮涕泣地说:“臣必定竭尽股肱的力量,报效忠贞的节气,直到死为止!”刘备又要刘禅视诸葛亮为父 。
扩展资料诸葛亮(181年-234年10月8日 ),字孔明,号卧龙,徐州琅琊阳都(今山东临沂市沂南县)人 ,三国时期蜀国丞相,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外交家、文学家、书法家、发明家 。
早年随叔父诸葛玄到荆州,诸葛玄死后,诸葛亮就在襄阳隆中隐居 。后刘备三顾茅庐请出诸葛亮,联孙抗曹,于赤壁之战大败曹军 。形成三国鼎足之势,又夺占荆州 。建安十六年(211年),攻取益州 。继又击败曹军,夺得汉中 。
蜀章武元年(221年),刘备在成都建立蜀汉政权,诸葛亮被任命为丞相,主持朝政 。蜀后主刘禅继位,诸葛亮被封为武乡侯,领益州牧 。勤勉谨慎,大小政事必亲自处理,赏罚严明;与东吴联盟,改善和西南各族的关系;实行屯田政策,加强战备 。
前后六次北伐中原,多以粮尽无功 。终因积劳成疾,于蜀建兴十二年(234年)病逝于五丈原(今陕西宝鸡岐山境内),享年54岁 。
【诸葛亮的主要事迹】参考资料:-诸葛亮